第757章 這就叫一朝天子一朝臣

字數:4911   加入書籤

A+A-


    離開大明宮之後,九位參加會議的當朝重臣果然都沒有回家,紛紛驅車趕往皇城。
    而皇城裏麵的大小官員也都沒有下班,一個個都在埋頭苦幹,整理今天朝會的內容。
    值此風雲變幻之際,誰也不想被朝廷優化下崗,或者調到窮山僻壤去吃苦。
    “嗬嗬……起草詔令的事情就委托在中書省身上了。”
    顏杲卿笑著上前,把年長自己二十歲的中書令攙扶下了馬車。
    張九齡捶著腰道:“哎呀……我這老胳膊老腿的,坐了一下午,幾乎直不起腰來了,也該學學申王讓賢了。”
    蕭嵩笑道:“嗬嗬……子壽張九齡的字)你還年輕著呢,我大唐烽火未平,陛下還需要依仗你為左膀右臂,你可不能打退堂鼓。”
    “哎呀……太師這話說的!”
    張九齡搖頭苦笑,“我今年六十八歲了,比你也隻是年輕了五歲而已,說不定哪天就兩腿一蹬,駕鶴西去了。”
    “時候不早了,老夫回家吃飯了!”
    沒有正式職務的蕭嵩揮揮手,瀟灑地鑽進馬車,又離開了皇城。
    吏部尚書李禕笑嗬嗬的望著李適之:“往後,這吏部的事情就交給你了,孤也要學太師回家享福咯!”
    李適之陪笑:“皇兄莫急,吏部這幾天還得靠你坐鎮。我得先把戶部的事情轉移給裴尚書,才能去吏部與你交接。”
    “我得等崔希逸進京之後,把禦史台的事情交接給他,才能去戶部主事。”
    裴寬連忙擺手,表示不必急於一時。
    兵部尚書李泌道:“諸位聊著,我得先回衙門起草調令,給各路兵馬傳達今天的任命。”
    唯有禮部尚書東方睿麵帶微笑的站在後麵,從清晨到傍晚未發一言。
    他深知自己既不是門閥出身,又沒有功績依仗,完全是聽了老婆的話,在李瑛返京的時候抱上了皇帝的大腿,另外加上薛皇後幫自己說話,才撈了一個禮部尚書的位子。
    所以,在國家大事上,東方睿很少發言,免得與人結怨。
    這一個夜晚,皇城內的燈火通宵達旦。
    三省六部九寺五監,各個衙門都在加班加點,各司其職,實在熬不住了就在書房裏小憩一覺,睡醒後繼續幹。
    為了讓各個部門有效的完成任務,李瑛命吉小慶在淩晨時來到皇城傳旨,今明兩日的早朝取消,各部門先把手頭上的事情忙完再說。
    “駕!”
    “駕!”
    “嗬!”
    “噠噠噠~”
    天亮之後,趕往各地的使者源源不斷的離開了皇城,在天街上縱馬疾馳,將改革文書送往全國所有的州縣。
    隨後送出由中書省起草,門下省審核,再由吏部簽發的官員調令,要求各省布政使接到詔令後即刻赴任,不得延誤。
    最後送出由中書省起草,門下省審核,再由兵部簽發的武將委任令,任命哥舒翰、仆固懷恩、李光弼、王忠嗣、杜希望、夫蒙靈察等人為不同戰區的都督。
    因為趕往全國各地的使者多達千人,京兆尹韋陟特地命令官差將天街戒嚴一日,不準百姓上街,以免被疾馳的馬匹撞傷。
    為了讓京城的百姓了解這場改革,李瑛要求吏部在長安下轄各縣張貼告示,以及全新的行政區域圖,讓百姓們知道朝廷的動態。
    同時在大街小巷張貼“官員榜”,讓百姓了解各省主官的籍貫與資曆。
    西市大街人頭攢動。
    數百老幼婦孺圍著牆上的各種告示、地圖看熱鬧。
    一個學究打扮的老者背負雙手,給那些不識字的百姓講解這場改革的內容。
    “朝廷自即日起,取消道州製度,將全國改為省、郡、縣三級……”
    百姓們聽得一知半解,稀裏糊塗,隻知道往後會過上好日子。
    至於貴州省與黔中道有什麽區別,廣東省與嶺南道有什麽區別,他們一點都不知道,也對這麽遙遠的地方不感興趣……
    “吳先生,你還是給我們讀一下官員名單吧,讓我們看看哪家門閥又出了大官。”
    “是啊,是啊,別講廣東、湖建了,我們聽不懂,還是給大夥兒講講誰又當官了吧?”
    “好好好!”
    既然看熱鬧的百姓對行政改革不感興趣,吳先生又背著雙手,邁著四方步來到了官員榜單前站定。
    “咳咳……先讓老夫給你們讀一下中樞的官員調整。”
    “中書省中書令張九齡,廣東韶州人。”
    “門下省侍中顏杲卿,山東琅琊人。”
    “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適之,當朝宗室,祖籍隴右。”
    “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章事裴寬,山西河東人。”
    “兵部尚書李泌,祖籍遼東襄平人……”
    說到這裏,這位胡須花白的吳先生又補充了幾句:“對了,告訴你們啊,這位李尚書今年才二十歲呢!”
    “真是天縱奇才啊,這麽年輕竟然就混到尚書的位子了,真是不得了!”
    “聽說此人是諸葛孔明轉世,算無遺策,陛下能坐穩江山,此人居功至偉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吳先生繼續道:“這位李尚書不僅年輕,到現在還沒娶妻呢,哪位家裏感興趣,可以托人到崇仁坊說媒。
    嘿嘿……隻要你家女兒長得出眾,說不定將來就成宰相夫人了,這位李長源將來肯定是要封國公拜相的。”
    “嗨……別想好事了,俺家要是有這樣的女兒,我早就送進宮裏伺候聖人去了。
    吳先生別跑題,繼續給街坊們介紹告示上的大官,讓俺們這些布衣認識下當朝大員。”
    “好好好,老夫繼續給你們念。”
    吳先生接過一個鄰居遞來的蘋果,啃了一口,繼續給百姓們讀告示。
    當然,也有一些讀書人或者商人不屑於聽他賣弄,看完告示後俱都迅速離開。
    但在這個年代,即便是大唐的京城,不識字的文盲也占了七八成,圍在告示前看熱鬧的百姓依舊是人頭攢動,摩肩接踵。
    “禮部尚書東方睿,關內靈州人。”
    “工部尚書韋堅,京兆長安人。”
    “新任刑部尚書皇甫惟明,隴右安定人,目前好像還未進京。”
    “新任禦史大夫崔希逸,四川成都人,這個也是從外麵調回京城的官員,目前尚未進京。”
    百姓們的議論再次響了起來,人聲鼎沸,如同集市。
    “剛剛進京就被任命為尚書,真是厲害啊!”
    “告訴你吧,這都是聖人掌權之前支持他的嫡係,都在外麵擔任節度使呢,進京肯定要當大官!”
    “就像這個皇甫惟明,以前是太原尹,後來又做朔方節度使,現在調到隴右擔任節度使,手底下管著十幾萬大軍,進京肯定要做尚書級別的職位。”
    “你要這樣說,顏杲卿、李泌、東方睿、裴寬不都是提前選擇了聖人,才得以身居高位嘛!
    也隻有張九齡、李適之二人是憑資曆上位,這就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
    “唉……這些官員真是人精啊,咱們要是當初能抱上聖人的大腿,哪怕在太子府當個侍衛,現在都出人頭地咯!”
    “你說這個我不跟你強,從前給聖人擔任侍衛的甲乙丙丁現在掌管錦衣衛,那可真是威風凜凜,尋常的官員見了嚇得直打哆嗦。”
    “甲乙丙丁是啥?”
    “連這個都不知道?甲乙丙丁又叫四五六七。”
    “什麽玩意,顯著你能了,能不能好好說話?”
    “連大名鼎鼎的甲乙丙丁都不知道,乃是昔日的太子府侍衛伍甲、陸丙、司乙、齊丁四人,現在可是讓各地官員聞風喪膽的官場殺手。”
    “原來如此,受教了、受教了!”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