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天經地義的事情

字數:3998   加入書籤

A+A-


    王縉話音剛落,兵部尚書李泌立刻站出來反對。
    “萬萬不可,紙幣可以在民間推行,也可以在商賈中推行,就算在官員中當做俸祿發放也可以嚐試,唯獨不能在軍中做實驗。
    給士兵們發紙幣做軍餉,還不如暫時拖欠,萬一引起軍心不滿,那可就會導致局勢急轉直下,陛下萬萬不可冒險!”
    “嗯……長源所言極是,朕也沒有打算在軍中推廣紙幣。”
    李瑛對李泌的話深表讚成,“軍餉決不能使用紙幣發放,就算要發,也要等紙幣製度在民間成熟,逐漸獲得百姓認可之後才能使用。”
    隨後,劉君雅又舉薦少府少監劉晏負責發行紙幣的事宜,誇讚他精通理財,是個財政專家,由他負責此事定然能夠事半功倍。
    對於劉晏的事跡,李瑛也有所耳聞。
    此人確實是唐朝曆史上的一個財政奇才,在肅宗時期負責全國的鑄鐵、製鹽、鑄幣等職務,很好的完成了經濟改革,穩定了大唐安史之亂後的經濟局麵,最後官至宰相。
    李瑛從諫如流,當場宣布提拔劉晏兼任戶部侍郎,一個人身兼戶部與少府監的兩個副職,並全權負責在全國範圍內發行紙幣事宜。
    “臣等定當謹遵聖人口諭,竭盡所能為大唐完成財政改革。”
    盡管深感肩上責任重大,但年方三旬的劉晏還是欣然接受了任命,接下了發行紙幣的重擔。
    戶部尚書裴寬建議道:“這些年來新羅政通人和,南詔逐漸崛起,陛下可派遣使者前往這兩地借錢,待我大唐平定叛亂,經濟好轉之時再予以償還。”
    “嗯……也行!”
    李瑛對此頷首讚成,“新羅自建國以來,多受大唐庇佑,現在是需要他們出力的時候了。
    著你們戶部派遣一個侍郎跨海前往新羅,尋找新羅王借他五百萬貫作為軍餉。
    告訴新羅王,借的錢朕會一文不少的償還,並每年支付百分之五的利息,絕不會白白使用。”
    “這個辦法好!”
    “這樣一來,新羅王就沒什麽可說的了。”
    在場眾人紛紛讚成,支持李瑛的這個決定。
    隨後,戶部的幾個人商量了一下,推舉戶部侍郎王縉出使新羅借錢,由兵部派遣一支千餘人的隊伍沿途護衛。
    而南詔王那邊,則由另外一位少府少監出使,爭取能從南詔國王皮邏閣的手裏借到價值三百萬貫的財物。
    除了這些方案之外,李瑛其實還有最後一招辦法化解目前的經濟危機——那就是賣官鬻爵。
    實在不行,就學漢靈帝把太尉、司徒、司空這些榮譽職位賣了,一個太尉五十萬貫,說不定會有人來體驗下官居一品的滋味。
    當然,如果真要走這一步的話,會導致李瑛在曆史上的風評急轉直下,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不能采用。
    就在會議即將進入尾聲的時候,被任命為財政大臣的劉晏又提出了新的建議。
    “根據戶部所奏,朝廷除了軍餉緊張之外,糧食也不寬裕。
    故此,臣建議陛下頒發禁酒令,在全國範圍內禁止釀酒,杜絕浪費糧食,到平定戰亂後再重新開放釀酒市場。
    僅給一些規模比較大,且釀酒技術成熟的大商賈頒發‘釀酒許可證’,並且規定買酒必須使用紙幣。
    如此一來,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減少糧食損耗,還能為推行紙幣增加助力,可謂一舉兩得。”
    “這個辦法不錯,可以與紙幣政策同時執行。
    由戶部聯合刑部以及各地布政使司在全國推動,凡有擅自釀酒者被查獲,一律處以巨額懲罰或者三年徒刑。”
    不愧是唐朝時期著名的理財專家,李瑛馬上對劉晏的建議深表讚同,支持他提出來的“禁酒令”。
    這場財政緊急會議持續了兩個時辰方才結束,在場的官員紛紛告辭,可以預見接下來戶部與少府監將會迎來繁重的工作。
    等所有大臣告退之後,吉小慶抱著拂塵啟奏。
    “啟奏陛下,太子在門外求見,已經等候了一個時辰。”
    “一個時辰?”
    李瑛抬頭朝外麵看了看天色,烈日透過窗欞照進窗內,大概正值下午四點左右。
    按照道理來說,太子不正應該在東宮學堂學習知識嗎?
    “太子可曾說何事求見?”
    李瑛舒展了下筋骨,返回龍椅上正襟端坐,肅聲問道。
    吉小慶搖頭:“奴婢問了,但太子不說。奴婢還說陛下正在與諸位大臣商討要事,讓太子到晚上再說,太子也不肯離去。”
    “這樣嗎?”
    李瑛蹙起了眉頭,“既然如此,那你把太子喊進來見朕。”
    片刻之後,一臉忐忑不安的李儼跟著吉小慶走進了含象殿,來到禦案前納頭便拜。
    “孩兒特來向父皇請罪!”李儼跪在地上說道。
    李瑛一臉詫異:“認罪?你何罪之有?”
    李儼低著頭道:“孩兒沒有定力,不小心讓韋家三娘懷了身孕。”
    “臥槽,把韋堅女兒肚子搞大了?”
    李瑛也不知道是驚訝還是驚喜,一句粗話脫口而出,甚至將剛喝到嘴裏的茶湯噴了出來。
    嚇得李儼匍匐在地:“孩兒該死,但孩兒是真的喜歡韋熏兒,求父皇成全。”
    “朕當是多大事情,起來說話!”
    李瑛和顏悅色的招呼兒子起身,皇帝的兒子把大臣女兒的肚子搞大了,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皇帝的兒子不搞大臣的女兒,難道去搞平民百姓的女兒?
    老子作為一個穿越者,沒有這麽封建,多大的事情啊!
    不僅皇帝的兒子可以搞大臣的女兒,將來有機會,朕也要去搞大臣的女兒……哢哢。
    如果大臣的女兒都不能搞,那麽自己操心費力的做這個皇帝又是圖什麽?
    當然,這番話也隻是在李瑛的心中自言自語,是絕對不能拿到大庭廣眾之下來說的。
    看到父皇一臉和藹,毫無生氣的意思,李儼七上八下的心方才落地,露出喜悅之色站了起來。
    “父皇遲遲沒有派禮部去韋家提親,孩兒還以為父皇不同意這門婚事呢……”
    李瑛解釋道:“這段時間政務繁忙,國庫與糧倉雙雙告急,朕在忙著應對錢糧危機,因此還未來得及與禮部商議冊立太子府之事。
    既然我兒已經把生米煮成熟飯,那朕明日就讓禮部代表皇室前往韋堅家裏下三書六聘。”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