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馬蹄踏處,即為大唐!

字數:5673   加入書籤

A+A-


    第783章 馬蹄踏處,即為大唐!
    地麵傳來悶雷般的震動。
    無數吐蕃重甲騎兵的身影自丘陵後湧現,鑲鐵馬蹄踏得沙土迸裂,挑開唐軍寨柵,潮水一般殺了進來。
    衝在最前的吐蕃將領突然連人帶馬陷入深坑,那正是唐軍三日來佯裝埋鍋造飯時暗中挖掘的陷馬坑。
    “連弩車!”
    隨著李光弼令旗揮舞,二十架藏在糧車中的連弩車同時咆哮。
    嬰兒手臂般粗細的弩箭裹著浸透火油的麻布,將吐蕃前鋒騎陣撕開數道燃燒的缺口。
    埋伏在鹿砦後的陌刀手如牆而進,雪亮刀光劈開吐蕃人的犛牛皮甲時,飛濺的血珠在夕陽下凝成道道赤虹。
    “殺啊!”
    “殺蕃狗!”
    “休要放走一人!”
    埋伏了許久的唐軍從四麵八方湧現,使用各種強弓硬弩朝著有恃無恐的吐蕃騎兵爆射。
    一瞬間,箭矢密集如飛蝗。
    數不清的吐蕃人紛紛中箭倒地,好似狂風掠過熟透的麥田。
    乞力徐在五裏外的山崗上看得目眥欲裂。
    本該潰散的唐軍,竟變戲法般從莫名其妙的地方湧出無數重甲步兵。
    更可怕的是那些偽裝成酒壇的猛火油罐。
    當騎著犛牛的吐蕃特種兵衝入轅門時,唐軍弓弩手精準地射碎陶罐,衝天烈焰瞬間將一頭頭犛牛化作奔走的火柱。
    “中李光弼詭計了!”
    乞力徐頹然跌坐在地,“傳我命令,收兵,收兵啊!”
    吐蕃大營中響起淒厲的號角,這是撤退的信號。
    遭受重創的吐蕃軍慌不擇路,紛紛抱頭鼠竄,漫山遍野都是吐蕃人逃命的身影。
    “殺啊!”
    “休要走了乞力徐!”
    八萬多唐軍士氣高昂,在李光弼與田神玉的率領下兵分三路,漫山遍野的追殺吐蕃人。
    乞力徐止不住敗軍,隻能率部向著西方倉惶逃竄。
    高原的千溝萬壑中,到處都是吐蕃人的屍體。
    唐軍一口氣向西窮追了五六十裏,要不是地勢越來越高,呼吸困難,剩下的吐蕃殘兵隻怕將會全軍覆沒。
    乞力徐率部沒命的向西逃竄,一直逃到巴塘方才止住潰敗之勢。
    經過清點人數,吐蕃軍隻剩下三萬出頭的兵力。
    也就是說乞力徐的妙計導致吐蕃人僅此一戰就損失了兩萬人,比他們之前一個月的損失還要大。
    “馬上趕往邏些城,請讚普派兩萬人趕到波窩設伏接應我軍。若我軍不能在馬爾康拒敵,那就隻能退守波窩了。”
    遭遇大敗的乞力徐再也沒了之前的豪情壯誌,一邊派遣使者返回邏些城向尺帶丹朱求援,一邊率部晝夜疾行,向著馬爾康撤退。
    那裏地勢險峻,峰巒疊嶂,可以居高臨下的打伏擊,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乞力徐相信盡管自己麾下的將士隻剩下三萬人,依舊能夠憑借地形擋住附骨之疽一般的唐軍。
    在高原上,如果吐蕃人使出全力奔走,唐軍是絕對追不上的。
    這支吐蕃軍隊之所以被唐軍緊緊咬住,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乞力徐不肯認輸,不肯放棄糧草輜重,甚至是走走停停,故意等著唐軍追上來。
    看到唐軍竟敢深入高原,乞力徐就好像看到公雞進了黃鼠狼窩,斷然沒有不咬一口的道理。
    隻是乞力徐沒想到,這隻公雞原來是隻鐵公雞,這一口咬下去非但沒有吃到肉,反而把自己的牙齒崩下來了好幾顆。
    雖然時值六月,但高原上的夜晚卻寒風侵膚。
    李光弼在帳篷裏看著輿圖,與田神玉以及十餘名麾下武將共商下一步的行動。
    “此地已經過了嘎達嶺一百多裏,距離馬爾康五百裏,距離邏些城兩千五百裏。”
    李光弼的手指在地圖上遊走,落在了四川盆地之中,“距離成都則有一千五百裏,這意味著我軍已經深入吐蕃境內八百裏。”
    “幹他娘的!”
    田神玉將嘴裏的犛牛骨頭狠狠的吐出來,“差兩千五百裏就到邏些城了,不踏進布達拉宮,將來我死不瞑目!”
    其他將領紛紛高呼:“我等誓死以大都督馬首是瞻!”
    李光弼蹙眉問道:“這一仗殺敵多少?繳獲了多少糧食?”
    “殺敵一萬五,俘虜五千。”
    “繳獲各種糧食八百多車,夠將士們吃半個月了。”
    “還燒死了五百多頭犛牛,這段時間可以給將士們開開葷。”
    “真是太好了!”
    李光弼欣慰不已,“至少能夠堅持到馬爾康了,這樣也不用急著催促岑參送糧食,我們有充足的時間等候糧草補給。”
    田神玉摩挲著下巴上雜亂的胡須,問道:“我軍損失多少?”
    “八千。”
    有人答道。
    “他娘的,我們設伏還死了八千人啊?”
    田神玉露出蛋疼的表情。
    一名偏將歎息道:“沒辦法,將士們總是呼吸急促,運動太劇烈了就喘不動氣,需要停下來緩緩,這就給了吐蕃人還手的機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光弼伸手拍了拍田神玉的肩膀:“這已經很不錯了,吐蕃人的陣地戰能力遠在突厥人之上。
    在成都平原,我們勉強能夠打出一比二的戰損比。
    進入高原地區之後,乞力徐且戰且退,與我軍連戰數場,雙方的戰損比變成了一比一。
    乞力徐據守嘎達的險要,我軍衝了好幾次,陣亡五千,隻殺了兩千吐蕃人,戰損比已經變成了二比一還要多。
    如果不是乞力徐殺出來送人頭,咱們想要突破嘎達嶺這座險山,不死個兩三萬人根本無法突破。
    而現在僅用了八千人就突破了嘎達嶺,還殲滅了兩萬吐蕃軍隊,這可是一場大勝仗。”
    眾人紛紛附和:“節帥言之有理。”
    一名幕僚鋪開紙,提筆書寫奏折:“屬下這就修書報捷,告訴朝廷我軍在嘎達嶺大捷,殲敵兩萬。”
    田神玉摩挲著下巴道:“寫三萬,這樣可以讓弟兄們多撈點功績。”
    李光弼沉默不語,好似沒有聽到田神玉和幕僚的對話。
    幕僚笑著點頭:“好好好,就按照副帥所言起草,嘎達嶺一戰,殲敵三萬,乞力徐率兩萬人倉惶逃命。”
    一名武將歎息道:“可惜吐蕃人被嚇破了膽,把糧食輜重都扔了,跑的太快,咱們實在追不上了。”
    李光弼撫須笑道:“放心吧,乞力徐絕對不會逃回邏些,他會在沿途設伏,不用我們追,他就會在路上等著我們。”
    “為何?”副將露出不解的眼神。
    “邏些相對平坦,吐蕃人肯定更想利用險要伏擊我們。”
    李光弼自負的做出推斷,“我們已經深入敵境八百裏,是時候改變戰術了,既然追不上吐蕃人,那我們就讓吐蕃人等我們。”
    軍議完畢,李光弼下令就地紮營,休整一夜,明天再繼續向西進軍。
    夜色寂寥,天空繁星滿天,一顆顆晶瑩璀璨,仿佛觸手可及。
    八萬唐軍在相對平坦的山坡上紮下營寨,除了巡弋的遊騎兵保持警惕之外,疲憊的將士們很快進入了夢鄉。
    經過這場慘敗,想來乞力徐被嚇破了膽,定然不敢再主動來送人頭了。
    次日天亮,李光弼命人把楊洄押解到麵前,沉聲問道:“楊駙馬,現在有個將功贖罪的機會,你想不想把握?”
    楊洄馬上明白了李光弼的意思,激動的道:“邏些城我熟,我熟悉,我願意充當向導,為你們引路。”
    李光弼鄭重的拍了拍楊洄的肩膀:“但我提醒駙馬一句,你可別耍什麽花招,更不要想逃跑,我手下神箭手的箭法絕對能夠做到百步穿楊!”
    “不敢、不敢,絕對不敢!”
    楊洄連連擺手。
    隨後,李光弼下令將楊洄的枷鎖打開,派了數名精幹的士卒嚴密監控,讓他隨軍同行。
    在楊洄的引導下,唐軍果然能夠更加輕鬆的找到最近的路徑。
    八萬唐軍列隊向西,穿過一座座崇山峻嶺,迎風招展的旌旗在山風中獵獵作響,綿延了十餘裏路程。
    李光弼策馬徐行,手中馬鞭向西一指,高聲鼓舞士氣。
    “前方要塞馬爾康,可能就是乞力徐的落腳之處,突破了此處,我們距離邏些城就更近了一步,將士們加油啊!”
    “邏些城在等著我們,布達拉宮在等著我們,把我們的足跡踏進去,征服它,你們將會成為漢人的英雄!”
    八萬唐軍唱著雄壯的軍歌,用此起彼伏的喊聲回應主帥的鼓舞。
    “踏破邏些城,踏平布達拉!”
    “馬蹄踏處,即為大唐!”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