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良機千載難逢,成則千古一帝!

字數:4927   加入書籤

A+A-


    一輛輛馬車滿載著沉甸甸的銅幣進入錢莊,走的時候兩手空空。
    百姓們圍在街頭兩側看熱鬧,嘲笑這些鹽販子用銅幣換紙錢。
    “真是一幫傻子啊,來的時候裝的馬車滿滿當當,走的時候拎著一個小褡褳就跟要飯的一樣!”
    “可不,要是我販鹽,我寧可多付兩成的銅幣,也不換這廢紙,天知道哪天就被一把火燒了!”
    羅二爺騎在馬上,將褡褳挎在肩膀上,朝議論紛紛的百姓瞪了一眼,叱喝道:
    “都一個二個在這裏賤什麽嘴?顯著你們能了?你們要是有那做生意的腦子,也不會一個個的在街上遊手好閑了!
    我羅二今天把話放在這裏,你們還別瞧不起這寶鈔,用不了幾年,這玩意將會完全取代銅幣!”
    他說著話從褡褳裏麵抽出一張一百麵值的寶鈔在馬上揚了揚:“讓你們這幫窮鬼看看,這就是一百錢,可以買三十斤粟米,兩百斤木柴!”
    頓時引來一陣議論。
    “還別說,挺好看的!”
    “好看有什麽用?這玩意見水就被泡爛了。”
    “說的是,畢竟是紙質的,又怕火又怕水,還是銅幣或者銀鋌耐用。”
    “但是銅錢太沉了,一貫錢就六斤重呢,帶在身上沉甸甸的,出遠門都費勁。”
    一時之間,各種評論甚囂塵上,有人誇讚寶鈔的好處,也有人質疑它的弊端,莫衷一是。
    但是兌換到了寶鈔的鹽販子卻無比開心,終於可以繼續順風順水的從事販鹽生意,而且不用多交兩成的采購價。
    在鹽販子的帶動下,大唐寶鈔迅速在長安城內流通起來,陸續出現在了酒樓、青樓、客棧等場所,以麵值十文的最為活躍。
    在觀察了幾天之後,劉晏喜滋滋的向大唐皇帝稟報:“啟奏陛下,寶鈔成功發行,已經逐步在市場上流通起來!”
    “真是太好了!”
    李瑛聞言欣慰不已,“傳朕旨意,若有商鋪拒收寶鈔,消費人員可以向少府監投訴,由少府監對該商鋪處以十倍以上的罰款。”
    在朝廷的強力幹預之下,大唐寶鈔迅速超越銀鋌和黃金,成為了僅次於銅錢的第二貨幣。
    見到手裏的寶鈔總算沒有變成廢紙,那些心懷不滿的官員與宗室總算鬆了一口氣。
    在這段時間內,全國各地的戰事波瀾不驚。
    仆固懷恩與史思明繼續在睢陽地區鏖戰,依舊互有勝負,誰也占不到便宜。
    王忠嗣繼續在河北地區與李歸仁鏖戰,背後還要應付不斷入境騷擾的數萬渤海軍,短時間內也很難迅速擊潰李歸仁。
    在江南境內,夫蒙靈察、張九皋、張巡三人各自為戰,與崔乾佑、安慶緒互有攻守,總體而言,叛軍稍占優勢。
    在這一年內,唐軍最大的戰果就是攻克濟南,逼死叛軍大將蔡希德,全殲五萬守軍。
    這場戰役直接把叛軍打的軍心動搖,甚至在內部產生了分歧。
    安祿山接受李林甫的建議,想要放棄河北,把戰略重心轉移到江南,就算打不贏唐軍也能學習孫吳割據江東。
    但以史思明、崔乾佑為首的河北將領不願意放棄河北,認為割據江東還不如把所有兵力龜縮回河北防守,黃河不是一樣能當做防線?
    史思明甚至向安祿山請求,由自己率兵北上收複濟南,由安守忠來接替自己與仆固懷恩對線。
    安祿山急忙安撫史思明,讓他安心鎮守睢陽,爭取擊敗仆固懷恩率領的十萬唐軍。
    隻要擊敗了仆固懷恩,燕軍就可以劍指洛陽,到時候黃河防線自然會全部回到燕軍手中。
    史思明親自回到徐州把李林甫罵了一頓,說燕軍的根基在河北,遷都江寧是不可能的,再敢進獻讒言老子就宰了你!
    李林甫被罵的一聲不敢吭,再也不敢提放棄河北的建議。
    史思明逼著安祿山做出“不會遷都江寧,絕不放棄河北”的保證之後,這才離開徐州,重新返回了睢陽戰場。
    為了重新打通徐州與河北的連接,安祿山隻好派遣安守忠為主將,阿史那承慶為副將,率領六萬人馬向北進入山東地區與郭子儀決戰,爭取奪回濟南這座重鎮。
    為了連通河北,史思明也派遣了安祿山的心腹大將田乾真提兵三萬北上,越過巨野澤,與安守忠夾擊郭子儀,力爭畢其功於一役。
    一時之間,山東大地風起雲湧,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在吐蕃境內,李光弼繼續率領八萬唐軍向著邏些城逼近,並再次擊敗乞力徐,把戰線推進到了馬爾康地區。
    也許是感受到了李光弼帶來的威脅,吐蕃讚普尺帶丹朱向隴右境內的軍隊發出了撤兵的命令。
    統兵的吐蕃王子琅支都與悉未朗隻能不甘心的退兵,從攻打了一年的隴右地區撤兵。
    看到吐蕃撤兵,隴右大都督哥舒翰率領十萬唐軍尾隨追襲,與李楷洛、來曜兵分三路,迅速攻入了原先的吐穀渾地區,相繼奪取了多處吐蕃人的軍事要塞。
    於是青海地區攻守易勢,持續進攻了一年的吐蕃人變成了防守方,被動挨打了一年的唐軍變成了進攻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吐蕃人沒有辦法,隻能且戰且退,利用吐穀渾境內的險要地形與唐軍展開攻防戰。
    李瑛接到哥舒翰的奏折之後,命令隴右布政使顏真卿全力保障大軍的糧草供應,讓哥舒翰死死咬住吐蕃人撤退的步伐,為李光弼挺進吐蕃創造條件。
    站在龍首原上向西遠眺,秋風蕭瑟,一片蒼茫。
    西下的夕陽構成了一副雄壯的畫卷,大唐天子仿佛聽到了邊陲的號角與廝殺聲。
    “我大唐兩路雄師總計二十萬,合圍吐蕃,說不定真能提前幾百年征服高原!”
    這一刻李瑛心潮澎湃,雄心萬丈。
    如果真的能夠成功的征服青藏高原,再平定安史之亂,加上翦滅突厥之功,自己應該能夠望漢武帝之項背了吧?
    站在身後的李泌應聲道:“李光弼可真是有魄力啊,沒想到戰局竟然真的在向他的預言發展。如果他能與哥舒翰步步為營,兵臨邏些城下真的極有可能滅亡吐蕃!”
    李瑛背負雙手,蕭瑟秋風吹得他龍袍獵獵作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令。
    “傳朕旨意,讓戶部優先保證西征軍的錢糧,哪怕是晚幾年平定安史之亂,也要爭取一舉蕩平吐蕃!”
    今年滅不了安史叛軍那就明年再繼續,但兵臨邏些城下的機會卻是可遇而不可求!
    如果不是尺帶丹朱貪心,傾巢而出兩路進軍,企圖一口吃成胖子,同時拿下大唐的隴右與四川地區,又怎會讓唐軍找到反殺的機會?
    “奴婢遵旨!”
    站在後麵的內侍省知事諸葛恭抱著拂塵領命。
    李瑛的目光又望向東方。
    在那裏,郭子儀與仆固懷恩各率十萬唐軍正在與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等燕軍主力決戰。
    參戰的唐將可謂將星璀璨,除了兩大統率之外,還有李晟、辛雲京、馬燧、南霽雲、李抱玉等大唐名將。
    而叛軍也有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能元皓、李懷仙等悍將,可謂精銳盡出。
    相比於西方戰線,東方戰線同樣不容有失!
    如果唐軍獲勝,有很大概率在一年之內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平定叛軍。
    如果被燕軍獲勝,那麽大唐將會喪失這一年來積累的優勢,被安祿山把河北、山東、江淮、江南等地重新連接起來,甚至是兵臨洛陽城下。
    就在這時,監門衛大將軍呂奉仙騎乘快馬向龍首原趕了過來,迅速來到皇帝麵前翻身下馬,拱手稟報。
    “啟奏陛下,李嗣業率領兩萬人馬從四川歸來,並把逆賊李公甫全家押解了回來,此刻他正在丹鳳門等候陛下召見。”
    “哦……李嗣業回來了?”
    李瑛麵露喜色,在唐軍與燕軍僵持之際,李嗣業率領的這支精銳勢必讓唐軍如虎添翼,甚至能夠起到奇兵的作用!
    “走,跟朕回宮見見李嗣業,聽聽他這一年來在四川的所見所聞!”
    李瑛翻身上馬,帶著李泌、呂奉仙等人,在數百金吾衛的簇擁下下了龍首原,自玄武門返回大明宮。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