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老李家的傳統
字數:4523 加入書籤
東宮的“小朝廷”每逢五、十這兩天才舉行議會。
其他時候,宇文斌、馬千乘等人可以來東宮也可以不來,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正式職務,在東宮這邊的官職基本都是兼任。
隻有孟浩然、祖詠等人肩負著教導其他皇子讀書的重任,故此每天都需要在東宮當值。
李儼從大明宮返回東宮之後就躲在麗正殿看書,不敢去後麵的承恩殿麵對太子妃韋熏兒。
父皇今天強調了,後宮不許幹政,這讓李儼覺得父皇是在警告自己。
自從獲準參加早朝以來,李儼每天回到東宮都會與媳婦分享朝堂上發生的事情,而韋熏兒也毫不客氣的加以評論。
李儼本來以為這是夫妻之間的悄悄話,也就沒當一回事,自己就不信那些大臣回家不跟妻妾講朝堂上發生的事情?
“東宮裏肯定有父皇的耳目。”
李儼鬱悶的自言自語,“我必須組建自己的嫡係隊伍,真正控製東宮。”
還有一件事讓李儼不敢去麵對韋熏兒,也不知道父皇發什麽瘋,竟然在早朝上宣布給自己納嬪。
自己娶媳婦才五個月的時間而已,現在和熏兒如漆似膠,好端端的你給我納什麽妾?
這不是破壞我跟熏兒之間的感情嗎?
她知道了一定會生氣,肯定會好幾天不理自己,想個什麽辦法哄哄她呢?
不遠處的崇文殿傳來弟弟妹妹的讀書聲,這讓李儼更加心煩意亂。
內侍方喜兒看出了太子的焦慮,露出諂媚的笑容問道:“殿下何故煩躁?”
因為與母親關係緊張,李儼也沒有人可以傾訴心事,隻好向方喜兒求助,把聖人準備給自己納妾的事情從實道來。
方喜兒聽完為難的道:“哎呀……這事有點棘手呀,以太子妃的性格,她知道了肯定會生氣。
她又不敢違抗聖旨,最後肯定會衝著殿下你發脾氣,所以這件事還是及早與她商議為好。”
李儼思來想去,也沒有好辦法,決定去向韋熏兒坦白。
“什麽?”
韋熏兒聽完之後果然立刻發飆,“妾身剛進宮不到半年,聖人又要為你納妾?拿你當……”
“噓……”
李儼做了個噤聲的手勢,“愛妃慎言,父皇今天在早朝上告誡我了,說是後宮不得幹政,孤懷疑東宮有他的耳目,你可不要禍從口出。”
方喜兒也在旁邊幫腔:“太子是大唐儲君,肯定不能隻有太子妃你一個嬪妃。聖人之意不可違背,太子妃還需要心平氣和的計議。”
“人家楊堅一生隻愛獨孤伽羅,就你們老李家花心。”
韋熏兒忍不住起身吐槽了一句,最後一句話爛在了肚子裏。
「玩兒媳婦的玩兒媳婦,玩兄弟媳婦的玩兄弟媳婦,來呀,玩我呀……」
李儼指天發誓:“熏兒你放心,孤心裏隻有你一個,就算聖命難違,把其他女人娶進東宮,我也不會碰她們!”
“此言當真?”韋熏兒逼問。
李儼道:“難道熏兒你不知道孤的心意嗎?”
韋熏兒也不敢逼的李儼太緊了,畢竟他是太子,還得以哄為主,馬上換上笑容。
“妾身自然知道這不是殿下的意思,隻要你能保證不碰其他女人,妾身就不生氣。”
“孤保證!”
李儼再次指天發誓。
隨後,韋熏兒表示自己要回娘家一趟。
李儼還以為她心情不好,要回娘家散散心,當即爽快答應下來,命令方喜兒陪著去一趟韋堅府上。
半個時辰後,韋熏兒回到家中,與母親劉夫人商議此事。
“太子方才回到東宮,說是聖人準備給他納兩個妾室。”
“這也太急了一些吧?”
劉夫人也知道大唐太子不可能隻娶一個女人,但對於聖人這麽快就給太子納妾還是感到難以接受,便派人趕往皇城,把韋堅喊回來商量一下對策。
半個時辰後,韋堅回到家中,詢問韋熏兒道:“你不在東宮安分守己,跑回家裏來做什麽?”
韋熏兒不滿的道:“女兒的地位都受到威脅了,阿耶也不管不問,還拿不拿我當女兒?”
“嗨嗨……太子乃是大唐儲君,也不可能隻有你一個女人啊!”
韋堅撫須大笑,畢竟自己能有今天的地位,也與女兒成為太子妃有關,自己總不能袖手旁觀。
“就算聖人給太子納了嬪,你還是太子妃,又有什麽擔心的?”
頓了一頓,提醒道:“哦……對了,以後在東宮你可少議論國事,免得被人抓住把柄,今天在早朝上聖人可是訓斥了太子一頓,並說女人不得幹政。”
韋熏兒不滿的道:“東宮肯定有聖人的耳目,阿耶你可要幫助太子招募一批自己的侍衛隊伍。”
韋堅撚著胡須良久不語。
身為當朝重臣,又是太子的嶽父,對東宮的事務參與太深並非明智之舉。
但自己以後的榮華富貴還要靠著女兒這個太子妃,也不能完全不管,實在是好生讓人為難……
“女兒啊,聖人今天欽點嚴挺之前往東宮擔任太子賓客,主持東宮的議會,此人是個倔脾氣,你最好收斂一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隻要你不做虧心事,你管他東宮裏有沒有聖人的耳目?
你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謹言慎行,切勿被人抓住把柄!
你與太子說的話都能傳到聖人耳朵裏,為父給你挑選一幫心腹充作侍衛,你是嫌阿耶活得太長了嗎?”
韋熏兒隻好退一步:“那先不說這事了,阿耶你可要幫助女兒想個辦法,萬一太子娶了新的女人,冷落了女兒怎麽辦?”
韋堅想了想,給女兒指了一條明路:“若是太子不喜歡你,你勉強也沒用,那樣隻能盡人事聽天命。
若像你說的那般太子心裏隻有你,你就讓他自己物色兩個身份不顯的女人進宮,她們沒有外戚,進了宮也威脅不到你。”
“好吧,女兒記住了。”
韋熏兒怏怏不樂的答應下來,在心中暗自思忖對策,決定把自己的閨蜜張嫻撮合進宮,最起碼這樣自己可以控製局勢。
當韋熏兒來到張家的時候,這才發現張庭也在。
原來散朝之後,李亨就急匆匆的回家告訴張庭,聖人準備給太子再納兩房妾室,並讓她物色兩個人選。
張庭馬上就想到了自己那待嫁閨中的妹妹張嫻。
張去逸和李隆基是姨娘表兄弟,那麽李瑛和這張庭、張嫻就是遠一點的表兄妹。
論輩分,李儼得喊張嫻一聲表姨。
姐姐嫁給了三叔,妹妹再嫁給侄子,豈不是差了輩分?
但是,在大唐這都不算事!
李隆基甚至還娶過自己的外甥女為嬪,那是李顯的外孫女韋秀。
她的母親是李顯的女兒,也就是李隆基的堂姐,但李隆基當年毫不客氣的把這個堂外甥女納入宮中,封為九嬪之一的昭儀。
所以,撮合張嫻這個表姨嫁給李儼,對於宗室的人來說根本不算個事。
老李家就是主打一個“肥水不流外人田”,主打一個自產自銷。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