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大唐宰相,病入膏肓

字數:4841   加入書籤

A+A-


    散朝之後,李瑛返回含象殿休息片刻,命令吉小慶備車,準備出宮前往通化坊探視張九齡。
    得知皇帝要出宮,監門衛大將軍呂奉仙親自挑選了一千名監門衛隨行護駕。
    原先負責護駕的千牛衛已經被裁撤,長安城內隻剩下監門衛、金吾衛、錦衣衛三支隊伍,因此護駕的任務就著落在了監門衛的身上。
    當然,這也不是長久之法,李瑛打算等戰爭結束之後再重新組建千牛衛,讓監門衛專門看守城門,各衛盡量做到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朕又不出城,不需要這般興師動眾,三百人足矣!”
    看到丹鳳門前浩浩蕩蕩的監門衛,李瑛笑著拍了拍呂奉仙的肩膀,讓這個老夥計把人數減少三分之二。
    “喏!”
    呂奉仙抱拳領命,把隊伍減少了三分之二,親率三百監門衛簇擁著聖駕自丹鳳門出了大明宮。
    順著長街一直走到東市,再向右拐走三四裏路,就到了長安的天街。
    看到聖駕出行,沿途百姓紛紛駐足圍觀,大街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百姓們攘臂高呼各種口號。
    “吾皇萬歲!”
    “陛下聖明!”
    “大唐萬歲!”
    李瑛掀開車簾,滿麵笑容的向百姓們揮手示意,接受百姓們的歡呼。
    呂奉仙策馬提劍,寸步不離的跟在六駕馬車的後麵,雙眼鷹隼一般監視著周圍百姓的一舉一動,以防有刺客行刺。
    掐指算算,自從前年平定洛陽返回長安之後,在過去一年的時間內,李瑛竟然一次也沒有走出過大明宮。
    “一年的時間,朕竟然沒有走出過大明宮?”
    李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
    每天的廢寢忘食,每天的日理萬機,每天的殫精竭慮,隻為了讓大唐再次走向偉大,不知不覺間竟然已經過去了一年!
    可平定洛陽時候的畫麵在李瑛的腦海中猶如昨昔,在眼前如此清晰。
    李瑛現在總算理解曆史上那麽多皇帝躲在深宮中深居簡出的原因了,想要什麽都會有人送來,要吃的有吃的,要穿的有穿的,要美人有美人,還出宮做什麽?
    君不見,洪秀全打下天京之後十幾年隻因為楊秀清的死出過一次天王宮……
    當然,李瑛一年來沒有出宮是因為日理萬機,每天批不完的奏折,今天缺糧明天缺錢,隻恨時間不夠用,哪有時間出宮遊山玩水?
    “等天下太平了,朕也要學學楊廣,順著大運河巡視江南,正所謂衣錦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
    李瑛在心中暗自做了決定。
    在天下太平之前,李瑛還有兩個選擇要做,一個是把朝廷暫時搬到洛陽,一個是禦駕親征中原。
    這兩條路究竟選擇哪一條,李瑛暫時無法做出決定!
    西線與吐蕃的戰事尚未平定,安西境內還時不時有大食軍隊入寇,蒙古高原北部還有回紇人在遊弋,把朝廷搬到洛陽不見得是最佳選擇,李瑛對此還需要斟酌權衡。
    不過呢,總是窩在大明宮似乎顯得沒有活力,李瑛決定這幾天就把早朝遷到太極宮,自己也搬到兩儀殿去辦公。
    換一個地點,說不定就能讓運氣變好。
    唯一的壞處就是距離大明宮的嬪妃寢宮有些遠了,寵幸她們的時候就有些不太方便。
    不過,李瑛可以在兩儀殿宣召嬪妃們前來侍寢,想要誰陪睡讓內侍省用馬車拉過來就是。
    就在李瑛思忖之際,馬車已經抵達了通化坊,來到了張九齡的府邸門前。
    張九齡的三個兒子提前獲得了聖人前來探望的消息,早早地命下人灑水淨街,兄弟三人站在門前翹首以待。
    三百監門衛進入通化坊一字排開,將看熱鬧的百姓隔絕在街道兩側,以免有人衝撞了聖駕。
    “籲~”
    伴隨著車夫的一聲呼喝,六匹渾身雪白的駿馬紛紛噴著鼻息停下,寬大豪華的禦輦隨後四平八穩的停在了張府門前。
    身著甲胄,魁梧高大,接近七尺的呂奉仙飛身下馬,手按劍柄,滿臉警惕的站在禦駕一側環顧左右,雙眸如同鷹隼一般犀利。
    內侍省副知事吉小慶快跑幾步上前攙扶:“聖人,慢點下車。”
    “朕又不是七老八十,何須攙扶!”
    李瑛揮手示意吉小慶讓開,縱身跳下車轅,一雙龍靴穩穩當當的落在了通化坊大街上。
    “張氏滿門恭迎聖駕蒞臨,吾皇萬歲萬萬歲!”
    張九齡的三個兒子一起作揖施禮,高呼萬歲。
    張九齡膝下有三子四女,女兒俱都已經出嫁,三個兒子也都在朝廷做官。
    長子張拯今年四十四歲,目前在秘書省擔任少監,級別為正四品。
    次子張濟今年三十九歲,目前在中書省擔任右諫議大夫,級別為正五品。
    三子張達今年三十六歲,目前在洛陽府治下偃師縣擔任縣令,因為父親病重,在過完年後返回了長安前來侍奉。
    在張九齡的兒子後麵跟了幾個女眷,分別是張九齡的三個妾室,以及兒媳等人,而張九齡的正妻譚氏已經於五年之前去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著張九齡兒子的參拜,張家的女眷也都紛紛跟著施禮,高呼萬歲。
    “張卿及眾人不必多禮!”
    李瑛和顏悅色的招呼張九齡的家眷平身,開門見山的道:“張相何在?快快帶朕前去探望!”
    “聖人請!”
    張拯急忙做了個請的姿勢,讓大唐皇帝走在中間,張氏三兄弟在一側引路。
    吉小慶帶著二十名太監眾星捧月一般簇擁在周圍,呂奉仙手提佩劍,引領了一百名武士跟隨左右拱衛。
    並不是李瑛不信任張九齡,而是皇帝出行,護衛必須做到極致,杜絕所有隱患。
    張九齡的府邸是個五進院落,在穿過幾個拱門之後,便到了張九齡的臥房。
    張拯站在門前一指:“此處乃是家父的病房。”
    吉小慶急忙快走兩步,走上台階推開房門,確認屋內沒有異常之後,方才捧著拂塵站在一旁恭迎聖人入內。
    整套動作行雲流水,流暢自然,在外人看來吉小慶是給皇帝開門,但懂行的卻知道吉小慶是提前進門踩點。
    張九齡畢竟是當朝宰相,讓呂奉仙這個身穿甲胄,手持兵器大將軍進門檢查未免有些過度謹慎,讓吉小慶這個內侍提前進門則恰到好處。
    李瑛背負雙手,龍行虎步,邁過門檻走進了張九齡的病房。
    房間內彌漫著濃烈的草藥味,嗆得李瑛忍不住咳嗽一聲,“咳咳~”
    “是陛下嗎?”
    床榻上傳來張九齡蒼老無力的聲音。
    李瑛急忙快步向前,隻見胡須皆白的張九齡躺在床榻上,臉頰浮腫,眼眶發黑,顯然病的不輕。
    “哎呀……這才半個月沒見,張相的病情竟然如此嚴重了?”
    李瑛驚訝不已,半是詢問張九齡半是詢問身後的張九齡兒子。
    張拯彎著腰答道:“回聖人的話,大年初一家父感染了風寒,吃了幾天藥不見好轉。渾身大熱不退,這幾天已經不能下床。”
    張九齡伸出有些蒼白的右手,強作精神吩咐道:“大郎、二郎,扶為父起來給聖人施禮。”
    “張卿勿動!”
    李瑛急忙伸手握住張九齡的手掌,“老愛卿啊,你我君臣何須如此多禮?你快快躺著好好養病,中書省還等著你回去處理公務呢!”
    張拯三兄弟代表父親謝恩:“多謝聖人體諒家父。”
    張九齡歎息道:“百無一用是書生啊,老臣今年不過六十九歲,想不到這一病便入了膏肓。
    想起申王七十五歲尚能掛帥,率領大唐健兒收複揚州,老臣真是無地自容啊!”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