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我為聖人指點江山
字數:3756 加入書籤
望著空空蕩蕩的房間,張九齡苦笑道:“現在老臣可以暢所欲言了,還望陛下勿怪!”
李瑛握著張九齡的手掌,誠摯的說道:“李隆基多次想要廢黜我這個太子,幸賴張相力諫方才讓朕有了今天,你對朕的恩德,朕一直銘記在心!”
張九齡聞言,心中閃爍著晶瑩的淚珠,感慨道:“陛下能有這番話,張九齡死亦無憾!
能在兩朝為相,為大唐鞠躬盡瘁,我張九齡這輩子沒什麽遺憾了。
陛下如此聖明神武,臣相信一定能重興大唐,讓大唐帝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李瑛道:“朕還想聽張卿繼續評論滿朝文武,給朕舉薦一個足以成為賢相的人才。”
“好好好……老臣今日就傾盡心扉,為陛下指點江山!”
張九齡拿起手帕擦拭了下嘴角的唾液,繼續點評。
“裴寬此人倒是結合了顏杲卿與李適之的優點,為人有擔當也足夠圓滑,能夠做到該強硬時強硬,該示弱時候示弱,在臣老去之後倒是可以領銜百官,執掌中書省……”
李瑛對張九齡的點評完全讚成。
在自己出征北庭的時候,裴寬頂著壓力,自作主張的答應了自己的請求,從戶部私自調撥了三十萬軍餉交給自己支配。
這才讓追隨自己的三萬府兵爆發了高昂的戰鬥力,最終一舉平定了突厥,幫助自己建立了一場滅國大功,奠定了赫赫威名。
後來武氏母子僭越,裴寬又目光敏銳的選擇了自己,假借傳旨的機會逃離長安,跑到靈州擁立自己當皇帝,成為了自己手下的第一個前朝尚書。
可以說,裴寬有遠見、有能力、有擔當、有格局,確實是個不錯的宰相人選。
“好,朕記住老愛卿的話了,將來一定提拔裴寬執掌中書省。”
李瑛從諫如流,愉快的接受了張九齡的建議。
但張九齡的話並未說完,接著又道:“陛下今年剛過而立,在至尊的位子上任重而道遠,少說也有三五十年主宰天下……”
李瑛大笑道:“朕不會這麽貪權,再幹三十年,到了六十歲朕便退位安享晚年。看著子孫繼續為大唐造福,豈不快哉?”
張九齡並沒有接李瑛的話茬,他隻想把唾沫用來說最重要的事情。
“臣要說的是裴寬今年已經六旬有餘,最多也就是六七年的黃金年齡,在他之後,陛下還要繼續提拔賢相。
況且,裴寬雖然有宰相之才,但受自身能力限製,將來最多能達到姚崇、宋璟的成就。”
李瑛笑道:“裴寬如果真能達到姚、宋二相的成就,朕就知足了,畢竟房、杜這樣的賢相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在軍事上人們常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朕作為皇帝更想說句‘萬吏易得,賢相更難求’。”
張九齡舔了舔嘴唇,繼續道:“臣再來說說其他幾位大臣。”
“張卿請直說,朕在洗耳恭聽。”李瑛笑道。
張九齡道:“禮部尚書東方睿出自塞外邊陲,祖上經商,善於鑽營揣摩,其性格更近商賈,並無大才,不可為相。”
“朕也是這麽看的!”
李瑛頷首讚同。
張九齡繼續評論,甚至加快了語速,讓李瑛覺得這位老臣有點像是回光返照。
“皇甫惟明誌大才疏,想要做一代名將,又沒有高超的軍事能力。想要做宰相,也沒有卓越的治國能力,委以尚書,已是陛下破格提拔!”
“韋堅此人倒是才能練達,但他鋒芒畢露,又過於愛惜羽毛,總想讓天下人誇讚他的豐功偉績,本末倒置,成就未必大於名氣。
此人倒是可以授予輔相之位,但考慮著其背後的京兆門閥,也就隻能到此了,萬萬不可將之擢為首相,以免相權壓過皇權。”
李瑛深以為然:“朕謹記愛卿的提醒。”
張九齡繼續道:“至於王維、李白、崔顥等人,書生意氣太重,缺少政治格局,不可大用。”
“嗯。”
李瑛點點頭,挑眉問道,“那以張相之見,認為在裴寬之後,何人可以成為首輔?李泌可否?”
“咳咳……”
張九齡咳嗽一聲,拿起手帕擦拭了下唇角,“老臣正想說說這個小孩。”
“此子今年不過二十歲出頭,便在軍事上有如此造詣,確實不負當年神童之名。”
“但臣以為李長源長於軍事,短於內政,至少在三十歲之前不能委以宰相之職,磨練個十幾年之後,陛下自行決斷吧,老臣實在看不到那麽長遠……”
李瑛對於張九齡的眼光不得不佩服,以自己穿越者的角度來看,他對顏杲卿、裴寬、韋堅、皇甫惟明等人的評價可謂一針見血,對李泌也沒有看錯。
李泌在曆史上的起點很高,七八歲的時候便獲得李隆基召見,成為名動長安的神童。
李亨在繼位稱帝之後也對李泌加以重用,讓他擔任太子李豫的軍師,授予青銀光祿大夫的頭銜,並擔任兵部尚書。
但李泌最終卻被李亨身邊的奸宦李輔國壓製,被迫隱姓埋名,在湖南衡山隱居度日。
後來李豫繼位,派人召喚李泌出仕,委任他主政翰林院,又擔任過中書侍郎、散騎常侍等職位,但再次遭到奸相元載、常袞等人排擠壓製,被貶出長安降為楚州刺史、江南西道判官等職位。
這固然與李亨、李豫父子沒有識人之明有關,但這也說明李泌不夠圓滑,政治能力不夠高超。
要想在官場站穩腳跟,圓滑不止是一種性格,更是一種能力。
隻有足夠圓滑才能如魚得水,在政壇上立於不敗之地。
倘若一個人在朝堂上無法站穩腳跟,不能獲得足夠的地位,就算胸懷經天緯地之才,但也沒有用武之地,又怎麽能夠證明自己的能力?
李瑛點頭:“李長源實在太年輕了,還需要加以磨練,朕對他有足夠的耐心。”
頓了一頓,又問道:“在愛卿看來,除了裴寬之外,還有何人堪當宰相重任?”
張九齡想了想,緩緩說道:“老臣有三個人選舉薦,望陛下自行觀察斟酌,此乃張九齡一家之言。臣心目中的第一人選乃是琅琊顏真卿……”
李瑛有些驚訝,在自己的記憶之中,張九齡應該與顏真卿並無交集,甚至連麵都沒有見過,張九齡為何要舉薦顏真卿為相?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