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西望王師兩整年
字數:4602 加入書籤
“報……發現偽燕皇帝大纛,似乎是安祿山親征揚州。”
唐軍斥候很快發現了安祿山的行蹤,快馬進入揚州城向李禕稟報。
“哦……安祿山竟然親自來攻打揚州?”
唐軍上下頓時緊張起來,李禕一邊下令全軍登城固守,一邊派遣使者乘船趕往瓜洲渡,向杜希望稟報安祿山來犯的消息,讓他提防對岸的燕軍趁機夾攻。
但使者前腳剛剛出城不久,又有斥候快馬來報。
“啟稟申王,安祿山的大纛並沒有再繼續南下,而是從高郵拐彎向東奔海陵方向而去。”
李禕望著輿圖觀察了許久,恍然頓悟:“明白了,安祿山並不是來攻打揚州的,而是打算把他的巢穴搬到長江南岸去。”
夫蒙靈察稟報道:“自從去年春天,安慶緒與陳希烈就在江寧縣大興土木,並將江寧改名南京,安祿山十有八九是要把偽都遷到江寧。”
李禕拍案下令:“安祿山遷都,定然有大批輜重隨行,我軍當趁機襲擊,爭取掠其輜重。”
夫蒙靈察接了命令,當即率領兩萬唐軍出城,乘坐戰船順著通濟渠向北尋找安祿山的行蹤。
唐軍向北走了三十裏路左右,發現岸邊有一支叛軍打著“田”字旗號,正在嚴陣以待。
夫蒙靈察知道叛軍已經有了準備,田承嗣這是在掩護安祿山遷都,當下命令唐軍在船上朝叛軍放箭射擊。
田承嗣也命令叛軍還擊,兩軍數萬人馬在大運河上相互放箭,一時間箭如飛蝗,殺聲震天。
唐軍試著衝了好幾次,俱都無法登岸,隻能鳴金收兵撤回揚州向申王李禕複命。
趁著田承嗣阻擋唐軍的機會,安祿山率領叛軍全力急行,牛廷玠統率殿後的騎兵也在海陵城下追了上來。
兩軍在城下會合,星夜兼程奔長江而去,終於在次日黎明抵達了潤州治下一處叫做西津渡的渡口。
提前得到消息的安慶緒、崔乾佑已經在岸邊迎接,江麵上桅杆林立,百舸爭流。
“兒臣參見父皇!”
安慶緒單膝跪地施禮。
崔乾佑也跟著作揖施禮:“臣崔乾佑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萬歲!”
安祿山與二人寒暄了一番,感慨道:“唐軍三麵合圍徐州,彭城凶多吉少,朕隻能遷都南京。”
崔乾佑遺憾的道:“我軍若是當初在揚州屯駐重兵,也不至於被李禕偷襲得手,將我軍分割於長江兩岸。”
安慶緒不滿的道:“崔乾佑,你這意思是怪本太子沒有先見之明?”
“丟失揚州這件事,太子的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作為燕軍三號人物的崔乾佑絲毫不給安慶緒這個太子麵子,直接當麵懟了回去。
“去年春天我就說至少要在揚州屯兵一萬五千以上,可太子作為江南主帥,一直對在下的話置若罔聞,僅僅派了六千人守衛揚州。
李禕與杜希望聯合來犯,太子依舊沒有意識到揚州的危險,將重兵集結在蕪湖岸邊迎戰,結果被唐軍一舉破防,順江而下破了揚州,方才導致我軍局勢急轉直下。
太子作為南京主將,江南主帥,距離揚州不過一百多裏,你敢說自己沒有責任?”
安慶緒大怒,掐著腰反駁:“崔乾佑,你太放肆了?你隻知道抨擊本太子,為何不說說你的罪過?”
崔乾佑瞪著雙眼反問:“安慶緒,你說我有什麽罪過,休要在這裏血口噴人?陛下與諸位大臣在此,你我好好掰扯、掰扯!”
“好好好,那我就說說你的罪行,讓你心服口服!”
安慶緒針鋒相對,“你率領六萬將士從前年冬天就渡江攻克了吳郡,在過去的一年內卻僅僅向南推進了一千裏。
要知道,你崔乾佑的對手隻是唐軍偏師,要麽就是屈指可數的郡兵,而你一年的時間隻是打下了杭州、越州、台州、衢州等微不足道的疆域。
你的對手是誰?
隻是張巡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
而本太子麵對的卻是夫蒙靈察、雷萬春、杜希望、李禕等大唐名將,你也有臉指責本太子?
如果你能率部長驅直入,直搗嶺南,為我軍打下大片疆域,我軍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被動?”
“誰告訴你張巡手無縛雞之力,要不你去攻打溫州試試?我來收複揚州?你說張巡文弱,我還說李禕老邁呢!”
崔乾佑被安慶緒的指責氣的漲紅了臉,大聲反問。
眼見兩大主將吵得不可開交,安祿山急忙伸出胖嘟嘟的手掌調解。
“好了、好了,太子與崔卿莫要吵了,大敵當前,你們兩個都是我軍的中流砥柱,正應該齊心協力,共禦強敵,豈能互相指責?
都莫要吵了、莫要吵了,不怪你們,隻怪朕去年沒有遷都南京,方才導致今日被動局麵。
但我軍在各處總兵力還有四五十萬,朕相信隻要運籌得當,將帥齊心,定然能夠扭轉局勢,反攻洛陽。”
李林甫、嚴莊、高尚等文官也都紛紛勸諫,讓崔乾佑、安慶緒以和為貴,千萬不要自己內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安祿山及眾人的勸解之下,安慶緒與崔乾佑這才停止了爭吵,等候長江北岸的軍隊陸續過江。
一直到晌午時分,安祿山率領的三萬人馬,以及從徐州運來的錢糧方才陸續運到了長江南岸。
安祿山率部在潤州休息了一天,次日順著驛道向江寧進發,留下安慶緒、崔乾佑屯兵京口渡,與對岸的杜希望隔江對峙,伺機奪回揚州。
就在安祿山抵達長江岸邊的時候,郭子儀方才得知叛軍主力已經撤離了徐州。
當即繼續揮兵南下,相繼攻克了滕縣、沛縣、豐縣三地,兵鋒距離徐州隻剩下一百餘裏。
史思明的部將尹子奇自知不是郭子儀的對手,當唐軍繞過微山湖的時候便主動放棄沛縣,撤退到徐州與安慶佑合兵,閉門死守,靜候唐軍來犯。
郭子儀根據斥候的刺探,推測徐州城內大概有四萬左右的兵力,要想破城,肯定會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
在過去的一年半內,燕軍強征數十萬勞役,把徐州的城牆加高了一丈半,又引通濟渠的河水把護城河拓寬到五丈。
要想攻破這座堅城,絕非易事。
“叛軍想要等著我軍去攻城,消耗殺傷我軍的有生力量,本帥偏偏不去進攻!”
郭子儀迅速改變戰略,親自率領三萬人馬屯兵沛縣,南控徐州,西窺睢陽,以靜製動。
同時,郭子儀派遣南霽雲、馬燧、長子郭曜等人分兵出擊,以四萬人的兵力向東進攻琅琊、東海、高密、臨淄等郡,收複大唐領土。
在此之前,由於受到安守忠的牽製,郭子儀一直不能抽調兵力收複山東境內的郡縣,現在安守忠殺到了濮陽一帶,安祿山放棄了徐州,正好可以趁機收複失地。
山東隸屬於河南道治下,在李瑛改革之後被規劃為山東省,下轄濟南、臨淄、青州、兗州、琅琊、高密、東萊、登州、鄆州等九個州郡,有縣城一百左右,人口三百多萬。
自從張守珪、安祿山發動叛亂之後,燕軍迅速渡過黃河南下,將整個山東納入版圖,至今已經兩年有餘。
現在的大唐尚未失去民心,山東的百姓依舊心係大唐,雖然各地都有燕軍任命的官員與軍隊坐鎮,但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爆發農民起義反抗燕軍,但大部分都遭到鎮壓。
在苦苦等待了兩年多之後,山東的百姓終於等來了王師,唐軍所到之處,各州縣百姓俱都紛紛響應,打開城門迎接唐軍。
一時之間,山東境內的叛軍俱都望風披靡,或者開門投降,或者棄城逃命。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之內,唐軍便連續收複了東海、琅琊、高密、青州、臨淄等地,隻剩下半島的東萊、登州尚在叛軍控製之中。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