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辦不好就不要回來了
字數:4668 加入書籤
薛柔離開之後,兩儀殿內隻剩下李瑛與吉小慶大眼瞪小眼。
“陛下是否想要把楊娘子接回長安?”
吉小慶對楊玉環的稱呼改成了娘子,一臉討好的請示。
李瑛瞥了吉小慶一眼:“廢話,要不然朕何須派你出馬?”
吉小慶撓頭訕笑:“是奴婢多嘴了,陛下放心,奴婢一定把事情辦的圓滿妥當。”
李瑛繼續道:“以後稱呼甄娘子,往後世上再也沒有楊玉環這個人了。”
吉小慶雙手捧著拂塵拱手:“奴婢謹記聖人的金口玉言。”
“等東方睿請奏之後,朕會在早朝上派你離京,離開長安之後你找借口甩開大部隊,提前趕往五台山,安排楊玉環假死。
到時候將這個“妙真道長”下葬,然後再趕往定州甄氏聚集地,給楊玉環安排一個名正言順的身世,最後再以良家子的身份將她采選進宮。”
李瑛慢條斯理的將自己的計劃敘述了一遍,最後加重語氣道:“這件事你如果辦不好,泄露半點風聲,就再也不用回長安了!”
吉小慶麵色一凜,急忙跪地發誓:“陛下請放心,奴婢保證將此事辦的萬無一失!”
李瑛微微頷首,揮手道:“今夜讓馬三寶當值,你回去收拾行囊,物色好人手,做好出行的準備。”
“奴婢遵旨!”
吉小慶叩首領命,最後施施然爬起來退出了兩儀殿。
次日是休沐的日子,文武百官不用上朝。
東方睿直到巳時方才來到禮部衙門,剛剛在書房內喝了一盞熱茶,就有蓬萊殿的宦官前來宣召。
“皇後娘娘懿旨,宣禮部尚書東方睿前往大明宮敘話。”
“臣遵旨!”
東方睿不敢怠慢,急忙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大明宮。
作為一個靈州人,東方睿自知在京中根基淺薄,根本無法和京兆韋氏這樣的門閥抗衡,所以必須抱緊皇後和太子的大腿。
至於薛皇後為何對東方睿青眼有加,自然是因為薛柔母子倉皇逃出長安的時候,在靈州受到了東方睿的關照。
東方睿借著妻子馬夫人之手,隔三差五的就給皇後進獻東西,從各種珍稀水果,再到金銀財寶,再到綾羅綢緞,不惜一切代價的往薛柔的頭上砸,最終換來了皇後的信任。
正是由於馬夫人的紐帶作用,也讓薛柔對東方悅格外關照,一心欽點她成為自己的兒媳,並最終如願以償。
兩刻之後,東方睿來到蓬萊殿,俯首施禮。
“臣禮部尚書東方睿參見皇後娘娘,不知皇後娘娘召臣來有何吩咐?”
薛柔端坐在大殿正中的椅子上,旁邊站著徐福慧,以及十幾個宮女分立兩側。
“東方尚書啊,陛下已經進入長安兩年有餘,本宮認為該在全國進行一次采選了。”
薛柔慢條斯理的說道。
東方睿為難的道:“臣也多次在朝上奏請此事,奈何每次都被陛下拒絕。”
薛柔笑道:“東方尚書你放心吧,本宮這次與陛下說好了,你明日早朝當眾奏請,聖人會同意的。”
東方睿恍然頓悟:“原來如此,那明日早朝臣就會站出來奏請此事。”
談完了正事,薛柔又歎息一聲:“唉……東方氏已經升為太子妃三個月了,本宮也問過東宮的小黃門與宮女,太子這段時間隔三差五的也會到宜秋宮過夜,奈何到現在都沒有身孕。”
東方睿愁眉不展的道:“臣也為此急的茶飯不思,張去逸的女兒都懷孕四個月了,小女到現在肚子都還沒有動靜,真把微臣愁死了。”
薛柔提醒道:“你多派人打聽打聽,找幾個神醫給她調理調理,要想坐穩太子妃的位置,就得有自己的兒子啊!”
“臣謹遵娘娘懿旨。”
東方睿躬身告退,愁眉不展的離開了大明宮。
次日早朝。
李瑛居中端坐,諸葛恭在左,吉小慶在右。
滿朝文武分列兩側,左麵由中書令裴寬領銜,右麵則由侍中顏杲卿領銜,一起舉著笏板,山呼萬歲。
“諸位愛卿,速速出列將重要事務奏來。”
李瑛用威嚴的眼神掃了滿朝文武一眼,沉聲說道。
兵部尚書李泌最先出列,把揚州、虎牢關、開封、許昌等地的戰事挨著稟報了一遍,然後退下。
接著由戶部尚書劉君雅出列,將大唐王朝第一季度的賦稅情況做了個匯報,並懇請國子監與銀監司再增印一百萬“大唐寶鈔”,應對夏天的巨大開支。
然後是工部尚書韋堅出列,稟報了黃河、淮河、渭河等幾個河流的防汛工作,以及關中、河南兩個大型水庫的建設進度。
東方睿感覺時機差不多了,這才捧著笏板不慌不忙的出列稟奏。
“啟奏陛下,自陛下入主長安至今已經兩年有餘,然從未舉行過采選。
如今陛下後宮空虛,還有幾位親王也將長大成人,臣在此懇請陛下在全國各地廣采良家子,充實後宮,還請陛下恩準。”
“這件事嘛?”
李瑛故作為難的沉吟片刻,最後道:“東方愛卿就采選之事已經上奏多次,朕的兒子還有幾位皇弟也已經逐漸成人,那就進行一次采選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過,中原地區戰亂未休,不能大規模采選,那就在關中、河東、河北、以及湖北進行采選好了。
把年齡提高到十五至十八歲,不要采選那些十五歲以下的懵懂少女,她們的心智尚未成熟,不宜進宮。”
東方睿舉著笏板道:“禮部遵旨!”
李瑛的目光落在了戶部侍郎令狐承的頭上:“東方愛卿公務繁忙,這件事就由令狐侍郎代表禮部,與內侍省副知事吉小慶共同主持采選事宜。”
站在龍椅一側的吉小慶急忙抱著笏板領旨:“奴婢謹遵聖諭!”
禮部侍郎令狐承也捧著笏板領旨:“臣遵旨!”
隨後,軍器監監正宋鈞又出列稟奏了甲胄製造的事情,並懇請聖人批準三十萬貫的撥款,讓軍器監擴大製造規模,保障各地將士的兵甲,李瑛自然爽快準奏。
“退朝!”
在諸葛恭的一聲呐喊之下,李瑛起身走下丹陛,龍行虎步的離開了兩儀殿,文武百官隨後各自退去。
早朝結束之後,吉小慶親自來到禮部衙門與禮部的官員商議采選之事。
作為皇帝身邊的大紅人,僅次於諸葛恭的二號宦官,尚書東方睿、侍郎令狐承親自接待,命令侍者奉上茶水。
吉小慶道:“皇後娘娘命咱家順道給越王物色一個正妻,還要給二十五郎陳王李珪選擇良配,此行任務繁重。
咱家想要早走幾天,在太原等著令狐侍郎,你看如何?”
自從李隆基開始,由內侍省的宦官到處給皇帝物色美女已經成了一種潛規則,禮部更多的是走走過場,讓采選合法化。
因為沒人比太監更了解皇帝的喜好,沒人比內侍知道皇帝更喜歡那樣的女人,萬一禮部采選的良家子不合皇帝的心意,那不是砸了自己的飯碗?
東方睿與令狐承連忙答應:“哎呀……我們禮部程序繁忙,至少要七八天才能走完程序,吉公公肯先行一步這可真是太好了,隻是讓你受苦了。”
吉小慶笑眯眯的道:“為陛下分憂也是我們這些內侍應該做的,既然如此,咱家就先行一步,到太原等候令狐侍郎。
咱們這一趟先從河東開始,再去河北,再去湖北,最後返回關中,計劃采選目標兩百人,這是皇後的意思。”
令狐承端起茶壺親自給吉小慶斟茶:“下官一切聽從吉公公的吩咐,以你馬首是瞻。”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