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為了陛下我可以黑化

字數:4574   加入書籤

A+A-


    吉小慶離開禮部返回太極宮,辭別李瑛,帶著兩百多人的隊伍出了長安北門,朝著河東太原出發。
    這支隊伍裏麵有一部分禮部的先遣人員,另外有隨行維持秩序的刑部人員,以及太常寺人員,剩下的則全都是吉小慶的親信。
    所有人全部騎馬,一路加鞭,日行三百餘裏,用了四天的功夫抵達了太原城。
    擔任太原尹的郭虛己急忙出城迎接,畢恭畢敬的將內侍省副知事吉小慶,以及隨行的戶部下屬戶部司郎中紀訓等人迎接入城,並設宴款待。
    在李瑛還沒有掌握兵權的時候,擔任兵部侍郎的郭虛己就成為了太子黨的重要成員,地位僅次於秘書監賀知章、京兆少尹韋陟。
    但造化弄人,受外甥李璘連累,昔日的好友劉君雅已經登上了戶部尚書的位子,韋陟也成為京兆府的最高長官,而郭虛己至今卻連京城都沒有回去,一直在幽州擔任刺史,為王忠嗣提供後勤保障。
    好在,大唐皇帝沒有忘記他,在調王維入京之後,提拔郭虛己前來太原接任太原府府尹,升為正三品的地方大員。
    但在弘武改革之後,李瑛在河東境內設置了山西布政使,將除了太原府下轄的其他州郡劃撥到山西省治下,由王昌齡擔任布政使,所以太原府尹的權力相較於從前有所減弱。
    為了讓太原府與山西省互不幹涉,李瑛把上黨郡設為山西布政使駐蹕所在,這等於後世的山西省擁有兩個直屬於中央的行政區域。
    郭虛己設宴款待,太原府下轄的官員俱都前來作陪,熱情款待吉小慶這位炙手可熱的大紅人。
    酒過三巡,吉小慶問道:“前些日子,李太白出巡河東,目前到了哪裏?郭府尹可是知曉?”
    郭虛己拱手答道:“回吉公公的話,李太白目前好像正在澤州晉城境內巡撫,何時到太原不得而知。”
    李欽差抱定了為民除害的想法,所以做事隨心所欲,沒有規則可循。
    他既不提前通知地方,也不按部就班的順著地圖走,而是東一榔頭西一錘頭,想起哪裏就到哪裏去巡撫!
    用李白的話說就是不給地方官員做應付的準備,要給那些違法亂紀、作奸犯科之徒一個措手不及。
    否則的話,提前派人打招呼,地方官員大擺宴席、盛情款待,光擺一些麵子形勢,豈不失去了巡撫的意義?
    正是因為李白的不按套路出牌,今天在河東,過幾天可能跑到河北去了,所以那些貪官汙吏才對李白畏懼如虎,背後稱他為“李剃頭”。
    “好吧,太白先生就是這麽古怪!”
    吉小慶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心中有些害怕李白,隻要他不在五台山一帶就好。
    紀訓道:“我們禮部奉了聖諭與皇後的懿旨,與吉公公前來太原采選良家子,我們令狐侍郎走完了程序,隨後就到,下官與吉公公特來打前哨。”
    “若有需要太原府幫忙的地方,請吉公公盡管吩咐!”
    郭虛己麵帶笑容,一臉恭敬。
    吉小慶笑道:“郭府尹忙你的便是,采選的事自有禮部來展開。”
    酒宴結束,禮部的人在驛館下榻,吉小慶則帶著隨行的太監進入太原宮住下。
    這座宮殿本是皇帝的行宮,而太監作為皇帝的奴才,自然要住在皇宮裏麵。
    “哎呀……自從上次離開太原宮,彈指間已經三年多了!”
    站在太原宮門口,吉小慶感慨萬千。
    華燈初上,月色皎潔,
    太原宮內殿宇巍峨,後花園亭台軒榭。
    吉小慶踏著月色行走在禦花園中,想起當年在太原宮與還是太妃的楊玉環結識,並且受到她的尊敬。
    自己在這裏還曾經為了保護楊玉環一棒子打暈了李琚,也懟的李隆基惱羞成怒甚至抓狂,想起往昔忍不住搖頭苦笑。
    時過境遷,昔日高高在上的太上皇成了太安宮裏的一介囚徒,不可一世的魏王李琚也被廢為庶人,關在了李隆基隔壁。
    而自己卻成了直追高力士一樣的大紅人,甚至就連當朝二品、三品大員都對自己恭恭敬敬,如今想來,真是似夢似幻。
    遙想當年,八歲的自己在長安城外衣衫襤褸,遭到一幫惡少的戲弄,甚至縱容惡犬咬掉了自己男人最寶貴的東西。
    幸虧當時太子經過,才救下了被幾條惡犬圍攻的自己,又看到自己生的伶俐,便將自己收在身邊,方才有了今日天名滿天下的“吉公公”。
    “韋良昭、張盛文、蔡滿,你們三個老賊給咱家等著,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吉小慶伸手將路邊的一枝玫瑰折斷,狠狠的踩在腳下蹂躪的不堪入目。
    當然,這三個名字並不是當初欺負吉小慶的惡少,而是他們的父親,那幾個惡少都是些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哪裏配在臥虎藏龍的長安留下名字!
    這裏麵最有身份的是韋良昭,京兆韋氏出身,現在刑部下屬的比部司擔任郎中,張盛文在長安縣擔任縣丞,蔡滿在將作監擔任將作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些中下層的官員做夢都沒想到自己的兒子當年闖下了大禍,現在炙手可熱的吉公公就是這個幾個惡少創造出來的。
    當然,這些惡少更沒有想到,當年被自己縱容惡犬欺負戲謔的小乞丐現在已經搖身一變成了從三品的皇宮大宦官。
    吉小慶到現在沒有展開報複,是怕聖人責怪自己,但並不代表忘記了仇恨。
    一個五品的郎中,一個六品的將作丞,一個六品的縣丞,以吉小慶現在的身份拿捏他們易如反掌,但吉小慶卻不急,發誓要讓這三家家破人亡,方能一泄心中的憤怒。
    但對於吉小慶來說,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楊玉環神不知鬼不的弄進皇宮,在聖人麵前立下大功,才能鞏固自己的地位。
    “為此,我已經準備好了!”
    吉小慶的眸子裏泛過一絲殺氣,“為了完成陛下的任務,我吉小慶不惜草菅人命!”
    次日,禮部的官員開始在太原城內到處張貼采選良家子的告示,讓那些符合要求的踴躍報名。
    並非是個女人就有資格參加采選,就算長得貌美如花也不行,你必須有正兒八經的出身,或者出自官宦之家,或者出自名字大族,還要經過一輪輪的篩選,最終入圍者才能幸運的成為良家子。
    而且,成為良家子也隻是第一步,不過就是成了皇家魚池裏的觀賞魚,要被皇帝看上除了姿色出眾更需要運氣或者人脈。
    若是命運垂青,直接被皇帝看上,寵幸之後賞賜一個禦女、寶林之類的初級頭銜,往後就算是有了身份,不用再和眾多的良家子擠在一起住集體宿舍,擁有了獨立的住處甚至伺候的宮女。
    如果運氣夠好,能夠懷了龍胎,給皇帝生下一兒半女,地位還會上升到美人或者婕妤的地位,那就擁有了獨立的寢宮,不下二三十個太監與宮女伺候,也算是在後宮中有身份的人物了。
    另外一種出路就是被皇帝賞賜給兒子或者兄弟,這種出身也不錯,就算不能成為正妻也會是側室。
    曆史上的沈珍珠走的就是這種路線,先是被李隆基賞賜給了李亨,李亨又送給了自己的兒子李豫。
    李豫見到十五歲的沈珍珠如獲至寶,將她納為側室,並又生下了兒子李適,最終熬成了李豫的正妻。
    可惜安史之亂中沈珍珠不知所蹤,李豫父子上窮碧落下黃泉,依然沒有打聽到沈珍珠的音訊,隻好追諡她為“睿真皇後”,以表思念。
    經過大唐這場內戰,朝廷已經三年多沒有進行采選,如今禮部終於前來采選,因此太原的官宦門閥子女紛紛踴躍報名,僅僅一天的時間便有數百人登記。
    吉小慶把采選事宜交給紀訓,告訴他自己有私事離開太原一趟,五六天之後就會回來。
    “吉公公盡管去忙,下官先摸排登記,對這些女子進行初步篩選,等你與令狐侍郎到了之後,再做最後的拍板。”
    紀訓滿臉堆笑,對吉小慶的話言聽計從。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