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王莽謙遜未篡時
字數:5222 加入書籤
“小慶,你何時回來的?”
李瑛一臉意外,笑著問道:“這麽快就完成任務,把甄娘子安排好了?”
吉小慶撓了撓頭皮,不好意思的道:“安排妥當了十之七八,但關鍵時刻遇上了麻煩,還需要聖人出手幫忙。”
李瑛一臉不解:“你是內侍省副知事,誰敢難為你?”
吉小慶當即把自己火燒太玄觀,帶著甄環潛入定州無極縣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
最後跪在地上叩首,以額頭觸地:“奴婢未經聖人同意,便擅自殺人,實屬罪大惡極。
但奴婢為了保護聖人的聲譽,也隻能狠心做個惡人了。
等甄娘子進宮之後,奴婢願為太玄觀冤死的道姑抵命,雖死無憾!”
“唉!”
李瑛歎息一聲,“當雁門太守的奏折呈上來的時候,朕就知道這件事是你做的,你也真是太大膽了……往後不許這麽做了!”
李瑛知道自己是皇帝,不是聖人,為了滿足一些欲望,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況且,將太玄觀滅門的事情確實是吉小慶一個人做的決定,他並沒有提前向自己透露,那責任就不能算到自己的頭上。
縱然自己有默許甚至包庇的嫌疑,但作為一個皇帝來說,這又算什麽?
曆史上哪個皇帝不比自己心黑手辣?
“多謝聖人開恩!”
吉小慶急忙叩首謝罪,心中也知道聖人不會因為這件事情懲罰自己。
“你還沒說遇到什麽麻煩了!”
李瑛端起桌案上的茶盞呷了一口,沉聲問道。
吉小慶當下又把在上黨遇見李白的事情說了一遍:“李白說他與蘇無名懷疑太玄觀的案子有問題,打算巡撫完了潞州就去雁門郡,重點調查太玄觀大火案。
奴婢雖然已經做到小心翼翼,不留下任何活口,但也很難做到滴水不漏,奴婢擔心被李白查出蛛絲馬跡,影響了甄娘子進宮的計劃。
故此快馬加鞭返回長安,請聖人一定要阻止李白去五台山調查此案!”
“嘶……把李白派到河東巡撫,倒是朕自找麻煩了!”
李瑛懊惱的拍了下額頭,“小慶啊,你馬上返回潞州,繼續采選,朕這就下詔把李白召回長安。”
“這樣奴婢就放心了!”
吉小慶懸著的心長舒一口氣。
鼻子抽了抽,囁嚅著說道:“李白太欺負人了,他當眾辱罵奴婢是皇宮裏的一隻鷹犬,不配和他們這些朝廷大員坐在一起,請聖人為奴婢做主。”
“唉……這個李白啊!”
李瑛搖頭苦笑,“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犯錯的時候他會老實一段時間,立功了就恃才傲物,看來朕該敲打他一下了。”
吉小慶急忙補充道:“奴婢挨罵不要緊,隻怕他影響了聖人的大事。”
李瑛揮手道:“你去吧,朕自有計較!”
“奴婢遵旨!”
吉小慶再次磕頭,“奴婢不在的時候,請聖人一定要保重龍體。”
吉小慶離開之後,李瑛派人把中書令裴寬召來,冷著臉宣布。
“朕去年就勒令李白將亡妻許氏遷回祖墳入葬,讓發妻的孤墳不至於獨處荒野。
李白跑了一趟汝南回來告訴朕,說天寒地凍,無法遷墳,並承諾今年清明遷墳。
他今年出巡河東,朕再次督促他將亡妻遷往隴右祖墳,他對朕許諾會在清明前將許氏的墳塋遷回祖籍。
而現在呢?
清明節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李白早就把對朕的承諾忘得一幹二淨,他到底是眼裏沒有朕這個皇帝,還是心裏沒有許氏這個亡妻?
就他這種品德,怎能代天巡狩,撫慰四方?
你們中書省馬上擬旨,免去李白的欽差職務,即刻調回京城來向朕解釋。”
裴寬拱手領命:“臣遵旨,中書省日落之前就會發出敕旨。”
自李白離開京城之後,李瑛就一直密切關注他的行蹤,雖然自己免去他的欽差是為了阻止他去調查太玄觀一案,但李白確實也沒有去汝南把亡妻遷回祖籍。
嚴格來說,他就是犯了欺君之罪,把對皇帝的承諾當成了耳旁風,治他一個欺君之罪毫不為過。
再說了,吉小慶是自己的貼身內侍,打狗還看主人麵,李白在經過太平關慘敗的反思後尾巴又逐漸翹了起來,也應該敲打他一下了!
更重要的是,絕不能讓任何人去調查太玄觀,否則把楊玉環改頭換麵弄進宮裏的計劃將會流產不說,還不知道會帶來怎樣惡劣的影響,所以李白這個欽差必須給他拿下了!
“至於巡撫隊伍,繼續在潞州待命,朕會派遣新的欽差前去統領他們,繼續巡撫四方。”
李瑛撚著胡須,目光如炬的說道。
“臣遵旨!”
裴寬領了聖諭,迅速返回中書省擬定了將李白免職的敕旨,八百裏加急送往潞州。
太安宮。
表現良好的李健在前幾天接到了皇後的懿旨,待到四月底他就可以重獲自由,返回大明宮了。
前些日子,李瑛已經提醒薛柔把李健釋放出來,但為了給這個兒子長點記性,薛柔決定再把李健監禁幾天,直到四月底再把他釋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為表現良好,李健已經被允許在太安宮內自由行走,隻要不出宮門就行。
而看守太安宮的太監們也沒有想到一個十二歲的少年會去向李隆基求教厚黑之術,這也讓李健有了接觸李隆基,偷偷向他求教的機會。
在這段時間內,李健總是隔三差五的假裝溜達路過太安殿,每次都會隔著門縫向李隆基討教如何當皇帝?
李隆基每次都是傾囊相授,把帝王心術毫無保留的教給李健,告訴他要想登上帝位,必須心狠手辣,無兄無弟,無父無母,甚至無子無女,一切以自己為中心!
所有影響自己利益的人都是敵人,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不擇一切手段將他踩在腳下!
但在自己足夠強大之前必須收斂野心,韜光養晦,給人一種謙謙君子的形象,正所謂“王莽謙遜未篡時”。
等將來擁有了王莽、曹操、司馬懿的實力時,就可以向天下人亮出獠牙,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阿翁,明天我就要離開太安宮了,往後要見你怕是難了。”
李健站在門外,惆悵的說道。
一門之隔的李隆基胡須與頭發已經花白了一半,但臉上依舊鐫刻著不屈的鬥誌,好似永不服輸的比特犬。
“二郎啊,記住阿翁教你的帝王之術,隻要你能靈活運用,將來一定能從大郎的手裏搶過太子之位。”
李健作揖致謝:“孫兒一定謹記阿翁的教誨,爭取在三年之內成為太子,十年之內接替父皇成為大唐聖人。
到時候,孫兒一定會把阿翁釋放出去,讓你做太太上皇。
就是不知道阿翁能否撐到那時候?”
李隆基撫須笑道:“二郎放心好了,算命的說了,阿翁至少能活到九十歲。我今年不過五十八歲,還有四十多年的壽命呢!”
“嗬嗬……”
李健麵露憨笑。
心中卻在暗自腹誹,你真要是活那麽長,豈不是會影響我的帝位?
我將來如果當了皇帝,阿翁你還健在,那孫兒隻好送你上西天了……
這可不怪我,這是你教我的,要想做皇帝就得心黑手辣,所有影響自己利益的人,全都要不擇手段的踩在腳下!
李隆基繼續叮嚀道:“二郎啊,你八叔已經被監禁了一年多,再有三年就要被釋放了。到時候你找他幫忙,他會幫你爭奪龍椅。”
“孫兒謹記阿翁的吩咐。”
李健乖巧的領命,心中暗自慶幸自己算是有了第一個幫手。
在閑聊了片刻之後,李健繼續裝作漫不經心的在宮中溜達,逐漸消失在了隔著門縫目送的李隆基視野之中。
“李二郎,你個兔崽子別高興的太早!”
李隆基用指甲狠狠的掐著門板,“朕就算不能複位,也要攪得你們一家自相殘殺,兄弟鬩牆……哼哼!”
次日天亮,果然有蓬萊殿的太監拿著皇後懿旨來到太安宮,將監禁了三個多月的越王李健釋放出宮。
當踏出太安宮大門的時候,李健的眸子裏眼神逐漸明亮了起來,隻感到這世界前所未有的美好。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盛唐華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