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冊封典禮

字數:5101   加入書籤

A+A-


    郢都的清晨被一層薄霧籠罩,楚王宮的金頂在朝陽下若隱若現,宛如仙境。
    宮牆外,早已擠滿了前來觀禮的百姓,他們踮著腳尖,伸長脖子,想要一睹數十年十年難得一遇的盛況。
    今日便是楚王熊章的嫡長子熊恒將被冊封為楚國太子的時間。
    教育部尚書顏回立於章華台前,一襲玄色深衣莊嚴肅穆,這位年近七旬的老臣雖鬢發斑白,腰背卻挺得筆直,像一根曆經風雨而不折的青竹。
    他手中捧著簡冊,不時與身旁的禮官低聲確認典禮細節。
    “樂師可曾就位?”,顏回問道,聲音雖輕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回大人,六十四名樂師已在台下候命,鍾鼓笙簫皆備”,禮學院的一名年輕的禮官恭敬回答。
    顏回聞言,微微頷首,目光掃過章華台上整齊排列的青銅禮器。
    這些器皿在晨光中泛著幽綠的光澤,每一件都刻有繁複的蟠螭紋飾,是楚國工匠耗費數月心血打造而成。
    他伸手撫過其中一件鼎的紋路,心中默念著周禮中的詞句,確保今日的儀式既符合周製,又保留楚地特色。
    此番冊封大典,顏回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所使用的都是來自禮學院的博士,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孔子的徒子徒孫們,對於禮之一道確實是有幾分權威。
    “大人”,一名侍衛快步走來說道“宋公車駕已至宮門。”
    “端木大人呢?”,顏回連忙問道。
    “端木大人已經前去迎接了”,那人稟報道。
    顏回聞言神色一緩。
    宋國這些年對楚國十分恭敬,但宋國國君畢竟是公爵,地位非同一般,宋公親自,按禮製應該是楚王熊章親迎,但如今兩國實力不對等,所以就隻需要主管外交部的端木賜去迎接即可。
    端木賜本在洛邑,但因為王子恒的冊封大禮,前幾日就已經回到了襄郢。
    這些時日,就是端木賜帶著一眾外交官吏負責迎接前來觀禮的諸侯。
    在楚國這個重要時刻,哪怕是秦晉兩國都已經派遣了使者觀禮,其他一些與楚國交好的國家如宋國、東齊國、郯國、滕國、任國、中山國、越國、燒當羌、夜郎部這些國家的國君和首領更是親自。
    顏回整了整衣冠,然後又回頭叮囑道“去東宮看看王子恒準備得如何了,切記,巳時三刻必須到場。”
    東宮是楚王熊章專門留給太子的宮殿群,位於楚王宮的東側,靠近禁衛軍的軍營方向。
    東宮內,熊恒正立於一塊人高的玻璃鏡前,由八名侍女為他穿戴禮服。
    鏡中的青年約莫二十出頭,麵容清俊,眉宇間既有楚人特有的深邃,溫和的臉龐帶著幾分堅毅,此刻,他正微微蹙眉,看著侍女將一件件玉飾掛在自己腰間。
    “太緊了”,熊恒輕聲說道,聲音如同清風拂過竹林。
    侍女們立刻跪下“請殿下恕罪。”
    熊恒搖搖頭道“不怪你們,是這禮服太重。”
    他低頭看著身上層層疊疊的絲質深衣,外罩繡有鳳鳥紋樣的紗袍,腰間懸掛的玉組佩叮當作響。
    最讓他不適的是頭上那頂鑲玉皮冠,壓得他幾乎難以抬頭。
    夫人蔡薇同樣是一身正裝的走上前來,為他整理領口,輕笑道“殿下忍耐些,今日是您的大日子,這身行頭代表著楚國的體麵。”
    蔡薇與王子恒夫妻一體,王子恒今日要被冊封太子,而她也會被冊封為太子妃,按照楚國的禮製,本來是沒有這一項的,但這是楚王熊章親自要求增加的,顏回也不會反駁。
    熊恒深吸一口氣,目光投向窗外。
    透過雕花窗欞,他能看到章華台的方向已經豎起了楚國的鳳鳥旗,作為楚王嫡長子,他從小就想過自己終有一日會站在那個位置,接受太子冊封。
    但當這一天真正到來時,他卻有些緊張了。
    “啟稟殿下”,一名侍衛在門外高聲稟報道“宋公、任伯、滕子、越君已至章華台,大王命殿下即刻前往。”
    熊恒聞言,整了整衣冠,然後對左右說道“備車。”
    章華台下,各國使節已經就位。
    秦國的使者是秦國左庶長旬聞,晉國的使者是晉國相趙無恤的侄子趙周。
    這兩人看著眼前的場景,眼裏都露出一絲凝重之色。
    天下之中,除了秦晉兩國之外,其他國家和勢力基本上都是國君親自襄郢,可見這些人都已經旗幟鮮明的站在了楚國這邊。
    也是,楚國這三十年來未曾一敗,威震諸夏,秦晉兩國聯盟的聲勢依舊是比不過楚國。
    章華台上,宋國國君身著赤色禮服,頭戴玉冠,正與身旁的任國國君低聲交談,任伯年紀較輕,不過三十出頭,卻已顯露出過人的精明幹練,前任任國國君至死都還在念叨著歸附楚國,但一直未能如願。
    滕國國君則站在稍遠處,不時向宮門方向張望,顯然在等待主角登場。
    “聽說這位王子恒上馬能統軍,下馬能治民,真是不凡啊”,任伯看著已經走來的王子恒,不禁撫著短須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任伯的話,立刻得到越國國君和宋國國君的讚同。
    楚國後繼有人,他們這些依靠楚國的君主此刻臉上都是高興的模樣,至於有幾分真誠,就不得而知了。
    二人正說話間,一陣禮樂聲響起。
    楚國群臣按品級列隊而入,為首的是總理大臣彌生,其後跟著的是樊須、端木賜、上將軍孫念等重臣。
    年輕的王子王孫們則穿著統一的禮服跟在後麵。
    隨著鼓樂齊鳴,楚王熊章駕到。
    這位年近五旬的君王身著繡有日月星辰的冕服,頭戴九旒玉冠,威嚴如天神下凡。
    他緩步登上章華台最高處,目光掃過台下眾人,在看到宋公等人時微微頷首致意。
    顏回上前一步,高聲宣布道“吉時已到,請王子恒入殿受封!”
    顏回的話借助擴音器傳到了很遠的地方。
    王子恒麵色沉靜,緩步走向章華台,道路兩側的侍衛同時舉起長戈,戈尖在陽光下閃爍著冷光。
    受邀前來觀禮的百姓的歡呼聲如潮水般湧來,但又很快被周邊的禮官給壓下。
    熊恒目不斜視,隻注視著前方的章華台。
    就在王子恒雙腳踏上玉階的一瞬間,樂師們奏響了《楚宮》之樂,六十四名舞者手持羽翿開始表演傳統舞蹈。
    熊恒緩步前行,每走七步便有一名侍衛擊柝一聲,象征著"七政有序"。
    登上章華台的台階共有九級,熊恒在每一級都稍作停頓,向四方行禮。
    當他終於來到台頂時,額頭已滲出細密的汗珠,但神情依然莊重。
    顏回展開簡冊,朗聲宣讀“王曰"王子恒,天命在楚,爾為嫡長,克勤克儉,允文允武”
    熊恒恭敬的跪在楚王麵前,行三跪九叩大禮,他能感覺到父王的目光落在自己背上。
    之後禮官捧來太子印璽,這是一方青玉雕刻的寶印,印紐為盤龍造型,印麵刻著"楚太子璽"四個篆字。
    “接印。”楚王沉聲道。
    熊恒雙手高舉過頭,接過印璽,感受著冰涼的印璽,在此刻卻感覺仿佛有千斤之重
    顏回見狀高聲道“太子受印,禮成!”
    樂聲再起,比之前更加恢宏。
    熊恒雙手捧印,轉向台下眾人,他的視線掃過各國使節、楚國群臣,最後落在諸位弟弟們的身上。
    “請太子受賀!”,顏回宣布道。
    宋公國君率先上前,雙手捧著一卷竹簡“宋國賀楚太子冊封之喜,特獻《商頌》十二篇,以表兩國世代交好之誼。”
    熊恒接過竹簡,深施一禮“謝宋公厚賜”。
    接著是任伯、滕子等國君依次上前獻禮。
    任國獻上的是一套精美的漆器,上麵繪有龍鳳呈祥的圖案;
    滕國則送來一匹罕見的寶馬,通體雪白無一根雜毛。
    楚國群臣也紛紛道賀。
    典禮持續了近兩個時辰,當最後一位大臣退下時,熊恒已經汗濕重衣,但他依然保持著挺拔的姿態,直到楚王宣布移駕慶宴,才稍稍放鬆。
    喜歡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震驚我成為了春秋時代的扛把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