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東宮

字數:4055   加入書籤

A+A-


    王子恒被冊立太子,入主東宮,使得楚王宮閑置了二十年的東宮終於成為了有主之地。
    太子恒不僅有儲君之名,熊章對於太子恒也是展露出了充分信任的一麵,給予太子恒組建東宮屬官的權利。
    如太子太傅、太子詹事、太子洗馬、太子舍人、還有東宮衛率。
    太子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師,目前是由總理大臣彌生兼任。
    太子詹事就是東宮的管家,由熊恒原來的家宰富擔任。
    從五品官職的太子洗馬由原薊城學宮祭酒李悝擔任,李悝是已經得到太子恒親自認可的人才,所以組建東宮屬官的時候,自然要將這個大才納入東宮體係。
    其實太子恒想讓昭驊擔任東宮太子詹事的,不過如今昭驊已經是涿郡郡守,牧守一方,所以太子恒最終決定還是不調回昭驊了。
    而且他的家宰足夠忠心,所以讓其負責東宮事宜,太子恒也是頗為放心。
    太子舍人由今年的新科狀元魏斯擔任。
    魏斯是其父王熊章給其推薦的,太子恒不敢拒絕,但經過一些時日的相處,太子恒覺得魏斯此人極具風度,對於楚國製度了解得十分透徹,對於一些政務也能發表一些獨特的看法。
    雖然有些看法還有些稚嫩,但太子恒已經覺得魏斯此人確實值得培養,將來此人也會成為其臂膀。
    擔任其東宮衛率的是其昔日的兵學院同窗王允。
    自從在滅燕之戰的時候,王允得知熊恒的身份之後,就全麵投效到了熊恒的門下。
    太子恒身邊知兵的不少,如孫驍和白堅都是年輕一輩的翹楚,但這兩人已經在軍隊之中有了不錯的發展,讓他們擔任東宮衛率確實有些屈才了。
    所以思來想去,這王允是最合適的人選。
    此人不僅知兵,還沒有什麽背景,最重要的是對自己忠誠。
    東宮衛率在楚國是正五品的武將,能夠統領東宮的三千衛隊。
    這三千東宮衛隊在東宮之中,毗鄰楚王宮,雖然東宮的旁邊是熊章的禁衛軍大營,但也足以見得楚王熊章對太子恒的信任之情。
    隨著太子恒的身份確認,楚國朝野諸卿浮動的心思也都安分了下來,一些跟其他王子走得近的楚國貴族們都開始主動與王子們疏遠起來。
    就比如說在太子恒被冊封的第二天,原先與王子中走得比較近的工商部尚書馮高,明顯對於王子中的態度就發生了改變。
    王子中對此也是心知肚明,所幸他已經放下了儲君的執念,所以他此番來尋工商部尚書馮高主要還是為了明年就封之事。
    楚州大陸被納入楚國的版圖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但楚國也隻在楚州的西海岸設置了一個簡易的港口,上麵也隻有幾百名楚軍駐守。
    所以王子中需要在就封之前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
    楚王熊章已經承諾送他兩艘鴻蒙巨艦,以及三十艘輔助船,這些船不是軍艦,船上也不會有那些楚國軍艦的軍用設施,這些船就是熊章送給王子中用來遷移百姓和運輸物資的民船。
    這批艦船是熊章使用王權讓楚國造船廠將一些即將成型的軍艦撥付給王子中,這些軍艦最後都按民船的規格進行收尾,大概是明年年中的時候可以交付。
    這些民船價值不菲,而且因為本質上就是軍艦,所以稍加改造就能變成楚國在編的軍艦規格,這也是楚王熊章對於王子中的偏愛。
    除了一支便於運輸的船隊之外,熊章還允許王子中在楚國招募五萬百姓前往封地,這五萬百姓將會是王子中建設楚州的根基。
    五萬百姓已經是熊章能夠給予的最大支持了,想要更多的人口,那就不行了。
    楚國現在人口已經超過兩千萬,但勞動力依舊不足,很多地方得不到有效開發。
    為了進一步緩和楚國勞動力緊張問題,楚國民間已經出現販賣奴隸的事情發生。
    一些瀛洲、寶島、呂宋、中南半島等島嶼的土著都被一些商人售賣到了楚國,麵容嬌好者就成為了各家女閭爭搶之物,一些體魄強壯者就被人買去當做種田的奴仆。
    對於這種售賣土著的行為,楚國朝堂自然是知道的,但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被販賣這些人又不是楚人,楚國的法律可保護不到他們。
    工商部衙門之中,尚書馮高與王子中兩人相對而坐。
    馮高擔任工商部尚書已經有十幾年了,如今已經五十有八,楚國的尚書雖然看似位高權重,但真正的權利都是被掌握在理政殿諸卿的手上。
    例如工商部就由理政大臣範蠡分管,一些重大抉擇都需要範蠡來決定,作為尚書的馮高更多的時候還是一個執行者。
    馮高此人是範蠡一手提拔的,但這些年過去了,馮高也想進步,所以他就想著走捷徑,比如向王子中提前示好。
    太子恒從兵學院結業之後就去了軍中曆練,有馮高這種心思的官員沒有機會接觸到太子恒。
    反倒是當初在戶部和兵部觀政的王子中經常與這些官員接觸。
    馮高起初覺得王子中頗具才幹,其母妃宋國夫人也非常受楚王的寵愛,所以馮高覺得這王子中未必就沒有機會成為太子,所以馮高在以前是給了王子中不少便利的。
    隻是,隨著太子恒的冊立,楚國儲君之爭已經塵埃落定。
    今上可不是其祖父平王那般昏聵,立好的太子說廢就廢。
    工商部尚書馮高收斂心神,一臉平靜的看著王子中問道:“不知道二王子今日蒞臨工商部,不知所為何事?”
    王子中看著一副要公事公辦的馮高尚書,王子中心中沒有多大的波瀾,直接說出了自己的來意:“馮大人執掌工商部多年,維護了楚國工商業的發展和繁榮,本王子敬佩之至,所以本王子希望馮高大人幫忙引薦一些襄郢的商賈”。
    “二王子想要見這些商賈?”,馮高一臉詫異的問道,他還以為是什麽事情呢。
    “本王子明年將會去海外就封,為了日後封地的建設,本王子需要一些商賈的幫助”,王子中說道。
    “以二王子的身份,若是想要召見楚國商賈,您隻需要一張請帖便可,何須要經過這工商部呢?”,馮高問道。
    聽著馮高的話,王子中淡淡一笑道:“如今本王子身份尷尬,還是請馮公相邀才好”。
    馮高聞言,心中立刻明白了王子中的顧慮。
    若是在太子恒冊封之前,王子中的一封請帖,不說是那些商賈,就連朝中諸卿都要趨之若鶩,但現在不行了。
    楚國儲君的名分已定,作為太子恒以前的競爭者,恐怕很多商賈都不敢在這個時候麵見王子中,因為這些人不確定王子中想要什麽。
    “老夫明白,這件事情交由老夫去辦吧”,工商部尚書馮高笑著說道。
    作為其曾經看好的王子中,馮高雖然已經決定要與王子中保持距離,但這種小忙,馮高還是不介意幫助一下的。
    “如此就多謝馮公了”,王子中起身對馮高拜道。
    “不敢”,馮高連忙回了一禮。
    馮高看著離去的王子中,心中不禁感慨道:“王子中確實有明君之相,隻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