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會試大典(下)

字數:6407   加入書籤

A+A-




    “臣弟應祥,參見皇上!”
    宜親王邁步走到龍位之前,拱手躬身。
    雖然他身份尊貴,但和皇貴妃不同,與諸多大臣同朝共事,因此眾人並不用參拜。
    不過宜親王和駱誠國,司馬匡一樣,見君不跪。因此隻是躬身行禮。
    “皇弟平身,賜座!”
    皇帝也是十分興奮,微微抬手,虛扶了宜親王一把。之後小太監又搬了一把琇墩,放在了駱誠國之前。
    宜親王走到座位前,駱誠國和喬銀也向他施禮,宜親王微微還禮。
    對麵,司馬匡也終於緩過神來,同樣向宜親王施禮,宜親王同樣還禮。
    同時,站在朝班之中的劉彧走上前來,在宜親王麵前跪下叩了一個頭。
    “兒臣參見父王!”
    “免禮!”
    “謝父王!”
    劉彧是皇帝指認給宜親王的義子,承襲了世子爵位,倒是不同於其他大臣,需要迎接。
    直到劉彧歸班,宜親王,駱誠國,司馬匡,喬銀四人方才在朝班前方坐了下來。
    這一坐,當真改變了朝堂上好不容易營造起來的氛圍。
    不為別的,隻因為宜親王成就了人仙!如果說之前大肅做的一切準備,都是為了和親之大局,在如今的宜親王麵前似乎都不那麽重要了。
    大戎出了一位人仙,大肅同樣有一位人仙。
    用得著害怕嗎?
    用不著。出於外交禮儀可以友好一下,但像之前那樣卑躬屈膝大可不必。
    而且宜親王來得太是時候,早一點,晚一點,都構成不了現在這種形勢。
    司馬匡的兩道劍眉幾乎都要皺到了一塊兒。
    就在他冥思苦想,如何把和親的事進行下去時,皇帝卻先開口說話了:“十三弟,你這次擊敗安南,其功不淺!朕要重重的犒勞你。”
    宜親王微微拱手,隻說道:“臣弟乃朝庭武將,保境安民乃人臣本分,豈敢再受皇上恩賞?不過此番南征,將士亦有傷亡,隻望朝庭不吝撫恤才是。”
    “這個自然!”
    皇帝說道,“新科進士喬銀,已在源州設立‘贍役堂’,確保將士善後事宜!朕準備效仿此道,推行全國,兒郎為國征戰,大肅也要為他們保底。”
    “多謝皇上!”
    宜親王連忙起身,躬身謝恩,之後轉身向喬銀施禮,“原來泯南有如此衙門,本禦日後得空,定然要去源州觀摩,保我麾下將士有所依靠。”
    喬銀也早就站起身來,向宜親王躬身還禮:“王爺言重,隻願王爺來源州指教,乃我官民百姓之福。”
    二人言行有禮有節,真如初次見麵一般。
    這時,劉彧又從朝班中站了出來,拱手道:“皇伯,兒臣有本啟奏!”
    皇帝點點頭:“說!”
    “謝皇伯!”
    劉彧躬了躬身。
    “兒臣拜於父王門下,承襲世子爵位,此為朝庭禮製!如今娘娘認喬銀為義子,也應承襲爵位,不然即成閑散宗室,恐為國禮不合。”
    “臣附議!”
    司馬匡沒想到劉彧居然會開口提及此事,當真喜出望外!他趕緊站了起來,也向皇帝拱手躬身。
    “臣啟皇上,娘娘即認了喬銀為義女,理應冊封她一個藩爵,以為和碩公主!然後效先皇之法,讓公主與大戎顏郡王和親,以結兩國百年之好。”
    終於把準備好的話托口而出,司馬匡感覺無比爽快!隻可惜,他這段話和想象中的擲地有聲,實在相去甚遠,根本沒有一言定鼎的氣勢了。
    特別是宜親王,用一種看傻子一樣的目光看著他,讓司馬匡很不自在。
    “和親?和什麽親?”
    宜親王問了一句,一臉茫然。
    司馬匡定了定神,轉身微微施了一禮:“回王爺話,大戎顏郡王修成人仙,無可匹擬!老臣為大肅安危著想,效先皇之法,遠嫁一位公主與之和親。”
    “這如何使得?”
    宜親王一口否決。
    “喬銀乃我大肅進士,國家重臣,送與北藩王爺和親,豈不是違背了禮法,辱沒聖賢之道?司馬大人,史筆如鐵啊!後人可不會管喬銀是誰,隻會看到大肅嫁了一位進士給大戎王爺,這是何等國恥?”
    “……!”
    一句話,直說得司馬匡麵紅耳赤!後麵不少朝臣也都議論紛紛,讓他無地自容。
    之後,宜親王向皇帝微微拱手:“皇上,如若大戎真心和親,我朝下嫁一位公主無可厚非!但大戎若敢逼婚,臣雖不才,也要向那顏郡王討回公道。”
    “說得好!”
    皇帝連連點頭,朝堂上的氣氛也隨之熱烈起來!
    哪怕大肅一向酸腐文弱,但人總歸是有點血性的。如今宜親王以人仙之尊,挽狂瀾於即倒,當真如擎天立柱一般,成為了整個乾陽殿的基石。
    “司馬愛卿?”
    不過皇帝還是溫言喚醒了司馬匡,“你夙夜憂歎之事,如今終於不用愁煩了!這些時日你為朕分憂,還要為會試操勞,朝廷亦不會忘卻你的功績。”
    try{ggauto;} catc101nove.come="margin: 0px auto;">
    “臣惶恐!此乃皇上鴻福,王爺之威德,臣何功之有?”
    司馬匡連忙退到自己的座位前,一拌之下,差點沒有站穩,一時狼狽不堪。
    “噗!”
    “哈哈哈哈……”
    眼看朝班中有人發出笑聲,皇帝當即板下臉嗬斥道:“何人放肆!”
    這一下,讓想笑的人連忙憋了下來。
    聽皇帝說道:“如若王爺沒有還朝,司馬大人的章呈就是唯一之選!他為國家勞苦如此,今日陡然卸下重負,微有失儀,爾等不以為敬,反來恥笑?”
    最後,他提高了聲音:“有那麽好笑嗎?”
    怒喝之下,整個乾陽大殿頓時安靜下來。
    皇帝倒也沒罵錯。
    如果宜親王沒有修成人仙,大肅必然是要嫁一位公主去大戎的。隻怕人家還不稀罕。
    因此這一頓訓斥,直讓在場的人都笑不出來,一個個自慚形穢。司馬匡的形象也重新高大起來。
    見皇帝如此公正,司馬匡的心緒不由得好了一點,重新端正禮儀,坐在了繡墩之上。
    “臣啟皇上。”
    這時,宜親王才再次啟奏,“喬銀身為進士,若冊封為和碩公主,實在不合國體!以臣弟愚見,不如讓他參加考封如何?”
    “這……”
    皇帝裝模作樣的摸了摸嘴唇上的胡須。
    見宜親王微微皺了下眉,皇帝趕忙自嘲道:“宜王變色,朕不得已而從之。”
    之後他望向了一直端坐在鳳椅上的皇貴妃:“愛妃?你現為喬銀母後,此事理應由你來作主。”
    皇貴妃聞言,微微點了下頭。
    她雖然一直沒有參與朝政,但她坐在這裏的意義就非同一般。畢竟以喬銀的身份,即便身為皇親也不可能坐朝議事,這完全是源於這位“母後”的威嚴。
    一站,一坐,就全然代表了地位上的不同,使喬銀安然闖過了這場最大的陰謀。
    見皇貴妃問道:“如今宗室掌院是何人?”
    司馬匡連忙起身離位:“回娘娘,老臣便是!”
    皇貴妃說道:“喬銀今已年滿二十,能夠參加宗室考封大典!本宮舉薦出來,大人萬望不要推辭。”
    “臣,遵旨。”
    司馬匡別無選擇,隻得答應。
    因為這位娘娘掌管六宮印授,她的話也是懿旨,臣子不可能不遵從。
    而且皇貴妃還是大戎固倫公主,身份非同一般,她是有資格主持宗室考封的人。
    考封,是起源於大戎的一種應試,與科舉類似,不過參與的人大多為宗室子弟。大戎之所以長盛不衰,與重視宗室培養密不可分。
    當第一位大戎公主嫁於大肅後,這項製度也隨之傳了過來。
    三年一屆的會試,即為文,武,宗。隻是考封作為貴族大考,關注度不高而已。
    喬銀倒沒想到,自己剛剛考完,又要接著考。人都考麻了。
    “銀兒?”
    見皇貴妃開口叫自己,他連忙站了起來:“兒臣在!”
    皇貴妃規訓道:“宗室考封,文武皆要應試;你出身武榜,今又中翰林,必然是文武雙全!不過天之所道,不以賢興,不以庸亡,你務必留在宮中修身養性,全力備考,切不可辱沒了我皇家聲譽!”
    喬銀連忙撩袍跪下,應道:“母後放心,兒臣定然不敢懈怠,靜心備戰,為皇家爭榮!”
    皇貴妃聽罷,很是欣慰,微微抬了一下手:“許德全,賜玉碟!”
    “遵旨!”
    此時,皇貴妃旁邊的小太監已經端來一隻錦盒,其中托著一片薄薄的玉石。許德全便上前托過錦盒,端到了喬銀麵前;喬銀也雙手將之接過。
    碟,便是大肅人的身份證明。
    普通百姓一般用鐵打造,官員用花紋鋼;皇室,宗室則是用金玉。當然這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當今皇帝以節儉諸稱,金玉都是仿品而已。
    不過玉是假的,身份卻是真的。
    接過錦盒的喬銀,重新起身坐回了位置,這回他當真是皇家的人了。
    皇貴妃又對司馬匡說道:“司馬大人,如若北藩有意要迎娶一位公主,大人可在朝中物色可選之女!如若是要欺壓我國,就請王爺以理相駁。”
    後麵一句話,是對宜親王說的。
    宜親王也站起身來,與司馬匡同時拱手道:“謹遵娘娘教誨,臣等記下了!”
    皇貴妃便向著皇帝緩緩點了下頭。
    皇帝說道:“天色已晚,可幸朝事已畢!退朝之後,十三弟和喬銀留宮,陪宴!”
    “謝皇上!”
    喬銀和宜親王再次謝恩。
    最後,許德全的長嘯也隨之響起:“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