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開府建牙
字數:5863 加入書籤
嗖!
銀京,閱馬場。皇帝拉開鐵木烏骨弓,一箭射中四百步開外的靶心。
“哈哈,喬愛卿!朕的修為可算穩定下來了。”
結束了練武,皇帝將弓拋到了許德全手上,滿臉笑意,開心得像個孩子。
站在一邊的喬銀連忙道賀:“皇上武道步入先天,今後必然一帆風順!成就宗師武聖,延年益壽,水到渠成!吾皇光大國運,造福萬民,大肅幸甚,社稷幸甚,微臣喬銀也幸甚!……”
看著他的德性,許德全都忍不住想要作嘔。
“哈哈哈哈……”
皇帝卻非常之受用,笑得更開心了。
隨後他突然說道:“小銀,朕可沒白受你的好處啊?也是說到做到了!”
“啊?”
喬銀正拍馬屁,一時沒會過神。
“啊什麽啊,你忘啦?”
皇帝拍了拍他的胳膊。
“當初朕說過要封你個王爺,還是有封地的那種!可惜朝綱難違。不過這個貝勒也不小了,而且給了你兩個省,你可別辜負朕的一番苦心。”
“臣定然不敢辜負皇恩,推行新政,再創輝煌!”
喬銀連忙跪下叩頭謝恩,皇帝也欣然受了他幾拜,然後讓許德全將他扶了起來。
原來宜親王回京之後,皇帝就整頓洋務發出聖旨。
他首先將瑚州立省,周近升任瑚州巡撫,寧衛升任泯瑚總督,江沱升任泯南巡撫。
然後,泯北與粵東拱衛聖地,設泯粵總督一員。
這正是按喬銀的構想,為二省並入泯南新政體係開始做鋪墊。而喬銀的身份和爵位,在泯南屬於統而不治的地位,正符合現有的行政體係。
“喬愛卿?”
“臣在。”
皇帝說道:“北方大戎想從白浪江調水,朕覺得這個構想值得一試!若做成了,我大肅就控製了北方的水源,隻是要做起來怕是有點麻煩。”
喬銀說道:“皇上,要在歌頭鎮修建水庫,要做的事不過兩件:一是將當地居民遷徒出來,二是修建大堤!那歌頭鎮是天然的山穀盆地,圍起來就是人工大湖。”
皇帝微微點了下頭,這個工程是太子當初提出來的,喬銀知道其中關節很正常。
歌頭穀方圓數百裏,地處白浪江上遊。如果能造堤成湖,對下遊就能控製水量,減澇防洪;遇到旱情又能開閘放水,對大肅本身也是極有用處的。
而在穀地北方,還有一條幹涸的古道,可以直通淮水。
上古聖皇北伐,就是有這條古道運送輜重。後來關衝發生了一場地震,古道幹涸,北伐就沒有再成功過。
如今隻要蓄水足夠,就能引江入淮,造福中原人民,這是為天下人謀福,也是人皇應做之事。
喬銀知道皇帝肯定會同意,不然他的氣質也不會構建出“人皇旗”。
果然,皇帝隻是問道:“當年太子想做這項工程,歌頭鎮人口還不足五萬!如今過去四十年,那裏的人口已逾二十萬,這些人如何安置?”
喬銀說道:“送去瑚州,或者海外領地皆可!我們先派一批幹部,把當地人組織起來就行。”
皇帝又問道:“如此,堤壩能保證修建起來嗎?當年太子沒有急於動工,也是出於工程水平還有待考量。”
“能。”
喬銀回答得很自信,從袖中取出一張圖紙,交給身邊的許德全。許德全再呈到皇帝手上,然後打開來看。
打開圖紙,皇帝不由得眼前一亮:這圖明顯是專門的土木工匠所繪,工整明晰,哪怕他這個不懂工程的人看了也覺得賞心悅目。
“這是堤?朕剛看的時候,還以為是石拱橋呢!”
喬銀笑道:“皇上果然精通萬法,其實堤就是橋,橋就是堤!前朝‘趙氏橋’屹立數百年不倒,正是因為石拱結構最為堅固,所以築堤就相當於讓石拱躺下來,這樣再大的水也難將之衝垮。”
“不錯!”
皇帝被喬銀拍得很舒服,流露出愜意的笑容。
之後又問道:“對了,這圖怎麽是藍色的?而且看起來像是拓本,有什麽說道嗎?”
喬銀拱手道:“回皇上,這是衙門剛做出來的繪圖紙,專門做工程用的……”
說著,他又大致講解了一下曬圖的原理。
皇帝聽得半懂不懂,不過也為洋務如今的發展感到驚喜。隻是可惜,洋務總署在泯南,他身在京城,唯一能享受到的便捷就隻有迅線了。
於是問道:“愛卿,你說泯南能帶動周邊省份一同推行新政,那另外的幾座府縣,能不能把它們所在的省份也帶動起來?你以前似乎說過,不能?”
“回皇上,今時不如於往日。”
喬銀拱手道,“泯南之所以緩解了財政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建立了銀行!皇上如今整改了戶部,正好在其他新政州府也建立銀行,徹底解決經濟困境。”
“嗯……”
皇帝沉吟了一下,還是沒有太大的把握。
“泯南的白銀貯量足夠,那是當地重商所致。如果把銀行開在京珒,那些豪門世家未必肯把銀子拿出來,朕可是知道他們家裏私藏了很多金銀。”
邊說著,他踱到了箭靶旁邊。伸手拔下一隻箭,拿在手中慢慢把玩著:“喬愛卿,除非你有辦法,讓他們心甘情願把銀子存進來?”
喬銀說道:“皇上,臣的打算就是把‘元嬰丹’拿到聚寶齋售賣!”
“哦!”
皇帝頓時想到了什麽。
世家大族為什麽千年不衰?因為他們注重傳承,培育優秀後代是家族最大的任務。
而元嬰丹這種東西,本身就是為世家量身打造的。可以說這種丹藥如果出現得早,太子,皇帝肯定是“先天”高手了,絕對不用這樣費心修煉。
皇帝問道:“你們這丹藥,市價怎麽賣的?”
喬銀回道:“十八萬兩。折合新幣,一百八十萬圓!”
“不錯!”
皇帝聽得很滿意,“說便宜也不便宜,說貴也不算貴!世家大族絕對舍得出銀子買,就是小官小宦估計也願意省下銀子培養一兩個子弟。”
雖然這種丹藥會造成人與人天然的不平等,但它卻能抓住世族的命脈,讓他們把死錢掏出來變成活錢。這才是元嬰丹最大的價值。
不然的話,憑現在開始普及的庶民體操,再過一兩代人必然是先天滿地走,誰會在乎世族大家多生幾個先天高手?無非是贏在起跑線上而已。
喬銀繼續說道:“皇上,現在最需要解決的還是教育問題!雖然蒙學開始普及,但道德文章,科舉名額,這些還是由士大夫掌控,隻治標未治本。”
“這個,暫時還不能太急。
皇帝聽了,卻並產著急,顯得信心十足。
“朕如今踏入先天,至少能多執政二三十年!等把路全部鋪穩當了,最後再整頓人才選拔。就像你說的:把大肅這艘破船拆了,調頭,再拚回來!”
“皇上聖明!”
……
會試結束後,京師也逐漸回歸到了往日的平靜。在泯南蜇伏了三年的宜親王終於重返擎海關,喬銀也隨試航隊伍回到了泯南。
而朝庭在整改戶部後,很快在京珒地區辦起了信用社,以源州模式為“藍本”開始了貨幣改革。之後,膠州,廉州,漢衝等地也相繼建立了信用社。
“藍本”,“藍圖”,算是洋務的又一個新名詞。
正如銀行機構也是從海外帶回大肅,但又並沒有照搬照套。尼多蘭以商業立國,銀行從城市誕生,但大肅以農業立國,所以將農村整合成鄉鎮,先建立起來的是信用社。
在大肅,信用社就是銀行的爸爸。
和信用社同時麵世的,自然是從開年起就傳得沸沸揚揚的“養胎丸”了。
養胎丸在聚寶齋正式出售後,當即迎來了各個世家大族的爭搶。為了子孫後代能繼承家業,大量貯存在金庫裏的白銀流入市場;更有人將埋在地窖裏不知多少年,已經發黑的銀冬瓜都給挖拿出來。
除了京珒,其他的新政州府也同樣有養胎丸售賣。而且除了大肅,周邊國家的貴族也都爭相打聽,購買,巨量的白銀開始湧入大肅國庫。
有了這個底子,各地的銀行也順理成章的建立起來,有了數年前源州的氣象。
銀行的成立,終於俱備了抵押貸款的經濟活動。一些中小官僚地主為了培養子弟,也開始抵押田地產業,為今後平穩收購土地打下了基礎。
至於如今的泯南,則真正有了法理上的自治權,這個法理就是來自於喬銀。
喬銀現在的身份,相當於半個王爺。
如果皇帝不放權,王爺隻能窩在京裏當個富貴閑人,比如掌管宗人府的禮親王。但皇帝願意放權,那就能開府建衙,當土皇帝,比如宜親王。
喬銀在源州的地位,就相當於宜親王。
名義上,寧衛這個泯瑚總督,海軍部尚書祁雲偉都成了喬銀的副手。泯南如今有了獨立的“公程署”,“民用署”,“立法署”,“司法署”,甚至有“陸軍署”,“海軍署”,“財務司”,“郵政司”……
總之,比中央低一級的行政單位,泯南都有一套。
這自然讓朝中對此頗有微詞,隻是喬銀和完顏康的會晤也讓這些人望而卻步。
不光是他們,就是近年來摩擦不斷的東瀛,現在都老實了許多。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交流起來都客客氣氣,非常的乖巧懂事。
原本在天朝上國,修煉道術並不光彩。但道術修煉到媲美人仙的地步,已然可以無視這些規則。
最起碼,喬銀的功名和爵位都是正當途徑獲得,並不違反朝庭製度。當一個人仙還願意講道理的時候,你最好慶幸自己生活在文明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