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食堂與歐洲發行渠道
字數:7246 加入書籤
新浪大廈就有一層是專門作為食堂的,新浪集團、嘉禾集團以及周山的員工都可以在那裏就餐。
食堂不提供早餐,隻有午餐和晚餐,因為像互聯網公司和影視公司,晚上加班都是很正常的,尤其是有緊急項目的時候,還會加班到淩晨。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公司性質就是這樣,劉周也沒有聖母心泛濫般地去改變這種情況,讓旗下員工都朝九晚五。
劉周唯一能做的就是工資給足,並且如果你好好工作,不會因為年紀大了就將你優化。
除此之外這個食堂也是他給旗下公司員工的一個福利,在食堂用餐都是免費的。
在京城這個大都市工作,生活成本是很高的。
劉周沒這個能力提供住宿,但是包吃還是能夠做到的。
對於三家公司的中高層來說,包吃可能不算什麽,一般他們也比較少在食堂吃,但是對於底層員工來說就是一個利好消息了,而底層員工是占絕大多數的。
他們的工資水平在同行中算是中等偏上,但是付完房租以及其他的一些費用每個月真存不到什麽錢。
而且在京城這個地方,每個月吃飯的費用也不低,現在公司提供午餐晚餐,能夠讓他們省不少錢。
所以對於公司提供兩餐,員工也是極為的擁護。
這個食堂是劉周私人出資辦的,也算是他對於旗下員工的一種變相的補貼。
前世他吃喝不愁,也清楚大都市白領雖然外邊光鮮亮麗,但是其實過得也很苦逼,有一半可能都是月光族。
劉周也不是窮大方,這樣做也是為了提升員工的向心力歸屬感以及工作的積極性,這樣也能給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三家公司在這棟大樓辦公的員工加起來有上萬人,一年的夥食費加起來需要一個多億。
一個多億的資金不少了,但對於劉周來說就不算什麽了,他每年用於慈善的資金都比這多。
劉周其實很同意大老王說的,旗下員工的工資不怎麽樣卻高調做慈善,這樣的人讓人看不上。
所以在做慈善的同時,起碼也要讓員工過得好一點。
說實話,現在的劉周是真不在意這一個多億的支出,以前他對於財富會汲汲地追求,但是在嘉禾集團以及新浪集團市值大漲之後,金錢對於他來說真的隻是一個數字而已。
他沒有那種對於金錢病態的追求,說不感興趣可能有些裝比,但現在真感覺沒那麽看重了,相比較於他更喜歡追逐財富的過程。
所以多花這一個多億有可能創造更多的財富又能夠收獲好名聲,何樂而不為呢。
食堂在大廈五樓,其中分成兩個能夠同時容納兩三千人一起用餐的大食堂,也有兩個小食堂,後者算是小灶。
小灶可不是專門為領導層準備的,普通員工也可以去用餐,不過這就需要收費了,價格也不便宜。
這樣做其實也是為了減少普通員工來這邊就餐,隻有那些中高管理層的工資才能經常在這邊消費,說到底小食堂主要也還是為管理層準備的,大食堂的夥食肯定沒那麽好。
但這樣做比公然地一刀切要好很多,不至於讓普通員工對管理層產生對立感,他們偶爾也舍得多花點錢去小食堂犒勞一下自己。
劉周等人開完會之後,也乘坐專門的電梯來到五樓小食堂就餐。
這也算是嘉禾的最高管理層第一次在一起吃飯,今後嘉禾的架構應該不會有太多的變化了,最多再加一個負責影視產業園分公司和一個負責主題樂園的分公司。
目前嘉禾影視產業園正在建造,而主題樂園也還停留在紙麵上,目前上麵對此卡的嚴,嘉禾目前也沒有太多的知名p,所以暫時也不著急。
吃完午飯,大家都回辦公室休息了一個多小時,下午兩點會議繼續。
上午的時候已經了解了嘉禾影業、嘉禾影視兩家製作公司以及經紀公司的情況,下午會議開始之後,劉周也沒有廢話,看向了嘉禾集團另一家核心公司嘉禾國際。
嘉禾國際可謂是嘉禾集團能夠和國內其他影視公司分出層次的關鍵。
嘉禾影業的成績固然非常出色,但是電影投資不可能百分百成功,也很難一直成功。
所以就算是去年嘉禾影業創造的票房快達到國內年度總票房的一半壓得同行喘不過氣了,他們雖然羨慕嫉妒,但是也還有信心去追趕嘉禾。
就是因為他們不信嘉禾能夠一直這麽成功下去。
真正讓他們感到望洋興歎地還是嘉禾國際這家海外發行公司,強大的海外發行能力可謂是國內獨一檔的。
好萊塢七大之所以被稱為七大,可不是因為他們強大的製片能力,他們之前過往七八十年也都有多次投資電影失敗的時候。
但是為什麽他們還能夠一直屹立不倒並且和其他好萊塢電影公司拉開差距,就是因為他們強大的發行能力,尤其是強大的海外發行能力。
斯皮爾伯格等三巨頭成立的夢工廠在製片領域一度比好萊塢七大還牛逼,當時夢工廠被稱為好萊塢七大的挑戰者,有很大可能成為第八大的存在。
但是就因為夢工廠缺少海外發行能力,而被好萊塢七大聯合絞殺,分崩離析。
不過好萊塢總不缺少挑戰者,夢工廠被打壓下去了,現在又冒出了一家獅門影業。
獅門影業充分吸取了夢工廠的教訓,憑借背後銀行財團的強大資金,在好萊塢站穩腳跟之後就開始布局海外發行。
但是發行渠道是很難建立的,不然這也不會成為影視大公司和一般公司的重要區分點,沒有發行能力的公司都不會被稱為行業大公司。
國內的發行渠道建立起來尚且不容易,更何況是海外的呢。
所以雖然獅門影業雖然財大氣粗,但花了七八年的時間,砸了大量資金,發行渠道也才勉強覆蓋北美、歐洲以及澳洲。
像南美洲和非洲的發行,獅門都是和當地的發行公司合作,至於亞洲,則是和嘉禾國際合作。
這樣獅門影業才算勉強做到了全球發行的能力,但這也遭到了好萊塢七大的瘋狂打壓。
不過因為獅門和頂峰娛樂的合緊密合作,算是抵禦住了打壓,已經慢慢站穩了腳跟,兩家公司也已經逐漸成為好萊塢的新勢力。
兩家公司雖然合作緊密且愉快,但畢竟還是兩家公司,等蜜月期過了結束合作,那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全球發行渠道也會支離破碎。
對於此獅門影業是難以接受的,因此獅門影業非常想要收購頂峰娛樂和嘉禾國際。
如果能夠成功收購這兩家公司的話,那獅門影業就真正成為好萊塢第八大,唯一缺少的可能就是p的席位。
但到了這樣規模的公司,電影分級最多也就惡心人,影響已經不是很大了。
不過對於被收購,劉周當然是不會同意的。
頂峰娛樂是嘉禾集團在北美的支點,是向海外傳播華夏文化的最重要渠道,是有大用的。
嘉禾國際就更不要說了,這可是宗門底蘊,怎麽可能出售。
嘉禾國際目前雖然隻覆蓋了亞洲地區,但這卻是嘉禾花費了四十年才搞起來的。
如果不是劉周收購了嘉禾並且撿起了嘉禾的海外發行渠道並且投入資金光大,那國內電影的發行又將被海外的發行公司接手。
他們有多坑國內的影視公司是非常清楚的,畢竟像老謀子、陳詩人等大導演都被坑過。
除了中影、英皇以及安樂影業等寥寥幾家公司,嘉禾國際雖然幾乎半壟斷了國產電影在亞洲的發行。
嘉禾國際不僅發行實力遙遙領先,而且不會坑人,可謂是有口皆碑,所以很多公司的影片都找嘉禾國際來發行。
這樣一家公司劉周怎麽可能會賣?
就算是獅門影業多次求購,並且表示可以雙方合並的方式,劉周也沒有同意。
嘉禾國際和頂峰娛樂對於嘉禾集團來說都是有大用,前者更是不可或缺的,劉周怎麽可能交出去。
雖說到時候嘉禾集團也將持有新公司的股份,但是那時候就不是嘉禾集團的一言堂了,肯定無法做到像現在這樣對兩家公司如指臂使。
劉周又不急著建立起全球發行網絡,說實話,目前百分之九十九的國產電影,出了亞洲壓根沒什麽市場,文化隔閡不是那麽容易消除的。
大部分國產電影的海外發行,更多的還是在亞洲尤其是東亞這個大中華文化圈。
所以他對於建立全球發行網絡的執念沒那麽強,未來十年乃至二十年,華語電影都很難衝出亞洲,衝出東亞都很難。
嘉禾國際目前深耕亞洲地區的發行網絡其實已經暫時足夠了。
而對於嘉禾集團不同意合並,獅門影業也沒有多少辦法。
現在雙方的合作,還是獅門影業需要仰仗嘉禾更多一些。
因為獅門不僅需要嘉禾國際在亞洲的發行渠道,同時也需要頂峰娛樂更加強大的製片能力。
本來曆史上此時正是獅門影業的高光時刻,不僅手握《饑餓遊戲》這個係列,同時還收購了頂峰娛樂,再次將《暮光之城》係列收入囊中。
但是現在,這兩個係列都在頂峰娛樂手中,這讓獅門影業的製片實力大打折扣。
再加上劉周時不時地給頂峰娛樂幾個劇本,更彰顯頂峰娛樂製片能力的強大。
此時的頂峰娛樂再不是剛收購時拍攝新電影都要嘉禾集團輸血的公司了,現在不僅能夠自給自足,還能夠同時操弄三部電影。
去年頂峰娛樂總共拍攝上映了六部電影,創造的票房位列第七位,超過了被萬噠收購的米高梅,僅次於其他六大。
頂峰娛樂製片能力雖強,但是發行能力就偏弱了,這也是頂峰娛樂和獅門影業合作的原因。
他們發行實力強,但是製片能力不太行,需要頂峰的片子來維持他們的發行渠道,而頂峰的片子也需要他們的發行渠道。
彼此合則兩利,分則兩害,而且兩家合作也能抵禦好萊塢七大的打壓,不然單獨一家公司真的很難應對好萊塢七大的聯合絞殺。
不過彼此都知道,兩家公司如果不合並的話,今後肯定會分道揚鑣。
所以獅門影業在製片領域上更加投入,頂峰娛樂這兩年也在憑借自己的製片能力慢慢擴大自己在北美的發行渠道。
除此之外,這也在倒逼著嘉禾國際繼續擴張,在亞洲以外地區建立發行網絡。
嘉禾國際擴張的第一站就是歐洲,畢竟好萊塢電影最大的市場除了北美本土外,就是歐洲這個英語區。
等到國內電影市場崛起,亞洲市場才超過歐洲市場,畢竟第二大第三大電影市場都在亞洲。
隻要北美、亞洲、歐洲的發行網絡能夠基本建立起來,那頂峰娛樂今後也不怕和獅門影業翻臉。
不過發行渠道不是那麽容易建立起來的,北美會遭到七大的打壓,獅門也會在暗中拖後腿,嘉禾國際在歐洲的情況也差不多,同樣困難重重。
但劉周不急,嘉禾的基本盤是國內,他收購頂峰娛樂也不是為了去和好萊塢七大爭鋒。
說實話,等《饑餓遊戲》還有《暮光之城》兩個係列結束之後,再等到劉周的先知消失之後,頂峰娛樂可能會“原形畢露”。
到那時頂峰娛樂的威脅就不會那麽大了,好萊塢七大應該也不會再特意針對。
不過對於嘉禾國際來說,衝出亞洲其實也在計劃之內,劉周相信總有一天華語電影也是能夠衝出亞洲的。
正好海外的發行渠道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建立起來的,亞洲的渠道嘉禾花了一二十年,劉周也不吝再花一二十年將歐洲的發行網絡建立起來。
到時候就算劉周對於未來行業的發展了解到期了,嘉禾集團也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現在亞洲地區的發行網絡已經比較完善了,今後隻要繼續維持就行,嘉禾國際就算是沒有頂峰娛樂的因素,也準備向歐洲擴張了,隻不過是提前罷了。
所以去年,新任嘉禾國際總裁鄒重衍更多的時間還是待在歐洲。(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