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海外院線
字數:7544 加入書籤
鄒重衍算是嘉禾集團的老人了,她也是目前集團內唯一一個在劉周收購嘉禾之後留下來的高層。
當然她另一個身份更為人所知,那就是她是嘉禾創始人、香江電影大亨鄒文淮的女兒。
鄒文淮執掌嘉禾近三十年,但是臨老了他的後輩卻沒人願意接掌嘉禾,唯有他的女兒鄒重衍願意接班。
但是當鄒重衍接過嘉禾之後,那時候香江電影已經半死不活了,嘉禾集團也因為各種原因一直在走下坡路。
鄒重衍能力還算可以的,而且嘉禾也是自己父親一輩子的心血,所以一直竭盡全力想要將嘉禾帶出低穀。
但是大勢不可為,香江電影大環境進入至暗時刻,就算是她再怎麽做也無法阻止嘉禾繼續沉淪,她能做的隻有勉力維持。
過了兩三年,就在她快要維持不下去的時候,劉周出手收購了嘉禾。
見到自己的父親很樂意將嘉禾被劉周收購,鄒重衍也想要功成身退。
不過沒想到自己居然被劉周挽留,自家父親也希望自己能夠繼續待在嘉禾,算是保留鄒家的一個符號。
說實話,其實鄒重衍對於電影行業也不是很感興趣的,不忍心見到父親七八十歲了還要為公司操勞才答應接班。
但在嘉禾待了近十年,她不可避免也還是有點感情,所以對於劉周和父親的雙重挽留,她也答應留下來。
在她看來,自己應該在嘉禾也帶不了多久,公司被收購,舊有的管理層肯定是會被清洗的,之所以將自己留下,不過是為了穩定軍心。
等徹底掌控了嘉禾,自己也應該會被踢走。
所以她剛開始挺佛係的,對於自己父親看好的人,她也願意配合劉周的工作。
將嘉禾牽往京城,穩定人心、撤換一部分管理層,她都積極配合,就算是將自己安排在香江分公司也沒有怨言。
不過讓她沒想到的是,嘉禾集團在交到劉周手裏之後居然短時間內就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將自己安排在香江分公司也不是為了將自己邊緣化,劉周對於香江分公司也挺重視的。
隨著嘉禾集團發展地越來越好,鄒重衍的心態也悄然發生了變化,重新煥發了工作的熱情。
畢竟在一家死氣沉沉的公司,就算再有激情也會被慢慢磨滅,而在一家欣欣向榮的公司,就算是再佛係也會被感染。
而且見劉周沒有將自己踢開的意思,鄒重衍也開始認真工作起來,將香江分公司打理地井井有條。
嘉禾雖然將注冊地前往了京城,重心放在了內地,但是香江畢竟是嘉禾的起家之地,很多資源底蘊都在香江這邊。
鄒重衍也積極配合嘉禾集團資源的重新整合,尤其是海外影院以及發行渠道,嘉禾國際能夠這麽快運轉起來,也多虧了她幫忙。
她到現在都有點慶幸,幸虧那時沒有離開而是積極融入新的嘉禾集團。
鄒重衍怎麽也沒想到,在短短四年的時間,嘉禾就在劉周的手裏重現榮光並且重回巔峰,還未上市就被估值百億。
這就算是嘉禾在九十年代初公司上市之後市值最高時期也不過如此。
最重要的是,她還被分了原始股,嘉禾上市之後,她就立馬成為億萬富翁。
到了現在嘉禾市值已經近千億了,她手裏幾個點的股份,已經價值二十多個億了。
這可是自己掙來的財富,而不是繼承自父親,雖說是依靠了父親給予的平台,但是仍然讓她感到很有成就感。
畢竟她長這麽大一直被冠以“鄒文淮女兒”的身份,也一直處於父親的羽翼之下。
除了財富,鄒重衍同時也收獲到了地位。
尤其是在嘉禾集團上市之後,鄒重衍執掌了核心部門嘉禾國際,一舉成為整個華語影壇舉足輕重的人物。
有錢、有地位還有成就感,鄒重衍第一次感覺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嘉禾集團雖然已經不是自己家的了,但是她現在反而更有歸屬感,也更有工作的動力。
所以她這兩年全心投入到嘉禾國際,不僅徹底完善了亞洲的發行能力,也已經開始向歐洲那邊擴張了。
對於這次嘉禾集團自上市之後的第一次全體高層會議,鄒重衍也是準備地比較充分,也比較有底氣。
麵對劉周投過來的目光,鄒重衍不緊不慢地說道:
“劉總,嘉禾國際去年包括我們嘉禾集團自己的電影,總共發行了四十五部華語電影,七部南韓電影。
不包括《星際穿越》的話,總共盈利了4.5個億,但是去掉公司的投入的話,還虧損了兩千多萬。”
到目前為止,嘉禾國際可能是第一家出現虧損的子公司。
不過看鄒重衍一臉淡定的模樣,大家也知道她肯定胸有成竹。
劉周對此倒沒有感到意外,《星際穿越》剛剛在計算利潤的時候,已經將嘉禾國際的發行費用都算到嘉禾影業那邊去了。
嘉禾國際目前正在擴張中,要投入不少的資金,虧損是很正常的。
而且對於海外發行公司來說,不僅擴張需要耗費巨資,就算是維持住公司的運營也同樣花費不菲。
這也是為什麽發行渠道一般隻能大公司才能玩地起的原因之一,資金投入這一點就不是一般公司能夠承擔得起的。
海外發行網絡維持和擴張更是需要更多的資金,現在隻是去歐洲那邊打個前站,就已經要讓嘉禾國際出現虧損了,要知道前年嘉禾國家可是有兩三個億的盈利。
僅僅隻是虧損兩千多萬,對於嘉禾集團來說隻是小錢,而且如果加上《星際穿越》的發行費,同樣有不菲的盈利。
這說明嘉禾國際自己可以自給自足了,單靠自己也可以完成擴張。
真正讓劉周感到意外的是,嘉禾國際居然能夠接到南韓電影的海外發行了。
現在因為禁令,南韓的藝人、電視劇以及電影都不能進入內地,所以嘉禾國際發行的南韓影片,是發行到初南韓、華夏以外的亞洲地區。
這可以算是嘉禾國際的一大進步了,如果能夠撬開一本市場就好了,不過這比較難,一本電影的海外發行幾乎都被索尼給壟斷了。
“歐洲那邊的情況怎樣了?”劉周問道。
“目前在英國、法國以及意大利建立了辦事處,目前正在和歐洲那邊的發行公司商談建立合作。
第一部我準備是先和歐洲那邊的發行公司合作,讓他們代理發行我們的影片,然後再慢慢建立自己的發行渠道。”
以上三國再加上德國,就是歐洲最大的四個電影市場,歐洲雖然有歐盟緊密聯係在一起,但是發行公司卻還是一盤散沙。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擁有全歐洲發行網絡的公司,有這個能力的都是好萊塢公司。
如果和這四個國家的發行公司建立了合作,那也算是拿下了歐洲的大部分市場。
“很好,歐洲的擴張可以不用太著急,你那邊需要總部的支持嗎?”
“暫時不需要,不過英國和意大利那邊倒還好,就是法國那邊打開局麵稍微困難一些。”
英國那邊和北美幾乎同源,嘉禾國際可以借助頂峰娛樂的影片打開局麵,而意大利則是之前嘉禾接觸比較多的地方。
劉周的第一個比較有含金量的海外獎項就是意大利威尼斯的金獅獎,那時候賣版權的時候就和意大利那邊的發行公司建立了一些聯係。
不過那時候沒想著長期合作,現在想要長期合作,重新撿起來有那麽一座香火情在也稍微更容易一些。
而且意大利影壇和內地電影界交流是最多的,歐洲三大之中,華語電影在威尼斯也是獲獎最多的。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而法國,嘉禾是真沒什麽關係。
“你有什麽想法?”
鄒重衍沉吟了一會說道:
“其實嘉禾國際要想打開歐洲那邊的局麵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收購一條跨國院線,但是這樣的話需要花費的資金不菲。
而且現在歐洲的院線公司也和北美那邊差不多,都已經是夕陽產業,到時候可能很難盈利。”
劉周搖了搖頭道:
“收購歐洲的跨國院線就不用想了,嘉禾院線隻會在國內和亞洲地區,甚至亞洲除國內以外地區的院線我也準備慢慢清退。
歐洲的發行渠道不用太著急,可以慢慢來。”
正如剛才鄒重衍所說,院線在北美和歐洲已經是夕陽產業了,經營成本越來越高,尤其是海外公司去經營的話成本還更高。
劉周腦子有坑了才會去北美或者歐洲收購院線。
嘉禾又不像是萬噠,他們主業是搞地產,所以對院線情有獨鍾,為此還製定了一個全球院線,在北美、歐洲以及澳洲花費了幾十億美元去收購院線公司。
當時的萬噠如日中天敢這樣搞,嘉禾雖然也能負擔得起,但壓根沒必要,這會極大拖累集團其他板塊的發展。
幾十億美元的資金對於嘉禾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數目,而且嘉禾也不敢像萬噠那樣負債率超過百分之六七十的情況下經營。
別說歐洲院線,亞洲地區的自有院線,劉周都準備慢慢退出了。
嘉禾集團在鄒文淮掌權的近三十年間,不僅在香江和彎彎建立了影院,在東南亞地區同樣建立了不少影院。
像印尼、南越等地區建的影院比較少,是加盟本土的院線公司,然後嘉禾的海外發行公司直接和本地的院線公司合作。
而像新馬泰等地區,嘉禾建的影院則相對更多,是自己組建院線。
但是隨著一些國家政策的變化,這些影院和院線的經營成本越來越大,利潤越來越少,再過兩年可能都快出現虧損了。
所以劉周也準備逐漸退出海外的影院和院線市場,隻保留香江、彎彎和內地的影院和院線。
加盟本土院線的影院,不管是租的物業還是自有的物業,劉周都準備賣掉。
零星地持有幾家影院完全沒有必要,家很國際能夠和當地的院線合作,可不是因為那寥寥幾家影院,而是嘉禾能夠提供足夠多的片源。
然後新馬泰的院線公司,劉周倒不準備賣掉,嘉禾在這三個地區耕耘地比較深,影響力也更大,而且這些地區的政策也更寬鬆一些。
但是劉周仍然不願意嘉禾院線直接去經營了。
他準備將新馬泰的院線公司和本土的院線公司合並,然後經營交給對方,嘉禾集團就當一個股東,隻拿分紅。
這樣做能夠省不少事,也能節約不少經營成本,也不會影響嘉禾國際的發行。
香江和彎彎的院線已經很成熟了不需要變動,之後嘉禾院線隻需要認真在內地擴張和經營就行了。
對於劉周的拒絕,也在鄒重衍的意料之中,收購一家歐洲跨國院線需要耗費的資金太大了,而現在嘉禾集團的支出已經非常大了。
嘉禾影視產業園需要六七十個億,然後嘉禾院線也是個吞金大戶。
她也是順便提一提,萬一劉周同意了呢,那自己的工作就好做很多了。
“劉總,我們嘉禾能否和法國的電影公司合作,搞一部合拍片?”
“你是想以此來打開局麵嗎?”
“沒錯。”
“這應該沒問題,現在電影局也比較支持合拍片。”
“法國實力最強的電影公司是大導演呂克貝鬆的歐羅巴影業,它不僅是法國最大的製片公司,也是當地最大的發行公司,如果合作的話,我覺得我們可以找歐羅巴影業。”
“可以,到時候你去聯係吧,然後讓嘉禾影業的陳總配合你。”
呂克貝鬆的大名劉周可謂是如雷灌耳,他是一個法國導演,但卻一點都不文藝,反而像是一個好萊塢導演。
所以他也是在好萊塢最成功的法國導演,一部《這個殺手不太冷》就可以讓他吃一輩子。
與此同時,呂克貝鬆也和斯皮爾伯格一樣,不單單是個大導演,同時也是商人,一手創辦的歐羅巴影業不僅是法國甚至是整個歐洲最大的電影公司。
如果能夠和歐羅巴影業建立合作,不僅對法國的發行有幫助,對整個西歐的發行也有不小的助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