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華夏好聲音》
字數:7254 加入書籤
呂克貝鬆可以說是在內地知名度最高的法國導演。
法國在藝術電影上有著非凡的成就,大導演也層出不窮,但是說實在的,藝術電影除了少數的幾部,大部分都默默無聞。
或許在行業內或者資深影迷群體間名氣很大,但普通觀眾沒幾個人了解的。
相反,商業電影就很容易出圈了,呂克貝鬆就是個非常出色的商業片導演,而且還是個很懂藝術的商業片大導演。
讓他聲名鵲起的《那個殺手不太冷》正是一部擁有濃厚藝術氣息的商業電影。
也正是這部電影,讓他在國內的知名度大漲。
之後呂克貝鬆和華語影壇的交流也非常多,不僅和李聯傑合作了《龍之吻》,也和香江動作導演元奎合作了《玩命速遞》。
沒錯,正是那部號稱是奧迪廣告片的動作電影,傑森斯坦森也正是通過這一係列電影開始在內地成名的,第三部的女主角更是香江演員舒其。
進入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的時候,呂克貝鬆的歐羅巴影業和國內的上影集團合作,搞了部中法合拍片《勇士之門》。
不過票房不佳,在內地隻拿了兩千多萬的票房,所以沒多少水花。
而他在內地最廣為人知的電影,還得是《颶風營救》係列和《超體》。
雖然現在《超體》被劉周給截胡交給頂峰娛樂了,但是《颶風營救》係列第一部在零八年的時候已經上映了。
當時劉周剛收購頂峰娛樂不久,想要截胡這個知名係列已經不可能了。
其實劉周也想過將《颶風營救》改編成華語電影,但是他覺得讓國內演員來擔任男女主角的話,幾乎很難在海外拿到多少票房。
不僅是海外,就算是國內票房也不會太高,在零六或者零七年上映的話,就算有劉周號召力的加持,票房應該也就兩三個億。
這在當時來說這個成績也算可以,但是這部電影是典型的商業動作片,怎麽爽怎麽來,觀眾看的時候會被牢牢吸引,但看完可能很多劇情就忘了。
這樣毫無營養的電影對於當時的劉周來說意義不大,所以也沒必要為了截胡而去浪費自己的時間。
有這個時間,去研究拍攝科幻電影那不是更香嘛,不僅自己喜歡,對國內整個電影行業都有重大的意義。
這可不是劉周在吹,《火星救援》之後,國內的科幻氛圍徹底被喚起,影視公司也看到了科幻電影的市場,幾家大公司都對此有所投入。
不過因為國內幾乎沒有會拍攝硬核科幻電影的導演以及團隊,所以除了嘉禾,其他公司還沒有相關的成果。
但這樣的情況很快就會有所改善,自零九年開始,劉周和嘉禾利用自有的資源,每年都會輸送一些人前往好萊塢學習。
送過去的不僅有導演,也有其他相關的幕後人員,這些人也不全是嘉禾的人,其他各大公司塞進來的人也不少。
當然也還有一些青年才俊,他們不屬於任何一家公司,有的還是北影或者中戲的研究生或者講師。
這也算是為華語影壇培養後輩人才。
有些人還在好萊塢那邊學習,而有些人已經回來了。
像寧昊就是最早從好萊塢學成歸來的人,他因為是嘉禾集團的自己人,肯定擁有更好的待遇。
劉周親自給他安排,聯係了華納,讓他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中擔任導演助理,全程跟隨電影的籌備、拍攝以及後期製作。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是這一係列的最後一部,更是力壓《變形金剛2》成為今年北美票房冠軍。
這部電影將會在今年北美暑期檔上映,到目前為止電影已經差不多製作完成了,所以寧昊才馬不停蹄地回來。
此時的寧昊正在消化在好萊塢一年多的學習所得,同時也一直往嘉禾特效工作室跑,想要具體了解工作室的特效製作水平。
全公司上下都知道寧昊將要拍攝自己的地一部科幻大片了,張昭、陳果富等高層也在期待,如果寧昊的科幻電影能夠成功的話,那嘉禾又將有一張王牌。
說實話,其實劉周也挺期待的,寧昊的科幻電影能不能成功他不怎麽在意,他在意的是寧昊有沒有成長。
其實以寧昊現在的號召力再加上嘉禾的宣發,他的地一部科幻電影票房應該不會差到哪裏去,但是能不能讓觀眾滿意才是關鍵。
原時空他的那部《瘋狂的外星人》,投資挺大,拍攝設備和拍攝場地都是頂尖。
當時《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都在東方影都拍攝,前者拮據地像個吊絲,後者則像個高富帥。
因為郭凡和寧昊關係挺不錯的,而且又都一起前往好萊塢學習,所以郭凡拍攝《流浪地球》的時候經常去《瘋狂的外星人》蹭一下設備和道具。
但兩部電影上映後,《流浪地球》被稱為是國內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為國內科幻電影打開了一扇門。
而後者也隻是被當做一部喜劇電影,而且是口碑遠遜於瘋狂係列前兩部的喜劇電影。
要知道《瘋狂的外星人》可是轟下了二十二億的票房,成績可以說是及其優秀了,但是口碑卻不好。
這部電影可以說將《瘋狂的石頭》和《瘋狂的單車》所積累下來的良好口碑揮霍一空。
可以說原時空寧昊去好萊塢真沒學到什麽東西,本來被寄予厚望的,但是兜兜轉轉還是回去拍喜劇電影了。
不過還好,起碼不像騰樺濤那樣硬來,明明就半瓶水還要強行在那裏晃蕩,國內科幻電影好不容易有點起色,又給摁了下去。
截止到劉周重生前,國內科幻電影能夠拿得出手的還是《流浪地球》,第二部第三部一直接著拍,卻沒有出現其他的科幻電影。
但看寧昊現在的狀態應該很不一樣,劉周也期待這次他能夠弄出一部怎樣的作品,這應該是一部全新的科幻電影。
他的這部電影也急不來,看寧昊的樣子,籌備可能都需要大半年時間,明年能夠上映就算是好的了。
出了寧昊,劉周倒覺得和呂克貝鬆的合作能夠合拍一部科幻電影。
從呂克貝鬆和國內影壇的諸多交集來看,嘉禾找上他合作他應該是不會拒絕的。
當然劉周最大的底氣還是國內日益增長的電影市場,現在就連好萊塢七大都越來越重視國內的市場,他不相信呂克貝鬆會不心動。
再加上嘉禾可是國內第一的電影公司,在海外也不是一點實力都沒有,雙方合作可謂是強強聯合。
國內有不少優秀的科幻,有很多都比較適合改編成電影,嘉禾一家公司是拍不過來的,正好合拍片也可以將這些優秀的科幻更快地搬上大熒幕。
而且與海外電影公司合拍的話,也更有利於電影的傳播,一定程度上也算是華夏科幻出海了。
這次歐羅巴影業隻是開始,如果合作地好的話,今後甚至可以和好萊塢七大合作。
像《三體》,這部在海外也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改編起來有些困難,要想拍好,投資也會非常大。
如果僅靠國內市場,是很難收回成本的,誰也無法肯定電影能夠拿下五六十億的票房。
劉周覺得,五十多億的票房應該就是國內電影的天花板了,之後很難再有提高。
要想收回成本,並且徹底發揮《三體》這部的影響力,海外票房也不容忽視,或許和海外電影公司合拍《三體》也是個其中一個選擇。
……
定下去找歐羅巴影業合作的決定之後,嘉禾國際的情況也差不多了。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嘉禾國際來年的規劃也很簡單,在亞洲的發行繼續維持就夠了,歐洲的擴張也不是很快就能有結果的。
明年除了和歐羅巴影業建立起合作外,意大利和英國兩地的辦事處能夠維護好和本土發行公司的合作就算成功了。
隨後,劉周也將目光看向新加入嘉禾集團不久的嘉禾製作總經理李偉。
在坐的眾人中,江雪柔和李偉算是資曆最淺的,也是唯二沒有擁有集團股份的高層。
所以他們加盟嘉禾,不僅欣喜於擁有了一個大平台,擁有了圈內更大的權勢,更在於對財富的渴望。
像嘉禾最早的這些高層,哪個不是身家一二十億?像總裁張昭都有四五十億的身家了。
張昭加盟嘉禾才多少年?不過五年多不到六年的時間,讓他不僅在影視圈名利雙收,就算是在整個華夏商界,他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稱其為打工皇帝可能有些誇張,但是他已經是國內最成功的幾個職業經理人了。
今年央視財經評選的十大ceo,以他去年帶領嘉禾的成績,肯定有他的一席之地。
正是這些財富看得見,摸得著,所以兩人工作也非常有熱情,也想獲得嘉禾集團的股份。
現在嘉禾集團已經走上正規了,再想拿到嘉禾的期權肯定沒有上市前那麽簡單。
但是對於這兩位高層來說,如果他們做出了成績,工作三年以上,劉周也不吝於給他們股份,但肯定不像之前給張昭等人那麽多了。
盡管如此,對於江雪柔和李偉兩人來說也是個獲得財富不可多得的機會。
江江雪柔之前雖然是周易影視的老板,但是周易影視和唐人一樣,都是出了名的窮,一般都隻能在前一步電視劇回款之後才敢啟動下一個項目。
如果說江雪柔在周易影視巔峰時期賣了,那可能賣個兩三個億,但是她賣的時候周易都已經麻煩纏身了,所以嘉禾不到一個億就收購了周易。
就算如此,周易也不全是江雪柔的,所以她的全部身家可能也就幾千萬,最多也就一個多億。
等到了房地產最頂峰的時候,她的身家可能還不如於啵,人家還有兩座四合院呢。
所以好幾個億的財富,對於江雪柔來說,也同樣是筆巨款。
而對於李偉來說就更是,他之前在湘南光電權力不小,但畢竟算是有事業編製的公職人員,想賺大錢是不可能的。
他之所以答應嘉禾的邀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錢,在嘉禾他能夠賺更多的錢。
現在的兩人也看不到今後娛樂圈的瘋狂,所以此時也沒有創業的想法。
因此想要憑借自己的能力賺到更多的錢,最好的途徑就是加盟嘉禾,因為對於嘉禾高層來說,股份是真給。
而對於嘉禾之後的工作,兩人可謂都有著很好的開局。
江雪柔製作了《甄嬛傳》這部大爆款,更是讓嘉禾影視2010年度盈利了三個多億,今年也準備繼續大幹一場。
而李偉也同樣不遑多讓,嘉禾製作雖然是新成立的公司,也是第一次製作綜藝節目,但是同樣帶來了一個大爆款。
去年夏天,除了因《那些年》而紅得發紫的劉藝菲外,最火的節目莫過於李偉打造的《華夏好聲音》。
這個綜藝節目盡管不是他原創的,但卻是他從頭到尾全程參與打造成型的,《華夏好聲音》在去年暑假能夠爆火,他也同樣功不可沒。
《華夏好聲音》好像橫空出世,從第一期開始就爆火,隨著節目的播出,收視率可謂是節節攀升,更是力壓湘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和剛推出不久的《天天向上》。
《華夏好聲音》也成為第一部在收視率上超過《快樂大本營》的綜藝節目。
收視率或許比不過當初的《超級女聲》,但是影響力一點不遜色,兩款選秀節目都是現象級綜藝節目。
不過《超級女聲》大火的時候都還是零四零五年,那時候選秀節目還非常新穎,而且大家的娛樂節目主要還是電視。
而現在大家的娛樂方式各種各樣,尤其是互聯網的普及,看電視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從電視劇的收視率急劇下滑就能看出來。
所以如果將《華夏好聲音》放到五六年前,收視率一點不會比《超級女聲》遜色,看現在的影響力就知道,前者也同樣是出圈的綜藝節目。
當然對於李偉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華夏好聲音》瘋狂的吸金能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