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二十一章 院線利潤和出售
字數:7298 加入書籤
其實說起來嘉禾院線在國內的規模也算是不錯的,百分之三的銀幕數量占有率也能夠排到前十五。
而且憑借位於四大一線城市的八家豪華的先進國際影城,嘉禾院線創造的年度票房甚至能夠排進年度前十。
不過和嘉禾集團的市值相比較的話,這個數據確實有些不夠看。
其實主要還是在過去兩年時間給耽擱了,在其他院線都在瘋狂擴張的時候,嘉禾院線卻是在買地皮。
但嘉禾上下也都知道這是值得的,畢竟現在國內的地價已經開始在瘋漲,真的是一天一個價,提前囤積地皮能夠為今後節省一大筆資金。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嘉禾院線在結束了地皮買賣之後,也徹底將重心放在了電影院的建造上。
到現在也已經有半年的時間,現在嘉禾院線的電影院具體建造地如何了,還得看高君,他才是嘉禾院線的總經理。
“高總,嘉禾院線的情況怎麽樣了?”劉周問道。
高君見劉周終於問到自己了,也是微微深吸口氣。
剛才眼見集團其他幾家分公司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給公司貢獻了巨大的利潤,而嘉禾院線卻還是一直處於投入當中。
雖然知道這是集團的共同決策,也是發展的必然過程,嘉禾院線不可能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但是說實話他心裏還是有些不是滋味。
不過嘉禾院線雖然沒有實現盈利,但是最起碼去年他還是做了不少事情的,所以麵對劉周的詢問也同樣有底氣。
“劉總,去年嘉禾院線投入運營的電影院總共有十八家,銀幕數量一百六十九塊,創造的年度總票房5.2億。
這5.2億的票房中我們嘉禾院線能夠分一半,也就是2.6億,扣除掉運營費用,利潤高有1.4億。
然後還有爆米花、飲料以及其他一些零食,再加上一些電影周邊和一部分廣告收益,總共加起來利潤也有將近將近五千萬。
所以去年嘉禾院線總利潤為1.9億,當然這是不包括這十八家電影院以外的投入。”
“不錯,我記得去年國內的年度總票房是破百億了吧。”
“沒錯,嘉禾院線的銀幕數量占比隻有百分之三,但創造的票房占年度總票房的比例達到了百分之五,位列國內所有院線第九位。”
“院線的運營費用要這麽高麽,居然高達1.2億。”這時曾嘉突然問道。
她倒不是在質疑什麽,而是確實對此感到非常驚訝,她不明白也就十八家電影院經營費用就要一個多億。
高君也明白曾嘉的意思,所以解釋道:
“院線的經營費用可不僅僅是人員工資和一些簡單電影宣傳物料的投放,其實這一塊的費用還是小頭。
大頭的費用還是放映設備的維護保養以及維修,我們的電影院幾乎都是比較先進的,放映設備都是從海外進口的。
不管是2d、3d還是銀幕以及相關放映設備,都達到了國內一流。
這些設備也比較金貴了些,維護保養都需要請海外公司過來。
還有像豪華影院內的一些大放映廳,其他各方麵的投入也更多,加起來就這麽多了。”
“原來如此,沒想到院線公司內還有這麽多門道。”曾嘉有些恍然道。
對此,劉周還是有些了解的,因為電影院的各種放映設備大部分都是他去聯係的。
雖然他對於這一塊不是很了解,但是他是導演啊,拍電影和放電影所用到的設備其實也有些殊途同歸。
他作為一名商業導演,而且是比較擅長使用特效的導演,對於和電影相關的各種先進技術都是比較關心的。
所以對於國際上哪家公司的放映設備更先進,也更清楚一些,更何況他能夠了解的渠道也更多。
為了防止被坑,他在這件事情上也花了一點心思,畢竟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但用國外的設備其他的都好,就是有些貴,而且維護維修還必須得請原廠的團隊。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像2d的幕布和放映設備還好,像3d和的國內技術不行就隻能被人家卡脖子。
目前中影的巨幕雖然已經研發出來了,在2009年的時候還在中國科技新館建造了國內第一家巨幕影廳。
但是此時巨幕技術也還不是非常成熟,無法大規模推廣,要等到明年國產巨幕電影d係統投入使用,巨幕才在國內徹底鋪開。
除了小部分先進的3d和銀幕,其他的都換成了中影巨幕。
中影巨幕不僅便宜的多,而且畫質和觀影效果也不比銀幕差,在設備維護以及保養上的成本更是大大降低,也沒有那麽多其他的屁事。
不然國內各大院線也不會爭先將電影院的銀幕更換為中影巨幕,就是因為它能夠給院線公司節省一大筆錢。
所以要想這一塊的成本大幅降下來,就隻能等明年中影巨幕技術徹底成熟之後。
其實嘉禾院線還算好的,旗下電影院都是自家的可以不用交房租,如果要交房租的話,這又將會是一項支出的大頭。
今後設備的各項成本降下來了,但是房租成本變得越來越高,成為院線公司的第一大成本構成。
別看好像院線公司能夠固定手電影票房的百分之五十,如果是電影行情好的時候還有得賺,如果行情不太好的時候那幾乎就是在為房東打工。
因此在口罩之後,不少院線公司因為房租的壓力而關門,像最大的暴雷大地影院,這家一度成為國內第一大院線的公司差點破產。
最主要原因就是它旗下的電影院物業都是租的,而且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大地影院都是加盟的。
行情好能賺錢的時候還沒什麽,一旦無法賺錢了甚至是賺的少了,大地院線內部就開始不穩,口罩時間差點讓它分崩離析。
順便提一句,大地院線的老板叫於平海,就是被金鏞選中然後將明報賣給了他。
說實話於平海其實還是挺牛筆的,他靠嘴積累了第一桶金,然後通過包裝自己靠嘴又獲得了金鏞的青睞。
在金鏞決定退休之後,將自己一生的心血交給了他,但可惜金鏞還是看走眼了,有些所托非人。
後來於平海在九十年代末開始轉戰內地,也同樣取得了成功,成立的南海發展也是一家業內知名的投資公司。
然後成立的大地院線,以加盟的方式快速擴張,而且主要還是在三四線城市擴張,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可以說他的眼光是非常準的,國內電影市場的大幅增長,主要就是三四線城市,一二線城市都快飽和了。
但大家的目光卻還是盯著一二線城市,以至於因為慣性思維覺得三四線城市壓根創造不了太多的票房。
當時就隻有大地院線在三四線城市大規模擴張。
後來三四線城市的電影市場開始大漲,之後其貢獻的票房都超過了一二線城市,這也讓大地影院吃到了最大的一口紅利。
在其他院線公司著急忙慌的去建電影院的時候,人家已經完成了布局。
巔峰時期,大地院線所創造的票房一度超過了萬噠,登頂國內第一院線,而且還向海外擴張,收購了嘉禾集團在南洋的所有院線和電影院。
當時應該叫成天嘉禾,本來擁有嘉禾那麽好的底子的,但是吳課波壓根沒好好利用或者不會經營,直接帶著成天嘉禾向破產俯衝。
在經營不下去之後,一直甩賣資產,但當時成天嘉禾唯一值錢的資產就隻有院線了,這還特麽是嘉禾留下來的遺產。
不過正當大地院線野心勃勃地想要向海外擴張的時候,口罩的意外突然將其勢頭打斷。
甚至因為之前為了快速擴張而加盟了大量參次不齊的電影院,基礎也不牢固,所以一碰到意外,也讓大地院線這座大廈差點倒塌。
劉周是清楚三四線城市的票房潛力的,所以肯定不會讓大地院線專美於前。
在這次購買的地皮中,就有不少是購買在三四線城市,就是為了今後做準備。
嘉禾院線可都是自建自營的電影院,不會出現大地院線那樣基礎不牢以及其他這樣那樣的問題。
在他的計劃裏,在這購買的地皮建造完電影院之後,嘉禾院線的經營和擴張重點仍然還是三四線城市。
你想在一二三線城市去追趕萬噠院線應該是不可能了,萬噠院線跟著萬噠廣場擴張太快了,尤其是今後幾年,幾乎都是以每年近一百塊銀幕的速度擴張。
嘉禾院線要想實現對萬噠院線的彎道超車,就隻能等三四線城市的電影市場起來之後。
不過這還需要好幾年,而且此時的劉周還不知道,之後萬噠院線應該也不再是嘉禾院線的對手了,因為萬噠集團都將萬噠電影給打包賣掉了。
言歸正傳,其實劉周對於現在嘉禾院線的經營支出不是很在意,因為他知道這是沒辦法必要的支出,其他院線公司也差不多,而且隻需要要一年多就能夠降下來。
聽完高君的講述,他反而對於爆米花等零食以及電影周邊的收入比較感興趣。
別看爆米花好像不怎麽起眼,但是這一塊利潤非常大。
電影院一份爆米花二三十,不比電影便宜多少,而且很多人買都是兩份兩份買。
爆米花的成本又低地令人發指,一份二三十的爆米花,成本可能還不到一塊錢。
後世一家二三線城市的電影院,一年賣爆米花都能夠賺個幾百萬。
一家院線公司的最大利潤來源有時候都不是放電影,而是賣爆米花賣零食以及賣一些周邊。
所以這一塊的利潤潛力極大,就算是現在,十八家影院就有近五千萬的利潤也算是非常可觀了。
“高總,像爆米花等非票房的收益我看也不少了,我覺得這一塊需要重點關注一下,看能不能好好挖掘一些,我覺得它的潛力不止於此。”
高君沒想到劉周的關注點居然在這裏,不過他的想法和自己的不謀而合,他也覺得這一塊的潛力巨大。
他在電影院和院線行業浸淫了十多年了,非常清楚這一塊的收益一直在增長,這兩年更是在快速增長。
“明白了劉總。”
“海外的電影院處理地怎麽樣了?”劉周接著問道。
嘉禾集團在**十年代的時候,就在南洋地區建造了不少電影院,那個時候港片橫行整個亞洲,南洋地區更是港片的一大票倉。
尤其是新馬泰地區,作為華人最多的地區,也是南洋相對比較發達的地區,貢獻了最多的票房。
所以嘉禾也在**十年代就開始在南洋建造電影院,其中新馬泰是最多的,總共建造了十八家影院,並且組建了一條自營院線。
而且這十八家電影院有一半的物業都是屬於嘉禾的,要知道這些影院幾乎都是位於獅城、吉隆坡以及曼穀等大城市,現在價格不菲。
除此之外,在菲律賓、印尼以及南越等地區,嘉禾也同樣建造了電影院,雖然不像新馬泰那麽多,但加起來也有將近十家。
不過這些電影院都加盟了本土院線,而不是自己獨立經營。
本來海外的發行以及院線都是屬於嘉禾國際的,劉周在收購嘉禾集團之後,在重拾海外渠道的同時,也對這些南洋電影院進行了現代化改造。
不然就有些太落後了,也很難吸引觀眾進來。
但嘉禾國際剛將南洋的電影院改造好,就被集團劃撥到了嘉禾院線手中。
這倒不是為了削弱嘉禾國際的權力,而是劉周準備將海外院線全部賣掉。
一來經營海外院線和電影院的成本越來越高,而且本地的相關政策也越來越嚴格。
二來目前嘉禾國際在亞洲地區的發行能力可以說已經徹底成熟了,就算是沒有南洋那些電影院和院線,也對其發行能力沒有絲毫影響。
所以也沒必要再繼續經營南洋這些電影院了,然後院線的經營的重點都放在內地。
彎彎和香江則維持不變即可,嘉禾院線今後也隻做國內市場,不會出海。(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