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們不能再落後了!

字數:8055   加入書籤

A+A-


    在會議上,陳明尚說的內容可以總結一句話——
    “黃金不限製供應,來增大工業需求、擴大市場!”
    市場是供需關係。
    從整體來看,某個產品的用量大於供應,價格自然就會上漲。
    反之,亦然。
    近年來,黃金一直都在漲價,究其原因就是用量大於供應,但用量大的背後是大量黃金被當做貨幣用於囤積,還有很多黃金用於製造飾品,工業用量也一直在提升,但用量的占比實際占比並不高,大概就隻有黃金產量的四分之一。
    工業上,黃金被用在電子、化工、醫療器械等行業。
    在電子行業中,黃金擁有非常優異的導電性和抗腐蝕性,就可以大大增加電子產品的使用壽命。
    化學工業中,黃金可以被用作催化劑或添加劑,來提升化學反應的效率和選擇性。
    在醫療器械行業,黃金擁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穩定性,可以用來製造修複材料以及醫療診斷設備。
    等等。
    實際上,工業上很多領域都能夠用到黃金。
    之所以黃金用量相對較小,就是因為昂貴的價格會大大提升產品的製造成本。
    工業上多是用性價比更高的材料或技術來替代黃金。
    如果黃金價格大幅度下跌,黃金作為材料使用的性價比,就會低於一些替代材料或技術,好多方向上就會使用黃金。
    比如,電子產品市場。
    電子產品市場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大部分高端電子產品都含有黃金。
    比如,電腦、手機。
    這些產品被回收後,能通過提煉的方式來獲得其中含量非常稀少的黃金。
    之所以含量非常稀少,因為大部分電子產品隻有在‘非用不可’的時候,才會添加一點點黃金,否則就會以其他金屬或技術替代。
    當黃金價格大幅降低,性價比大幅提升,工業應用自然會變得非常廣泛。
    比如,黃金價格降低了十倍,而市場增大了100倍。
    掌握了黃金製造的源頭,能夠源源不斷產出大量的黃金,市場擴大自然就會帶來海量的收益。
    不過黃金價格並不是主動去降低,陳明尚建議利用不限製供應的手段,以市場來決定黃金價格。
    當供給大於需求,金價就會一直降低,降價達到一定程度,市場需求就會驟然升高。
    這是把黃金完全看是一種工業使用的貴金屬材料,而不是看做貨幣儲備或者貴重飾品。
    當黃金在工業市場大量應用的時候,知道再多的黃金也能夠賣出去,而掌握了黃金製造的源頭,能持續帶來豐厚收益的同時,也完全主導了黃金市場。
    到時候,自然掌握了黃金定價權。
    其實歸根究底還是製造成本極低,即便黃金降低到每克十元以下,依舊存在一定的利潤空間。
    未來考慮的應該是,如何把批量製造出的黃金賣出去。
    ……
    陳明上的發言很精彩,得到了好幾個老師的認可。
    會議也就初步采納了‘無限供應市場化’建議,後續則是要做工業調研,了解現階段工業各領域黃金使用情況以及未來工業應用黃金替代的材料技術情況。
    這些信息能夠幫助未來做出正確的決策。
    當然,和張碩就沒什麽關係了。
    在會議結束以後,大部分參會的人都離開,張碩則是繼續參加老師們的內部會議。
    他等的就是這個。
    這個內部會議都是張碩在發言,他說明了混亂力場研究的重要性,然後得到老師們的一致支持。
    所有老師都達成一致,決定組建‘混亂力場研究項目籌備委員會’,並由科技處王老師負責,但委員會並不歸屬科技處,而是獨立於各大科研支持機構和組織外。
    項目籌備委員會的經費,則是直接性進行財政撥付,前期資金投入100個億。
    委員會經費會用於擬定組建混亂力場項目組,研究建造大型的科研基地,也包括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的論證。
    另外,有很大一部分經費會用於支持高能所實驗改造,來進行混亂力場的研究。
    項目籌備委員會,工作主要就是對項目進行籌備。
    籌備,就要做各種計劃,包括提交各種資料,研究實驗設備建造以及項目組成立事務等等。
    這些工作由科技處王老師領導,也有專門的人員來負責。
    張碩負責的就是研究和實驗工作。
    在會議結束以後,他馬上去了高能所,並和所裏的人員談了籌備項目委員會以及後續實驗準備工作。
    後者,非常重要。
    這次來高能所的情況完全不同了。
    之前的時候,張碩的名氣再大、影響力再大,也隻是高能所的‘掛名特聘學者’。
    直白來說,是外人。
    現在身份直接轉化為‘金主’,高能所混亂力場研究組的實驗暫停,想要繼續做研究,就必須對實驗設備和環境進行安全改造。
    那會是一項非常耗費經費的工作。
    現在張碩身後有混亂力場研究籌備委員會,還身負百億研發經費,一部分會投入在高能所實驗基地設備和環境改造上,高能所的人看張碩的目光都不一樣了。
    吳建寧、於飛、鄧雲珊,朱旺……
    一大群人都圍著張碩。
    不管是混亂力場項目計劃,籌備委員會百億經費,還是談到的大型粒子對撞機建造計劃,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上次張碩來的時候,也說起了混亂力場項目計劃,同時說起可能知道大型粒子對撞機並修建新的實驗基地。
    高能所對此反應平平,所長吳建寧關心的是經費來源,他甚至有些不看好所謂的計劃。
    因為,需求經費太高。
    不談新物理方向,隻說大型粒子對撞機,早在十幾年前,高能所就主張修建國際最大型的粒子對撞機,來替代性能已經被淘汰的正負粒子對撞機。
    當國內擁有國際最大型的粒子對撞機,高能物理領域就能進行最前沿的實驗。
    十幾年來,大型粒子對撞機一直都在論證中,有好多頂尖學者反對,甚至根本看不到建造的希望,主要就是因為經費需求太高。
    現在張碩帶來的消息,直接有百億經費支持高能所改造設備,混亂力場項目籌備委員會成立,後續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似乎也會變得一路暢通了。
    很多人都已經迫不及待了。
    當然,大型粒子對撞機、大型實驗基地的建造,肯定是後續才會研究出台的。
    當前則是要解決實驗安全問題,並對已有設備進行安全改造。
    他們要討論的就是這個。
    於飛、鄧雲珊等人,都一直在研究混亂力場,還經曆過地球另一邊的實驗爆炸事故。
    他們談起實驗事故都非常後怕,正是因為對方不讓他們直接參與實驗,才僥幸好運的逃過一劫。
    所以於飛、鄧雲珊等人非常重視實驗安全問題,並和張碩一起討論了好幾個要改善的點。
    比如,增強束縛的強度,也就能夠增大對於衰變超子的控製。
    第二點就是外在管道和活躍超子的隔離,兩者不能有直接性的接觸,中間需要‘活躍離子層’隔離。
    ‘活躍離子層’不在磁場約束範圍內,自然就不會產生特殊的混亂力場。
    活躍離子層本,即便受到力場的傳導效應影響,反應也不會非常劇烈。
    建立電子自動預警體係也很重要。
    在各個部分位置增加檢測裝置,檢測反饋數值出現預警偏差的時候,實驗就立刻強製暫停。
    同時,也要強化實驗人員的安全保障,包括實驗室內建造防爆室、就進地下建立防空洞,設備也要進行加固隔離。
    這樣一來,即便是出現事故也能夠大大減小人員傷亡以及爆炸擴散效應。
    等等。
    張碩和高能所一方討論了很久,研究出一個個的安全保障內容。
    他們不隻是內部進行討論,還請來了幾個安全專家,並一起草擬安全改造方案。
    這份方案定下來以後要向上級提交。
    上級審批以後,就可以拿到經費並進行改造,改造通過驗收,下一步就可以進行實驗了。
    ……
    高能所實驗基地要進行安全改造的消息不是秘密。
    很多人都知道了說
    當消息傳出去以後,其他國家和機構頓時關注起來。
    新物理方向的研究太重要了,而混亂力場就是新物理方向研究的重要一環。
    現階段有能力研究混亂力場的就隻有費米實驗室、核子組織以及高能所三方。
    費米實驗室出現實驗事故,實驗基地的維修需要很長時間,重啟實驗根本是遙遙無期。
    核子組織擔心實驗安全問題,直接就決定暫停實驗。
    現在高能所要進行安全改造,明顯就是要繼續實驗,未來可能會成為國際上獨一無二研究混亂力場的機構。
    新物理的研究非常重要,其他國家和機構不可能隻看著國內研究,能源部得到消息後,馬上就召開了顳部會議。
    會議有好幾個重要決策人參加,費米實驗室的新主任艾爾格林拉波爾以及主管克裏斯布朗,也都來到會議現場。
    實驗事故影響很大。
    原來的實驗室主任莉亞梅明加以及主管紮因克都被解雇了。
    艾爾格林拉波爾、克裏斯布朗則是替代者。
    艾爾格林拉波爾是軍方實驗室派來的管理人員,克裏斯布朗則是加州理工大學高能物理研究實驗組負責人。
    他們來到費米實驗室工作就是為了恢複實驗研究,但是工作進展很不順利。
    實驗基地的重建、設備建造等工作,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當會議開始以後,能源部官員就說起了得到的情報,“高能所已經準備對混亂力場實驗裝置進行安全改造。”
    “我們得到的消息是,安全改造完成,他們就會重啟實驗,研究的入手點很可能就是實驗事故的基礎數據。”
    “實驗事故,是因為有新的物理發現,很可能和混亂力場特性有關,其中蘊含著新物理,甚至是新技術。”
    “引力的研究,我們已經落後了,到現在隻能製造微弱的引力場,強度和技術難度遠遠達不到應用水平。”
    “在能打擊衛星、製造黃金的未知核反應研究上,我們也同樣遠遠落後,甚至到現在都不知道反應的具體信息。”
    “混亂力場,也是新物理重要研究方向,他們馬上要進行研究,而我們同樣知道入手點……”
    “我們認為,混亂力場的研究上,我們絕對不能再落後了!”
    “所以,我們認為,應該大力支持費米實驗室的重建工作,未來就可以更安全的前沿實驗。”
    能源部官員說了很多,和情報有關,和技術情況有關,也包括他們討論做出的決定。
    但是設備、實驗基地的重建,不是短時間就能結束的,再加上安全改造,也許一年、兩年,甚至更長時間都達不到實驗需求。
    所以之後討論的就是,增大和核子組織的合作。
    “我們可以支持核子組織繼續進行實驗,派出更多實驗人員參與的同時,把混亂力場研究數據共享給他們。”
    “這樣馬上就可以在核子組織進行實驗……”
    “安全問題?”
    “當然要注意!”
    “我們經曆了一次事故,在特殊數據節點上已經有了經驗,所以同時,我們還要支持核子組織對實驗設備進行安全改造。”
    ……
    能源部會議最終決策就是,支持費米實驗室基地重建計劃,同時,增大對核子組織研究支持力度,並派出更多的人員參與實驗。
    他們這樣做也是沒有辦法的。
    如果是常規的情況,他們當然希望在能掌控的實驗基地進行研究,但實驗事故帶來的破壞太大了,想要快速開啟實驗,就隻能加入核子組織的研究。
    張碩也非常重視混亂力場的實驗。
    他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但是,安全改造是必須的,張碩經曆過一次爆炸,記憶到現在還留在腦海裏。
    那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他對待安全問題,比其他人更加重視。
    張碩對混亂力場的理解,也是其他人比不上的。
    正因為如此,他知道外在的安全防護並不能百分百保證安全,或者說,即便做了再多的安全防護工作,實驗依舊可能發生大爆炸。
    畢竟,理論不明確的情況下,混亂力場轉化強度、速度,是誰也無法把控的。
    張碩準備研究這個問題,內容就是以實驗事故的數據節點為基礎,研究限製強力轉變擴散效應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