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走到這一步,已經不可能暫停了!

字數:8400   加入書籤

A+A-


    “昨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中,新聞官特別提示混亂力場實驗風險!”
    “去年發生的實驗事故震驚世界,也讓所有人知道,混亂力場實驗蘊含著未知風險,新物理方向的研究充滿了未知,未知代表無限可能的同時,也意味著未知風險……”
    “在設備密集的實驗間,發生大型事故的後果是難以想象的……”
    “……”
    “張碩教授提醒,混亂力場針對節點位置蘊含的風險極大。”
    “他不建議風險可控之前,繼續研究。”
    “……”
    “發布會上進行實驗風險提醒有些可笑,他們也在做這個研究。”
    “目前全世界範圍內,就是有核子組織和高能所可以進行混亂力場實驗,其實明顯針對的是核子組織。”
    “……”
    “有學者認為,張碩教授在新物理方向研究深入,他特別進行提醒足以說明實驗風險。”
    “有一部分學者認為,風險是可以規避的,去年的實驗事故幫助人們認識了風險問題。”
    “隻要做好了警報防護,不能規避風險,而研究卻非常重要……”
    新聞發布會結束以後,國內外大量媒體針對新聞官談到的實驗風險做出了報道,也足以看到輿論對於事件的關注。
    歸根究底,還是因為新聞官的提醒中談到了張碩。
    在新物理方向上,張碩就是最有影響力的學者,他的研究支持了混亂力場的發現,並塑造出了影響巨大的能量力場規範理論。
    他完成了基礎力關係模型,成為源點論的開創者。
    通過對理論的研究,他還以實驗的方式研究出人工製造引力的技術。
    雖然沒有明確的證據,但多數人都認為離子對空武器和黃金製造所蘊含的未知核反應技術,也和張碩存在很大的關聯。
    以張碩的學術影響力,他開口說出什麽,馬上就會引起國際學術矚目。
    有一些媒體進行挖苦諷刺似的報道,並發表各種不認可的態度,但張碩的個人影響力,再加上去年發生的實驗事故,讓多數人都相信混亂力場實驗有很大風險。
    同時,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實驗風險是可以規避的。
    核子組織中,有些學者就這麽看。
    組織的外在支持,包括一些國家機構的代表,也包括一些政製人物,就更加相信風險可以規避。
    實際上,他們更看重的是研究和未知核反應的關係。
    如果實驗中能發現未知核反應,弄清其中的物理原理,即便實驗有很大風險也必須要做。
    離子對空武器和人工製造黃金,影響實在太巨大了,牽扯到軍事科技、經濟等多領域,其影響直接輻射到科技競爭、國家競爭。
    當走到這一步的時候,不管相信還是不相信,實驗已經不可能暫停了。
    核子組織混亂力場研究團隊的負責人阿圖爾卡斯特,也感受到了非常巨大的壓力。
    作為一名實驗物理學家,一名科學家,探索新物理是無法拒絕的誘惑,他當然希望能繼續研究,或者說團隊所有人都希望繼續研究。
    但同時,他必須要考慮安全問題。
    阿圖爾卡斯特是相信張碩的,他確定實驗存在很大風險。
    這一點必須要考慮,他可是實驗的負責人,萬一出現了去年類似的實驗事故,其結果根本是想都不敢想的。
    卡斯特甚至希望自己是一個普通研究人員,就不用考慮這麽多的問題。
    但已經不可能了。
    如果他堅決守住安全的底線,拖延實驗的進行,結果肯定是被解雇,馬上就有人頂替他的工作,連繼續參與的資格都沒有。
    所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盡量增加安全措施。
    在安全改造工作的例行會議上,卡斯特堅持擬定了一些條款,包括在加裝防爆措施,並完善內部變溫警報體係。
    另外,還要求不必須參與實驗的人員都要遠離現場。
    等等。
    大部分建議都通過,卡斯特才輕呼了一口氣。
    ……
    張碩的提醒讓核子組織內部對安全問題更加重視。
    但效果,還是不大。
    核子組織依舊決定繼續進行實驗。
    張碩對此也沒有辦法,他已經盡量去提醒了。
    他個人來說,非常不希望有實驗事故發生的。
    這和什麽科學國界之類無關,完全是因為他經曆過爆炸事故,處在其中時,那種瞬時的絕望是難以想象的。
    另外,科學實驗發生大型事故,殉難的往往都是參與實驗的科學家、工程師等。
    這些人大多都全心投入到科學研究中,而不是考慮什麽技術、競爭之類。
    另外,張碩也根本沒考慮過核子組織的實驗能夠研究出什麽技術,因為混亂力場實驗和技術無關,是純粹底層基礎物理內容。
    即便有重要的實驗發現,比如,探索出混亂力場轉變問題,也依舊是在基礎物理範疇,和粒子對撞實驗完善標準模型的意思差不多。
    這些內容遠高於技術問題,作用就隻是完善理論而已。
    不過核子組織堅持實驗也並不意外,當實驗本身和黃金製造、離子炮牽扯到一起,實驗就根本不可能暫停了。
    任何一個國家都希望擁有黃金製造以及離子對空武器技術。
    這也讓形勢變得複雜很多。
    張碩已經來到了黃金製造基地,基地的麵積比上次來大了一些,裏麵新修了公路,一輛輛汽車、卡車、軍車,還有來回走動的人員,也讓基地看起來更熱鬧了。
    張碩和劉旭一起走著,他們是去檢測中心。
    中途就看到運輸車正在裝貨,貨物就是一個個正在封裝的大盒子,到裏麵看一眼,就發現大量的金黃色金屬顆粒。
    “這是初步提煉的黃金吧?含量多少?”張碩感興趣的問了句。
    劉旭笑道,“現在都是標準化提煉,簡化了步驟,但初步提煉後含量也超過85%。”
    “這些都是提煉後要送出去的,後續會有大型企業再進行提煉,才能達到工業使用的標準。”
    “有一部分提煉精度高,也會製成各種黃金製品。”
    張碩看了封裝、搬運過程,隨後繼續朝前,邊問道,“最近產量怎麽樣?”
    “現在的情況,每個月能達到450噸以上,後續還會增加,爭取到年底之前增產到600噸,已經達到預期目標了。”
    “那可是不少了。”張碩點評了句。
    “主要是經驗多了,技術提升比想象中的快,再加上標準化製造,上級也大力支持……”
    劉旭連續說了一大堆,說完後就有些鬱悶道,“我的工作可能也要變動了,不可能讓我一直負責這個製造基地。”
    他抱怨道,“工作才剛理順,好不容易輕鬆一些……”
    張碩頓時笑道,“你可是大將,要研究尖端技術的,怎麽能在這裏養老呢?”
    “我倒是希望安逸一些。”劉旭感歎了一句。
    他們一起來到了檢測中心。
    檢測中心內部有個大型數據室,裏麵有實驗開啟以來所有的數據,也包括離子炮打擊實驗中,物質殘骸的檢測數據。
    張碩來這裏是希望能分析一種能夠抵製強力擴散效應的材料。
    這種材料最好是一種單元素物質,因為每一種元素針對強力擴散效應的反應是不同的。
    如果材料是一種化合物,甚至是一種有機物,起作用的應該就隻是其中的元素。
    所以最終目標還是研究,什麽樣的元素對於強力擴散效應有抵製效果。
    當拿到了資料以後,他大致的看了看,隨後建立了個任務——
    【任務三】
    【研究項目名稱:尋找一種阻隔強力擴散效應的元素(難度:C)。】
    【進度:4.359%】
    (任務可取消,目前,取消任務需要科研幣數量:0。)
    (剩餘進度需要科研幣數量:96。)
    “難度不高啊!”
    C級別的研究難度相對來說很低了。
    不過仔細想想也正常,因為元素的數量是固定的,即便不依靠資料進行分析,一個個去試也能通過實驗檢測出來,隻不過因為原子核核力拆分反應的複雜性,實驗再分析和直接研究數據也沒有區別。
    元素材料對於強力穿透效應的阻隔,表現並不在元素的反應本身,而是在強力擴散傳導元素材料後的物質,受到的反應影響低於其他同位置的物質。
    還有另外一點需要考慮,實驗殘骸物質分析的數據不一定準確,因為常態元素以及化合物,對強力擴散效應的反應,和高溫或離子態物質可能存在不同。
    張碩在看了很多資料以後,就發現研究沒那麽簡單,因為資料數據實在太多了。
    他馬上讓劉旭調一隊人跟著一起進行分析。
    因為查找的數據方向明確,很多人一起來分析,也很快就有了明確的結果——
    惰性氣體元素!
    他們在實驗資料中找到了三種惰性氣體,分別是氖氣、氙氣以及氦氣。
    這三種惰性氣體,表現出了對‘背後物質’的‘防護’作用。
    雖然數據差異是很輕微的,但仔細研究還是能分析出來,三種元素都是惰性氣體,就不能用巧合來形容了。
    所以可以得出結論,惰性氣體對於強力擴散效應有一定的抵製作用。
    這個作用究竟有多大,以及高溫狀態會有什麽表現,還是要進行實驗研究。
    ……
    轉眼間,時間過了一個月。
    劉旭團隊配合張碩的研究進行實驗,也得到了確定的結論。
    惰性氣體,對於強力擴散效應具有抵製作用,同時,原子核越大抵製作用就越強。
    抵製,並不表示不會進行原子核核力拆分反應,而是進行反應時傳導效應很低。
    “氦的原子核,反應特性強烈,但傳導性很差。”
    “氡,原子核大,反應特性不強烈,但還是具有一定的傳導性。”
    “混亂力場實驗,究竟有什麽元素作為隔離材料,還是要進一步研究……”
    “傳導性,和反應特性,要取一個平衡才行!”
    “或者,氣體混合?”
    反應特性強烈,也就是元素發生反應的比例很高。
    反應本身會產生高熱,也肯定會對設備內部造成影響。
    傳導性,則直接關係到強力擴散效應傳導,氡的反應比例低,但阻隔作用卻小一些。
    所以就要在其中取個‘均衡’,一方麵反應不能強烈,另一方麵,還需要增大力場擴散阻隔性。
    惰性氣體對於強力擴散效應的抵製作用,也隻是一個月以來的收獲之一。
    張碩還有另一個收獲氫彈電池構想中維持反應持續進行的強力材料的研究方向。
    他一直希望找到一種能在特定高溫環境下,可以散發強力讓核聚變維持穩態的‘調控材料’。
    這種材料就不僅僅是單元素了,而是兩種或多種元素,其混雜在一起後,能持續維持一種強力的平衡。
    當溫度環境下降的時候,反應效率就增強,達到一定溫度時,反應效率變得平穩。
    這就可以讓未達到持續反應溫度(一億攝氏度)的核聚變能夠一直維持。
    “惰性氣體,和某種反應特性強烈的元素混合,也許就能達到一定效果。”
    “這應該就是未來的研究方向。”
    “不過當前還是混亂力場的研究更重要,混亂力場的研究,不止能幫助完善理論,也能補充氫彈電池研發的理論基礎。”
    在明確了目標以後,張碩就去了高能所的實驗基地,並找到了於飛團隊。
    最近一段時間,於飛、廖振宇等人都很閑,因為安全改造工作暫停了。
    當裝置的改造暫停,實驗也變得遙遙無期,他們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恢複工作。
    張碩找過來以後,一群人主動到基地門口迎接。
    “張碩教授,你終於來了!”
    “我們真是等不及了啊!之前說好要繼續實驗,結果又暫停了,我們隻能等啊等……”
    於飛臉上寫滿了激動,其他人也跟著點頭,“是啊,張碩教授,我們一直談這個問題。”
    “安全改造工作,什麽時候能重啟?”
    “能說說情況嗎?”
    張碩聽完看向於飛、鄧雲珊等人,好奇的問道,“你們可是經曆過實驗事故,就不怕實驗出什麽問題嗎?”
    “額~~”
    幾個人互相對視一眼。
    於飛苦笑道,“說怕,也確實怕!”
    “但還是想實驗啊,這可是最前沿性的物理研究。”
    “不能繼續實驗,真是飯也吃不下去、睡也睡不好……”
    於飛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作為實驗研究人員,有新物理發現而不能繼續實驗,簡直就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了。
    張碩點頭笑道,“放心吧,很快就能重啟工作了。”
    “不過,在那之前,我們還要進行一些保障安全性的實驗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