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這也太脫離現實了!

字數:8689   加入書籤

A+A-


    科技工業局,總部大樓。
    李老師一行人在門口等到了張碩,他主動迎過去熱情道,“張碩教授,怎麽突然來了?”
    “昨天聽你說要來,我還以為要等個一周、兩周,沒想到……”
    張碩笑道,“我是從黃金基地來的,到那邊去看了一下數據。”
    “這個我知道。”李老師頓時顯擺的說道,“我對混亂力場實驗也有了解,是說內部牽扯到新型核反應了吧?黃金基地的實驗有很多數據,也會對高能所那邊的實驗研究有幫助吧?”
    他說完還扭頭看向其他人,就是在炫耀自己了解的多。
    眾人都看向張碩。
    張碩點頭肯定了李老師的說法,“可以這麽理解。”
    他沒有再多說。
    一群人談笑著走進了大樓。
    張碩不是一個人來的,但身邊隻有警衛人員,並沒有帶著其他的學者,因為研究牽扯到保密性,在加上需要工程類的人才。
    薛柏坤、王強等人都不適合,其他學者則可能會牽扯到研究保密問題。
    李老師一行人都是科技工業局的官員和學者。
    佟智國也是其中之一。
    最近一年時間,佟智國過得太舒心了,他調任科技工業局,擔任新組建的‘新型科技工程研究司’。
    新型科技工程研究司,針對的是新物理方向的科技研發,主要牽扯到引力技術、原子核核力拆分相關技術等。
    這些技術每一項都是重中之重,新型科技工程研究司的重要性也毋庸置疑。
    但同時,工作量卻非常少。
    引力技術的研究陷入了瓶頸,很少會有什麽技術研究報告出現。
    原子核核力拆分相關研究倒是有很多,但真正的進展也少之又少,近來都是利用離子炮特性來輔助基礎物理的研究。
    相關內容和技術本身無關,科技工業局會收到一些報告,但隻要知道結論就好了。
    所以佟智國的工作非常清閑,都可以說沒有什麽事務。
    每天到辦公室裏,就是喝喝茶、看看新聞,甚至閑到把大部分時間,消耗在無腦刷短視頻上。
    職位高、工作重要、清閑……
    三者加在一起,再沒什麽工作能比得上了。
    佟智國頓時有種功成名就後開始養老的感覺,他有時候都在想,一直養老也很不錯。
    再養上個十年左右,差不多就可以考慮退休了。
    以他的研究成果來說,即便是退休以後,到七老八十也能混上個勳章。
    一輩子已經圓滿了!
    ……
    李老師一行人帶著張碩進了接待室。
    正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張碩來科技工業局肯定有原因,其中可能牽扯什麽保密之類的研發,能進接待室的就都是重要人員了。
    等安穩坐下來以後,張碩也直接說明了來意,“我這次來是要申請個項目,還有要找個人幫忙。”
    “誰啊?”
    佟智國頓時感興趣的問道,“科技工業局裏,還有你需要的人才?這個可要好好聽聽。”
    李老師也疑惑道,“我們這邊都是工程類人才比較多,要說研究理論……”
    他自己都搖搖頭。
    所有人都知道,張碩正專注於高能所混亂力場的實驗研究。
    國內外輿論一直有很多聲音,不少都是在讚歎混亂力場研究組的進展,並肯定張碩在新物理方向的權威性。
    等等。
    張碩看著佟智國,開口笑道,“就是你啊,佟院士!”
    “啊?”
    佟智國頓時愣住了。
    其他人也都好奇的看了過來。
    “我?不是開玩笑吧?”佟智國一點兒都高興不起來,他心裏忽然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張碩點頭解釋道,“我是要做一個實驗研究,想讓佟院士幫忙帶隊做一下。”
    他繼續說道,“在新物理的技術方向,尤其是原子核核力拆分反應,佟院士對理論的理解很深入,一線實驗也是經驗豐富。”
    “佟院士主導了強力拆分實驗,研究過原子核核力拆分主動釋放技術……”
    “現在的離子炮、黃金製造,也包括新的能源技術,都是以佟院士的實驗為基礎的。”
    “所以新的實驗研究,我能想到最適合的人,就是佟院士……”
    佟智國被張碩一頓肯定,心裏也有些飄飄然。
    不同的人說話權重是不一樣的,新物理方向上,張碩是絕對的權威,他開口做出肯定,比其他人說再多都有力。
    佟智國滿心飄飄然的問道,“具體是什麽研究?”
    “是這樣的。”
    張碩仔細說了起來,“我要做的研究,是‘超高溫元素強力擴散效應抗性檢測’。”
    “抗性,是針對強力擴散效應的抗性。”
    “超高溫,指的是一千萬攝氏度以上環境,原子會處在異常活躍的狀態。”
    “實驗需要在過千萬攝氏度的高溫下,在一定濃度的元素粒子中釋放新型核反應……”
    話音一落,接待室裏的人直冒冷汗。
    千萬攝氏度活躍粒子?
    新型核反應?
    其中每一個風險都很大,兩者加在一起,就可以想象實驗是有多危險了。
    其他人看一下佟智國的眼神都從羨慕變成了同情。
    佟智國也聽的直冒冷汗,他一直都覺得,自己帶隊做的強力拆分實驗就夠危險了。
    當時可是製造出了小型核彈級別的爆炸,而就在爆炸發生前,他的團隊沒有人意識到會出現這麽劇烈的反應。
    那次可以說是運氣不錯,實驗中嚴格遵守了安全規章,否則就會變成巨大的事故。
    張碩沒理會其他人的反應,而是繼續介紹道,“釋放新型核反應,不是要進行直接性離子炮打擊,實驗是要測定很多元素的抗性,要在設備內部中進行。”
    “整體方向是這樣的,首先要建造一個真空反應爐,類似於托卡馬克裝置,隻是不需要強烈的磁場約束。”
    “然後把離子炮和反應爐連接,把離子炮釋放的離子團送進反應爐。”
    “離子團不需要加速,隻需要把離子團進去就可以,所以要拆掉離子炮的環狀加速器,還要對參數進行調整,比如,需要更高的離子活躍度……”
    “新型核反應,會在反應爐內發生,就可以測定到單元素超高溫的強力擴散效應抗性……”
    在簡單做了解釋以後,其他人也明白過來,但他們覺得比想象中的更危險。
    想象中,隻是離子炮打擊超高溫物質。
    現在則是‘控製性的打擊’,把新型核反應約束在反應爐內,聽起來簡單,做起來複雜而危險。
    “這樣的實驗……”
    李老師開了個頭卻不知該怎麽繼續,好半天才說道,“一定要做嗎?”
    “非常重要!”
    張碩認真道,“這項研究測定的是元素抗性,可以補足相關的理論缺失,但最重要的是,它和我一直想研究的一種科技有關。”
    “什麽科技?”李老師好奇的追問。
    “氫彈電池。”
    張碩說著站了起來,“我一直希望引力技術能夠真正運用起來,比如以其為基礎製造飛行器,或者是航天器。”
    “但引力技術的運用,最大的限製就是能源問題,現有的電池技術不能支持充足的電力供給。”
    “這個問題,我和吳曉東教授討論,也和其他人討論過。”
    “後來仔細想想,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製造出一種能持續維持超強功率輸出的電池核電池。”
    “核裂變具有放射性,原子核核力拆分,因為需求強磁環境,不可能用做電池製造。”
    “所以核聚變是最好的選擇,而元素抗性測定,則關係到核聚變維持的一種關鍵調節材料的研發……”
    所有人都認真聽著。
    張碩所說的氫彈電池技術,聽起來就很高、大、上,但似乎先進到無法接受了。
    氫彈電池?
    現在核聚變還遠遠達不到進行有效控製的階段,又談什麽核聚變電池?
    研發跨的步子也太大了吧!
    至於張碩所說的什麽調節材料之類的內容,在場眾人都是聽不懂的,他們並不了解理論,更不用說,沒有公開的理論了。
    所以眾人的感覺就是,研究非常的高大上,但有些不切實際。
    當然,物理研究大多都不貼合實際,他們也是能夠理解的。
    以氫彈電池為研發目標,即便最終不能研發出來,其過程中所做出的研究成果也會非常有價值。
    李老師聽著也認真點頭,“研究確實非常重要。”
    “不說氫彈電池,即便隻是元素抗性的測定,對於新理論的探索也非常重要。”
    這一點是肯定的。
    李老師說出肯定的話,也就代表認可了研究內容,啟動實驗肯定是沒問題了。
    佟智國想的內容就不一樣了。
    其他人就隻是聽一聽,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他則是被邀請帶隊做實驗。
    這個實驗風險明顯很大,超高溫、新型核反應加在一起,還控製在一個反應爐內進行,簡直是有些不可想象。
    “比強力拆分的風險還要大……”
    “到時候,出現意外也許製造的是氫彈級別的爆炸?”
    “也許吧。”
    “內容還了解的不多,也不能肯定,但風險肯定是存在的。”
    他可是經曆過風險!
    那次運氣是很不錯,出現小型原子彈級別的爆炸,都隻有幾個實驗人員受傷。
    這次運氣還會好嗎?
    如果出現了事故,這把老骨頭了……會不會被炸的灰飛煙滅?
    換一個角度想想,實驗確實很有意思,超高溫活躍元素再加上新型核反應,全世界有誰能把兩者結合在一起進行實驗?
    這絕對是最前沿的研究,隻要能完成,他的頭上冠上‘英雄’的稱號也不為過。
    到時候,曆史留名不是小事兒?
    再換一個角度思考,實驗中發生了事故,他被炸的灰飛煙滅,會不會也能曆史留名呢?
    “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佟智國院士,在極為重大的元素抗性實驗中喪生,為科學研究奉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呸!呸!”
    佟智國思考著趕緊搖頭。
    他可不想死!
    當佟智國還在糾結的時候,李老師和張碩又談了幾句,然後點頭道,“這個研究是基礎物理,也和重大科技研發掛鉤,就歸屬新型科技工程研究司吧!”
    他說完看向佟智國,“佟院士,你的意見呢?”
    其他人都看向了佟智國。
    佟智國一時間愣在原地,他負責新型科技工程研究司,還被張碩吹捧了好幾句,並邀請負責新的實驗研究。
    現在李老師說研究歸屬新型科技工程研究司,他也不可能再找別人負責吧?
    那成什麽了!
    問題是,他還沒想好啊!
    佟智國用力抿了抿嘴,長歎一口氣,開口道,“行吧,李老師、張碩教授……”
    他說著話音變得堅定,“這個研究,我接了!”
    之前還沒有考慮好,但佟智國非常確定,考慮的時間再多,結果都是一樣的。
    最終一定會同意。
    這種研究機會根本是無法拒絕的。
    哪怕有再大的風險、再大的壓力,隻要不是老到動不了,或者真沒有能力去做,就一定會接受。
    ……
    科技工業局正式接手了實驗項目。
    項目名稱是‘超高溫元素強力擴散效應抗性檢測’,負責人是佟智國,確定下來以後,他也開始召集人手,並定好實驗研究地點。
    實驗基地還是選在上一次強力拆分實驗區域周邊。
    那一片區域發生了小型核彈級別的爆炸,摧毀了臨時基地的內所有的設施,後來也沒有再重新建造,但依舊適合作為基地,主要是因為交通便利以及荒無人煙。
    即便是發生什麽大型的爆炸,也不會出現額外的影響。
    科技工業局還針對實驗項目做了內部討論。
    好多人都認為實驗還是非常有意義的,唯一就是氫彈電池的目標聽起來不靠譜。
    氫彈電池,感覺有些脫離現實了。
    可控核聚變都沒有能完成,沒有可控核聚變的前提,又怎麽可能研究出什麽氫彈電池?
    反過來說,能研究出氫彈的電池自然表示核聚變可控。
    在受到原子核合力拆分反應支持建造新型電站的影響下,國際核聚變的研究好多暫停了,後續很長時間也不會再有研究。
    技術上沒有研究,也就不會有提升。
    從這個角度來思考,氫彈電池根本是不可能實現的。
    當然,氫彈電池的目標並不影響實驗本身,研究以氫的電池為目標,但過程中的收獲也會很大。
    元素超高溫抗性測定,本來就是一種基礎物理的研究。
    隻要能夠完成實驗測定,就會對元素抗性都更多的了解,因此會支持很多的基礎研究,也可能會支持某種原子核核力拆分相關的技術應用研究。
    這也是科技工業局同意支持實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