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引力屏障!空間扭曲效果!
字數:9426 加入書籤
實驗有了新發現,張碩馬上乘車返回了源點論研究中心。
趙老師跟著一起來了。
他聽到消息以後,對於實驗新發現也非常感興趣,一路都在跟張碩聊著。
“我聽到說,是空氣中出現一個膜?到底是怎麽回事?”
張碩簡單說了一下,隨後道,“是引力場邊緣的膜,不是憑空出現的,應該和場力變化有直接關係。”
“這代表什麽呢?物體被彈開……聽起來很有科幻感。”趙老師想想都非常有意思。
“現在還不清楚。”
張碩搖搖頭,再強調了一句,“應該是周期性場力引起的。”
趙老師繼續道,“周期性場地還能有這種特殊效果?你有沒有想法?”
這個發現確實很有意思。
實驗所製造的引力場邊緣,出現了一層看不見的膜,還能彈開扔過去的塑料製品,後者還出現了損壞。
在腦子裏簡單想象一下,就可以想到‘無形膈膜’、‘結界’之類的東西。
這些都有點玄幻色彩。
當發生在現實中的時候,確實讓人感覺非常不可思議。
張碩想了想,說道,“原因,肯定是周期性變化的引力場,我覺得可能是邊緣產生了引力隔層,或者特殊擠壓的力場,又或者是一種從未發現過的混亂引力場。”
“這種表現態,很難說,必須要通過實驗認真研究一下。”
張碩確實也不清楚。
這個發現是非常意外的,實驗隻是想對周期性變化的引力場進行測定。
因為引力檢測裝置的性能跟不上,隻能試著去增加頻度,看看有沒有新發現,結果就有了這樣的發現。
他腦子裏不由思考起來,“周期性變化的引力場外層還有會有這樣的隔膜特性?”
“會是什麽呢?”
“周期性變化……如果是交流電,交流電和直流電區別也隻在於方向,並不會產生特殊的效果。”
“場地和電流肯定不同,但是……”
他還是想不明白。
……
源點論研究中心,會議室。
幾個研究人員做了數據和實驗總結,薛柏坤、姚啟明則詳細說明了數據和實驗工作,主核心還是新發現。
“所以我就讓徐利教授扔了個塑料杯子過去,感覺應該沒有問題。”
“結果卻有這樣的發現……”
姚啟明解釋著還是有些忐忑,他擔心張碩或者趙老師對他的做法不滿,畢竟貿然去試探製造的場力,可能會發生意想不到的風險。
張碩並沒有什麽不滿,他站起來拍著姚啟明的肩膀,並朝著其他人說道,“姚教授的做法沒有問題。”
“我們做實驗研究,就必須要探索精神,科學探索精神非常重要。”
“不能一切都循規蹈矩,實驗中有發現往往就需要靈感。”
“一切都在計劃中,就很難有什麽發現了。”
“當然了。”
張碩的話音一轉,繼續道,“風險問題一定要注意,這種探索的大前提是要保證安全。”
他隻說了一句就不再多說。
姚啟明則是激動的點頭,“我知道了,張主任,以後實驗工作一定注意,百分百保證安全才能做這些。”
張碩麵帶微笑的點頭。
姚啟明頓時更高興了,他坐下來以後臉上的笑都停不下來。
本來以為自己會挨罵,結果得到的是一大堆讚揚,還談到了科學探索精神,不就是說自己嗎?
趙老師就坐在後麵,他也向前幾步湊上來,對姚啟明說道,“這種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不過,一定要在張碩院士不在場的時候。”
“這次做的很好啊,姚教授,正是因為你的突發奇想,才有這麽大的發現。”
“應該記你一功啊!”
趙老師的幾句話讓姚啟明更高興了。
上級領導的肯定,還說了功勞問題,多好……
咳咳!
不對勁!
姚啟明明著就仔細琢磨了一下,“一定是張碩院士不在的時候?”
“張碩院士不在,就是偉大的科學探索精神,不惜生命、冒著風險、敢於擔當?”
“反過來說,張碩院士在,可能就是另一種說法了?玩忽職守、不顧團隊安危、工作不嚴謹?”
“額~~~”
“大概會有個重重的處罰?”
姚啟明仔細想的直冒冷汗,但換個角度想一想,張碩在的時候,他也不可能有什麽實驗的決策權了。
所以,根本無所謂了。
實驗所檢測的數據和上一次區別並不大,依舊是氚元素的速度加快,好幾個數據都表明,引力變化的周期變短了。
不過數據並不是完善的,因為檢測完全跟不上,不知道引力場強度周期性問題,甚至不能通過數據分析出來。
實驗的新發現就很直白了,就是引力場的邊緣出現了一層看不見的膜。
這層膜可以阻擋塑料水杯,具有阻擋類的物理特性。
塑料水平還出現了撕裂性的損壞,說明膜本身也存在撕裂物質的特性。
水杯已經送檢了。
檢測重點就是撕裂位置的物理和化學特性,看看是不是存在化學性甚至是粒子級的反應,不過一般是檢測不出來的,畢竟塑料出現了撕裂本身,邊緣檢測肯定會存在一些問題。
如果邊緣出現了特殊的反應,肉眼大概就能看到了。
在實驗會議最後,張碩製定了下一步的實驗計劃,“我們針對這個看不見的膜兒進行研究,設計針對性的實驗。”
“大家都可以想一想,怎麽去研究其特性。”
這就需要實驗設計了。
實驗設計相對來說還是簡單的,最直接的就是用物體去接觸,甚至是用儀器進行測試。
實驗環境的影響因素還是很大的,不可能像上一次實驗那樣去扔東西,一切的檢測都要提前設計好。
大家一起討論起來,紛紛發表意見,“我覺得可以用力學測試儀直接接觸,那層屏障不可能完全僅物理性隔絕,我們可以測定它最高強度。”
“如果進行物理性的穿透,就可以對特性非常了解了。”
有人則反對說,“扔過去的塑料會被撕裂,說明不隻是一層阻擋物理特性的膜。”
“可能是有一部分塑料進入其中,然後產生了撕裂。”
“換做是儀器,可能發生損壞,甚至可能造成風險。”
又有人說道,“這麽一說,撕裂性也要測定。”
“可以繼續用塑料製品,能夠發現明顯的撕裂,金屬物體就不會了。”
“我們還可以看一下引力設備,引力設備有一部分就在膜上,會不會已經損壞了?”
還有人提議,“可以試試射線?”
“射線應該不行吧?射線隻是單純的能量,我們沒有發現什麽陰影,說明光是能夠隨意穿透的。”
大家說的好多想法都被記錄下來。
等會議結束以後,研究人員各自回到辦公室,認真思考起實驗設計的想法。
實驗設計是一方麵,另一方麵是理論的研究。
郭華、湯海益等人,不負責實驗相關的事務,他們更專注於理論問題。
理論研究工作,相對來說是有些尷尬的,因為他們一直都沒什麽大的成果。
源點論的主體理論都是張碩完成的研究,而他們所做的工作都是聯係其他理論,包括量子物理、粒子物理等,來把源點論和其他物理結合在一起。
針對前沿性的實驗,他們也希望能有所表現。
這次的實驗,結果明顯出乎意料。
即便是張碩也表現出了驚訝,換句話說,他沒有想到實驗會發現一層無形的膜。
新發現代表新的物理,背後必定存在沒有研究過的理論。
理論研究辦公室。
郭華就對其他人說道,“看樣子,張主任也不知道會發生這種情況,裏麵蘊含著新的理論啊。”
“也許我們能研究一下。”
“可以從基礎理論出發,研究混亂力場、引力場的關聯,分析出周期性引力場的特性,也許可以推斷出實驗會發生什麽?”
劉明昆高高豎起大拇指,“那就太厲害了!感覺這種事隻有張主任能做到。”
“不一定啊,張主任能做到,我們也能做到,都是做理論研究。”
“這次可是同一起點啊!”
郭華說著忽然有了點雄心。
辦公室裏的其他人也被說動了,俗話說‘三個臭裨將頂得上一個諸葛亮’,同一起點做的研究,他們這麽多人,也許能真分析出東西。
到時候,也能讓人高看一眼。
……
二樓辦公室。
張碩也在思考相關問題,他所做的研究任務是‘氚元素對引力製造技術的影響’,而新的實驗發現讓任務進度有所增長。
這也就代表,新的實驗發現和氚元素的影響有關。
“問題是,場力和元素不存在直接關係。”
“氚元素影響的是媒介材料,或者說,可以把氚元素看做是一種媒介材料,它激發了弱力效果影響到了引力場……”
“那層膜,一定和周期性變化的引力場直接相關。”
“但是,為什麽呢?”
他思考了好半天也沒有方向,很幹脆的選擇了氪幣。
氪幣,一定會有進展。
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實驗任務需求科研幣600個,氪幣消耗比A級任務小的多。
“明白了……”
在進行三次氪幣後,張碩腦中出現了一大堆的信息,也徹底明白‘無形的膜’具體是什麽了。
這還真是周期性變化的引力場引起的,或者說是引力場引起的。
通過技術所製造的引力場區域,本來就是非常特殊的。
從常規引力去解釋就明白了。
比如,地球引力。
地球所產生的引力場可不限製範圍,隻能說距離地球越遠所受到的影響就越小。
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引力本身是對空間的一種扭曲,而距離越近,物質受到的扭曲就越大。
這個角度來看,技術所製造出的引力場也是對空間的扭曲。
常規的引力,是讓空間產生變化,還具有傳播效果,距離越遠扭曲的程度就越低,而不會限製在一個特定的區域內。
技術所製造的引力場,把引力限製在一個固定的區域內。
這樣一來,固定引力區域就和周圍產生了空間隔層。
其他區域都是正常的扭曲,而引力區域則是特殊的扭曲,兩者無法直接進行聯通,就必須要有一個過渡地帶。
所以常規製造的引力場,也同樣有一個特殊的‘過渡地帶’,可以理解為‘屏障’,具體表現為一個引力快速增加的區域。
之所以實驗沒有檢測出來,是因為屏障非常的薄,而且完全是無形的,不進行針對性的檢測就無法發現。
當引力場產生周期性的變化時,外層的屏障也跟著不斷的變化,因為其本身就是一個引力快速增加的也輸區域,其外在表現就會非常的顯著。
這一層屏障中,引力場變化速度快,而且非常的混亂,和周圍的常規空間就形成了特殊的隔層。
隔層的具體特性還不清楚,但其必定有一個強度問題。
強度和周期性變化以及引力場的最高強度有關。
如果把引力的周期性變化比喻成波,那麽引力場邊緣屏障的強度,就和波的振幅、頻率直接相關。
“原來是這樣!”
張碩消化了腦中的信息以後,頓時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從愛因斯坦的理論出發,去理解引力場、周期性引力場邊緣產生的隔層,一下子就能說通了。
……
理論研究辦公室。
郭華、劉明昆等幾個研究員,一直都在從‘引力場、混亂力場’等角度出發,想要以理論來解析引力場邊緣的屏障。
他們從混亂力場方向出發,再聯係周期性引力場問題,倒是有一些特別的看法。
在新一次實驗的前一天,張碩來到辦公室就被幾個人拉著說起了理論問題。
“我們有了新的研究,針對實驗所發現的屏障。”
湯海益作為代表說了起來。
其他人都給與了鼓勵的眼神,也不斷注視著張碩的表情,他們是希望得到一些肯定的。
張碩確實很感興趣。
他已經了解了引力場屏障基礎的原理,聽到說其他人也有研究,就安穩的坐了下來,“說說。”
“是這樣的。”
湯海益充滿信心的說道,“我們都認為,引力屏障是引力場周期性波動引起的。”
張碩臉上帶笑的點頭。
“我們的看法是,引力周期性的變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場力邊緣產生了混亂……”
這句話說出來頓時讓張碩高看了一眼,他眼中充斥著讚歎,追問道,“然後呢?”
“這也許是一種特殊混亂力場的表現。”
湯海益說的非常肯定,“引力場,也是混亂力場轉化的,氚元素作為媒介材料產生弱力影響了混亂力場的轉化。”
“所以周期性引力場邊緣就產生了特殊的混亂力場,對外表現就是……”
“烏拉烏拉~~~”
他不斷的解釋說著。
前麵說的都對,後麵……不過也正常吧?隻是進行理論的分析,能到這種程度已經很了不起了。
隻不過,想的太複雜了。
方向錯了。
張碩很耐心的聽完,還是先給予了肯定,“很有想象力!”
“額~~~”
湯海益也聽出了否定的意思。
他還有些不服氣。
這可是理論辦公室,幾個人一起研究幾天的成果。
雖然隻是個理論的方向,但聯係了混亂立場轉變問題,還有塑造了一些數學邏輯支持,感覺完全沒問題。
當然,不一定是正確的。
但是,理論物理,就是理論性探索研究,隻要沒有被證否,就不能直接說是錯的。
怎麽就直接否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