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前世8
字數:4544 加入書籤
麵對杜還笙的微笑服務,鄭啟文還施舍一般昂昂下巴地給他扔了幾個銀元當小費。
杜還笙接過,在掌心拋了拋,銀元相撞的聲音很是動聽:“慢走!”
鄭啟文吃了一肚子氣,回家了。
杜還笙在酒樓忙完,跟著杜淵回了家,宋艾在等他們吃飯。
一家人坐在院子裏,桌上放著三個小菜和三副碗筷。
吃完飯,杜淵起身收拾碗筷,杜還笙擦桌,從書包裏把書拿出來,開始做今天堂上留下來的課業。
剛寫一個字,門就被敲響了。
杜還笙以為是鐵蛋兒過來了,他寫字的時候不情願挪動,眼睛都沒抬,喊了一聲:“進!”
少年安安靜靜坐在院裏,坐在桌前拿著筆在寫字,神情專注,眼睛都沒抬。
紀懷安在他對麵坐下來,默默地從自己的書包裏抽出課本開始看。
等到杜還笙寫完一頁,這才察覺不對勁。
鐵蛋兒今天怎麽這麽安靜。
抬眸時,就對上了紀懷安的眼睛。
紀懷安收了書:“我看見你寫得很認真,就沒打擾你。”
兩人坐在院子裏,很快就響起了紙筆觸碰的沙沙聲。
杜還笙不僅寫鋼筆字,還得練毛筆字,。
他的爺爺生前是巷子裏的書法先生,杜淵的書法是他教的,現在杜還笙的書法則是杜淵教的。
桌麵上放了一套筆墨紙硯,宋艾給杜淵泡了一壺茶,放在矮桌上。
自從還笙出生以來,杜淵的精力除了家庭就是放在酒樓裏。
一開始是忙著沒空練,久而久之,就再也不拿毛筆了,生怕看見自己因為疏於練習而寫得糟爛的一手字。
十二歲的還笙已經寫了快八年的字。
執筆、手腕靈活轉動,鼻尖在宣紙上輕輕滑行,留下一行行墨跡。
紀懷安背著手站在他身邊,看著少年手中的毛筆在他手中舞動。
他自幼寫字,紀家請來教授他的都是很有名的書法大家。
老師們說他在書法上很有天賦,才十幾歲就能看出以後在書法上定是頗有造詣。
前幾年還沒出國的時候,他就見過還笙寫的字。
幾歲的孩子,心定得下來就奇怪了。
還笙生性好動,杜淵每每教他都要被他氣得不輕。
紀懷安到現在都還記得還笙拿毛筆在杜淵臉上畫烏龜的事情,被醒來的杜淵追著,在巷子裏跑。
時間從指縫中溜走,還笙已經長大了。
他身上的棱角沒有被打磨過,繼承了宋艾精致的眉眼,未經雕琢的臉部輪廓柔和圓潤。
紙麵上的自己自然流暢,輕盈而不失力道。
字如其人說的沒錯,杜還笙的字和他本人一樣,字體端莊,既有古典的韻味,又不失少年的朝氣。
和他本人一樣,透著堅韌。
紀懷安覺得自己之前看人真的很淺薄,他以為還笙還是那個奶乎乎的小團字,整天都在他背後追著他喊懷安哥哥。
他忽而笑了一下,緊接著在杜淵的稱讚中鼓起掌來。
“還笙,你寫得真好!”
這樣的話杜還笙聽了太多了,老師同學,巷子裏的鄰居們,凡是看了他的字,就沒有不誇他的。
每次過年的時候,他還會在巷口支個小攤,寫春聯賣,生意很不錯。
杜還笙放下筆,有些不好意地撓撓頭發,先是看了一眼杜淵,然後才說:“都是我爹教的。”
杜淵端著杠子喝茶,仰著腦袋哈哈哈笑了幾聲。
身後的屋子裏傳來一道聲響,杜淵臉上的笑立刻就收了,放下茶缸掀開門簾。
他進去以後,裏麵傳來了幾聲說話的聲音。
杜還笙默默聽了一會兒,然後把今天練的字收起來。
杜家的院子裏有一棵很大的枇杷樹,他拉著紀懷安爬上去,兩個人挨著身體坐在枝幹上看月亮。
月光下的還笙抿著唇,額頭有幾道皺起來的紋路。
紀懷安看了一眼院子裏亮著燈的窗戶,說:“你母親還好嗎?”
杜還笙搖了搖頭,宋艾的頭疼病是老毛病了。
常年都在喝藥,雨季和冬季是最難熬的,聽說是當年懷杜還笙的時候留下的病根。
他見過宋艾頭疼的時候臉上慘白痛苦的樣子,也見過杜淵因為宋艾的病,才三十多的年紀就長了很多白發。
比起家人,學校裏同學之間的刁難,他根本就不放在眼裏。
他隻想趕快長大,也能庇護他的父母,讓他們不要那麽辛苦。
紀懷安對他說,一切都會好的。
他想要還笙今天晚上寫的那副字。
杜還笙很樂意地疊好了交給他。
開學之後,巷子裏的孩子們都忙了起來。
杜還笙風雨無阻的每天在學校樓和家裏三點一線,少年的身影跑過大街小巷,有時候跟著鐵蛋兒一起去賣風箏,有時候幫宋艾去送縫補好的衣裳。
紀懷安每天晚上都會來跟杜還笙一起寫作業。
他的嘴裏念叨著一種杜還笙聽不懂的語言,一開始,杜還笙笑得停不下來。
直到紀懷安回家拿來了一個收音機,按下一個按鈕就能播放電台。
這個稀罕物件杜還笙不是第一次看見,但是這麽近距離還是第一次。
紀懷安握著他的手腕,擰著按鈕轉了一圈,音響裏很快就傳來了一道溫柔的女聲,正在唱一首英文歌。
杜還笙哇了一聲,趴在桌子上,跟著搖頭晃腦起來。
一首歌唱完,他扭頭:“這首歌叫什麽啊?”
紀懷安開口說了一串的英文。
杜還笙眼睛睜大,快速地眨了好幾下。
“懷安哥哥,你說英語可真好聽啊!”
其實現在京都很多學校都開始教授英文和其他語言了,隻是杜還笙的學校沒錢請懂外語的老師。
紀懷安腦子轉了一下,說:“我教你學英文怎麽樣?”
杜還笙驚喜地問:“可以嗎?”
“當然了,學會英語,就能和外國人交流,以後長大了可以做英語相關的工作,報酬也會很高。”
杜還笙原本隻是覺得英語好聽,聽見最後一句話的時候就下定決心要學習英語了。
這年頭會英語的人很少,像京都這樣的大都市,他學會了一門外語,就比別人多一個機會。
“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