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字數:6978   加入書籤

A+A-


    “三分鍾?”
    所有人齊刷刷的看向陳晨。
    主席台上瞬間變得安靜了許多。
    特種部隊需要十來分鍾完成的科目,意味著常規部隊需要半個小時完成。
    甚至像眼前這種既要強行軍,又要高強度戰鬥的科目,一般的常規部隊都無法順利完成。
    可!
    有了這款滑板。
    人人都是獵豹旅,人人都是海軍陸戰隊。
    崔國勝忍不住喜上眉梢,一直忍著的雙手終於舉起:“好!特別好!你別看小陳人家這個產品第一次亮相,但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人家這個產品一亮相,我就知道它背後一定有重大的意義。”
    由於崔國勝的身份所在,他的這番發言不僅是恭維和客套,還有指導意義。
    不少人都開始拿出小本本做筆記了。
    他們的覺悟都很高。
    首長所說的重大意義,小一半的人都能立刻領會。
    部隊從摩托化向信息化改革的過程中,催生了一大堆裝備,讓部隊的戰鬥力有了質的提升。
    比如坦克、火炮之類的。
    這些武器在火力上為部隊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使戰鬥的難度下降了很多。
    可是。
    這一輪改革中,單兵戰鬥模式並沒有發生質的改變。
    隔壁的火箭軍,隨隨便便一門自走炮,都能幹出幾百公裏,當導彈使。
    步兵就顯得有些不上不下了。
    裝備的升級和換代主要聚焦在衣服和鞋子上,最多配幾頂多功能作戰頭盔。
    有用嗎?
    有。
    但用處不大。
    步兵的職能無非就是行軍和戰鬥兩部分。
    在火力翻倍提升的今天,步兵的戰鬥要求並沒有像以前那麽高,畢竟身後有大量的火力裝備作為後盾。
    但步兵的行軍能力依然很重要。
    摩托化改革讓大部分步兵脫離了雙腿,靠輪子走路。
    但靠的不徹底。
    尤其對於野戰和特種部隊來說,很多的行軍任務都要靠雙腿來完成。
    高山密林、雪山草甸、熱帶沼澤……
    不可能期望每一個戰場都有鋪裝道路。
    於是這種微小的越野滑板作用立刻就體現了出來。
    一位陸軍的參謀興奮道:“這種滑板如果裝備到一線野戰部隊,我估摸著行軍能力能提升一半不止,意味著我們的快速機動能力能上好幾個台階。”
    海軍的人也不甘示弱:“我還是覺得這種兩棲性能的裝備,優先考慮海軍比較好,機動穿插本就是我們的強項,有這玩意兒簡直如虎添翼。”
    甚至別的代表也坐不住了:“也不能緊著你們挑,這種東西對我們意義更大,其實要論實戰,我們屬性比在座各位都強。”
    除了空軍的代表之外,大家都已經在踴躍討論裝備的歸屬了。
    王小帥也沒想到滑板能引起這麽大的波動。
    更沒想到一塊普通的滑板之後有這麽大的意義。
    他有些意外的拉扯陳晨的衣袖。
    “當初我們做這個東西,隻想到了快,沒想到還有這麽多說道。”
    陳晨搖頭:“我也沒想到啊,他們可能是沒吃過什麽細糧,逮住這玩意兒摁誇。”
    在參謀討論的同時。
    陳晨轉頭走向領導身邊,小聲介紹道:“目前除了電動滑板之外,還有好幾種類似的裝備在研發線上,如果軍方有需求,我們可以立刻開工量產。”
    “比如?”崔國勝來了興趣。
    陳晨開始數手指頭:“比如專門適配密林的單兵穿越載具,獨輪摩托。”
    “獨輪摩托?”崔國勝一時間很難想象。
    “就是平衡車,加強了越野性能。有路的地方能走,沒路的地方,也能走,比電動滑板的適配度還高一點。”
    崔國勝連連點頭:“你剛說好幾種?還有嗎?”
    “還有能一次性打在兩名乘員的全域快速機動靜音載具。”
    崔國勝皺眉:“你說點我能聽懂的。”
    “兩輪電動車。”陳晨解釋道。“就是市麵上常見的電動車的改版,同樣也是加強了越野性能,這種裝備的優勢就在於廉價,用完就可以扔。”
    這話簡直說到了崔國勝的心趴上。
    摩托化步兵,其實是老黃曆了。
    可是在如今的戰場上,這種古老的戰鬥模式依然能體現作用。
    東歐那邊,戰士用摩托當載具,孤身炸毀坦克的案例不勝枚舉。
    這說明這種作戰模式仍然沒有被淘汰。
    而陳晨所說的改良版本,既有越野性能,又改掉了內燃機的噪音。
    想象一下。
    一輛悄無聲息的摩托車,以80甚至100公裏的速度穿梭在戰場上,扔了炸彈就跑。
    敵方的坦克甚至還沒來得及調轉炮管,就已經遭重了。
    想想崔國勝都覺得美的慌:“好啊,如果像你說的,電動摩托能做到極致的廉價,我們的步兵一個班組配上一輛,就用來打突擊,打完就扔,也不占物資空間,好得很。”
    陳晨點頭:“我們也是這樣想的,國內的電動車很成熟了,價格卷到離譜,如果部隊願意的話,一旦需求下達,晨盾保證每一個步兵都能配上一輛電動車,而且能做到像手榴彈一樣,用完就扔,我們也能保證充足的供應。”
    崔國勝對於裝備的性能有概念,但是聽到這話,他覺得自己對裝備企業的產能一點概念都沒有了。
    “你確定?”
    “確定。不光是電動摩托車,以上我說的這些載具,產量都很恐怖。”陳晨坦言。“說實話,如果不爆發一場全麵戰爭,我估計都無法消耗我們的正常產能。”
    “嘖嘖嘖,現在看來,林首長說的沒錯,你小子真是個寶藏。”崔國勝讚不絕口。“你帶來這麽多新裝備,還量大管飽,我反正是第一次見你這樣搞軍火的。”
    陳晨風輕雲淡擺擺手:“其實這也不是晨盾的能力,隻是背靠一個強大的工業體係罷了。”
    “無論是電動滑板還是電動獨輪車,都沒有多少創新在裏頭。”
    “晨盾能做的,無非就是改改小部件,適配成軍用的模樣。”
    “這些產品早就在民用市場上登陸了,並且經過了好幾輪市場校正,變成了最成熟的模樣。”
    “我們既擁有強大生產力,能琢磨出這些小玩意兒。”
    “又擁有廣闊的市場,一步步的自我完善。”
    “所以這些民用產品在一次次進化之後,就變成了軍用的模樣。”
    崔國勝再次帶頭鼓掌:“說的好!”
    他轉頭看向其他裝備商,鞭策道:“上麵三番五次的提軍民融合,但捫心自問,大家領會這四個字的精神了沒有?”
    那幾位穿西裝的人隻能默默點頭。
    崔國勝指了指屏幕上的士兵:“這叫軍民融合,軍品幫扶民品,民品反哺軍品,你們好好學。”
    大家這才意識到晨盾係在國防工業體係內異軍突起的原因。
    一說起國防,其他人想到的是核工業、飛機工業這些大而美的東西。
    晨盾不一樣,他們能從細致入微處入手。
    一個電瓶,四個輪轂電機,就能組成一塊電動滑板。
    沒有飛機核彈的雄偉震撼,但這玩意兒真的好用啊。
    不是說非要高端科學,才能助力國防。
    麵向華強北,也能體現同樣的作用,而且不一定會差。
    對於崔國勝的誇獎,王小帥心裏美得一批。
    心說還得是跟小老板出來,啥也不幹,就能滋別人一臉,簡直太爽了。
    再看小老板,人家還是一臉的謙虛。
    可能這種眾星捧月的場麵對人家來說是基操勿六了吧。
    甚至小老板還揮揮手,補充了一點:“這些細致的小產品,除了大家能看到的優點之外,還有一個隱形的優點。”
    大家齊刷刷的回過頭,一副請賜教的表情。
    陳晨心平氣和的解釋:“電動滑板雖小,但是能製造的國家不會超過一個巴掌。”
    “能不用外部供應鏈,所有零件自主生產的國家,隻有兩個。”
    “既能完全製造,又能大規模量產,產能滿足戰爭需求的,隻有一個國家。”
    話音落下。
    現場鴉雀無聲。
    這才是絕殺!
    電動滑板的主要部件無非是電機和電池。
    就這兩個東西,難倒了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國家。
    剩下的的那百分之十,湊在一起才能搞出個全套。
    鷹醬是個例外。
    他們有生產電池和電機的能力,但人家選擇不生產,選擇進口。
    這就導致他們國內的電池和電機這些產業鏈的缺失。
    非要人家國產的話,也不是不行。
    但是一塊電動滑板自主生產出來,價格直逼汽車。
    你要讓他們造個飛機汽車什麽的,他們信手拈來。
    但讓他們生產這種小玩意兒,實在是強人所難。
    想明白了這個道理,穿著軍裝的人心中立刻有了譜。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這已經是不對稱戰爭了。
    就在大家心裏美的時候,陳晨卻再次風輕雲淡的擺擺手。
    “當然了,這些對我們來說還是副業,我們晨盾畢竟還是以無人機起家的。”
    話音落下。
    陳晨指了指麵前的轉播屏幕。
    “現在小隊已經到達了陣地前沿,按照賽道要求,他們應該進行戰術偵查的科目了。”
    戰術偵查也是本賽段的重點科目。
    海軍陸戰隊的戰法是由兩位士兵作為掩護,狙擊手尋找有利的地形,建立狙擊陣地。
    狙擊手借由手中的高精度裝備,摸排前方的所有敵情,為兩位突擊隊員提供情報支援。
    這是在單兵戰鬥模式下的最優解。
    可是。
    獵豹旅的三位隊員並沒有建立狙擊陣地,他們甚至都沒有攜帶狙擊槍。
    眾目睽睽之下。
    三個戰士來到了樹林的邊緣,各自找尋掩體。
    緊接著。
    他們從戰術背包之中各自掏出一個小玩意兒,輕觸設置之中,他們像是扔手榴彈一樣,將手中的物體扔向了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