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陸軍包贏的

字數:6820   加入書籤

A+A-


    當小玩意兒在空中振翅高飛的時候,其他人才如夢初醒。
    站在他們眼前的是晨盾科技的創始人、無人機行業的攪局者、無人機送快遞第一人、國防工業體係的最大鷹派。
    就這種人。
    出門怎麽可能不帶無人機?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隊員們剛扔出來的是撲翼機吧?”崔國勝覺得這才是正菜。
    王小帥點頭道:“是的,這是晨劍科技和晨翼科技聯合推出的小型撲翼結構偵查無人機,代號蝠翼。”
    “蝠翼?”
    “是的,蝙蝠的蝠,顧名思義,這款無人機主要以蝙蝠為仿生樣本,可以做無視野飛行。”
    一旦晨盾開始進入無人機這個舒適區施展魔法,在場的同行就覺得自己像個麻瓜。
    “什麽是無視野飛行?”
    王小帥按部就班的解釋道:“複雜視距環境下的飛行,這架無人機配備紅外和光學偵查設備。但為了以防萬一,我們還配備了雷達,就算後台控製中樞失效,前端傳感設備宕機,蝠翼也可以通過自身的雷達完成自主飛行,並且根據戰場的電磁信號反饋自動判定敵方的裝備數量和型號。”
    陳晨補充道:“當然了,這款裝備得接入千手觀音指揮係統,才能獲取數據,達到最大的功效。”
    話音未落。
    崔國勝當時就點頭了。
    接!現在就接!
    這有什麽可猶豫的。
    無人機本就是戰場偵查的主要手段。
    由於地球曲率的存在,人眼的觀測距離最多也就五公裏。
    而在戰場上,由於客觀條件的限製,觀察距離無限縮短。
    偵查,說白了就是視距的延伸。
    由於國內無人機產業鏈的完善,多軸旋翼機已經成了戰場的偵查助理。
    但這種飛機還有很多的弊端。
    第一,噪音無法解決,很容易暴露目標。
    第二,飛行有低慢小的特點,很容易被擊落。
    因此多軸旋翼機在偵查領域有點作用,但不多。
    但。
    撲翼機的出現正好能彌補這兩個痛點。
    它們體積小,還采用了撲翼的飛行模式,產生的噪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此時此刻正在戰場上,戰士們放飛的那三個小玩意兒完全沒有聲響。
    另外由於它的仿生機製,很容易做到偽裝。
    說實話,不做提前了解單憑肉眼來看。
    那三隻撲翼機就是蝙蝠,天王老子來了也是蝙蝠。
    “也就是說,一旦這種蝙蝠放出去,看到的一切,都會立刻聯網對嗎?”崔國勝已經有點按捺不住了。
    陳晨點頭:“是的,隻要接入電子數據庫,根據電磁頻譜,它可以識別出所有單位。”
    “它看見的,不僅會傳輸給戰士們,同時也會傳輸到作戰中樞。”
    “進而下發到千手觀音係統中的每一個單位。”
    “它能看見,戰士們能看見,坦克火箭炮能看見,航母戰鬥機甚至核彈製導都能看見。”
    崔國勝忽然想起了上一次和陳晨麵談時他對無人化戰爭的理解。
    當時崔國勝以為陳晨說的隻是理論。
    可是這架蝠翼機的出現,意味著陳晨已經從來理論走向實踐了。
    這架飛機存在的意義已經不是單兵作戰那麽簡單了。
    如果將它作為戰場前端探測設備,探測的信息無延遲的回傳到敵軍各單位。
    意味著陸軍幾乎擁有了全視距的能力。
    假如重要目標藏在隱秘建築物,甚至核地堡內部。
    隻要放出一架蝠翼機,穿過地堡內部的通風管道,它能完成其他單位不能完成的所有偵查動作。
    想想就覺得刺激。
    陳晨繼續說道:“除了蝠翼之外,我們還在探索另外幾個改型。”
    “以猛禽為樣本的鷹翼撲翼機,已經進入了實驗室階段,主要功能為高空精確聚集。”
    “以蜻蜓為樣本的蜓翼撲翼機,還在理論階段,主要功能以高清圖像偵查以及高價值目標識別。”
    “以蜜蜂為藍本的蜂翼撲翼機,正在最後驗證階段,主要功能是毫米級小範圍電磁打擊,專門攻擊敵人高價值的電子設備。”
    有人突然舉手道:“猛禽和蜻蜓我們能理解,挺直觀的,蜜蜂是個什麽原理?
    “這種無人機體型很小,能進入一些大型設備內,在關鍵部位釋放幹擾,從而達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陳晨這麽一解釋,大家了然於胸。
    隻要是大型的裝備,必定有大型的電子設備為支撐。
    說到底,還是集成電路。
    隻要破壞一塊關鍵芯片,就可以做到完全癱瘓設備。
    按照陳晨講述的概念。
    蜂翼無人機的體型小,可以鑽進去。
    隻要位置找的準確,不管是釋放微弱電流擊穿設備,還是進行電磁幹擾,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與此同時,王小帥補充道:“當然了,這些型號都具備偵查功能,圖像傳感器都是標配。”
    崔國勝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覺得不管陳晨剛才畫的這些餅能不能落實到生產線上。
    眼前這個能像動物一樣飛翔和閃轉騰挪的小飛機就已經很香了。
    三個參賽隊員什麽也沒有幹,隻是在掩體內做好了自身的偽裝,然後吃著火鍋唱著歌。
    前方有幾個陣地,多少崗哨,什麽火力配置就一清二楚了。
    “同誌們啊,無人化,數字化,我們喊了多少年,但是有多少單位真正邁出腳步去幹了?”
    “反觀人家晨盾,拿到軍工牌照才幾天,現在成果已經出來了。”
    “仿生這玩意兒也不是新概念吧?”
    “你們這幾家單位,有誰敢打包票說幹的比人家好?”
    麵對崔國勝的質問,其他幾家單位的代表無話可說。
    以前晨盾在搞大型查打一體無人機的時候,行業裏還是有人蛐蛐的。
    說過他們不務正業,民營企業的憑空無法保證之類的老生常談。
    但隨著人家在無人機領域站穩腳跟,優勢逐漸體現。
    人才的虹吸效應導致人家的研發這條線異常發達。
    點子跟不要錢似的。
    再加上名氣本就擁有的資本擴張功能,讓晨盾花著別人的錢,建立了很多條生產線。
    就拿小小的一架蝠翼來講。
    人家的圖紙下來,造大型無人機的生產線當場建模,當場就能生產。
    效率之高,他們無法望其項背。
    最重要的是。
    晨盾對於無人化的理解已經深入骨髓了。
    這是一家送快遞都要嗷嗷喊著無人化的企業,無人化這三個字就是他們的祖訓。
    能比嗎?
    崔國勝轉過身子,掏心窩子道:“小陳,跟你說實話,滑板車啥的,我覺得也就那樣,但你這個撲翼機,一定要重點落實。”
    “我明白,這個項目花費比較小,投入產出比很可觀。”
    崔國勝甚至都已經給他下訂單了:“你覺得,我們每一個班,配一架這種撲翼機,現實嗎?”
    聽到這話。
    其他軍官都不敢想了。
    按照保守來算,全軍有二十幾萬個班組。
    每一個班組配一架撲翼機,那就是二十幾萬雙高空偵查哨。
    好家夥!
    這要是打起仗來,敵人有幾根汗毛都看得一清二楚。
    這和地圖全開沒什麽區別。
    陳晨搖了搖頭:“不現實。”
    “多了是吧?那這樣,甲種部隊,每個班組配一架,你們總能滿足吧?”
    陳晨再次搖頭:“司令員您對晨盾,還有國內其他友商的產能沒什麽概念。”
    “這種所謂的撲翼機,聽起來很玄妙,但那是在研發層麵。”
    “這玩意兒隻要量產,二十幾萬套,可能不夠折騰錢。”
    “我想的是每人三架。”
    崔國勝瞪大了眼睛:“每人三架?”
    “嗯呐,使用一架,備用一架,另外一架扔著玩,反正價格也不高。”
    “你別吹牛逼啊小陳。”
    陳晨擺擺手:“還是之前的那個工業體係的問題,您知道小孩玩的那種電動玩具車嗎?遙控的那種。”
    “知道啊。”
    “撲翼機和那玩意差不多。電動玩具車在國外,幾百美元下不來,但是在國內,稱斤賣的。”
    事已至此,崔國勝服了。
    “那咱可說好了,我去向上麵打報告,訂單我幫你爭取,量大管飽這個事兒你得保證。”
    “我用王總的人格保證。”
    正在看直播屏幕的王小帥突然一愣,緩緩摳出幾個問號。
    與此同時。
    屏幕上的士兵已經完成了對敵陣地的偵查。
    由於撲翼機的存在,這一科目隻花費了一分鍾不到。
    比起之前海軍建立狙擊陣地進行偵查的戰術動作,時間縮短到五分之一。
    到了這個時候。
    大家對於這項比賽的賽果已經沒有懸念了。
    陸軍包贏的。
    之前神采奕奕的彭懷海臉色也變得暗淡了許多。
    本以為自己帶進精銳陸戰隊員來,在這種兩棲作戰環境中拿個名次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但沒想到。
    陸軍有掛。
    崔國勝也看到了彭懷海的情緒在過山車,於是照顧他麵子說到。
    “彭主任,你也別難過,至少能看到剛才海軍戰鬥素質是沒問題的。”
    彭懷海不買賬:“個人素質始終比不過機械素質啊。”
    “瞧你說的,偵查和行軍能用機器,真到了實打實的作戰,不能靠機器吧?”
    說完,崔國勝看著陳晨。
    “你說對嗎,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