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施裏芬的目的

字數:5231   加入書籤

A+A-




    施裏芬是被一封法國報紙吸引了注意力,但一份報紙不足以讓他產生足夠的動機來東方。
    他懂一點法語,那份招募法國退休參謀人員的招聘廣告,隻是讓他了解了東方有一個叫做閩遼的特殊政權。當時他還在法國打仗,但後來這個詞匯就不斷從他腦子裏冒出來,仿佛誰開啟了什麽機關一樣,讓他對這個特殊名字念念不忘。
    於是偶然一次,在戰後頻繁出現的某場慶功會上,他見到了曾經來到東方代表普魯士進行貿易談判的普魯士伯爵艾波林,向他打聽閩遼聯省的情況,結果這位伯爵告訴他,他在1861年來到中國的時候,這個政權還不存在,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還是他打敗了俄國。
    打敗俄國這個消息,讓施裏芬立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伯爵見他感興趣,介紹了自己的朋友,也是那次一起出訪的地質學家李希霍芬,這個人擅長從地理上分析國家形態。
    李希霍芬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學者,地質、地理和曆史,甚至經濟學都很精通,他提出了絲綢之路這個概念。他告訴施裏芬那個國家確實打敗了俄國,但不一定是這個國家真實實力的體現,他認為是地理的阻隔,讓他們產生了戰略優勢。俄國漫長的交通線,影響了俄軍的戰鬥力。據李希霍芬觀察,那個國家的人民孱弱,軍隊腐朽,不具備與歐洲軍隊抗衡的任何可能。
    一個新生的,並不強大的政權,僅僅依靠地利就能打敗俄國?
    施裏芬更加好奇,之後跟德意誌帝國外交部門的朋友了解最新情況,這才得知了這個政權的近況,就在普魯士跟法國人激戰之時,閩遼也在跟俄國開戰,而且將三萬俄軍包圍在要塞中被動防守,如果不是英國人施壓,俄國可能已經徹底退出遠東了。
    一支能將三萬俄軍包圍起來圍攻的軍隊,絕不可能太弱。可惜普魯士的國際視野還不夠開闊,對於世界的興趣才剛剛開始,以前他們眼裏隻有歐洲,甚至隻有中歐,乃至隻有中歐的德意誌地區,其他地區他們沒有影響力,也影響不到他們。
    通過漢堡等港口城市的商會反倒了解了更多,有這廈門做茶葉生意的洋行,見證了這個政權的形成,這個政權的建立者,是以為軍事能力出眾的將軍,帶領軍隊貢獻過北京,並因此戰而贏得了獨立地位。
    之後施裏芬通過德國的外交部門,跟閩遼建立了聯係,以學習的名義前來考察。
    他最大的動機,其實是考察這個國家在針對俄國時候的能力,以及對德國可能存在的軍事幫助。
    是的,普法戰爭剛剛結束,施裏芬這種人就已經看到了未來他們可能跟俄國還有一戰,至少有這種可能。假如真的發生對俄戰爭,一個在俄國更東方的存在,也許能幫俄國分擔俄國的壓力,哪怕已經戰勝了法國,普魯士思維的施裏芬依然對俄國非常忌憚,這個國家恐怖的人口注定了他們擁有恐怖的潛力,擁有能夠碾壓歐洲其他國家的龐大兵力。
    來到這個國家之後,施裏芬非常驚訝,因為這個國家的軍隊,已經擁有了非常正規的戰術能力。每個士兵都接受了完整,科學的訓練。而且服從性很高。以他的專業眼光來看,這種軍隊的戰鬥力不會差,因為高度的服從性,能帶給一支軍隊堅韌的品質,能經受住最殘酷戰場的考驗,德軍就是如此。
    他不認為閩遼軍隊能比得上德軍,但至少擁有歐洲二流軍隊的水準。唯一不足的是,士兵們的教育程度很低,基層軍官也僅僅是識字水平,這樣的教育水平,讓基層軍官很難在複雜的戰場上進行正確的判斷,做出靈活的應對。所以這支軍隊的協調能力應該很差,動員速度也不會高。
    還有一個讓他可惜的地方是,這個國家的軍隊,似乎被法國人控製了。到處都是法軍顧問,參謀部,裝備部,甚至後勤部門都聘用了法國顧問,人數多達千人。這讓他明白,這支軍隊與法國關係密切,而德國跟法國注定是死敵。
    因為剛剛發生的戰爭,他在閩遼參謀部的學習並不愉快,跟這裏的法國人幾乎每天都在吵架。很多時候,隻是為了吵而吵,法國人並不是完全意識不到他們的大炮落伍,他們隻是不願意承認法國這個出過拿破侖,這個一直引領世界大炮戰術的國家,會在火炮技術和使用領域輸給曾經難以望其項背的普魯士。
    不管出於驅逐法國在閩遼軍隊中影響力的目的,還是拉攏閩遼為德國牽製俄國的目的,都是強烈的動機,足以讓施裏芬選擇接受這個總參謀長的邀請。
    他的障礙主要是德軍內部,他需要經過批準,因為他是德國現役軍官。所以立刻從外交部門回了電報,匯報了閩遼統帥邀請他擔任總參謀長的事情,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德軍總參謀部就這件事谘詢外交部門的態度,而他們外交部門的負責人,恰好也是一位眼光長遠的戰略家俾斯麥。
    俾斯麥作為外交官,比純粹的軍人對國際局勢的了解更多,更廣泛,也更透徹。立刻就敏銳的察覺到施裏芬成為閩遼總參謀長的價值,堅定的支持他接受這份邀請。隻是他提出了相對保守的建議,可以盡全力排除法國對這個國家的影響力,但在對俄國問題上,應該保持克製,目前不適合刺激俄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施裏芬接受了來自國內,帶有戰略、外交甚至間諜性質的使命,然後上任閩遼陸軍總參謀長一職。
    上任伊始,就遭遇了巨大挑戰,他管理的總參謀部中,不是法國顧問,就是受法軍長期培訓的閩遼軍官。一個人不可能對抗環境,所以他的工作幾乎完全施展不開,根本就沒人信服他。
    他知道他必須先證明自己,然後才能得到信任,他需要一個機會。
    運氣很不錯,這個機會很快就來了,法國人在這個國家的南方,跟一個鄰國之間,爆發了衝突。
    施裏芬以總參謀長的身份,向統帥提出了幹涉的建議。
    “幹涉越法戰爭?我們確實有幹涉的充足理由,但我不認為有這個必要。”
    1873年法國為了繼續擴大在越南的利益,侵入了越南北方的紅河,試圖通過紅河打開通往中國雲南的通道,滲透進中國內陸地區。
    可是福建跟越南相隔著一個兩廣,鞭長莫及,遠不及跟俄國接壤這麽有利。遠交近攻才是最好的外交和軍事戰術,就算打贏了法國,也落不到好處。如果打輸了,還會失去法國這位好兄弟,所以劉勇強一開始並沒有打算幹涉這件事。
    施裏芬對著地圖對劉勇強分析。
    “一旦法國人控製了越南這個國家,將逼近大清國的邊境。”
    “然後呢?”
    滿清跟法國接壤,哪怕開戰,對自己似乎也沒什麽影響。為了越南人跟法國開戰,無論從心理上,還是從情感上,都不足以支持他這麽做。
    “您是通過一場民族獨立戰爭,贏得現在的獨立地位的。恕我直言,福建南邊的兩廣地區,生活的民族依然是與您一樣的民族,您的獨立戰爭並不徹底,並沒有完全將整個民族解放出來。我相信您未來肯定會有類似計劃。”
    當然,中華必歸一統,在沒有一個民族對統一有漢民族這麽強烈的執念。
    劉勇強點點頭。
    “所以現在任由法國人靠近清國的邊界,是在給將來的我們遺留危險。而且您的民族獨立計劃如果要繼續實施,向南發展會更容易成功。”
    “說詳細點。”
    “南方的兩廣地區,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版塊,比較容易建立穩定的防線。如果您將來要統一整個漢民族區域,無論從哪個方向出擊,福建的地理位置都勢必會遭受清國圍攻。要破解這種困境的唯一方式,就是優先攻取較為容易防禦的兩廣,這樣才不會腹背受敵。”
    德國人位於歐洲中部,四戰之地,似乎對圍攻比較敏感。
    劉勇強仔細考慮了他的話,覺得不無道理。如果哪天爆發統一之戰,福建的位置確實容易遭受攻擊。北麵的浙江,西麵的江西,南麵的廣東都有可能攻擊過來。雖然他有些看不起清廷,就軍事論軍事,南下兩廣確實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向。占領兩廣,就隻需要麵對一個對敵正麵,如果要從其他方向取得這種戰略效果,往北至少得打到長江,英國鐵定幹涉,往西打完江西後是令人頭疼的湖南,湘軍的大本營。
    支取北京倒是容易,可打下北京後,還得收拾一個四分五裂的爛攤子,打一場漢人內部的軍閥混戰。至少目前,他沒有傳檄而定的威望。
    隻是對於失去法國這個暫時的盟友有些舍不得,法國人輸入的技術太關鍵,幫助極大。法國在軍事、技術領域跟閩遼的合作範圍又深入又廣泛,一旦跟法國交惡,這些合作勢必受到影響。
    可從長遠看來,閩遼跟法國並沒有長久的合作基礎,反倒是跟德國更像天然的盟友,跟德國可以夾攻俄國。法國嗎,普法戰爭後他們的敵人注定隻有一個,那就是德國。跟法國合作他又不能飛去歐洲打德國,也沒必要。
    “我們跟法國有太多的合作,軍事、經濟領域廣泛且深入,我很難冒失去這些合作的風險。”
    劉勇強依然無法下定決心。跟法國的合作,是曆史遺留的遺產,是十年經營的碩果。
    “法國能的合作,德國同樣可以。我保證可以說服德國跟我們進行同樣廣泛且深入的合作!”
    這隻是一句空頭保證,但劉永強還是接受了,因為時間不允許他看到跟德國合作的成果後在動手,法國人不會給他這個時間,越南人同樣不會。
    而且他有足夠充足的理由介入,閩遼跟越南之前簽訂過友好條約,雖然不是盟友,卻有約為兄弟之國,守望相助這些不具約束力的詞匯。我說有幫助兄弟的義務那就有,說沒有就沒有,解釋權在我。
    而孤立無助的越南國確實向閩遼駐越南代表發出過幫助的請求,一旦不回應,或者回應的晚了,越南國可能就跪了,這個王國現在的骨頭,跟大清一樣軟。
    於是立刻行動,第一溝通越南國,閩遼將幫助其斡旋,第二照會法國人,對越南事務表達關切,希望斡旋談判。
    兩份外交公函發出,意味著閩遼正式介入。
    喜歡開局一顆頭,爭霸全世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開局一顆頭,爭霸全世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