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經濟戰場

字數:5621   加入書籤

A+A-




    法國施壓讓施耐德家族撤出閩遼,這種規模的工業輸出,法國知道意味著什麽。閩遼也不支持施耐德公司,三千人技術人員已經在這裏工作了兩年,建立了規模龐大的工廠,如今還在擴大,人數已經增加到上萬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本地人。
    對施耐德家族而言,這是他們的私有產業,前景太好了,因為東北實在是太適合發展重工業。這裏的產品通過大連港口輸出,已經占據了大清、朝鮮、日本和越南市場,連英國鋼鐵都沒法跟他們競爭。
    這裏正在大修鐵路,發展軍事力量,這些都是利潤極為豐厚,也是施耐德家族最擅長的領域。
    法國政府讓他們離開,是不想讓競爭對手變強,閩遼不幫他們,因為他們走了,這龐大的資產瞬間就能被大連造船廠接手。
    隻有施耐德家族在為自己的利益孤軍奮戰,這是一場經濟的戰鬥,商人是參戰的士兵。
    與此同時,英資在中國卻風生水起。即便是跟閩遼政治關係上下起伏的時候,他們在這個政權治下的經濟利益都穩步提高。
    在台灣,英國人占據了這裏三分之一的茶園,龐大的英國資本開辟了大量的茶山,獲準了修建鐵路的權利,將茶葉不斷輸送到港口,然後賣回英國。在這裏經營茶葉生意,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氣候適宜,而且有無數經驗豐富的茶葉工人可以招募。短短幾年時間,就讓在印度經營茶葉變得無利可圖,那裏唯一的優勢,或許隻剩下距離較近這一點了。但運輸上反而不占優勢,因為這裏的規模,讓每一艘茶船能最快的裝滿船艙,在印度他們則要等待很久。
    跟英國的合作,讓福建保住了自己成體係的茶葉產業,依舊占據世界市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市場,福建成了茶葉的代名詞,成了茶葉的品牌,定義了茶葉的概念。印度茶也好,印尼茶也好,但凡味道不同,那就是次等貨的口感,不但價格低,產量還小。
    茶葉產業的持續增長,又為福建引來了工業化技術。工業技術是有門檻的,初期肯定會賠錢。隻有最有優勢的產業,最能承擔工業化初期的成本。當無數中小茶廠引入蒸汽機,於是上下遊市場出現,煤炭開始大批量進入各個城鎮,價格開始下降。而蒸汽機的製造,也成了一項產業,價格也被打了下來。熟悉蒸汽機的工人多了起來,開始在其他行業利用這種動力。
    遼東鋼鐵湧入福建,出現了第一批使用蒸汽機將優質鋼鐵鍛壓成鐵鍋、鐵鏟等各種小工具,然後通過閩商在南洋的商業網絡,將這些小商品賣給越南人,菲律賓人,馬來西亞人,別看規模小,利潤薄,但總量不可小覷,每年出口額也高達千萬兩銀子。
    小生意的逐步積累,工業技術的逐步提高,小工廠能做的東西越來越多,技術越來越精湛,一些小工廠裏也出現了一些天賦異稟,非科班出身,卻極富創造力的工業家,是他們,而不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高技術人才在一項項具體的手藝中,引入蒸汽動力,進行工業化的。
    劉勇強非常欣喜看到這兩年的這些變化,他知道這是水到渠成的結果,隻是現在還沒有成氣候。福建出現了100家使用動力的小五金工廠。這就是中國人的特點,但凡某個家族的某一個人掌握了一項發財之道,其他人立馬就撲上去了。小五金加工這個行業,算是被他們壓到最低價格了。
    所以他現在根本就不怕法國撤離,施耐德公司試圖找他幫忙,給他一批軍事訂單,讓他們能喘口氣,劉勇強也拒絕了。
    這種經濟戰,就讓搞經濟的人去辦,他隻能政策作為武器。
    至於英國人,目前還是以合作為主。但最近他打算對英國人動手,準確的說是撈的盆滿缽滿的英資下手。
    刀不是劉勇強自己打造的,而是英國人遞到手裏的。
    小銀行家找他幫忙,因為他打算對匯豐銀行進行一次奇襲。
    匯豐銀行已經成立七年,同樣的經營模式,同樣的專業操作,讓他成了科利銀行最大的競爭對手。雙方公平競爭,匯豐的操作明顯更有氣象,背後有更多的英國銀行資本,成立當年就在倫敦、巴黎開設分行。匯豐在上海發行的銀行券非常堅挺,跟科利銀行競爭激烈。科利銀行一直都想打倒匯豐,原本沒什麽機會,因為對方的經營同樣穩健,有專業的風險控製機製,儲備金又雄厚。
    可今年全世界爆發經濟危機,銀根緊張。美國數以萬計的企業倒閉破產,連一些鐵路公司都揭不開鍋,修了一半的鐵路沒有融資直接丟了。歐洲普法戰爭或許是這場災難的起源,至今都有些緩不過勁。這時候,匯豐冒險給左宗棠3000萬兩銀子的貸款。這種生意以前一直都是科利銀行壟斷,這更讓小銀行家不滿,認為匯豐動了他的蛋糕。
    “你有把握嗎?”
    商戰這種事,一棍子打不死敵人,自己就會受到反撲,而且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隻有過後才能收割蛋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有。匯豐這筆貸款並沒能全部消化,其中1000萬兩還在他們自己手裏捂著。匯豐的銀根緊張,這時候隻要擠兌,他肯定破產。”
    這種巨額融資,匯豐這樣的大銀行一般都不會捂在自己手裏。他們將自己的資金借給大客戶,比如左宗棠,收取高達百分之十幾的利息,然後將這些債務化整為零,賣給錢莊、票號這些小金融機構,他們大概從中抽兩三個點的利潤,然後迅速套現。
    可這筆款子,因為世界經濟危機,到處錢緊,匯豐並沒有全部賣出去。他們的資金也不全是自己的,很多都是發行銀行券吸取來的資金,是儲戶和使用銀行卷的客戶的錢。這時候大批人拿著存折、支票和銀行卷去兌換現銀,匯豐瞬間就會倒閉。倒不是虧了錢,而是資金鏈斷了。
    “那你就去幹吧,我全力支持你。”
    科利可是自己的銀行,劉勇強始終保持控股,一再擴大股本,如今資本金1000萬銀元,他還是占股51,而華人股本高達80以上,基本可以當成華資銀行來看了,隻是操盤的是一個英國銀行家罷了。
    “香港那邊肯定會幫他們,匯豐在香港有發鈔權。這對我們很不利,我希望閩遼能給與科利銀行同樣的權力。”
    這是小銀行家求助劉勇強的目的。
    這件事他說過很多回了,希望取得閩遼的發鈔權。閩遼至今沒有自己的法定貨幣,因為不需要。科利銀行的銀行券早就流通閩遼多年,早就在事實上成為老百姓使用的法定貨幣。
    給一個名義上的發鈔權,隻是將官方信用注入銀行,劉勇強有些猶豫。他遲早是要建立自己的中央銀行,而且是順應大勢搞金本位,隻是黃金短缺,中國是一個白銀帝國,改革的成本太高,一直下不來決心。
    兩人商量了很久,劉勇強還是沒給科利銀行想要的發鈔權,但下達了正式公文,科利銀行的銀行券可以通行閩遼地區,官府將以科利銀行卷作為稅收貨幣。一部分賦予了它法定貨幣的功能。
    有這個基礎,科利銀行終於啟動了。
    於是當李鴻章、王圓還在談判桌上跟法國人較量的時候,一場經濟戰悄然在上海這個金融市場揭開戰幕。
    突然有小道消息傳出,匯豐銀行要倒閉,他們銀庫裏的錢已經抽幹,發行的銀行券根本兌不出銀子。
    客戶們開始湧入匯豐銀行兌現銀,一開始匯豐銀行還能撐住,可很快大客戶一個個紛紛上門,這就有點撐不住了。開始緊急收賬,將銀行借給錢莊、票號的賬收回來。這又導致小金融機構資金鏈斷裂,一場金融風暴席卷上海。
    大擠兌開始了,不止匯豐銀行,所有外國銀行都受到了衝擊。英資、法資、德資銀行全部被擠兌,科利銀行也不例外。
    這本就是一場以本傷人的戰爭,真刀真槍,拚的就是誰有錢。銀行之間戰爭的彈藥,正是金錢本身。因為是科利銀行發動的,所以他早有準備,囤積了大量現金,結清了很多賬款,收縮銀根。
    於是成功靠硬實力撐過第一波危機,就在小銀行家以為戰爭結束,之後可以等待收割紅利的時候。這場戰爭以他沒估計到的規模還在擴大,大量錢莊倒閉,上海的貿易都受到影響。原本貨船到期,都有合作的錢莊開出莊票,作為交貨期間資金流轉憑證,從而讓大額貿易不需要現金周轉,這玩的都是信用。錢莊倒閉後,貨船賣不出貨,買不來貨,貨物大量積壓。
    幸存的少量銀行緊捂著銀庫不敢放貸,而且這種規模的貸款本身,就不是靠自有資金能做的,靠的都是信用。而信用的初始來源,是金庫裏的金銀。
    這場經濟危機,相當於打擊了整個銀行業的信用。從上海傳導到了全國各地,而科利、匯豐這種全國性大銀行,各地資金都收緊,都在麵臨擠兌。匯豐已經開始對不出錢,試圖增資度過難關,可歐洲也抽不出來錢。香港的貨幣發行權以前是利器,讓他們可以從香港籌集到大量現金,現在則成了死穴,因為香港也開始擠兌了。港府硬撐匯豐,製止擠兌,出台各種政策。
    科利突然頭大,緊急找到劉勇強。
    “這次匯豐肯定死了,但我們可能也會跟著死。”
    本以為是一場突襲,沒想到成了同歸於盡。
    “閩遼的法定貨幣,加一筆現金注資。政策我有很多,但錢隻有一千萬兩。”
    就看小銀行家怎麽操作了。
    他開始跟閩遼政府談判,最後收了閩遼1000萬兩注資,將科利銀行50的股份讓給閩遼政府。其實可以不賣,但賣給政府後,他認為可以得到更多。有了政府背景,接著獲得發鈔權,信用更堅挺。
    於是他先嚐試在閩遼地區恢複業務,這裏人對政府的信心能轉移到對科利銀行上,嗯,現在名字改了,叫閩遼科利銀行,主動加了前綴,到處宣揚閩遼政府的入股。
    閩遼業務恢複的很成功,有當地政府作保,商人又不可能不交易。於是錢和信用都開始在閩遼銀行賬上流動起來。
    而匯豐等銀行信用破產,硬撐到年底,眼看業務恢複無望。宣布接受科利銀行收購,成為科利銀行控股銀行,並宣布退出銀行卷發行領域,成為一家專注於儲蓄貸款業務的普通銀行。
    閩遼科利銀行開始坐享金融業豐厚的蛋糕,成為唯一的大贏家。在各口岸確定了當之無愧的第一銀行地位,發行的銀行券也自然帶有法定貨幣的特征,暢通無阻。並聯合各大外資銀行,本土錢業公會,建立東方銀錢行會,引入英國銀行業規範。一家家銀行主動放棄銀行券發行——不放棄的無法加入這個行會,改為流通科利銀行券。科利銀行支持各大銀行的業務發展,為他們信用保證,相當於確立了自己中央銀行的地位。
    這場經濟暗戰中,英國政府自始至終都沒什麽太大作為,因為伊犁的事情還沒有結束,他們很想支持清政府收回伊犁,但清政府自己仿佛不太感興趣,他們似乎更渴望跟俄國進行合作。
    但是伊犁英國鞭長莫及,為了防止俄國人在這裏徹底站穩腳跟,他們打算親自上場,同治十三年初,英屬印度軍隊開進了阿富汗,提前發動了第二次阿富汗戰爭,再次挑戰帝國墳場副本。
    喜歡開局一顆頭,爭霸全世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開局一顆頭,爭霸全世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