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看來,還是有人懂自己的啊!

字數:5876   加入書籤

A+A-


    皇祐三年,六月。
    趙珣從廣西邕州回來。
    畢竟帶去的是黎元軍,而不是一般的大宋禁軍。
    此仗,自然是沒什麽太大的難度。
    隻不過,廣西的作戰環境跟中原地區的作戰環境還是有所不同。
    也得虧他們作戰的時間,主要是集中在秋冬。
    若是放到夏季高溫多雨、蚊蟲還多的時候去打。
    估計軍中甚至還有可能會引來疫病。
    說起來……
    這大宋北方的疫病也是不容忽視。
    近兩三年以來,已經多次下達了相關的旨意,讓地方州縣,一定要好好地救治病人。
    “豫王殿下!”
    趙珣向趙昕行禮。
    趙昕也是道:“沒損失多少人吧?”
    趙珣的臉上自然是不容樂觀。
    雖說他們有火槍、火炮。
    但人家也有地利。
    而且那邊作戰的時候,像是水塘、山林這樣的地方比較多。
    這對他們這些從中原遠道而來的士兵來說,確實是很巨大的挑戰。
    見趙珣一臉悲痛的神色,趙昕也是道:“厚葬!”
    沒辦法!
    當兵就是這樣!
    最後……
    數據一公布,才死了七個。
    不過趙珣做得很對!
    就算是隻死了七個!
    這也不是他們黎元軍能夠承受得了的。
    趙昕便拍了拍趙珣的肩膀。
    接下來……
    是時候考慮弄一個大大的墓碑了。
    前麵寫天下黎元、後麵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再寫上自己的名字最興來,某年某月某日。
    石料用花崗岩,漢白玉。
    至少得弄個十米,二十米高的。
    當然!
    這得看工匠的技術如何了。
    據趙昕目前所知,很多墓碑的高度,不會超過六米。
    總之……
    弄得越高越好。
    順便……
    自己接下來也得練練字,因為到時候題刻的時候,肯定是要用自己寫出來的作為參考。
    隨後……
    趙昕便把趙珣帶到他爹爹的麵前,然後找他爹爹要賞賜。
    ……
    朝堂上。
    趙珣一五一十地交代了整個戰鬥的經過。
    這儂智高,還是有一點實力的,至少看上去,隊伍也很是齊整,而且都統一了衣服,全都穿紅色的衣服,所以看著儼然如同精銳一般。
    隻可惜……
    他們遇到的是這世界上第一支裝備火器的部隊。
    其實一開始,黎元軍是很順利的,幾乎就是摧枯拉朽一般,隻不過……
    後麵打著打著,這儂智高也就學聰明了,甚至還裝了一次假死,想要以此來騙過趙珣,隻可惜,趙珣根本不信。
    畢竟隨便丟出來一具屍首,就說是儂智高,傻子都不會相信。
    隻有那些隻顧著自己搶功的人,才會去為了自己的功勞,而強行證明這就是儂智高的屍首。
    果然!
    在趙珣繼續派人追擊之下,終究是逮到了真正的儂智高,以及他的家人。
    “整件事的經過,就這樣!”
    趙珣很會避重就輕地,就把火槍、火炮的字眼,都隱去。
    隻是說,兩軍對壘。
    對方軍容嚴整。
    一看,也是頗有實力。
    初戰,其實是在相對平坦的地方打的,而對方見戰事不利,於是便率部退入山林,第二戰,第三戰,他們便在山林之中追著儂智高一直打。
    而黎元軍,也是此時才出現的傷亡。
    此戰,一共殺敵一千餘人,剩下的基本上都已經投降了。
    說實話!
    由於這些年來儂智高一直都被交趾的李德政給針對,所以其實,儂智高此時的實力,也不算是太強。
    當然!
    強不強,那得看對比。
    如果是跟大宋的禁軍比起來,那說不定儂智高還要更厲害些。
    隻是……
    這敵人的總數才幾千人,還不到一萬,確實也是有點不夠看。
    因此……
    這一次的勝仗對整個大宋朝廷來說,卻也算不得是什麽。
    給趙珣升了官,然後又宣布了其他所有人的賞賜。
    這接下來,便是下葬,以及追悼會。
    另外……
    人死了,還得補充新鮮血液。
    雖說這對已經失去了一位親人的家庭來說,這很殘忍。
    可這人不補,也不行。
    反正……
    趙昕絕對是已經做好了要挨罵的準備了。
    說不定家屬情緒一激動,就讓他賠她的丈夫、她的兒子,這些,趙昕都在腦海中已經想過。
    隻能說是一個個家訪吧。
    好在,也隻有七個。
    很快……
    趙昕便來到了第一家。
    家裏兩個老人,一個妻子,然後四個小孩。
    大的那個,看上去才不過十五六歲,小的那個,則還在繈褓之中。
    趙昕問了問對方一共幾個孩子。
    當然,趙昕不是不識數,而是不知道有沒有正好沒在家的。
    這家中的老人,也是把人數都給趙昕報了,道:“一共六個,中間夭折了兩個,如今就隻剩下這四個。”
    趙昕也是道:“真是不容易,其實今日我來,是想告訴你們一件事。”
    家中的老人都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麽一回事。
    這大的十五六歲的那個,倒是仿佛明白了。
    問道:“是因為爹爹死了,接下來,就要我去頂替爹爹?”
    趙昕其實很不想說出這樣殘忍的話。
    可他不得不這麽做。
    隻能是點了點頭,然後道:“不過你還小,不用那麽急,我們黎元軍,可以等到你成年,而且成婚生子以後,再來報道也不晚。”
    大的十五六歲的人便道:“豫王殿下今年幾歲?”
    趙昕便道:“十三吧。”
    然後對方便道:“那我比豫王殿下,還大了至少兩歲。”
    趙昕便道:“對於你爹爹陣亡的事,我隻能說,很抱歉,其實……你們大可不必去遭這樣的罪。可……”
    然後對方便打斷趙昕道:“可我們當初選擇了要從軍。豫王殿下您還記得,您曾經騎在馬上,圍著我們轉圈?問我們是否願意追隨你?”
    趙昕便道;“這自然是記得。”
    對方便道:“那便好,我今後也願意追隨殿下。”
    不是!
    我都準備好接受你們的譴責了,你們怎麽不按套路來。
    不過想想也對!
    如果家裏沒有人從軍了,那就意味著將會失去特權,以後說不定就會跟趙昕漸行漸遠,也可能失去了繼續上升的通道。
    隻要是心裏麵還有點夢想的,誰不願意追隨一位強者,一起打天下?
    這樣的機會,其實也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得到的。
    對方最後又道:“爹爹經常在休假的時候提到殿下,提到黎元軍,說殿下,還有黎元軍跟其他地方的都不一樣,在裏麵,有著家一樣的感覺。”
    “我以為,爹爹他並不會後悔戰死沙場。況且我們家受殿下如此恩惠,也不能不知恩不報。”
    趙昕由於不太明白家一樣的感覺,是什麽樣的感覺。
    因此也是問道:“家一樣的感覺,是什麽意思?”
    對方也是撓了撓頭,隻能是粗略地去描繪道:“大概就是很團結,每一個人不是單純地為了立功,為了欺負別人。而是互相會很是幫助。”
    趙昕聽著對方的話,也是差點熱淚盈眶。
    看來!
    還是有人懂自己的啊。
    隻可惜……
    如今對方已經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