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裴徹想看兒子
字數:3256 加入書籤
看著李氏如今憔悴的容顏,謝觀心中複雜,也不知是出於什麽心理,他開口道:“陛下封了我為郡王。”
“郡王……”李氏重複地呢喃一遍,蒼白的臉上揚起勉強的笑容,像是在為他高興,“這樣好,往後你就不用再過苦日子了,封號是什麽?”
“康。”
“康,康好,”李氏喜極而泣,“康字好,我也盼你健健康康的,你萬不可像你哥哥那樣犯錯,不能惹你父皇生氣,知道嗎?”
謝觀看著他,分不清她是真的高興,還是仍在為謝玄傷心,理智告訴他,是後者。
而下一瞬,李氏的笑容斂去,問出了心底的疑惑,“你,你哥哥怎麽樣了?你哥哥他……”
“他死不了,隻是流放而已。”即便是意料之中,謝觀還是心涼。
李氏愁著眉,聽出了兒子的不滿,可她如今身在冷宮,實在沒有其他人可以囑托,“他被流放了,日子定然不好過,我知你心中怨恨,不奢求你的原諒,但你哥哥這些年確實不知你的存在,他若知曉,定會護你周全的,你是郡王了,我請求你,能看護他一二。”
看護一個人,對於身為郡王的謝觀來說,算不上難事,甚至算不上一件事。
李氏就是這麽想的。
可請求的話,聽在謝觀耳中,是不同的意味。
生母到這一刻,都在盡力為謝玄計。
謝觀覺得可笑,自己很可笑,“從我站在你眼前起,你心裏想的,就是如何與我開口護謝玄,而非真心想問我過得如何吧?”
李氏眼中含淚,搖頭辯解,“你怎麽會這麽想,你們兄弟二人都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我怎麽會不關心你啊!”
說著便想去拉謝觀的手腕。
謝觀下意識地退後一步,躲了過去,這一幕與從前謝玄生氣躲避李氏觸碰一模一樣,李氏眼前不由地閃過謝玄的臉,揚在半空的手僵了僵。
謝觀見李氏愣神,自然認為是自己的躲避讓李氏傷心了,諷刺道:“關心我,你可知我姓名?”
李氏回神,“我當然知道,他們喚你越梟。”
謝觀又道:“不,陛下為我改了名,我再不喚那個討厭的名字了。”
李氏追問,“那,你喚為何名?”
謝觀不想說,偏是不告訴李氏,隻道一句,“你也不曾問我,我幫助謝玄做惡事,陛下對我的懲罰是什麽。”
“是……什麽?”李氏一怔。
謝觀終於露出一絲笑意,卻是惡劣地,報複性地,幸災樂禍道:“陛下命我離京,外封貧瘠的邊境之地,此生大概不會回來了,我自身難保,也無法替你看護謝玄。”
兩個兒子,不是流放就是外放,這於李氏而言是毀滅性的打擊,比廢後更痛苦。
這讓李氏驚覺,今日可能是見小兒子的最後一麵。
一時間,她唇瓣都變得蒼白,垂下的手無力至極,她想關懷對方,可是話還沒出口,對方便已冷漠地踏步離開,像是完成了一樁心事,再無留戀。
李氏看著遠去的背影,自己卻因身在冷宮,無法追上去,她滿心的懊悔,最終,也未知他的新名字。
在謝觀離開京城的這一天,安陽公主府收到了一顆來自康王府的小金樹。
豪橫的程度,令人瞠目。
運送途中怕叫人誤會,特意遮擋住了金樹的光芒,金樹上掛著玉飾,價值不菲。
謝觀說這棵樹跟了他好幾年,而今要離開,不方便帶著,就送給了謝桑寧夫婦。
從今年的三月至今不過兩個多月的功夫,就接連發生一樁樁大事,先是失蹤多年的太子歸來、公主婚嫁,再到李氏倒台、宣王被貶、皇後被廢,又到現在的外放康王。
沒一件是小事。
而謝觀的離京,也帶走了京城的動蕩,重新恢複了平靜,就如同之前的二十年一樣。
所有人循規蹈矩地生活著,平陽公也奉旨率京機衛調查林氏一案,沒多久就有了線索,追尋線索讓真相大白。
晉元帝並未逃避結果,當年的錯誤決斷,讓林氏一族葬送,如今為林家平反洗冤,必然會影響民心。
倘若晉元帝正直壯年,或許還要猶豫,但現在的他早已過花甲之年,江山遲早要傳到下一代的手上,他希望來日交給謝歡的江山,是風清氣正的盛世,而非沉屙積弊的爛攤子。
所以由他而生出的錯誤,就該由他來承認,糾正。
晉元帝向萬民承認過錯,並下罪己詔,臣民皆驚。
後追封林氏先祖為功臣,配享太廟。
至此,翻案的林家後輩,也不需要再過東躲西藏的日子,林裘光明正大地帶著弟弟妹妹回了林家的祖宅。
又因帝王的愧疚,林裘直接被授予了武將官職。
前陣子在校場對謝昭出言不遜的幾名校尉皆以各種理由被停職,職位有了空缺,林裘替補進去,與謝昭同一職級。
楊柳依依,烈日當頭,綠蔭也難掩滾滾熱浪。
轉眼已經到了六月初,裴徹雖還未歸來,但寧國公府上下已沉浸在等待的喜悅中,最歡喜當屬段姨娘,一日總要走到正門邊七八回,望著街道的盡頭翹首以盼。
哪裏知道裴徹並未第一時間回京,而是繞到去了趟金陵,想去看一眼洛氏母子。
自打洛氏產子後,裴徹有給洛氏寄錢的習慣,記住了洛氏的居住之地,進入金陵城時還在街上徘徊了一會兒,買了些禮品,沒有空手而去。
豈料宅院內是人去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