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道防線

字數:4610   加入書籤

A+A-


    蘇任啟等人於兩天後回到陰山隘口。他看到此刻原本守在隘口前與袁勳對持的聯軍已經不見了。他心想:聯軍一定是收到靈州城失守和石魔隊伍被剿滅的消息後調整了戰略。
    在帥帳中於成誌與袁勳及幾位高級將領向蘇任啟介紹這幾天聯軍的具體動向。他們並對聯軍的下一步計劃展開分析。
    “聯軍的戰略意圖已經很明顯了。”袁勳說道。
    “他們知道我們的兵力比他們的少,單兵素質低,之前能夠長期對持不過是依杖大陰山有利地型;可咱們在以後的混戰中並沒有把握取勝;因此,他們想縮短防線,集中兵力一方麵提高與咱們長期對持的能為,二來加強攻勢盡快拿下豐州城。”袁勳繼續說道。
    “還有,他們知道有阿信和那些江湖英雄在,小規模的戰鬥他們打不過,因此放棄原先滋擾計劃,采用這個方法消耗咱們。”於成誌說道。
    “他們都集中到一塊也好,到時一鍋端省得麻煩!”蘇任啟說道。
    哈哈哈……
    蘇任啟、於成誌和袁勳三人啞然失笑起來。在座的眾將不知具體內情對三個頭頭忽然失笑淨是一頭霧水。
    “既然如此,他們在我們去豐州必經之路上設下幾道防線?”蘇任啟問道。
    “三道,由不同的國家擔任,而且每一道駐守的人數都不同。”袁勳說道。
    “咱們收集到這三道防線守將的具體情報沒有?”蘇任啟問道。
    “有的,第一道由高句麗國的兵將組成的防線。”袁勳說道。
    “高句麗?他們原先不是不參與這次的聯軍嗎?怎麽突然也來趟這渾水?”蘇任啟問道。
    “我估計他們收到消息知道我們實際兵力比聯軍少,以為可以勝券在握,因此派人過來分一杯羹。”袁勳說道。
    “他們倒是挺會找機會,不過沒關係彈丸之國能派出多少人。”蘇任啟說道。
    “他們派出一萬一千人全壓在這道防線上了;他們的主將金碩錫,副將李東奎;聽聞他們在劍道上自成一派,在高句麗小有名氣。”袁勳說道。
    “嗬嗬…棒子有點意思,剽竊之國若不是中原武學對外傳播,他們現在打架還隻靠吐口水和扯頭發。”蘇任啟說道。
    “你別大意,我昨天派了一名小將去試探了他一下,被他打敗了,還受了點小傷。”袁勳說道。
    “沒事,下次我讓黃梅龍莊的黃勝岢去把他們倆收了;你隻要派兵給他助陣就行。”蘇任啟說道。
    “沒事,我再說第二道防線的守將是突勒古息部的乙息可汗;我沒收到有關他善長消息,不過這條防線的人數比第一條多六千人。”袁勳說道。
    “我多問一句,突勒國阿史那部、阿史德部、烏古斯部和古息部在聯軍都有參與;咱們能搞到他們部落之間私下的關係嗎?”蘇任啟問道。
    “論實力烏古斯部與阿史那部差不多,古息部次之,阿史德部最弱;不過他們之間私下的關係,我們手上暫時沒有相關信息。”袁勳說道。
    “沒事,單靠人數對抗,咱們也能輕鬆突破這道防線。”蘇任啟說道。
    “接下來我講講第三道防線:這條防線距豐州城僅三十裏,那是他們最後一道防線;由勃海國參與聯軍的所有人員組成,共計五萬人;他們的主將是任永壯;此人幾個月前曾被我朝蘇大帥下令讓東北線邊境上的將士出擊,並將其所打敗,因此他對蘇大帥懷恨在心。”袁勳說道。
    “這個我們倒是不那麽輕易拿下了;盡管咱們人數比他們多,但是沒到決戰時刻咱們也不能把所有的家底都派上去。”蘇任啟說道。
    “是的,咱們不僅要盡快拿下它,而且還要在豐州城那邊蘇大帥糧絕之前拿下來是有些困難了。”袁勳說道。
    “對!對!許多小問題聚在一起便成了大問題。”於成誌說道。
    “他們現在明顯是想方設法拖住我們營救蘇大帥的時間。”袁勳說道。
    “既然這樣,那咱們就想個法子逼迫他們主動與我們決戰。”蘇任啟說道。
    “他們既然已經知道我們的意圖,因此想讓他們上當恐怕有點難。”袁勳說道。
    “沒事,這第三道防線由我親自帶人去破好了。”蘇任啟說道。
    “我不僅能讓第三道防線的守將自己上門找咱們,而且能整個聯軍都過來與咱們決戰。”蘇任啟繼續說道。
    “兄弟,你有什麽法子快說。”於成誌問道。
    “他們自信能跟咱們作持久戰的基本條件在於糧草充足;我們自然也能夠讓他們沒米下鍋。”蘇任啟說道。
    “這個想要換作以前,一點都不現實,但是現在阿信帶過來這麽多江湖好手,燒掉他們的糧草不是不可能。”袁勳說道。
    “沒錯,我們有火藥粉,把它撒到他們的糧草堆裏點火,到時他們想救都來不及。”蘇任啟說道。
    “攻其不備,趁他們還不知道咱們手上有這玩藝,因此這法子可行。”袁勳說道。
    “那接下來,由袁大哥密切關注他們全軍的動向。”蘇任啟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兄弟放心好了,包在我身上。”袁勳說道。
    “於大哥,咱們的後手都準備好了沒有?”蘇任啟問道。
    “兄弟放心,妥妥的!”於成誌說道。
    “那我先去找薩道長、彭天壽、黃勝岢他們幾個聊燒聯軍糧草的事情;你們在再看看計劃還有沒有什麽紕漏。”蘇任啟說道。
    蘇任啟說完就走了。其他將領也回自己的營帳。帥帳內隻剩下於成誌、袁勳和上官箐。
    上官箐在剛才蘇任啟等人在聊重大決策上沒有發言權。她卻在蘇任啟說話過程中起不少疑問。她似乎感覺到於成誌與袁勳對蘇任啟言聽計從。她隱隱感覺到他們三人一定有事情瞞著自己。她性子直,對於這事情越想心裏越不舒服,總想把它弄個明白。
    “兩位大哥,阿信的做法經常走險棋,不是每個人都能跟得上他的節奏;我說不動他;你們可要管管他一些才行。”上官箐說道。
    “弟妹,麵對聯軍兵力強,營救蘇大帥時間緊迫的重大問題上,我與於大人都無法破局;阿信的想法雖然大膽,但也不是不可行,你讓我們說點什麽好呢。”袁勳說道。
    “但他也不至於讓你們對他言聽計從吧。”上官管說道。
    呃……
    袁勳與於成誌對望了一眼,接著搖了搖頭。他們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在這裏,你們不說他,也沒人能夠說他的了。”上官箐說道。
    “弟妹,現在我能說阿信全憑兄弟關係。”於成誌說道。
    “其實…算了,我還是老實跟你講好了,反正咱們都是自己人。”於成誌繼續說道。
    “難道,這裏邊還有什麽秘密?”上官箐問道。
    “弟妹,大哥告訴你的這個秘密等於違抗皇令,你可不能再傳他耳。”於成誌說道。
    “阿信其實是大都督,是整個北伐東北、西北兩路三軍的主帥,而我隻是他的代言人,是用來迷惑敵人偵察的;阿信沒跟你講清楚,那是他有難處,又鑒於這營救責任重大;它不僅關乎整個豐州城軍民的生死,而且這一戰也是關係到武周整個北境邊線能否長期和平安定的關鍵。”於成誌說道。
    “怎麽會是這樣!”上官箐說道。
    “作為幕後主使也是阿信跟皇帝提出,皇帝為他保證過了的;許多將士並不知道撐握實權的是他,而我隻是個代言人;阿信不迷戀權勢,他打算打完仗後交出兵權;他這麽做的目的是不想讓皇帝私底下背上‘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罵名。”於成誌說道。
    “原來是這樣,難怪我祖奶奶是護國誥命夫人,官職等同從一品還得對他畢恭畢敬。”上官箐說道。
    “所以說,在這裏所有的決策權都在阿信手上,我們能說什麽。”於成誌說道。
    “再說,阿信的計劃隻是有點風險,不是不可行,試問打仗哪一步沒有風險?”袁勳補充說道。
    喜歡天罡地契金剛伏魔手請大家收藏:()天罡地契金剛伏魔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