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彌補遺憾,這一次,三榜第一!!!

字數:15534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那什麽《非誠勿擾》,好像沒必要去看了吧?”
    也許這位網友隻是個人的想法。
    也許,他平時也不喜歡去看電影。
    也許。
    他是不想花50塊錢。
    但不管如何。
    這位網友發出這一句話之後,他得到了無數人士的跟貼。
    “哈哈哈,終於有人說不要去看非誠勿擾了。”
    “嗯,看了愛情公寓的片花,還看什麽非誠勿擾啊。”
    “對,愛情公寓免費,據說還有20集,非誠勿擾50塊錢,隻有100來分鍾,誰傻會去看?”
    “我承認馮曉剛拍的喜劇片不錯,但是,與愛情公寓相比,我覺得非誠勿擾可能有些過時了。”
    非誠勿擾是否過時?
    暫時還沒有人能夠下定義。
    但每一種娛樂產品,他都是有時效性的。
    以前覺得很經典的,現在來看,也就那樣。
    不是以前拍的就不好看。
    這是因為大家的審美,或者說是追求變高了。
    以前沒看過太多喜劇片的時候,你會覺得非誠勿擾的喜劇,就是當時國內最搞笑的喜劇。
    可當看了愛情公寓之後,他們突然發現,非誠勿擾裏麵的段子好像太老了一些。
    就如那什麽非誠勿擾老媽老婆同時下水,先救誰的問題。
    難道這樣的話題不老嗎?
    雖然葛大爺回答的還可以。
    但說真的,他隻不過是換了一個說法。
    真要是老媽與老婆掉到水裏,絕對無解。
    當然。
    其實這種馮氏喜劇也有可取之處。
    有的一些喜劇還比較高級,仔細品味的話,還是比較搞笑的。
    可愛情公寓裏的一係列台詞,段子,他不隻無比之接地氣,而且就是來自於大家的生活。
    兩相一比較,愛情公寓便一下子征服了大家。
    ……
    “陳導,我們的愛情公寓要火了?”
    “是啊,你才知道。”
    “這麽說,我們賺了?”
    “你們賺大了。”
    陳誠笑著對東方電視台的王總說道。
    還好的是。
    愛情公寓不隻是1季。
    要不然。
    陳誠不可能2200萬賣掉。
    就是可惜了。
    東方電視台因為檔期的關係,沒辦法馬上播放愛情公寓。
    真要是現在就放。
    以愛情公寓的影響力,非誠勿擾不死也得殘。
    但哪怕愛情公寓隻是每天發一些小段子,這時的非誠勿擾都有一些受不了。
    原本一些關注非誠勿擾的,慢慢的轉移到了愛情公寓之上。
    原本一些dss陳誠的貼子,這時也悄悄不見了。
    ……
    時間過得很快。
    轉眼。
    十一檔期即將來到。
    做為該檔期最大的兩部大戲,《非誠勿擾》與《十月圍城》。
    經過一個多月的盤外招之後,終於要與大眾見麵。
    很顯然。
    在這一次盤外招來看,非誠勿擾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但到底是國內三大巨頭之一。
    馮曉剛的金字招牌還是很吃香的。
    電視劇怎麽樣大家先不管。
    在電影市場。
    仍有一眾朋友會拿著真金白銀,衝著馮曉剛的名氣進入電影院。
    沒辦法。
    馮曉剛的名號不是白叫的。
    這是十幾年打出來的口碑。
    這一點,哪怕就是陳誠也比不上。
    雖然不少人都知道。
    陳誠之前差點三榜第一。
    但陳誠能否一直保持,誰也不知道。
    “兄弟,看非誠勿擾還是十月圍城?”
    “非誠勿擾吧。”
    “怎麽,不是有人說,非誠勿擾還比不上愛情公寓。”
    “比不比得上我不知道,但馮導的名字我還是相信的,你呢?”
    “我想看十月圍城。”
    “十月圍城聽說是一部主旋律片子,主旋律一看就高大上,不接地氣,有啥好看的。”
    “我是衝陳誠的名頭去的。”
    “也是。看完分享下。”
    “ok。”
    總體上來說。
    雖然在之前的宣傳上,非誠勿擾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但在上映第一天。
    《非誠勿擾》還是比之《十月圍城》更具有一些優勢。
    從排片上來看也證明了這一點。
    當天非誠勿擾的排片是30個點。
    十月圍城的排片是28個點。
    對於一眾院線公司來說,他們更認可非誠勿擾的數據。
    從當天的票房來看。
    非誠勿擾也是一直壓著十月圍城。
    陳誠則是拿著兩張電影票。
    一張去看了非誠勿擾。
    另一張去看了自己拍的十月圍城。
    之所以兩個片子都去看。
    陳誠主要是想看大眾對於兩部片子的看法。
    這般操作。
    一方麵可以讓陳誠更為準確的預測未來兩部片子的票房。
    另一個,也能更為深入的了解觀眾。
    ……
    “穩了。”
    用了四個多小時,陳誠將兩部片子看完。
    看完之後,陳誠給陳可新發了一條信息。
    陳可新有些不解:“陳誠,什麽情況,我們的票房還被壓著,你說穩了是什麽意思。”
    “當天票房而已,明天再看看。”
    第一天票房並不足於說明兩部片子的情況。
    因為第一天大家都沒看過電影。
    大部分人不知道哪部電影好,哪部電影口碑怎麽樣。
    他們完全看個人愛好,哪個導演名氣大,哪部電影看著順眼。
    坦白來說。
    非誠勿擾和十月圍城,都有很大的優勢。
    一個是馮曉剛執導,葛大爺主演。
    另一部卻是擁有兩地數十位明星,可以說是最近以來的頂級陣容。
    外加還有陳誠。
    但到底,電影市場看的是資曆。
    更多的人,還是先走向非誠勿擾。
    但是。
    第二天。
    情況則完全不一樣。
    幾乎是第二天零點開始,兩者的票房就產生了對調。
    第一天是非誠勿擾壓著十月圍城。
    第二天,則是十月圍城壓著非誠勿擾。
    原因也很簡單。
    經過一天的播放,兩部電影的口碑終於來到。
    “好吧,看了非誠勿擾,確實很好笑,但我覺得,真的有一些不如看愛情公寓。”
    “原本我隻是將愛情公寓當成是段子來看,現在我發現,非誠勿擾的笑料真的有一些老。”
    “支持了馮導一把,如果沒有愛情公寓,我想,這會是一部好劇。”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盡管之前愛情公寓一係列的片花出現,但大家還是願意給馮曉剛機會。
    所以第一天的票房,非誠勿擾沒有太大的影響,反而還創出了新高。
    可第二天。
    之前產生的影響,終於來到。
    愛情公寓也許拍攝水平不如非誠勿擾。
    愛情公寓也許演員表演水平,也不如非誠勿擾。
    但是。
    他的搞笑理念,早就超過了非誠勿擾多個等級。
    這就有一些像拿後世更高維的觀點,來打你的低維觀念。
    用科幻界一個很時髦的詞句來說的話,那就是降維打擊。
    是的。
    搞笑喜劇這一塊,同樣有降維打擊。
    當然。
    也不僅僅隻是愛情公寓。
    十月圍城,才是最大的影響因素。
    十月圍城故事講的其實是一個比較高大上的故事。
    那就是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拚死保護孫紋的故事。
    如果按原來主旋律的拍法。
    可能大家都不感興趣,或覺得太高大上。
    但這個故事好就好在,雖然他是主旋律,但他卻拍得並不高大上。
    不但不高大上,反而無比的接地氣。
    他將一係列的人物,重點放在那些小人物的刻畫上。
    賭徒,車夫,商人,敗家子,賣臭豆腐為生的小販。
    他們也不知道愛國不愛國。
    他們更不知道所謂的三民主義。
    甚至他們連自己要保護的人到底是誰都不知道。
    可是。
    他們為了一個信念,就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最終。
    孫紋開完會離開了香江。
    至此。
    中華的救國圖強之路開始了。
    “看完十月圍城了,我想說,這部片子比之集結號牛逼多了。”
    “嗯,看了好想哭,那位賣豆腐的小商販到死才說出一句,我叫王複明。”
    “他還好,大家記得他叫王複明,鄧四弟叫什麽名字呢?”
    “不是叫鄧四弟嗎?”
    “這隻不過是一個隨口的稱號而已,他真正的名字未必是這個。更或許,他連名字都沒有。”
    “看完剛開始有一些很討厭反派,可後來想到閻孝國,又發現恨不起來。”
    “沒錯,這一想,我更為珍惜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
    “對。在這一百多年裏,有多少人付出了多少生命。”
    主旋律從來就不是所謂的高大上。
    以前的高大上,隻不過是以前很多人走錯了路。
    主旋律,同樣可以拍出又好看,又接地氣,又經典的片子。
    集結號雖然也不錯,但卻沒有十月圍城深刻。
    至於《非誠勿擾》。
    不要比。
    兩部片子,根本沒有可比性。
    ……
    “反超,十月圍城票房反超了非誠勿擾。”
    “正常,十月圍城拍得太好了,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看的香江片。”
    “哥,這不是香江片,你沒看到有不少內地演員嗎?另外,這是陳誠的作品。”
    “對對對,差點忘了,這是陳誠聯合導演的,陳誠還是監製。”
    “開始我有一些擔心陳誠頂不住馮曉剛,現在來看,我想多了。”
    “我在想,十月圍城是否會創新一個新的記錄。”
    “你是說破國內記錄嗎?”
    “對。”
    不少人盯著票房。
    特別是一些一直支持陳誠的朋友。
    說實話。
    之前《那些年》沒有完成三榜第一,他們一直都感到遺憾。
    但這一次。
    看十月圍城的樣子……看起來好像又要破記錄。
    “兄弟們,大家覺得,十月圍城能不能破記錄?”
    “看起來有希望,但也不一定。”
    “嗯,要知道最高票房可是2.9億啊,當時那些年那麽猛,但還是沒破。”
    “我覺得十月圍城能破。”
    “為什麽?”
    “今天的票房大家看了嗎?”
    “看了,1600萬,不算高,也不算低。”
    “那昨天呢?”
    “昨天也是1600萬,有什麽不一樣嗎?”
    “當然不一樣。”
    一位對於票房無比研究的朋友說道:“一般情況來說,電影上映之後,他的票房都會是一天比一天低。但是,昨天是1600萬,今天也是1600萬,這又不是到了雙休,這證明什麽?”
    “證明什麽?”
    “證明票房沒跌。”
    “噗……哥,你說得好有道理。”
    “不是,你們沒明白。這在業內裏麵稱之為逆跌,也就是他明明要跌,但卻沒有跌。一但有片子出現這種逆跌的現象,那就證明這部片子還有很大的潛力。”
    有人不斷的科譜。
    事實上正是如此。
    主旋律為什麽叫主旋律。
    不是他傳遞那些高大上的思想。
    主旋律,其實就是大眾最為主要,最為能接受的思想潮流。
    這種思想可能平時不明顯。
    可一到關鍵時刻,這種思想必定占據著大眾人士內心。
    此時奧運會剛剛結束。
    十一國慶更是來得無比之熱鬧。
    雙重喜慶之下,這種主旋律思想比之任何時刻都要來得濃厚。
    這也造成著。
    一些之前沒打算看電影的朋友,他們也進入了電影院。
    “很久沒看過電影了,聽說十月圍城是一部主旋律片子,支持一把。”
    “我平時不看電影,據說十月圍城拍得很不錯,不是那種高大上的照本宣科,也不是那種教科書式的填鴨式教育,先去看看怎麽樣,再給大家評價。”
    “我隻記得沈重陽到死還拿著他給女兒買的玩具,一個賭徒尚且有愛子之心,為了我們的下一輩,我現在才明白,為什麽我們的先輩敢於放棄自己的生命。”
    “因為有一種比他們生命還更為珍貴的東西。”
    ……
    “1.1億。”
    “1.3億。”
    “1.6億。”
    一開始《非誠勿擾》還能與《十月圍城》打個有來有回。
    但慢慢的。
    《非誠勿擾》已經開始掉隊。
    先是差距隻有1000萬,然後到2000萬,再到3000萬。
    各大院線公司明白,非誠勿擾再也追不上。
    排片,又一次開始劃分。
    這一次。
    十月圍誠的排片提升到了30個點。
    非誠勿擾,則是降到了28個點。
    按這樣的趨勢。
    業內人士表示。
    非誠勿擾的排片,可能會進一步削減。
    十月圍城的排片,則還有可能會增加。
    原因也是通過數據得知。
    一方麵十月圍城票房越創越高。
    另一個。
    十月圍城的上座率,也比之非誠勿擾高了好幾個點。
    此消彼漲。
    非誠勿擾已經退出了與十月圍城的爭冠之例。
    那麽。
    剩下的,隻有一個。
    十月圍城是否能創造一個新的記錄?
    陳誠。
    是否能完成,另一種意義之下的三榜第一?
    ……
    “師兄,你覺得我們學導演還有機會嗎?”
    “為什麽這麽說?”
    “拿我們現在來說,第五代導演基本把控了現在的資源。第6代,除了師兄您,其他都還在掙紮。我們真不知道,畢業了之後是不是就此失業。”
    北電班上。
    幾位同學與陳誠聊著天。
    這種感歎不是沒有道理的。
    導演本來就是一個很難混的行業。
    哪怕他們是北電碩士。
    不過陳誠卻是安慰著大家說道:“別想太多,要相信,世界是我們的。而且,現在新技術不斷出現,這也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機會。”
    “師兄,您說的新技術是什麽?”
    “互聯網。”
    “但好像互聯網對於電影沒有太大的幫助,反而,還助長了盜版。”
    “現在來看是的,但將來未必。另外,我們隻看到互聯網不利的一麵,我們也要看到互聯網有利的一麵。比如,現在各個視頻網站,他就出現了一些短視頻,大家發現了嗎?”
    “短視頻?師兄,您覺得短視頻有什麽價值嗎?”
    “大家可以去研究一下。”
    研究生的課很輕鬆。
    陳誠上了幾節課,他就離開了。
    剛才他說的短視頻雖然還沒有到後世的巔峰。
    但短視頻模式已經出現。
    如土豆,憂酷這一些網站,他們就已經開始出現了不少短視頻。
    隻不過。
    他們更多的將這一些短視頻當成是娛樂罷了。
    當然。
    後世的短視頻大都時候也是娛樂。
    不過在娛樂的同時,一係列的商業路子也就此慢慢成熟。
    但可惜。
    現在還是2g互聯網時代。
    各方麵還不是特別具備,並沒有太多的人重視這一塊市場。
    “陳誠,最近在幹嘛?”
    “上課啊。”
    “呃,忘了你還是學生。對了,你知道我們《十月圍城》現在多少票房嗎?”
    “看了一下,2.7億。”
    “嗬嗬,激不激動?”
    “不激動,”
    “我去……”
    陳可新有些無語:“好吧,之前你還創造了2.8億的票房。不過,很快,你就要三榜第一了。”
    “三榜第一?”
    陳誠有些奇怪:“我們的十月圍城放到香江和寶島那邊去了嗎?”
    “沒有。”
    “沒有怎麽是三榜第一?”
    “還不是之前你差點三榜第一嘛,這一次要是內地票房第一,不就補了之前的遺憾嗎?”
    “有這樣補的啊。”
    陳誠有些驚訝。
    “嗬嗬,你就偷著樂吧,一般人,哪有這樣的待遇。”
    陳可新笑著掛掉了電話。
    陳誠則是在網上刷了一些新聞和貼子。
    關於三榜第一,陳誠也算是明白了。
    理論上,陳誠這一次自然不是什麽三榜第一。
    就算是真的創出了一個記錄,也是內地這一塊的單榜第一。
    可一眾網友硬是拿著之前陳誠的成績,以此彌補這一個遺憾。
    不得不說。
    這是粉絲對於陳誠的無比喜愛。
    正如現在。
    有一些朋友,他們比之陳誠還要期待。
    隻要有時間。
    他們就不斷的刷新著票房排行榜。
    “兄弟們,2.8億票房了。”
    “嗯,還要1000多萬,就要創出國內票房第一的記錄。”
    “激動什麽啊,還有三天時間呢,這一次記錄絕對要破。”
    “我知道。”
    “知道還這麽激動?”
    “就是因為知道,所以我要親自見證這一記錄。”
    “靠,說得我也不淡定了。”
    不少網友,他們盯著票房數據。
    每一次數據刷新,他們比之誰人都還激動。
    同樣。
    有一些媒體記者,也在記錄著這一刻。
    他們也知道。
    所謂的三榜第一隻是瞎扯。
    陳誠這一次根本就不是什麽三榜第一。
    但之前的《那些年》,創造出了太過於恐怖的曆史戰績。
    第二部片子,陳誠又一次卷土重來,即將實現去年沒有實現的遺憾。
    這難道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三榜第一嗎?
    “2.88億。”
    “2.89億。”
    “兄弟們,準備好……”
    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著《十月圍城》的票房。
    這一些朋友與陳誠沒有任何關係。
    他們不知道為什麽,就是一動也不動的坐在電腦麵前。
    “2.9億。”
    “我草……”
    “淡定,淡定,黃金甲是2.91億,還要100萬,再等等,再等100萬。”
    “不要等了,你這一句話100萬就出現了。”
    “好吧,2.92億。”
    “三榜第一,三榜第一,三榜第一!!!!”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無數人在這一刻,打出了三榜第一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