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陳誠,製片人,幹不幹?

字數:12550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好小了,真三榜第一了。”
    這是張藝某導演給陳誠打的電話:“看來,我也得行動起來了。”
    “張導,什麽情況,奧運會剛結束沒多久,不休息一段時間?”
    “休息什麽啊,再休息估計都沒有人記得我了。”
    “怎麽可能,你的地位那是無人能及的。”
    “少來,你就忽悠我吧,回聊。”
    陳誠的三榜第一雖然不是真正的三榜第一。
    但用另一個角度來說。
    也其實說三榜第一,也沒有人敢反駁。
    至少。
    陳誠完成了香江,寶島,內地三個電影榜單上的第一票房。
    從這樣的記錄來看。
    就連張藝某都沒達到。
    同時。
    陳誠也破了張藝某之前《黃金甲》的記錄。
    不過對於這一些,陳誠卻看得很清楚。
    他倒不認為十月圍城就比當時的黃金甲轟動,更不可能比得上英雄。
    但國內電影市場都在一直不斷的擴大,以後片子動不動破億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盡管外界媒體一片熱鬧,但陳誠隻是接了一兩個采訪之後,他就沒再參與這一些話題了。
    與之前一樣,陳誠更多的還是研究國內市場。
    是的。
    在國內電影高速發展階段來說。
    陳誠一直認為。
    拍什麽不重要。
    重要的是市場喜歡什麽。
    要是不適合國內市場,哪怕你請了再多的明星,再大的製作,再大的投資,都有可能打水漂。
    此外。
    電影市場這一塊也非常忌諱搞文青。
    這時。
    有一部很文青的片子,就出現在了陳誠的眼前。
    《愛有來生》。
    《愛有來生》是演員俞飛紅自導自演自編的一部愛情劇。
    對了。
    這部劇還是俞飛紅傾盡所有家產,不顧一切要拍的一部劇。
    可能大家對於這部劇沒有太大印像。
    但前世抖音那一句【茶涼了,我給你續上吧】,卻是很多人都刷到過。
    怎麽說呢。
    這部劇也不能說不好。
    仔細觀看的話,還是挺不錯的。
    但很多時候,當市場不是特別接受這種題材的時候,哪怕你拍得再好,也有可能撲街。
    很戲劇性的是。
    韓三坪卻是給陳誠打了一個電話,尋問《愛有來生》這部劇。
    “韓導,這部劇好像不是你們中影投的吧。”
    陳誠有些奇怪。
    他看了《愛有來生》這部劇的信息,製片人是俞飛紅,出品人也是俞飛紅,主演也是俞飛紅……
    基本上90%以上的投資,都是俞飛紅。
    “我們中影倒沒有投資,不過,俞飛紅找到我,想要我們中影給他們做發行。”
    “哦,那就做唄,反正發行商一般都不會虧。”
    “誰說不會虧的,我們虧了好幾部呢?”
    “呃,你們搞保底發行了?”
    “是的。”
    韓三坪點頭。
    發行有很多種方式。
    有的就光拿錢,給別人做做宣傳發行什麽的。
    這是最保險的,也是賺得最少的。
    要想賺多一些,有的就會參與分成。
    但這種模式,會有一定的風險。
    還有一個,那就是保底分行,類似於買斷。
    比如一部片子。
    發行商看好,約定一個價格給你。
    不管後麵票房怎麽樣,就按這個價格給你。
    要是超過了保底的價格,超出部分那就給發行商。
    或者有的發行商還會對超出部分做出一定的分成,當然這很少了。
    畢竟保底,對於發行商來說有著巨大的風險。
    一般不是對於片子特別有把握,發行商不會搞保底發行。
    不過中影不是一般的公司。
    他們主要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賺錢。
    很多時候,為了繁榮與刺激國內電影市場,他們會給予一些電影進行補貼。
    補貼也不是明著給。
    如保底發行,就是一種扶植國內電影的一種手段。
    “呃……《愛有來生》,中影決定保底買斷了?”
    “有這個打算,我們看了這部片子,感覺拍得很好。俞飛紅也是個才女,我們想合作看看。”
    “保底買斷費用多少?”
    “還在談,他們的投資額在4000萬左右,我們認為票房可能會破6000萬,保底的話,那就是2000萬左右。”
    “嗬嗬,我以為韓導您直接出4000萬呢。”
    “當我傻啊。”
    韓三坪笑著說道:“雖然這部片子不錯,但我覺得票房可能還是要虧的。陳誠,你怎麽看?”
    “我能怎麽看,我又不是中影員工。”
    “給點建議參考一下不行啊。”
    “行是行,不過,我有些不太好看這部片子。”
    “怎麽?”
    “感覺這個片子太文青了,保底發行的話,風險很大。”
    當然。
    文青不是問題。
    問題是。
    在此之前,俞飛紅沒有通過市場證明自己。
    這一類題材在此之前也沒有成功模範。
    陳誠之前的經驗。
    在沒有成功之前,一定先要一部片子試水。
    所以。
    盡管俞飛紅勇氣值得稱讚。
    可電影這種東西,當真是很玄乎。
    不是你努力了,你的票房就會高。
    不是你傾盡家產,拚了所有,別人就會走進電影院。
    也更不是你覺得拍得好,他就是好。
    記得前世。
    這部片子的票房低到一個陳誠都不敢相信的地步。
    200萬。
    是的。
    你沒有看錯。
    就是200萬票房。
    不是美元。
    是人民幣。
    “風險是有一定的風險,你覺得最終票房會是多少?”
    “我哪知道。”
    “預測一下唄,你可是我們圈子裏的神算子。”
    “我真不知道。”
    都是圈子裏的人。
    雖然陳誠並不認識俞飛紅,不過,陳誠也不好多說。
    反正風險陳誠也提示了。
    至於中影給不給保底,那是中影的事。
    “好吧。”
    在陳誠這裏沒有得到答案,韓三坪掛掉了電話。
    但陳誠沒想到的是。
    第二天。
    他在北電的工作室,卻是迎來了一個人。
    俞飛紅。
    陳誠有些驚訝。
    沒想到俞飛紅竟然找到了自己。
    雖然他不知道俞飛紅為什麽會找到自己,但人都來了。
    陳誠熱情的招待了俞飛紅。
    並且。
    陳誠還和俞飛紅聊著當年俞飛紅拍的片子。
    如小李飛刀,三少爺的劍。
    要說俞飛紅。
    真的很有東方傳統女人之美。
    《愛有來生》裏麵,她飾演的小九,就是這樣的傳統女性。
    “陳導,抱歉,打擾您的學業了。”
    雖然陳誠與俞飛紅並沒有見過麵。
    但在圈子裏,大家也是相互認識。
    俞飛紅很爽快,第一時間拿出了她的《愛有來生》劇本。
    並且。
    還跟陳誠講述著,這一部劇本的故事。
    那是十年之前。
    剛剛20歲的俞飛紅在美國獲得了一部短篇集,回國的時候,她在飛機上無聊,且當作消遣看完了這部集。這部集裏麵有一個故事,俞飛紅很喜歡。不過當時的俞飛紅年紀不大,雖然喜歡,但也沒有太多的想法。隨著年歲的過去,俞飛紅時常有將這一個故事搬到大屏幕的想法。
    隻是這些年一直忙於拍戲,一直沒有時間。
    10年過去,俞飛紅還是忘不了這部作品。
    為此。
    她推掉了手頭上所有的工作,將這十來年演戲所有的資金全部拿出,甚至還借了錢。
    她要將這一個故事拍出來。
    於是。
    這就有了這一部電影《愛有來生》。
    “故事不錯。”
    陳誠一邊閱讀著《愛有來生》的劇情,一邊說道。
    “陳導,我有一個請求。”
    “請說。”
    “您能不能在我們作品裏麵,掛上監製的名字。”
    “抱歉。”
    陳誠拒絕了。
    這種事情在陳誠擔當監製之後。
    幾乎每個月,都有好幾個圈內的朋友問能不能讓陳誠掛一個監製的名字。
    絕大多數,陳誠都拒絕了。
    陳誠監製已經形成了品牌。
    隻要一部片子掛上陳誠的名字,確實能對票房取到相當大的作用。
    特別是像一些沒有特別大優勢的片子,陳誠這幾個字,更是票房的保證。
    但品牌這東西。
    不是什麽時候都能掛的。
    掛的名越多,失敗的概率也就越大。
    隻要有一部掛名的作品失敗,對於陳誠兩個字的打擊都非常大。
    更不用說,愛有來生這樣的片子。
    雖然陳誠確實認為,這是一部好片。
    但好片是好片。
    票房起不來,你再說是好片,也實在是有一些牽強。
    “陳導,我知道您很愛惜您的名譽。但我想說,這是一部好電影。”
    “我也認為。”
    “那……”
    俞飛紅不是很明白。
    陳誠沒有解釋。
    這種事很難解釋的。
    票房這東西本來就說不好。
    想了想,陳誠說道:“我有一個建議。”
    “陳導,您說。”
    “要不,這部片子先不上映,等過些年再說。”
    “過些年?”
    “對。”
    “那過幾年?”
    “我也不知道。”
    陳誠攤了攤手:“還得看市場。快則3年,慢則5年,10年。”
    “時間太長了。”
    俞飛紅搖頭。
    “那就沒辦法了。”
    陳誠也是愛莫能助。
    俞飛紅離去之後。
    晚上。
    韓三坪給陳誠來了一個電話:“陳誠,俞飛紅今天找你了嗎?”
    “韓導,不會是你叫她來找我的吧。”
    “咳咳……”
    韓三坪有一些不好意思:“我不是心裏沒底嘛,就叫她來找你問問情況。還好,俞飛紅取消了與我們的保底協議?”
    “怎麽?”
    “她覺得我們定的金額太低了,想拚一把。”
    “……”
    ……
    現實往往就是這麽殘酷。
    俞飛紅對於《愛有來生》的期待,並沒有轉化到票房上。
    甚至。
    第一天《愛有來生》的首映,就給俞飛紅帶來了一個很大的打擊。
    各大院線公司,給予《愛有來生》的排片率,都在5個點以下。
    據說俞飛紅得到這個消息,氣得住院了。
    其實5個點的排片,不是院線公司有意為難俞飛紅。
    各個院線公司都是為了賺錢。
    隻要有錢賺,他們就會給有潛力的片子進行更多的排片。
    事實上也證明了各大院線公司眼光沒錯。
    《愛有來生》當天首映結束。
    從統計出來的票房來看。
    當天,愛有來生的票房隻有70萬。
    或許你還會認為,這是排片的原因。
    排片多一些,票房就會更高。
    理論上確實是這樣的。
    但排片還得從上座率與當天票房占比相結合。
    各大院線公司算了一下。
    《愛有來生》雖然有5個點的排片,但他產生的票房,卻隻占當天票房的2個點。
    說直接一點。
    那就是。
    各大院線公司給5個點的排片都給多了。
    一個星期之後。
    《愛有來生》排片率降到0.1個點以下。
    到了這裏。
    基本上宣告著,這部片子後麵上不上映已經沒有太多關係了。
    最終。
    《愛有來生》隻上映了一個星期,票房270萬,就此草草下架。
    ……
    “陳誠,上次幸好聽了你的話,要不然,我們中影得虧死。”
    愛有來生的票房,簡直超出了韓三坪的意外。
    看著隻有200多萬的票房,韓三坪在電話裏都有一些語無倫次了。
    他們要是來個保底,那可是直接虧2000萬啊。
    這比之投資一部電影,還要虧得多。
    “真沒想到,這部片子的票房隻有200多萬。”
    “不可能啊,到現在我都覺得不可能。”
    “這裏麵到底是怎麽回事?”
    陳誠也是搖頭。
    還是他一直以來的觀點。
    電影這個東西,很多時候說不準。
    那些爆款可能是超出他人意外。
    那些撲的一塌糊塗的片子,同樣超出很多人的意外。
    哪怕陳誠搞片子搞了這麽多年,要不是前世有經驗可尋,陳誠也不是那麽看得清楚。
    “這個很難說的。”
    “嗬嗬,你小子,天天說電影很難說,電影很玄幻……可你拍一部火一部,而且還頻頻創出記錄,你這是拉仇恨啊。我想著,以你對於影視劇的了解,有個活非常適合你。”
    “什麽活?”
    “製片人。”
    韓三坪說道。
    “製片人。”
    製片人三個字一出,陳誠內心一陣激動。
    說起來。
    他重活一世,不就一直想做這個嗎?
    “我能幹製片人?”
    陳誠還是有一些心裏沒底,說道。
    “當然能。”
    韓三坪說道:“你看,你對於市場這麽有研究,又對影視劇這麽有經驗。而且,整個拍攝流程你都完全了解,之前一直參與其中。你要是當製片人,我都感覺我們國內電影都得被你帶動。”
    “韓導,說得我都當真了。”
    “哈哈哈,我又不忽悠人,真的。一個字,幹不幹?”
    “幹。”
    陳誠直接回答。
    之前陳誠還有一些糾結,這段時間他拍什麽片。
    現在好了。
    還拍什麽拍啊。
    自己拍片多累啊。
    還不如當製片人,讓別人來拍。
    當然。
    陳誠也不是不拍。
    以後即當製片人,也當導演……也是可以的。
    隻不過這會兒,陳誠沒想到拍什麽片。
    或者說。
    陳誠其實腦海裏有一大堆片子。
    真要拍。
    他隨時可以拍出幾十部。
    可陳誠一向對於自己要求高。
    一般的片子。
    陳誠沒有太大想法。
    可如果是製片人。
    那就不一樣了。
    自己不想拍的,沒時間拍的,想拍又不想拍的。
    讓別人來拍,不就很好嗎?
    ==
    ps:感謝“輕於羽毛”大大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