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隻要爸爸喊的足夠真誠

字數:4174   加入書籤

A+A-


    第801章 隻要爸爸喊的足夠真誠
    項羽跟韓信之間的勝負並不影響挑戰的大局。
    且最後劉邦也的確如眾人所猜測的一般,將好處拆成兩半,封侯,同時封地也讓兩人各自挑選自己想要的。
    再到後麵張獻忠帶著南明大部分朝臣的腦袋,以及多爾袞麾下親兵的腦袋前來歸降。
    整個中原在極短的時間內重新歸於一統。
    挑戰原本可以在這個時候結束,但劉邦卻選擇了留下。
    一則多爾袞麾下親兵雖然被屠戮大半,隻剩下十餘名漏網之魚還在掙紮,但一日不殺,終究心裏都是難受。
    二則教化四夷還未開始,這天下需要攻伐之地還有很多。
    休養生息與開疆拓土,在劉邦手中,這兩者之間好像並不衝突。
    他借用了李二的手段,對於偏遠的小國,要求就隻是讓他跪下來喊爸爸。
    隻要這聲爸爸喊的足夠真切,足夠情深義重,那就不派兵征伐,反而給予賞賜。
    當然這也是有前提的,得讓他大漢的使臣前往,監察百官以及善待百姓的同時,監督著他們解除所有的軍備,將士卒盡數放回去務農。
    在那之後,小國的安危盡數由劉邦派去的使者保證。
    對此,有的小國剛開始是拒絕的。
    比如高麗。
    但隨著大軍壓境,且幾乎一個照麵之下便擊潰了他們最驕傲,最精銳的兵馬。
    往後那一聲聲的爸爸喊的那叫一個情真意切,生怕自己喊的不夠大聲,感情不夠豐富而引來漢軍的第二次征討。
    劉邦派出去的將領可都是放過話的。
    第一次征討隻是警告,無論多麽輕鬆攻下多少城池,都會原封不動的撤回去。
    可若是在第一次征討之後,依舊不服教化,那就是教不懂的蠻夷!
    而不服教化的蠻夷該是什麽下場,都不用劉邦放話,下麵的人自然能夠解決。
    “所以高祖說的教化,該不會就是這樣吧?”
    “他就準備這麽殺下去?雖然也不是不行哈,隻要將不服教化的蠻夷都殺了,那剩下來的就是願意服軟聽從教化的。”
    “可這得殺多少人?”
    第一次征討,碾壓平推過去,反抗激烈的直接殺,投降快的保住命。
    第二次征討,那就是不論反抗是否激烈,隻要身上披著甲的皆殺。
    第三次征討就開始屠治理小國的官員,以及那小國的國君了。
    至於第四次。
    一般不會有第四次,將小國的官員以及國君斬殺之後,就是劉邦派去的使者負責接收國君的事務。
    甘願聽話的留下,不聽話的,要麽遣送回去種田,要麽就送去陪國君。
    如果當真有第四次,那大概就得是那小國的國民聯合起來以武力反抗大漢派去的使者,甚至直接殺掉使者,以此來表達堅決不遵從大漢教化的態度。
    那時等待著他們的,就是送他們一同下去,跟他們的國君在九泉之下重建那個蠻夷的國度。
    不得不說,這般雷霆鐵血手段,的確很高效。
    這一聲爸爸隻要喊的足夠及時,那就能名正言順的得到劉邦賜封的國王之位。
    而他們需要付出的,隻有錢銀,糧草,亦或者戰馬、布帛。
    反正有什麽就給什麽。
    這反而成了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
    這些小國雖然國力孱弱,兵力差距也是極大,可卻是個個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特產。
    且他們拿出來的這些東西,放到中原還無比珍貴。
    一反一複算下來,劉邦發現,自己派兵遠征似乎並沒有虧。
    非但沒虧,隻要稍微再黑心些,將帶回來的那些精致琉璃等種種寶物稍微賣的再貴一些,甚至還能賺不少。
    難怪!
    看著那兩個戰爭狂送回來的一份份清單,劉邦嘴都已經有好幾天沒合攏了。
    難怪大唐在李二手中接連征戰,國力卻是沒有絲毫削弱,反而給人一種越打越強盛的感覺。
    隻要不打殲滅戰,不求殲滅這些國家,隻求打到他們服軟,打到他們甘願接受教化,並且讓他們為此心甘情願的掏出學費。
    那這戰爭即便一直打下去,戰線拖的再長,也依舊是賺的!
    “真的這麽賺?”
    “這戰線拉的這麽長,就憑那些運回來的清單,真的還能賺?”
    不管是楊堅還是趙匡胤,他們都看的有些躍躍欲試了。
    他們現在手中的王朝國力都不算弱,甚至可以稱得上自己朝代最強盛的時候。
    劉邦能做到的,他們也未必不行!
    “真的有這麽賺,但前提是,不能帶太多兵馬。”
    李二直接給那兩人潑了盆冷水。
    “你們沒發現嗎?項籍還是那麽自信,或者說是自傲,哪怕是帶著征討外敵的任務去,他也隻帶自己的江東子弟兵。”
    “至於韓信,他更多時候都會選擇就地取材,到了哪裏,便在哪裏開始征兵。”
    這樣做的好處,能夠最大限度上避免士卒因為水土不服而帶來的影響。
    如張獻忠出蜀之時那樣大量士卒水土不服的囧境要如何避免,韓信給出了標準答案。
    “發現了嗎?韓信在某個地方征召的兵馬,並不會帶著他們前往下一個國家,他的身邊也同樣一直隻有數千兵馬。”
    項羽隻帶著江東子弟兵便出關去了,韓信自然也不會多帶。
    等同於兩方真正要張嘴吃飯的,加在一塊也不過萬人。
    也正是兵馬不多,最後劉邦才能發現,派兵在外征戰竟然是賺的。
    “雖然戰線拉的長,可補給多數時候都不需要蕭何操心”
    “這些小國相比於中原而言,的確算得上窮鄉僻壤,不過供應個幾千兵馬的糧草還是沒問題的。”
    戰線拉的再長也無所謂,隻要將士的補給不需要從京師運輸,那就等同於沒有付出,跟他沒有半分錢關係!
    “他們兩人能做到,可不代表著其他人也能做到。”
    “通常情況下,你們若隻派數千兵馬出關討伐賊寇,結果會怎麽樣?”
    “亦或者,朕換個說法,這數千兵馬出關之後,可沒有援軍,所遭遇到的一切意外都需要他們自己想辦法應對。”
    “若換做尋常將領,莫說數千,就是帶著上萬兵馬,恐怕也是難以應付吧?”
    喜歡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請大家收藏:()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