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殺是殺痛快了,然後呢?

字數:4517   加入書籤

A+A-


    這是猶豫了這麽長時間之後,嬴政所能做出的最正確的決定。
    他不覺得扶蘇這樣的性子能當好皇帝。
    哪怕沒有了李斯跟趙高改詔書,哪怕他能順利的登上這皇帝之位,也一樣做不好皇帝的職責。
    最大的可能,在他登上皇帝之後,這大秦的天下便要開始由儒家說了算。
    而這樣的局麵,顯然不是嬴政想看到的。
    諸子百家永遠都隻能是手段。
    需要用哪一家的手段之時,便提起來,不需要的時候便壓下去。
    這是作為皇帝最基本的能力。
    若是連這一點都做不好,那不需要有絲毫的懷疑,就是做不好皇帝的。
    “仙人給了寡人時間,能讓寡人重新培養繼承人。”
    “好在除了你扶蘇之外,大秦還有子嬰。”
    “從天幕的盤點中能看出來,他的手段還有些稚嫩,但已經是盡可能的在做出改變了。”
    “隻要多加調教,他比你更適合皇帝的位置。”
    “而你,扶蘇,你就隻需要負責鎮守邊關,確保我大秦邊關不失。”
    雖然在看了天幕上那些皇帝們的探討之後,嬴政也想過,要將日月所照之地皆納為大秦的土地。
    但他也得衡量大秦當下的狀況。
    一口氣橫掃六國,已然讓大秦的底層官員捉襟見肘,甚至在不久的將來,大秦都隱隱因此而亡國。
    連當下的中原之地都消化不了,再盲目的擴張下去,他固然能做到,可缺口隻會越來越大。
    相比於其他王朝的皇帝,他要做的,顯然更多。
    甚至於其他人能直接去嚐試以當地百姓推選官吏治理一方,而他不行。
    因為中原絕大部分地方都是六國舊地,百姓也都是六國遺孤。
    他敢用六國遺孤去治理六國的地方嗎?
    顯而易見的,真要是這麽做,隻會讓好不容易實現一統的大秦再度分裂。
    相比於其他王朝,這是他最大的劣勢所在。
    旁人所能夠采用的做法,他卻隻能眼睜睜的幹看著。
    下麵官員缺失的問題,別的王超能夠用這樣的方式解決,他卻無能為力,隻能按部就班的一步步來。
    “扶蘇領旨。”
    扶蘇沒有半分掙紮。
    或者說,他覺得這樣的結果,已經足夠好了。
    不是一紙詔書賜死,也沒有繼續追究他的過錯。
    並且他也理解了父皇的苦心,儒家的手段,是父皇默許,甚至是一手促成他去學的。
    隻是他沒學好,沒能讓父皇滿意。
    這是他的問題,而非父皇的問題。
    眼下,既然他做不好,那就理所應當的該由其他人來取代他的位置。
    “既然領旨,那便去吧。”
    “不過這一次,若無外敵來犯,你不得擅動邊軍,否則罪同謀反。”
    上一次,派扶蘇前往邊關是為了曆練。
    他可以調動邊軍為他所用。
    而這一次,就是純粹的將他當成尋常皇子,用以鎮守邊關提升士卒的士氣。
    邊軍與他再無半分瓜葛。
    “孩兒知曉的,隻是此一別山高路遠,父皇恕孩兒不孝,不能在父皇身邊聆聽教誨了。”
    對此扶蘇倒是沒有半分不甘。
    或者說,在他看來,這就是應該的。
    身為公子,本就不該有調動邊軍的能力,否則跟謀反又有什麽區別?
    “去吧,等有朝一日,我大秦徹底穩定下來之後,你或許還能回來。”
    至少眼下,在子嬰得到滿朝文武的認同之前,扶蘇是不能出現在鹹陽之內,給其他人希望的。
    誰讓他嬴政從前眼瞎,將繼承皇位之人欽定為了扶蘇呢。
    與此同時,大宋王朝。
    趙匡胤跟趙德昭兩人也同樣在大眼瞪小眼。
    前者是真的沒有刻意培養過後者。
    而在後者的心中,皇位的繼承之人,最大可能就是趙光義。
    哪怕是在天幕出現,趙光義那一脈被連根拔除之後,趙德昭也沒想過自己還能跟這皇位有什麽瓜葛。
    主要是從小就沒有被培養過,如今臨時抱佛腳,自然也是無比的懵逼。
    如果說其他幾人對話之間,多少還有些譜子的話,那這兩人就真是大眼瞪小眼。
    甚至趙匡胤自己都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臨危受命上陣殺敵的,古今往來倒是尋常。
    可臨危受命當皇帝這種事,莫說前無古人,往後估摸著也很難有來者了。
    從小培養的方向便是背道而馳,現在突然將大位放在他麵前,趙德昭表示自己除了慌,沒有半分驚喜的感覺。
    趙匡胤也同樣如此。
    跟別人相比,他是最麻爪的。
    你說李二跟李承乾這兩人矛盾頗深吧,那好歹李承乾是嫡長子,且絕大部分時候也都被寄予厚望,當做儲君來培養的。
    各方麵能力都還能過關,甚至能稱得上優秀。
    至於劉徹跟劉據。
    兩人之間雖有誤會,可隻要解開誤會,剩下的便都不是問題。
    扶蘇或許是其中問題最大的,被儒家洗腦太深,以至於失去了坐在皇位上的能力與資格。
    但好歹嬴政還有第二選擇呢。
    無論子嬰的能力如何,在秦末之時他能自貶為秦王,同時想辦法除掉趙高,管中窺豹便可見一斑。
    哪怕算不上多優秀,但至少也是不差的那一檔。
    各個都有著自己的解決方法,唯獨他趙匡胤。
    二弟被殺,非但如此,連帶著他那一脈的人都沒放過。
    甚至做到這種程度,趙匡胤都還沒太解氣。
    現在想想,殺是殺痛快了,然後呢?
    不管他有多不想承認,但事實就是,從前他是真的將趙光義當成儲君去培養的。
    京兆尹府這個位置,本就是給儲君用來熟悉京中事務的。
    天幕出現之前,整個大宋征戰之事都由他趙匡胤負責,而內政之事多數都交給了趙光義。
    而如今,他是真的很難想象,接下來自己這繼承之人究竟該選誰。
    趙昚?
    那隔了太多代人了,就是仙人的獎勵再多,趙匡胤估摸著自己也活不到那個時候。
    至於其他人……
    沒有絲毫參考的機會,他也沒法知道,誰適合皇位,誰不適合。
    畢竟北宋之時,皇位之上都是老二那一脈的慫貨!
    喜歡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請大家收藏:()視頻通古代,李二變身蜀漢通天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