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封王

字數:4053   加入書籤

A+A-




    北方門閥世家的存在,就像是懸在大周帝國上空的一顆巨石,稍有不慎,便隨時有可能砸下來,將太祖皇帝費勁千辛萬苦才創建的帝國砸得粉碎。

    所以多年以來,太祖皇帝都在為徹底解決這個問題而做鋪墊布局。

    哪怕僅僅隻是為了這麽多年的努力,輕易也不會放棄繼續讓林浩繼位,繼續按照既定的路線一步步的瓦解清除北方門閥對帝國的威脅。

    讓太祖皇帝猶豫不決的,是林安突然展露出來的才華和遠見。

    那日在常寧殿,太祖皇帝隱晦的試探了一下林安對北方門閥世家的看法,以及如何處置。

    結果林安給出的答案讓他非常滿意,雖然林安選的,是一條同他之前所計劃的,循序漸進的計劃完全不同。

    可是太祖皇帝依舊看到了其中許多,絕對可行的法子。

    最重要的是,林安給出的法子,朝廷不必要與北方門閥周旋多年,甚至需要至少兩代人,才能徹底解決。

    隻要一個皇帝,最多十幾年的時間,就能完成此番大業。

    要是林安的法子能成,那麽大周就等於能多出來幾十年的時間去休養生息。

    而且當下的大周,雖然看起來經過太祖皇帝和仁聖太子夜以繼日的勤勞治理,已經恢複了許多,但是依舊還有許多地方存在隱患問題。

    還有許多地方,依舊是百廢待興的狀態。

    太祖皇帝不是不想盡快讓那些地方的百姓能夠生活得好起來,能夠迅速的發展起來,隻是朝廷沒有那麽多的餘力。

    北莽威脅時時刻刻都在,光是為了防備北莽入侵,他就連封了三個鎮守北邊的戍邊之王。

    近二十萬的邊軍,光是每年糧餉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沒有北方門閥的支持,光靠朝廷賦稅,想要養活這麽龐大的軍隊,根本就不可能。

    這也是這麽多年來,太祖皇帝一直放任北方門閥滲透朝廷,肆意妄為的一個重要原因。

    可是要是能在短時間內瓦解北方門閥世家,從他們手上便能夠立時獲得大量的錢糧,這些錢糧不隻是能夠養活龐大的邊軍。

    同時,這些錢糧還可以分散到南方各地,讓南方各地有足夠的本錢恢複發展。

    而林安,給出了一個這樣的方案。

    太祖皇帝心動了。

    隻是在心動的同時,太祖皇帝也十分清楚,要按照林安的路子來,非常的危險。

    需要有一個手段魄力非同一般的存在,親自坐鎮北方,才有可能完成。

    這樣的人,在太祖皇帝的心裏怕是除了他別人都差點意思。

    要是自己的好大兒還在,倒是有信心能行此辦法,大不了叫太子留守京城監國,他親自去北方。

    偏偏現在林文泰不在了。

    提出這個辦法的林安,年紀又實在是太小,太祖皇帝如何能放心讓一個半大孩子去辦這麽難的大事?

    禦書房當中,因著太祖皇帝剛剛才發完怒。

    整個禦書房內外,沒有任何人膽敢在此時靠近,太祖皇帝隻能一人在殿內來回踱步。

    駱文中是被他罵走的,不過駱文中的話太祖皇帝冷靜下來之後,並非覺得沒有道理。

    他是前所未有的千古一帝,當然不可能因為一時憤怒就蒙蔽了自己的雙眼。

    立皇太孫的好處和壞處,不用駱文中說太祖皇帝自己都知曉,所以他連問都沒有問,就直接把人攆走。

    現下,就是抉擇之時。

    朝中已經開始出現不安的風向,駱文中敢冒天下之大不違前來覲見,便是證明。

    這事兒不能再拖下去,各地藩王都已經進了京,等送葬歸來,他們也一樣會等這個結果。

    沒有人知道太祖皇帝那天究竟在禦書房內想了什麽,想了多久。

    太祖歸葬之後第二天,兩紙詔書突然從禦書房發出,昭告天下。

    “林安,太子嫡長子,朕之嫡長孫。人品貴重,深肖朕弓。聰慧堅韌,博聞強識。忠孝仁愛,德才兼備。”

    “封,林安為安南王,加授兩江督撫,治兩江河道之事。”

    “林浩,太子次子,朕之次孫。謙遜好學,至誠至孝。”

    “封,林浩為壽北王,加授北海路督撫,治北海錢糧賦稅之事。”

    兩道詔書幾乎是同時經由禦書房下發尚書省,再由尚書省通傳各部、各宮,叫所有人知曉。

    東宮,林安寢宮之內。

    前來傳遞詔書的太監已經走了,他一個人拿著詔書,就坐在門前太監上,臉上神情有些複雜。

    安南王,這個封號聽起來好像是他從此以後,便和朝廷中樞再無幹係,一輩子都要在南方安養度過。

    可是同時,太祖皇帝又加授他“兩江督撫”之銜,要他去南方治理河道。

    上一個在南方治理河道的,正是大周的仁聖太子林文泰。

    更重要的是,兩江所在之地,距離太祖起家的太湖之地,僅僅隻有一府之隔。

    那裏,可是太祖皇帝,太湖係功勳武將的老家!

    良久,林安收拾了心緒,喜憂參半的道:“看來皇爺還是給了咱一個機會,能不能坐上那個位置,還是要看自己的本事。”

    “也罷,兩江走一趟,總比窩在著冰冷又危機四伏的東宮來得好。”

    想明白之後,林安收起了詔書,跟著收拾了一下,便準備出宮去。

    既然要去兩江,那說不得,當然要去一趟自己的好舅舅府上。

    而於此同時,東宮太子妃寢宮當中,徐氏和林浩同樣接到了太祖皇帝的敕封詔書,徐氏得知林浩被封為“壽北王”,同時掌權北海三路一十八府朝廷賦稅,那可是在整個大周接近六成的賦稅所在。

    如今的大周天下,基本都是靠著北方門閥上繳的錢糧在撐著。

    太祖皇帝把如此大權交給了林浩,其中意味自然不言而喻,徐氏當然大喜過望。

    就連給前來宣旨的太監的打賞,也是前所未有的豪爽隆重,光這一趟,就趕得上這些太監一年所有的進項。

    謝退了宣旨太監之後,徐氏拉著林浩回到寢宮當中,絲毫不加掩飾的喜道。

    “兒呀,看來你皇爺還是決定,要把這大周天下,最終交給你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