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祭拜

字數:4055   加入書籤

A+A-


    林安並不知道這一夜究竟發生了多少事,也不知道,到了亥時,漢王還曾入了宮。

    在輾轉反側中,他終究還是抵不住濃濃的睡意,最終睡了過去。

    一覺醒來時,已經臨近第二天的辰時。

    黃桃兒小心翼翼的喚醒他,提醒了他時辰,這才趕忙起身收拾,天還沒亮便出了宮,直奔安國公府而來。

    到安國公府時,天還是黑的,不過國公府內卻是燈火通明。

    今日是安寧王忌日,早早的整個國公府上下便忙活了起來。

    因著早知道林安要親自過來,所以蕭破虜提前吩咐了管家,安排人在國公府大門外候著,遠遠的看見林安的馬車過來,立馬便先是向府內通報,然後上前迎接。

    下了馬車,林安才走進國公府大門,就看見穿著一身素服的蕭破虜從裏麵出來。

    “臣拜見殿下。”

    遠遠的,蕭破虜對林安行禮道。

    林安趕忙還禮,同時道:“今天是去祭拜外公,沒有安南王,也沒有太孫,隻有外孫侄兒林安。”

    “舅舅,一切都準備妥當了嗎?”

    蕭破虜聽著林安的話,臉上帶著笑容,拉著他手道:“都備齊了,就等你來。”

    “昨晚睡得晚了些,起得遲了,還請舅舅恕罪。”林安臉稍紅到。

    按照習俗,先人忌日祭拜,需得趕早,普通人家至少都要趕在辰時以前出門,若是王公貴族,那規矩就更多。

    太祖皇帝追封蕭無敵為“安寧王”,當初的喪儀也是異姓王的規格。

    如今先人雖已故去良久,但後輩祭拜,總不能連最基本的規矩都不守著。

    蕭破虜倒是不在意,笑道:“要是阿爹知道他的好外孫今年親自去祭拜,在天有靈定是非常高興,別說晚到一會兒,就是天大亮了也無妨。”

    林安聞言道:“晚輩不孝,今年才有機會,第一次祭拜外公。”

    “你呀,是成長了不少,不過這心思也是越來越重了。”

    蕭破虜說著,拉著林安進了堂屋。

    下人早將早膳備好,兩人進屋坐下,蕭破虜便先給林安呈了一碗。

    “我猜你肯定沒吃早飯,準備了點清粥鹹菜,比不上宮裏的,用的卻是咱老家的米。”

    “舅舅有心了。”林安說著,接過碗來。

    一番簡單吃過,國公府外車馬也早就備好,又收拾了一番,兩人才一齊從府裏出來。

    林安自己有馬車,不過蕭破虜非拉著他一起,便也沒有推辭,跟著上了蕭破虜的馬車。

    加上安國公府的下人家眷,一行一共也就三輛馬車,其中一輛還是林安從宮裏出來乘坐的那輛,裏麵沒坐人是空的。

    除此之外,還有幾個隨行的國公府家丁護衛。

    一行人離開國公府之後,便往東城城門口而來,此時天色才剛剛見亮。

    安寧王功勳卓著,又是太祖皇帝結義的兄弟,歸天以後,太祖皇帝親自下旨,在祖陵旁側選址安葬。

    所以祭拜安寧王,要去皇城東郊。

    馬車一路不急不緩的前行,時間也一點一點的過去,出了城之後,走了有幾裏地,天色就徹底大亮。

    林安和蕭破虜坐一架馬車,卻不同於之前被那幾位皇叔強行擠上馬車那般擁擠。

    相反,許是蕭破虜特地安排的,兩人坐在裏麵還十分的寬敞。

    一開始蕭破虜沒說話,直到出了城之後,他才開口:“昨夜宮裏發生什麽事了?”

    聞言林安搖頭道:“昨夜不知道,不過昨天我去見皇爺爺的時候,聽到了一個消息。”

    “什麽消息?”蕭破虜下意識的問到,問完之後又覺著好像哪兒不對,接著又道,“不方便就不說了。”

    林安再次搖頭,麵色凝重道:“東陵地宮有地方塌陷了。”

    聽見這話,蕭破虜臉色頓時一變,下意思的問到:“什麽時候的事兒?”

    “具體時間不知道,不過我當時去見皇爺爺的時候,正好遇見皇爺爺叫人去宣工部尚書,應該也就是昨天的事兒吧。”林安說著,目光一閃。

    “舅舅,父親的東陵,原先是給皇爺爺修建的祖陵的一部分吧?”

    蕭破虜點頭道:“是。”

    “那看來,朝廷這次又會動蕩不安了,就是不知道牽連這事兒的,有多少人。”林安歎道。

    其實自從汪明遠案之後,多年來太祖皇帝已經很少動刀。

    隻有遇見實在找死,不動刀子過不去的人和事兒,才會下手。

    要不是這次太子突然薨逝,太祖皇帝緊接著再起詔獄司,朝堂上的那些官吏,恐怕都已經快要忘記那位老人家的鐵血手段了。

    對於林安來說,太祖皇帝如果再次大規模的動刀,有好也有壞。

    好處便在於,大規模的動刀,必定會清除一批在朝堂當中已經形成固有利益團體的官吏,騰出來的新位置,他就有收攏的可能。

    而壞處就在於,朝堂之上必定會因為太祖皇帝再次動刀而人心惶惶。

    本來太子薨逝整個朝野上下就已經震蕩不安,詔獄司再起又添了一把火,現在又殺人。

    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會越來越強烈,朝堂上的局勢變化也將更加難以捉摸,稍有不慎,可能就是滅頂之災。

    在這種情況下,林安不管想從哪裏插手都是很難的。

    蕭破虜看出了林安神色憂慮,寬解道:“你也不必憂心,朝堂上的事,自是有人擔著,火怎麽燒也是燒不到咱們這兒來。”

    “就怕牽連太眾,以至人心惶惶,朝局不穩。”

    林安歎息一聲,接著說到:“父親離世對皇爺爺打擊很大,朝中那些大臣也多是心有不安,加上詔獄司再起,由四王叔執掌,京城內大大小小的官吏有幾個敢說自己碧玉無瑕?”

    “東陵這事兒,真要是深究下去,怕是不知道要牽連出多少人來,到時候國內哀鴻遍野,外部又有高月國蠢蠢欲動,壞起事來,牽一發而動全身。”

    說到此處,林安停頓了一下,目光看著蕭破虜。

    “舅舅,北莽那邊,若是給他們一年半載,是否有餘力再起兵鋒?”

    聞言蕭破虜自信道:“五年之內,北莽絕無再起兵犯境之可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