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將帥失和

字數:6477   加入書籤

A+A-




    六月三十日,朱由榔的案頭,鋪陳著馮雙禮的急報,字跡潦草,透著一股子焦灼。清軍鐵蹄,如洪流般自常德湧出,武岡、靖州、沅州已陷,洪承疇親率的八萬雄師,正挾著雷霆之勢,朝鎮遠疾馳而來。馮雙禮料定,不出十日,鎮遠城下,必將戰雲密布。

    鎮遠,黔東之鎖鑰,滇楚之咽喉,一城之安危,關乎西南半壁。它不僅是中原通向西南邊陲的要衝,更是西南驛道上,商旅往來的必經之地。“黔東重鎮、滇楚要衝”,這八個字,承載著鎮遠的榮耀與重擔。

    馮雙禮在信中,字字鏗鏘,誓言死守鎮遠,不讓清軍前進一步。他深知,洪承疇的軍隊,裝備精良,火炮林立,但馮雙禮更信奉,守土有責,城在人在。他將傾盡全力,耗其有生力量,哪怕玉石俱焚,也要讓清軍知道,鎮遠,不是他們輕易能夠染指的地方。

    信中,馮雙禮還不忘提醒朱由榔,貴陽城的防禦,不可掉以輕心。他相信,即使清軍能夠突破鎮遠,也必將是一支疲敝之師,損失慘重。而貴陽城,城高池深,更有皇帝陛下的天威護佑,定能以逸待勞,迎頭痛擊,讓敵軍有來無回。

    朱由榔的眉頭緊鎖,燭火搖曳之下,他的影子在牆上拉得老長。案上的地圖被他反複審視,手指在鎮遠與貴陽之間徘徊不定。鎮遠若失,貴陽門戶洞開,西南防線將如塌方一般,一潰千裏。但若親率大軍前往支援,貴陽空虛,又恐被敵所趁。

    他深知,洪承疇乃是清軍中的佼佼者,用兵如神,其手下的八萬精兵,更是百戰之餘,銳不可當。而馮雙禮雖然忠勇,鎮遠城雖堅固,但能否抵擋住清軍的狂瀾,他心中沒有底。

    朱由榔站起身,步出殿外,仰望星空。夜色中的星辰,似乎也在默默注視著這場關乎生死的抉擇。他深吸一口氣,心中漸漸堅定起來。鎮遠是西南的重鎮,若鎮遠失守,整個西南將無險可守,後果不堪設想。

    思慮再三,朱由榔心中已有決斷,他要親率虎賁,馳援鎮遠。作為九五至尊,若能身臨抗清前線,這無疑是對三軍士氣最大的提振。

    洪承疇,這位昔日大明的三朝元老,如今卻成了清軍的馬前卒。朱由榔冷笑,他不信洪承疇麾下的士兵,會個個死心塌地,效忠於那些剃發易服的滿清韃子。人心都是肉長的,大明三百年的恩澤,豈是一朝一夕就能割舍的?

    若他,大明的皇帝,能站在鎮遠的城牆之上,那些曾受大明恩澤的子民,心中定會掀起波瀾。或許,這波瀾足以成為擊潰敵軍的洶湧波濤。

    朱由榔回到案前,鋪開黃綾,提筆如出鞘,龍飛鳳舞,給馮雙禮回了一封信。信中,他不僅讚揚了馮雙禮的忠勇,更昭告了自己的決心。他告訴馮雙禮,作為大明的皇帝,他將親率精兵,暗渡陳倉,神不知鬼不覺地支援鎮遠,與馮雙禮一道,內外夾擊,誓要將清軍擊退。

    信的末尾,朱由榔如是寫道:“朕意已決,將親率王師,共赴鎮遠。望爾堅守城池,待朕大軍一到,便是清虜授首之時。朕相信,大明的兒郎們,不會忘記自己的根在哪裏,他們的心,永遠向著大明!”

    封好信件,朱由榔立即召集親信將領,商討進軍事宜。

    在行宮深處的禦書房中,燈火通明,映照著一張巨大的沙盤,上麵山川河流、關隘城池,盡收眼底。這沙盤是朱由榔特意命人製作,它精準地還原了貴州的山川地貌。

    眾人圍坐在沙盤前,目光如炬,討論著進軍的路線。從鎮遠到貴陽,要經過的不僅是山川河流,更是一道道生死攸關的防線。雞鳴關、十裏關、七星關……每一個名字都重若千鈞,它們是西南的屏障,也是清軍的眼中釘。

    “若要保貴陽無虞,則必守鎮遠。”馬進忠沉聲說道,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心。支援鎮遠已成定局,現在要確定的是派多少人合適?由誰率領?這是一場關乎生死、關乎存亡的抉擇。

    如果去的人少,不過是杯水車薪,影響不了戰局的走向。如果派的人多了,貴陽就會麵臨防禦空虛的問題。萬一洪承疇派遣精銳繞道攻貴陽,那將是一場災難。

    馬寶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城中目前共有精兵三萬餘,百姓十餘萬,青壯六成。守城時可動員百姓一起,近期,百姓們也操習了軍陣之法,可堪一用。可派兩萬精兵馳援鎮遠。”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貴陽城防的自信。

    然而,馬進忠卻有不同的看法,他進言道:“不妥,貴陽乃天子行轅所在,不容有失,臣願率精兵一萬,馳援興國公。”

    隨即,朝堂上的氣氛變得緊張而熱烈,馬維興、武大定、李昂、岑武等將領紛紛請戰,他們的聲音如同戰鼓般激昂。

    朱由榔坐在龍椅上,目光如炬。他緩緩站起身,環視著這些忠心耿耿的臣子,沉聲說道:

    “朕心甚慰,有爾等忠良之士,大明定能早日中興。此戰,朕率一萬精兵馳援鎮遠,與興國公同心協力,共抗強敵。馬寶,朕命汝主持貴陽防務。馬維興、馬進忠朕命爾等為後援,率一萬精兵隨時準備接應。武大定、岑武,朕命爾等隨朕進軍。李昂,朕命汝保護皇後和太子安危,不得有誤。”

    “陛下不妥!”眾將急呼。

    話音剛落,眾將急呼,馬寶更是上前一步,麵帶憂色地說道:“陛下不妥!陛下乃萬金之軀,身係萬民安危。豈可以身犯險?陛下若親臨前線,如有不測,將如何是好?”

    馬維興亦開口勸到:“陛下,臣以為,君主親征雖能鼓舞士氣,但亦有諸多不可預知之險。陛下乃國家之本,若稍有閃失,後果不堪設想。臣懇請陛下三思。”

    李昂也上前勸諫,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陛下,臣以為,國事繁重,陛下若親赴戰場,朝中事務將無人主持。請陛下考慮留守貴陽,統籌全局。”

    朱由榔輕輕歎了一口氣,他理解眾人的擔憂。他站起身,目光掃過每一位將領的臉龐,緩緩開口:

    “此戰,關乎大明的生死存亡。朕意已決,不容有失。”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

    朱由榔繼續說道:“朕知道,你們中有人擔心糧草不足,有人擔心兵力分散,更有人擔心敵軍的詭計多端。但朕要告訴你們,這些都不是我們退縮的理由。大明的江山社稷,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堅守與犧牲。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困難而放棄,更不能因為恐懼而逃避。”

    他頓了頓,目光變得更加深邃:“朕自幼飽讀兵書,深知兵者,乃國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朕要告訴你們,此戰,我們不能退,也無路可退。我們身後,是大明的萬裏河山,是無數百姓的家園。我們肩負的,不僅是自己的生命,更是大明的希望與未來。朕相信,隻要我們心中有信念,手中有利劍,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打贏不了的戰鬥。朕將與你們並肩作戰,共赴國難,直至最後一刻。”

    見朱由榔主意已定,諸將不再勸阻,大聲高呼:“陛下英明,臣等願效犬馬之勞,誓死追隨陛下,共赴國難!”

    此時,洪承疇正坐鎮於沅州大營,眉頭緊鎖。他凝視著斥候急匆匆傳來的軍報。軍報上的文字,如同一道道冷箭,直刺他的心房。

    鎮遠城下,明軍大軍陳列,防守森嚴,鐵桶一般,無懈可擊。守將馮雙禮,乃是明朝的一員虎將,威名遠播。這與之前的密報大相徑庭,難道明廷的內訌已經平息?

    洪承疇原本以為,鎮遠城的明軍會和沅州、靖州一樣,一觸即潰,不堪一擊。然而,現實卻給了他沉重的一擊。他的先頭部隊,在鎮遠城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慘敗,幾乎全軍覆沒,損失慘重。

    洪承疇深吸一口氣,心中暗自思忖。他知道,這場戰鬥,遠比他預想的要艱難。但他並未氣餒,反而更加堅定了他的決心。他要親自率領大軍,與馮雙禮一決高下,誓要攻下鎮遠城,為大清開疆拓土。

    突然,一聲粗獷的吼叫劃破寂靜:“洪老匹夫,你不是說明廷內訌,不堪一擊嗎?”洛托,滿清鑲藍旗的固山額真,氣勢洶洶地闖入了營帳,他如同一頭受傷的野獸,帶著滿腔的怒火。

    “固山”在滿語中意味著“旗”,而“額真”則是旗的領袖。固山額真,一旗之主,此刻卻顯得狼狽不堪。

    洪承疇緩緩抬頭,目光如電,隻見洛托身上血跡斑斑,煙塵覆蓋,頭盔早已不翼而飛,那曾經威風凜凜的長辮如今隻剩下半截,仿佛剛從死亡的邊緣掙紮回來。

    洪承疇的親衛們挺身而出,試圖阻擋這位氣勢洶洶的將軍。洛托卻毫不留情,抽出腰間的佩刀,一刀斬向那幾個敢於阻擋他的奴才。

    親衛們手忙腳亂地抵擋,卻不敢真正傷害這位滿清的貴族,畢竟在大清,滿清旗人高高在上,而他們這些漢人,不過是低人一等的奴才。

    洛托身後的旗兵們更是囂張跋扈,紛紛拔刀相向,刀鋒直指洪承疇,戰鬥一觸即發。

    洪承疇的幕僚,郭子治,勇敢地邁出一步,將兩個親衛拉到一旁,臉上掛著勉強的笑容,急切地說道:“洛托將軍,有話好好說,何必動刀動槍,傷了和氣。”

    洛托冷眼旁觀,將郭子治的媚笑誤解為嘲諷,他冷哼一聲,一邊怒罵,一邊揮刀向郭子治砍去。

    洪承疇雖然年邁,但身手依然矯健,他揮劍如風,擋住了洛托的攻擊,護住郭子治。

    雙方的親兵見主帥交鋒,紛紛拔劍出鞘,劍拔弩張,隻待一聲令下,便要展開一場生死搏殺。

    營帳內的空氣仿佛凝固,每一個呼吸都沉重如鉛。

    洪承疇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痛苦,他知道今日之事,無法善了。

    “洛托將軍,你我皆為朝廷效力,何必自相殘殺?”洪承疇的聲音低沉而有力,試圖平息這場無謂的爭鬥。

    洛托的眼中卻隻有憤怒和羞辱,他咆哮道:“洪老匹夫,你打的什麽如意算盤,你心裏清楚!今日,我要用你項上人頭,祭奠我死去的族人!”

    洪承疇內心湧動著一股難以言說的憋屈。

    武岡、沅州、靖州,這三座城池,都是由他麾下的漢軍親手攻下,而洛托的旗軍卻一無所獲,這讓他臉上無光,心中更是五味雜陳。

    皇帝派遣洛托前來,本意在於監軍,而非攻堅。畢竟,旗人數量有限,他們承受不起太多的損失。因此,洛托自始至終都緊緊跟隨在洪承疇的部隊之後,履行著督戰隊的職責。

    他們一路勢如破竹,輕取武岡、沅州、靖州,幾乎是兵不血刃。洪承疇在沅州安營紮寨,準備在摸清鎮遠的防務虛實之後,再發動攻勢。

    然而,洛托卻無視了命令,親率本旗兵馬,不顧一切地直撲鎮遠。

    沒想到卻在鎮遠踢到了鐵板。他不僅未能建立寸功,反而白白損失了數百旗人中的精銳,這讓他的臉上更是掛不住。

    話音未落,洛托的刀鋒再次揮舞起來,帶著破空之聲,直逼洪承疇。洪承疇身形一晃,巧妙地避開了致命一擊,同時反手一劍,劍尖直指洛托的要害。

    兩人的戰鬥愈發激烈,劍光刀影交織在一起。周圍的親兵們屏息凝視,不敢輕舉妄動,生怕卷入這場搏鬥。

    就在這時,郭子治突然大喊:“住手!朝廷有令,速速停手!”

    他的聲音如同黃鍾大呂,讓兩人的動作不由自主地一頓。洛托和洪承疇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疑惑和警惕。

    郭子治從懷中取出一卷黃綾,高聲宣讀:“朝廷有旨,命五省經略洪承疇統率中路大軍,所有將領無論滿漢,皆聽其號令,違者斬立決,不得有誤!”

    這是順治帝前段時間下的伐明聖旨,還好他機智,一直帶在身邊,如今終於起了效果。

    聽到朝廷的旨意,洛托的怒火漸漸平息,他收起佩刀,冷哼一聲,轉身離去。洪承疇也收回劍,深深地看了郭子治一眼,心中暗自感激。

    營帳內的氣氛逐漸緩和,但每個人的心中都明白,今日之事,隻是暫時的停歇。滿清朝廷內滿族和漢族對權力的爭奪,從未真正停歇過。

    洪承疇輕歎一聲,轉身回到座位,開始沉思接下來的行動。

    而洛托的身影,早已消失在營帳之外,隻留下一地的血跡和煙塵,見證著這場未了的紛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