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意外之喜
字數:7070 加入書籤
在貴陽的城牆上,朱由榔正親自督導著防禦工事的建設,他在心中默默計算著工程進度,希望能在滿清大軍到來前完工。
烈日當空,貴陽城的每一個角落都彌漫著汗水的味道。王少姬正率領著她的“鳳凰營”女兵,如同一股清風,穿梭在各個工地之間。她們的手中,不僅攜帶著祛暑的良藥和食物,更帶來了一份清涼的慰藉。
如今,“婦女能頂半邊天”的豪言壯語在貴陽城家喻戶曉。“鳳凰營”,這個昔日僅有數百人的女兵隊伍,如今已壯大至兩千之眾。
一名信使匆匆趕到,他氣喘籲籲地遞上龐天壽的急件,朱由榔展開信紙,眼中閃過一抹驚喜。
他幾乎快把這老家夥給忘了,沒想到他還活著呢。
龐天壽在信中繪聲繪色地描述了他與葡國總督布加路的會麵。
布加路對永曆皇帝的求援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關注和熱情,不僅毫不吝嗇地提供了六百條火繩槍和十門“紅夷大炮”,更派出了三百名熟練使用火器的士兵,以及數位滿腹經綸的景教傳教士。龐天壽還特別強調,他在當地千辛萬苦地找到了數十位火器製作技藝爐火純青的能工巧匠,也與他們一同歸來。
不僅如此,龐天壽還說葡國人在澳門建立了“卜加勞鑄炮廠”,他們稱之為“世界上最好的鑄炮工廠”。
讀到此處,朱由榔心中閃過一個念頭,既然葡國人能建鑄炮廠,自己為何不能建一個?這東西除了對抗清軍,還可以出口到東南亞,換取資源和糧食。
他接著看信。
除此之外,信中還用大量篇幅描寫了自己是如何憑借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布加路,又是如何櫛風沐雨地尋找能工巧匠,如何披荊斬棘地返回貴州。當然,他也不忘對朱由榔阿諛奉承一番——這些成果都是有賴陛下的高瞻遠矚和英明決策。
朱由榔讀罷信件,內心的激動難以言表。這些援助的到來,無疑是雪中送炭。心中不禁對龐天壽等人的歸來充滿了期待。
朱由榔決定派一隊精銳人馬前往接應龐天壽一行。
三日後,遠方的官道上揚起一陣煙塵,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逐漸映入眾人的眼簾。
為首的正是龐天壽,他滿臉風塵,但眼神中卻透露出興奮和自豪。在他身後,跟著一群身背火槍的士兵和傳教士,還有那些能工巧匠們。
龐天壽來到朱由榔麵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朱由榔不得不將他攙扶起來,並重申了“不跪”的旨意。龐天壽雖然意外,卻也沒有深究,他將一路的經曆詳細匯報給皇帝。
朱由榔大喜過望,對龐天壽大加讚賞。看來王少姬說的沒錯,要善用每個人的能力。
不過,他隨即注意到,這次來龐天壽帶來的士兵都是中國麵孔。
看到皇帝疑惑的眼神,龐天壽解釋道:“陛下,這些士兵乃是澳門當地人,不過他們都是葡軍。澳門的葡軍有大半都是當地百姓。”
朱由榔恍然大悟,難怪那個叫布加路的總督這麽慷慨,原來派來的都是中國人。
這也難怪,他們既然租用澳門,肯定會大量雇傭當地居民,方能形成利益共同體,否則他們在澳門的安危很可能會受到威脅。
隨後,龐天壽詳細介紹了隨行的三位傳教士,他們分別是瞿安德、畢方濟和卜彌格。
有意思的是,這三個傳教士竟來自三個不同的國家!
意大利傳教士畢方濟,與南明弘光帝的父親福王朱常洵結識,在弘光帝南京登基後應召前往相助。不僅如此,後來隆武帝也與畢方濟相識。隆武朝廷覆滅後,他便長期居住在澳門。
德國傳教士瞿安德,通過龐天壽的引薦,在永曆二年為明皇室王太後、馬太後、皇後以及太子慈煊等人施洗入教。
波蘭傳教士卜彌格,同時也是瞿安德的助手,據說他精通數學和生物學。
這讓朱由榔感到十分頭疼,因為他隻會一門外語——英語,而且水平也僅僅是“好阿油”“飯三克油安焗”這樣的程度。對於波蘭語、意大利語和德語,他實在是無能為力。
似乎看穿了皇帝的心思,瞿安德說道:“陛下不必擔心交流的問題,我們的中文都非常好。難道您忘了嗎?六年前,咱們還交深入談過呢。”
朱由榔飛速地在腦海中搜索記憶,發現還真有這回事。太好了,交流的問題終於解決了。
三位傳教士的到來,讓他心情複雜,喜憂參半。
喜的是,他一直渴望借鑒西方的技術,如今終於有人可以交流了。
而且聽聞卜彌格擅長數學,他頓時靈光一閃,想到一個絕妙的主意——創辦一所義務學校,普及基礎的數學和科學知識。
憂的是,他們是為了傳教而來,朱由榔自己雖然尊重信仰自由,但對外來宗教還是有些排斥。
不過,他很快就想開了,自己身邊有那麽多人都接受了洗禮,但也沒有他想象中那麽虔誠,多數人都是功利性地信仰。比如他的生母馬太後,入教隻是為了祈求上帝保佑。這就像大多數國人信奉佛教、道教,並非真正認同其學說和教義,而是希望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實現財富暴漲、官運亨通、多子多福等不切實際的幻想。
至於那些能工巧匠們,幾乎無一例外全是國人模樣,但偶爾也會夾雜著幾個西方麵孔。
根據龐天壽所言,這些西方工匠之所以背井離鄉來到此處謀生,其實也是迫不得已之舉——畢竟在他們自己國家根本就難以找到容身之地!不過好在這些人倒也容易滿足,隻要給足了金銀財寶作為酬勞,那其他任何事情對他們來說都不成問題。
而那些來自澳門地區的工匠,他們之中絕大多數人原本就是卜加勞鑄炮廠裏的熟練工人。當得知當今聖上正在廣納賢才、征集工匠之時,大家便都按捺不住內心激動之情,紛紛積極主動地前來應征,希望能夠借此機會報效朝廷、為國盡忠。
朱由榔大喜過望,旋即下令舉辦宴會,盛情款待這些遠道而來的友人。
在宴席上,朱由榔與瞿安德、畢方濟和卜彌格相談甚歡。他向三位傳教士請教了關於西方科學技術的問題,並表達了他希望在貴陽建立一所義務學校的想法。三人對此深感讚同,並表示願意提供幫助。
與此同時,那些能工巧匠們在兵器作坊中展現出了高超的技藝。他們利用簡陋的工具,居然能製作出近乎完美的鐵管。
朱由榔雖不明製作工藝,但他意識到這是一個能提升大明整體工業能力的契機。
他當機立斷,將這些工匠盡數納入軍器局,使其享受朝廷俸祿,並擢升其中一位技藝精湛的國人擔任軍器局郎中,另一位西方人為副使。
工匠們聞此消息,欣喜若狂。他們在澳門時備受冷落,賺錢機會寥寥無幾,如今來到大明,竟能捧上鐵飯碗,自然是喜不自勝。
而那三百葡國士兵是三個整編百人隊,原來就有各自軍事長官。朱由榔將他們安排到“天威軍”中,將三個百人隊改為三個百戶所,所有將官按照明軍官職留任。
他讓李昂親自訓練,好讓他們盡快熟悉大明的軍事指揮體係。並讓李昂手下的趙勇,在原“天威軍”中挑選了三百人,裝備剩下的火繩槍。
原本沐天波送來的三千支火銃,他已經將其中兩千支裝配在天威軍,剩下的一千支,則給了鳳凰軍。
那三百葡軍給了他巨大的驚喜,他們對火繩槍的使用爐火純青。
他們采用三段射擊法,將士兵分為三個小組,當第一組射擊完畢後,第二組上前射擊,然後是第三組,而第一組則有時間重新裝填彈藥,實現對敵人不間斷的打擊。
他讓李昂組織了一個百戶所的火銃兵同火繩槍兵進行比試,火銃一敗塗地。
火繩槍相較於火銃具有顯著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點火效率、射擊準確性、操作便利性上。
火繩槍采用火繩點火裝置,使得點火過程更為可靠和高效,一分鍾大約能發射兩至三發,射程在一百米到二百米之間。同時允許射手雙手穩定持槍,提高了射擊的準確性。此外,火繩槍的設計簡化了射擊流程,使得射手能夠更快速地進行射擊。
而火銃需要兩個人操作,一人負責瞄準,另一人負責點火。射程與火繩槍相近,效率卻大大不如。而且射擊精度也沒有火繩槍高。
在成本上,火繩槍造價相對低廉便於大規模裝備軍隊。
雖然火繩槍的威力和精度遠不及朱由榔想象中的槍械,但就當下的情形而言,這無疑是最靈活、最具殺傷力的作戰手段了。
見火繩槍如此威力卓絕,朱由榔下令軍器局全力趕製,希望在清軍進攻前能多武裝一些部隊,增加守城力量。
現在,他既不缺人力,也不缺材料,唯一欠缺的便是時間。
至於那些“紅衣大炮”,自然全部安裝在了城牆上,十門“紅衣大炮”如鋼鐵巨獸般矗立在城牆上,其中北門四門,東、南、西門各兩門,威嚴赫赫。
朱由榔覺得“紅夷大炮”這個稱呼帶有歧視意味,便將其改成了“紅衣大炮”。
他親自檢驗,發現“紅衣大炮”的射程遠勝往昔的大將軍炮。其射程可達一千五百多米,如火龍出淵,威力更是驚人。
他喜出望外之際,憑借此堅城利器,何懼滿清韃虜?
然而,另一個念頭如電石火花般在他腦海中閃過——滿清占據了大片明朝疆土,豈會沒有掠奪眾多明朝的火器?
他回憶起與李定國探討新會之戰時的情景,李定國便是在攻城時缺少強大的攻堅武器,而清軍卻配備了大量從大明繳獲的火炮,甚至還仿製了許多威力不相上下的火炮。因此,明軍傷亡慘重,這也是李定國野戰勇猛,攻城受挫的關鍵因素。
“如果他們用這些武器攻城,那鎮遠、遵義和都勻的城牆還能堅如磐石嗎?貴陽的城牆又能否安然無恙?”
朱由榔的心頭猛然泛起一股刺骨的寒意,好似一盆冰水無情地潑灑在他的頭頂,令他頃刻間汗流浹背。
他似乎能看到,滿清的軍隊,如一群凶殘貪婪的惡狼,攜帶著數不勝數的火炮,如狂潮般席卷貴州的大地。
朱由榔迫不及待地召集了他的將領們,緊急商議應對之策。
馬維興首先打破沉默:“陛下,我們可在城外加築土牆,以抵禦炮火的猛烈攻擊。”
武大定緊接著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陛下,我們還可以令兵士多挖掘壕溝,設置障礙,讓敵軍的火炮無法靠近城牆。”
馬寶思索片刻後,提出了自己的計策:“陛下,臣願領一軍,屯於貴山之上,占據高地,令敵軍不敢輕易靠近城牆。”
經過深思熟慮,朱由榔決定多措並舉,最大限度的提升城市的防禦。
士兵們在城外築起了一道道厚重的土牆,用於抵禦炮彈的攻擊。同時,他們還在城外四周挖掘出多條壕溝,縱橫交錯,形成了一道道天然的屏障,限製敵人攻城武器和火炮的打擊距離。
朱由榔下令預備了充足的沙土和水,隨時準備撲滅城內可能發生的火災。
此外,在他的命令下,工坊中的工匠們也在加班加點,加速製造炮彈和火藥。還有一種特殊的頭盔——鐵盔,防止炮彈或其他火器的子彈碎片擊中要害。
至於馬寶所說分兵之計,他仍在猶豫之中。城內守軍本就緊缺,再分兵兩處,恐怕會被敵人逐個擊破。
朱由榔心中暗自思忖,是否要將白文選調回貴陽呢?然而,這個念頭剛起,便被他生生掐滅。白文選、馮雙禮等人身經百戰,與清軍屢次交鋒,又怎會不知曉清軍火炮的厲害?應對之法,他們自然比自己更為清楚明了。而且臨陣撤回,貴陽東、南、北麵將門戶洞開,無險可守。不僅不能撤回,自己坐鎮貴陽,還要隨時準備支援他們。
對於貴陽城的指揮權,他原本打算完全委托給孫可望。但經過深思熟慮,他最終決定讓馬寶來指揮,因為他對孫可望的忠誠仍有所保留。
而馬寶在緊要關頭的倒戈,已經清晰地表明,他與孫可望之間的情誼已經走到了盡頭。
朱由榔憑借自身經驗,號令城中居民挖掘防空洞——當然,這是為了防禦炮彈而設。與此同時,他責成城中官員組織緊急情況預演,以確保清軍炮彈入城時,百姓們能夠處變不驚。
此外,他還傳喚皇後王少姬,命其統領“鳳凰軍”開展現場救護演練,模擬在各種情境下如何救治傷員,並在太醫的指導下擬定簡要的救護流程。
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推進,朱由榔嚴陣以待,時刻準備著迎接清軍的攻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