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一敗塗地

字數:3424   加入書籤

A+A-




    大雨連續下了五日,第六日終於放晴,遂寧城這兩日幾乎全部時間都浸泡在水中,大量糧草輜重大多不堪使用。雖然城中積水不深,但仍然有數百士兵,千餘戰馬死於溺水。

    然而,這還不是災難的全部。更令人擔憂的是,如果這些遇難者的遺體處理不當,可能會引發更加可怕的後果——瘟疫。屍體若不及時妥善處理,腐爛的遺體將成為疾病的溫床,疫情一旦爆發,不僅會威脅到幸存者的健康,更有可能引發軍隊動蕩和恐慌。

    吳三桂神情疲憊,卻也隻能強打精神。他下令大軍扔下所有輜重,全軍僅攜帶三日糧草,緊急向保寧轉移。

    他引以為傲的關寧鐵騎,曾經馳騁疆場,無往不勝。然而現在,他們卻隻能靠兩條腿和明軍賽跑,這是何等的諷刺。鐵騎的榮耀,在這一刻變得黯淡無光。

    遂寧有一渡口,名曰“仁裏”,上通射洪、三台、綿陽,下達潼南、合川、重慶,有“水陸碼頭”之名號。

    此渡口就在遂寧城外,一直由吳三桂的重兵嚴密守護。此刻,他正組織大軍匆匆地從仁裏渡口向涪江對岸轉移。幸運的是,劉文秀似乎也遭遇了不小的麻煩,無暇派遣追兵。

    劉文秀確實陷入了麻煩,他未曾預料到洪水的威力如此之大,不僅將他山下的營地一掃而空,還在山腳下形成了一個湖泊。目前,他正指揮士兵們砍伐樹木,建造浮橋。所幸,他早有先見之明,將糧草輜重轉移至山上,因此暫時無饑饉之虞。

    斥候急報,吳三桂的大軍正從仁裏渡口撤退至涪江東岸,且大部分兵力已成功轉移。

    劉文秀倍感無奈,他這番舉動似乎成了自縛手腳,雖然成功將吳三桂驅逐出遂寧,卻也讓自己陷入了困境。

    他下令加快浮橋的搭建,希望能及時追趕上吳三桂的軍隊。同時,他派遣信使向祁三升和李來亨傳達命令,要求他們設法阻截吳三桂的部隊。

    兩個時辰過後,浮橋終於搭建完成。賀九儀率領一千精兵作為先鋒,率先出發,緊追吳三桂的部隊。劉文秀則繼續組織剩餘部隊過橋,準備增援。

    吳三桂和李國瀚已經到達涪江東岸,現在西岸上尚餘萬餘士兵還未離開。吳三桂的女婿夏國相奉命墊後,防範明軍的攻擊。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了急切的馬蹄聲,賀九儀的先鋒部隊已經到達。

    賀九儀率部疾馳而來,眼看就要追上吳三桂的軍隊。突然,一陣箭雨從後方襲來,打亂了他們的步伐。原來,吳三桂還在城中安排了部隊,李本深率軍及時趕到,擋住了賀九儀的去路。

    李本深,原為明朝的總兵和興平伯高傑的外甥。高傑去世後,他繼任為提督,代理將領一職。後來,他向豫親王多鐸投降,並被授予三等精奇尼哈番的爵位。此外,他與吳三桂是故交,隨其出征。

    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廝殺,一時難分勝負。賀九儀心急如焚,他深知如果不能盡快突破敵軍的防線,就無法追擊吳三桂。

    此時,劉文秀帶領主力部隊也趕了過來。他觀察了戰場形勢後,決定親自率領一隊騎兵,從側麵迂回到敵軍後方,發動突襲。

    李本深雖然英勇,但麵對劉文秀的奇襲,他的應對顯得有些手忙腳亂。他急忙分兵應對,但已經為時過晚。劉文秀的騎兵如同一把鋒利的匕首,直插敵軍的心髒,敵軍的陣腳頓時大亂。

    賀九儀抓住了這個機會,率領著部隊發起了衝鋒,如同猛虎下山,一舉擊潰了敵人的防線。戰場上的局勢瞬間逆轉,清兵的士氣一落千丈,他們開始四散逃竄,尋找逃生之路。

    渡口處,原本整齊排隊過江的清兵隊伍在突如其來的潰敗麵前變得混亂不堪,萬餘清兵如同失去方向的無頭蒼蠅,慌不擇路地湧向渡船,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逃離這個血腥的修羅場。

    夏國相目睹這一幕,心中湧起一股深深的絕望。他意識到,戰局已無法挽回。於是,他急忙爬上了一艘渡船,隨著船隻搖搖晃晃地駛向江心,逃離了這片戰火紛飛的土地。

    李本深在眾多親衛的護送下,也如疾風般衝到渡船上,揚起風帆,破浪而去。

    與此同時,劉文秀所率大軍抵達渡口,他們齊聲高呼:“繳械不殺!”聲音回蕩在涪江上,像是對吳三桂無情的嘲笑。

    在無盡的絕望和深深的恐懼籠罩下,清兵們像被抽走脊梁骨一樣,紛紛丟棄手中的兵刃,抱頭痛哭,蹲伏在地,默默等待著未知的命運降臨。

    劉文秀一聲令下,無數火銃兵快速行動起來,他們動作整齊劃一,訓練有素,眨眼間便已列好了陣形,站在了江邊嚴陣以待。

    此時此刻,江心處的清軍還未察覺到危險已經降臨,他們依舊在木筏上奮力劃動。然而,火銃兵們可不會給他們太多時間反應,隻聽一聲聲清脆的槍聲響起,火銃口噴射出密集的彈雨,如雨點般襲向江心處的清軍。

    一時間,江心處慘叫連連,不斷有人中彈,鮮血四濺。中彈者有的哀嚎著掉進江水中,有的則直接被子彈打穿身體,當場斃命。江水瞬間被染成了一片觸目驚心的紅色。

    那些在木筏上的士兵見勢不妙,開始爭先恐後地劃動著手中的槳,試圖盡快逃離這片死亡之地。

    然而,混亂之中,一些會泅水的士兵卻選擇了更為冒險的方式——直接跳進江水中。他們希望通過遊泳來躲避火銃的攻擊,但這一舉動卻讓本就不穩定的木筏更加搖搖欲墜。許多木筏在劇烈的晃動中翻覆,清兵們紛紛落入水中。

    這些曾經在關外戰場上英勇無畏、馳騁殺敵的漢子,如今在水中卻顯得如此狼狽不堪。他們像是滑稽可笑的公雞,拚命揮舞著四肢,想要保持浮力,但最終還是緩緩沉入水底,消失不見。

    此番遂寧大戰,劉文秀可謂是大獲成功,戰果累累。

    共俘虜清兵超過一萬之眾,繳獲戰馬更達三千多匹,至於盔甲輜重,更是難以計數。

    而清軍在此戰中則遭受重創,因溺水而喪命者竟高達三千餘人,戰馬溺斃亦有兩千餘匹,逃遁失散者更是不計其數。

    當吳三桂領著殘存的部隊狼狽不堪地撤回東岸時,心中猶如壓了千斤重擔,無比沉重。

    待他清點殘餘兵力時,不禁心如死灰,原本氣勢磅礴的八萬大軍此刻僅剩三萬餘人。昔日威風凜凜、名震天下的關寧鐵騎,經此一役後已淪為關寧輕步兵。(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