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不再回首

字數:8469   加入書籤

A+A-


    我就是回來看看!
    看著兩人離去,莫非繼續摸索這些老古董。
    其實他需要的,僅僅隻是一個熟悉的過程而已,並非不懂得怎麽去操作。
    因為在他眼裏,這些東西雖然屬於古董級的,但其實同樣簡單的很。
    前一世,他曾經著實對這個沉迷了幾年,而那時候的錄音設備,可比現在要複雜的多了,還不是照樣玩的賊溜。
    至於樂器什麽的,那就更不在話下了。
    當初他玩音樂的時候,或許,水平最多也隻能算是二流的業餘級別。
    但是後來,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因為跟著老師的那幾年,完全就是一個從裏到外全方位蛻變的過程。
    感知六識靈敏、神經反應速度、肌肉協調能力,甚至是對於整個世界的認知,都有了種跨境界的跳躍。
    所以,對自己來說,醫術上的登峰造極都不在話下了,何況是作為業餘愛好的音樂了。
    玩樂器,最需要的是什麽?
    聽音、手功、節奏感。
    對於這些,莫非一樣都不缺。
    甚至他能做到的程度,都是很多人都無法想象的到的。
    而且,九州電視台這邊,也不缺音樂領域的人才,黎小田、葉振堂、盧國詹等人,這時候可都還在這裏工作呢。
    所以,他決定用最短的時間做好編曲。
    然後一點點的去矯正章國榮的氣息與發聲,以及感情上的投入與飽和度。
    要做,就要做到極限,做到最好。
    一邊練習一邊出檢驗成果,兩不耽誤。
    而對於能不能達到想象中的效果,莫非同樣覺得沒什麽好擔心的。
    一方麵,章國榮有這個天賦,人也夠努力;
    另一方麵,自己在編曲上的功底,可不是現在的人,所能夠具備的。
    一個歌手的唱功,在每一個年代的變化不會太大,甚至有可能還會出現倒退,改變的,隻是在風格上不斷的追求創新而已。
    但是在編曲上,那可就不一樣了。
    眼界在變,樂器也在變。
    經曆過後世的莫非,來到這個時間點上,想低調都不行啊。
    所以,他不介意在這個領域裏,弄出點動靜兒,讓同行去見識一下什麽叫做打破常規,什麽叫做創作理念上的碾壓。
    超前一步是瘋子?半步才是天才?
    一個中島美雪,就能養活半個香江樂壇?
    可拉倒吧,那是要看放在什麽領域的……
    “莫生,對這些設備還算熟悉吧,有什麽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隨時聯係黎總監。”
    黃夕照的聲音從門口處傳來。
    他是看見章國榮與黃詹離開,才湊上來想和他談點其他的事情。
    莫非衝他笑了笑,“那倒不用,還算順手,如果真出了什麽問題,再過去求教也不遲,不然也會耽誤人家的工作了……照叔找我,還有別的事兒吧?”
    他也知道黃夕照不會無緣無故的又跑過來找他。
    所以幹脆來了個單刀直入,省的聊來聊去的,都說不到重點上。
    “嗯,是這樣的,《霍元甲》的布景、道具、服裝什麽的,都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年後就能第一時間開機,你之前提的那個事情,是不是到時候你直接出麵?”
    《霍元甲》,就是莫非許諾給九州電視台的第一個電視劇集劇本。
    雖然在時間上提前了一年多,但想來應該不是什麽問題。
    至於黃夕照話裏所提到的,讓莫非出麵的事情,那也是莫非的意思。
    雖然這部《霍元甲》,在上一世已經拍的足夠精彩了,但是他總覺得,還是可以精益求精的。
    所以,他當初拿出來的劇本,可是分鏡頭劇本。
    而這在如今的香江,別說電視劇了,電影都沒有這麽玩的。
    這種精細化的操作流程,也不是當下作為快消品的影視製作,所能容得下的。
    但莫非最關注的,恰恰就是這種走精品路線的理念,比如動作設計上的全新要求,服化道上的精益求精等。
    當然了,他不會去苛刻到毫無節製的一步到位,而是想要把一些先進的理念,通過這部電視劇開始,慢慢灌輸給劇組人員。
    硬橋硬馬的一招一式打法,是需要做出進一步改變的,因為人的審美是會變的。
    老一套的東西,看上去太老套生硬也太假。
    所以,他就想先從動作上入手。
    怎麽打得漂亮靈活,怎麽打的飄逸舒展,怎麽打的接近實戰。
    如何用鏡頭,剪輯出拳拳到肉的震撼感與衝擊力,如何用拍攝技巧,拍出讓人驚歎的畫麵,這才是重點。
    香江的經典電視劇,經典在劇情以及表演上。
    至於布景道具,那真是爛的讓人無語。
    這裏麵,有的是條件所限,而有的卻是人為追逐利益造成的惡果。
    莫非不想要這樣的作品。
    他寧願在開始的時候,自己往裏貼錢,也要讓九州傳媒出品的影視劇,能夠做到無可挑剔。
    而隻有從這些細節上入手,才能奠定這個領域的基礎。
    進而慢慢拍出有底蘊、有格局甚至有內涵的作品。
    還有就是,不止是文藝片才能追求思想內涵的,商業片同樣需要。
    香江電影的衰敗,就在於始終粗製濫造,沒有形成自己的電影工業基礎與底蘊。
    都在搶快錢,誰特麽有時間去精雕細琢?
    所以,它不衰落,反倒是奇怪了。
    而和它有點相反的,就是南高麗的電影了,人家一直在積累、積累、不斷地積累。
    最終求仁得仁,確實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這是個很好的例子,不得不讓人去深思。
    至於說怎麽賺錢,這個更簡單。
    有歐美的市場在那兒呢,莫非不介意讓香江電影,去好萊塢混個臉熟。
    什麽?你說文化差異?這個誰也否認不了。
    但是辦法還是有的嘛,也就換個馬甲的事兒,能有多麻煩?
    所以,莫非覺得從一開始,就要潛移默化的去改變劇組從業人員的觀念,然後不斷的引導。
    他相信,總能培養出來一批可用之才的。
    想到這裏,他答應的很爽快,“我這邊沒有問題,還是那句話,不要怕花錢,我要的是精品中的精品。
    “從服裝、道具、化妝、取景,到設備、器材、燈光,甚至是一日三餐的後勤保障,都要做到細致無疏漏。
    “最起碼也得保證,出了任何問題,都能馬上在第一時間裏有跟進改正的備用方案,確保整個劇組的正常運轉。”
    黃夕照點了點頭,“行,我會專門集中開會強調這一點的。”
    莫非再次笑了笑,“嗯,也不需要太刻意,欲速則不達,隻要能做到在每一部戲裏,都能看到進步,就說明咱們的工作,做的還是卓有成效的。
    “關鍵,就在於讓這種理念,深深的紮入他們的腦海裏,形成一種固有的思維模式,這才是我們最大的成功。”
    黃夕照點了點頭。
    這次沒有再說話,但心裏卻是對莫非再次刮目相看。
    最初,他還真是怕莫非直接來個新東家新風氣呢。
    哪成想,人家想的可比自己遠多了。
    這種潛移默化的手段,就是最厲害的高手,都有可能玩不好的。
    不是理念上的差距,而是時間與耐性上的失衡,會不知不覺的讓人在固有的波折下,去自我否定。
    但莫非,顯然已經做好了麵對一切的準備。
    這份遠見,在他看來可謂極其難得。
    黃夕照倒是想起了另一件事兒,“我們這邊,已經與華星的陳舒芬談的差不多了,她對於我們提出來的規劃,也很感興趣,倒是對於待遇什麽的,沒有提出什麽別的要求。”
    莫非“該給的待遇不要吝嗇,真想讓一個人全心全意的無條件付出,那是不可能的,將心比心嘛。
    “我們要讓人家做出的成績,與回報成正比,才算是一個良性循環,這就叫雙贏的合作,沒有什麽高低貴賤之分。
    “雖然這種平等隻是一個說法,但最起碼我們也要借助這種說法,把影響力,覆蓋到方方麵麵的角落才行,這是原則問題。”
    未來的經紀公司和唱片公司,都需要有專業的人去管理。
    所以,莫非就想起了那個後世有名的“陳太”。
    覺得把她拉過來的可能性,並不是很難。
    於是,之前他就把自己的打算,說給了黃夕照,由他出麵去和對方溝通。
    莫非許諾的待遇可不低,有自主權,有原始股份,而且還透露了一些在公司未來發展上的某些規劃。
    他相信,對於有心做一番事業的人來說,這種誘惑,是很難抵禦的。
    果然不出所料,陳舒芬深思熟慮之後,最終還是接受了莫非遞過去的橄欖枝。
    如今的無線,可不是那麽四平八穩,董事長李孝和的身體狀況一直欠佳,趙逸夫也在時刻準備著要取而代之。
    而且,前一段時間的麗的電視台,表現的又那麽生猛。
    以至於無線內部,都開始出現了某些躁動不安。
    所以,莫非瞅準的這個時機,也算是歪打正著了。
    黃夕照很認同的點了點頭,“好的,我會處理好的……哦對了,最近《變形金剛》這個動畫片,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有沒有什麽後續的計劃。”
    莫非擺了擺手,“暫時不用做太大的動作,我已經另外成立了一個動畫工作室,電視台這邊,就當是先嚐試一下製播分離的運營模式吧。”
    “那行,我知道該怎麽做了。”
    黃夕照秒懂。
    因為之前莫非也和他透露過,將來會把九州電視台拆分的想法。
    藝人經紀、影視綜藝節目製作等,都是要分離出去的。
    所以,這個動畫工作室,現在是肯定不能放在電視台旗下的。
    而《變形金剛》這部動畫劇集,其實最初的十幾集,都是由莫世文一個人完成的。
    所謂的動畫工作室,也是最近幾天才剛剛成立。
    算是研究院的一個小項目組,因為它之後,還要承擔一部動畫電影的製作任務。
    而《變形金剛》,也純粹是拿出來給大家練手了。
    當然了,莫非之所以選擇《變形金剛》,也是為了搶下這個大i。
    變形金剛的玩具,可以交給益智玩具。
    真人電影,以後可以交給電影公司。
    正好,勞斯萊斯和蘭博基尼,也可以借機宣傳,再合適不過了……
    想想就讓人流口水的,不是嗎?
    …………
    關於章國榮和寶麗金的合約買斷,在第三天就解決了。
    之所以這麽順利。
    一方麵,是源自於寶麗金和前麗的電視台本身就有良好的合作關係;
    另一方麵,也是因為此時的章國榮,還沒有引起寶麗金方麵的重視。
    他從1977年就簽約寶麗金,並且一年一張專輯。
    無奈市場反應確實相當平淡,並沒有引起什麽波瀾。
    所以,這會兒寶麗金的資源,大多還是側重於徐冠傑和關正捷、羅聞、珍妮等人的身上。
    對於章國榮,在他們眼裏,雖然算不上是可有可無,但也談不上有多麽重要。
    所以,十萬的買斷費用,對於雙方來說,也算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條件。
    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嘛。
    莫非對這些瑣事,也懶得過問。
    因為他白天要上學,其它時間,還要編曲以及指點章國榮的練聲。
    也幸好有黎小田、盧國詹、顧家輝、黃詹的主動幫襯,才能讓他有條不序的推進著專輯製作進程。
    而這幾個人,也在這段時間裏,真正見識到了什麽叫做天才……
    天才有的不隻是天賦,還有細節上吹毛求疵的苛刻、追求上精致嚴謹的態度、行事上心無旁騖的專注。
    甚至是理念上鑒往知來、學貫中西的能力。
    那種信手拈來的從容不迫,妙至毫巔的靈光乍現。
    從樂器到樂理,從編曲到演繹,從指點到調教,從細節到全局,無不將自己的才華與全能,展現的淋漓盡致。
    幾個人在大開眼界的同時,也不得不感歎一聲不世出的妖孽。
    他們甚至連“既生瑜,何生亮”的心思都不會有。
    因為差距到了一定程度,是不會產生攀比之心的,不是絕望,而是隻能仰望。
    時間,就在這種磨合中不斷流逝。
    當被命名為《不再回首》的專輯完成的時候,幾個人那種身心俱疲卻又莫名的神情亢奮,一下子就爆發了出來。
    很難用語言去描述,總是就是複雜的很。
    當然了,這裏麵並不包括莫非。
    他還是那副淡定超然的樣子,好像就沒什麽事情可以影響到他似的,這讓另外幾個人看的,很有種吐血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