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寧王子錯過了

字數:6778   加入書籤

A+A-


    匪夷所思的事情,驚現眼前?
    如此的智力與身體,竟然都能夠成為當朝聖上,讓那些才智遠遠勝於他的人見了,又作何感想呢?
    也就是在這一瞬間,我的心頭,甚至還掠過了一絲徹骨的寒意!至於是什麽原因,一時倒是沒能夠想清楚。
    “哦,若是神愛還在,”隻聽劉大將軍慨歎道,“那,那就好多了……”
    我心頭一驚:劉大將軍所說的神愛,即為這位聖上的皇後,王氏,本朝書法大家王羲之孫女。隻可惜,王皇後已然於六七年前辭世。劉大將軍此時提及這位皇後,隱隱也包含著這麽一層意思,那就是,眼前的這兩位宮女,難言盡職盡責。
    “大將軍,大將軍,奴婢該死……”那兩位宮女,誠惶誠恐道。
    劉大將軍淡淡一笑:“以後,以後多注意,多上心一點。”
    再環視一番之後,劉大將軍這樣說道:“聖上,令弟琅琊王德文呢?”
    我暗自尋思道:這琅琊王司馬德文,是今上的親兄弟,才智遠在其皇兄之上。德文一向念及兄弟之情,時常在皇宮裏照料今上的飲食起居。劉大將軍步入寢室也有一段時間了,遲遲不見德文露麵,才會有此一問。
    “德文,德文嘛,”隻聽聖上口齒不清道,“在外麵,前幾天,前幾天,這,這兩個宮女……”說著,將目光轉向那兩位宮女。
    這兩位宮女,在服侍聖上之時,或許會有不甚周到之處,對於聖上的神情言語,似乎倒是頗為熟稔,隻聽其中一個這樣說道:“琅琊王嘛,前幾天身體不適,就,就決定先到外麵調理一番。過些日子,再搬回來……”
    凝神片刻之後,劉大將軍點了點頭:“琅琊王此舉,也在情理之中嘛。哦,你們兩位,這些日子,可要多辛苦一點了……”
    那兩位宮女唯唯諾諾,連聲道:“請,請大將軍放心……”
    再過了一陣子,劉大將軍又打量起這寢室來。
    目光如炬,看得極為認真。
    再環視一番之後,隻聽他這樣說道:“聖上,臘盡春回之後,一切,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托,托丞相吉言……”聖上這樣說著。
    隻是,再過了好一陣子,也沒見他把話接下去。
    劉大將軍抱拳致意道:“老臣另有俗務,就此告退。”
    “丞相,丞相慢走。”那聖上斷斷續續道,“朕,朕行動不便,未能,未能遠送了……”
    “聖上,聖上善養龍體,老臣告辭——”劉大將軍說著,就向寢室門口走去。
    我和青兒,一左一右,緊跟其後。
    在離開寢室,返回皇宮大門口的路上,我不禁這樣想:原本以為有什麽緊要之事,誰知道隻是去看望一下今上而已。早知道是這樣,這防身的短劍,倒是沒必要攜帶了。
    劉大將軍對聖上的近況,可謂是關心備至了……
    回到皇宮大門口之後,劉大將軍又掃了宮牆幾眼,確認無虞之後,就和這數千人馬一起,打道回府。
    回到相府之時,已近傍晚時分。
    這天夜裏,我的心頭,一片茫然:此次行動,從“大張旗鼓”開局,到“偃旗息鼓”告終,究竟意味著什麽呢?
    或許,能夠“相安無事”,也算是不錯了吧?我之所以想了那麽多,想得那麽複雜、驚險,或許隻是因為,我隨身攜帶了兵器。
    想想也是,上一次沒帶兵器,被孫複、司馬寧扣押於烏衣巷,長達十天!而這一次有備而入皇宮,至少也算是全身而退了。
    其實,真正讓我納悶的,那就是:劉大將軍如此大費周章,僅僅是為了去看望一下今上?
    如果真是這樣,至少,在旁人看來,劉大將軍已然盡了臣子的本分。
    也就是說,這一切,其實隻是做給世人看的。
    聖上的那副模樣,猥瑣、平庸,沒什麽好說的了。甚至,你隻覺得他可悲、可憐,甚至還有點可笑。
    那王皇後王神愛呢,劉大將軍為何要當著今上的麵,再次提起她呢?
    其祖父、父親均是書法名家,不難想象,嫁入帝王家之前,還是姑娘家的王神愛,家學淵源,在琴棋書畫方麵,已然是遠遠勝過了常人。隻是,在以後的日子裏,迎接她的,恐怕隻能是無盡的無奈與酸楚!
    如果從隆安元年算起,她享有皇後之尊,長達十五年。
    隻是,這是怎樣的一十五年啊,先是桓玄篡位稱帝,今上被挾持逃往江陵。接著又有桓玄餘部攻陷江陵,今上再次被俘。這段時間,陪伴在今上身邊的這王皇後,飽受顛沛流離之苦,其境遇,未必就能夠好過尋常的村婦民女吧?
    劉大將軍重整乾坤之後,這位王皇後,總算過上了七八年安穩的日子。隻是,就算是這樣,又有多少舒心、愜意、威儀可言呢?她的日常生活,多半也隻是陪侍一下駑鈍平庸的今上而已。
    王家當初的“攀龍附鳳”,隻是換來其後十多年的一聲歎息!王皇後撒手人寰之時,尚未滿三十歲,而且,也沒能夠留下一男半女:單單憑著這一點,似乎就不難想象,這帝王家的媳婦,也未必就那麽風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長夜難眠,當她揮毫書寫著那些有著其祖遺風的書法之作時,卻得不到夫君的賞識,又作何感想呢?
    又或許,當她輕撫瑤琴之時,流淌在那指尖上的旋律,無人欣賞,更無人共鳴、分享,就隻能付與那如晦的夜幕了。
    甚至,作為她夫君的聖上,一天到晚,都未必能夠和她嘮叨上幾句家常……
    如果說,這條路走錯了,那麽,最初的根源,又在哪兒呢?
    作為門閥世族,衣冠南渡之初,甚至能夠撐起本朝的半壁江山。而到了王皇後這一代,卻落魄至此,怎能不讓人唏噓感慨不已呢?
    如此說來,王皇後何嚐不是王謝庾桓這些門閥世族的一個縮影呢?
    這世上,盛極而衰、榮極則辱、樂極生悲之類的事情,也不算太少了吧?對此,我們又能再多說些什麽呢?
    或許,曆經滄桑之後,對於這一切,王皇後早就淡然處之了。
    隻是,撒手人寰之際,她就沒有放心不下的事情嗎?特別是,她的夫君,也就是當世聖上,別說扛起一個王朝,治理朝政,就是日常的飲食起居,都難以自理……
    這些事情,乍一想,似乎都出乎意料之外。不過,思忖再三,你又覺得,其實又在情理之中?
    如果從源頭說起,本朝的衣冠南渡,就是某種無奈之舉。如果還能夠在江北立足,也不會有這樣的舉動了吧?
    在江北依然無法立足,為了延續大晉的國祚,才會這樣的。
    這樣一來,晉室在江南的根基,也說不上有多牢固。從最初的“王與馬,共天下”,到其後的謝氏一族忠於朝廷,最終贏得淝水之戰的勝利。從這些事情上,都可以看出,門閥士族的力量,舉足輕重,甚至可以決定大晉的生死存亡。在這種時候,尋常之人多半就會這樣想,能夠有這樣的名門大族,正是本朝之幸啊!
    你這樣想,固然也未嚐不可。
    隻不過,事情似乎也沒那麽簡單。
    這些名門大族,既然見到皇室軟弱,久而久之,就不會有非分之心嗎?一旦出現這種心思,朝政的混亂、傾軋,可想而知。
    因此,才會出現最近幾十年裏,桓玄篡位稱帝之類的事情。王謝衰微,庾桓崛起,還真有點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感覺了。
    當然,王謝這兩個大族,似乎也不想輕易退場。王神愛嫁入皇宮,成為皇後,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了。隻不過,由於時運已然逝去,晉室的衰微,已然難以扭轉。
    劉大將軍提到王皇後的時候,到底在想些什麽呢?
    在一般人聽來,自然就是,由於王皇後不在了,於是,聖上的飲食起居,就是每況愈下了。這樣一來,那兩位宮女難免會驚惶不已。
    不過,我總覺得,事情沒那麽簡單。
    至於另一層意思,究竟是什麽,我一時也想不出來。
    劉大將軍盡管有重整乾坤之功,對於聖上的飲食起居,似乎也沒什麽更好的辦法啊?
    當然,人們可以這樣想,他身為大丞相、大將軍,日理萬機,一些生活上的小事情,倒是無暇顧及的了。
    如此說來,那兩名宮女,照料不周,就是她們自身的原因了。
    事情的蹊蹺之處就在於,此次劉大將軍入宮麵見今上,弄出這麽大的陣仗來,究竟是為了什麽呢?
    首先,這不是他第一次去看望今上了。跟在他後麵,我和青兒都能夠體會到,劉大將軍輕車熟路的,絕非首次前往皇宮。既然是這樣,又何必弄得如此轟轟烈烈呢?
    一些人所想到的,自然就是,劉大將軍要給世人留下這樣一個印象:他這個朝廷重臣,絕非浪得虛名。你看,要說對聖上的關心,又有誰會比得上他呢?
    因此,這一切,就有籠絡人心之嫌了。
    或許,還有這樣的可能:會不會是得到這樣的情報,在皇宮內外,或許會有某些事情會發生。於是,為了預防萬一,劉大將軍索性召集重兵,就是這樣大張旗鼓地前往皇宮!也就是說,這是做給那些人看的,是在震懾他們,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如果真有那樣一種勢力,我目前所能夠想到的,就是烏衣巷裏的孫公子寧王子那一夥人了。
    隻不過,那一夥人實力有限,而且,又被監視了那麽久,隻怕也已經是無能為力了吧?
    由此想來,手握重兵的劉大將軍,畢竟棋高一籌。
    想想也是,如果寧王子、孫公子一夥人殺入皇宮,劫持今上。那麽,以今上目前的狀態,多半也隻能夠退位了。寧王子、孫公子得勢之後,會不會又是一個桓玄呢?
    隻是,當初,平定桓玄叛亂的,就是如今的劉大將軍!
    此刻想來,孫公子寧王子一行,還是過於稚嫩了。
    他們躲在烏衣巷的深宅大院裏,商議了那麽多天,也沒能拿出什麽行動方案來。當然,你可以這樣想,因為自身兵力有限,因此,就需要格外謹慎些。隻不過,他們所謂的謹慎,更像是優柔寡斷。
    一旦劉大將軍作出決定,派出重兵,分別鎮住了烏衣巷和皇宮。這樣一來,這兩個地方的人,就算是再想著有所聯絡,那可是不可能的了。等待著他們的,多半也就是被劉大將軍各個擊破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離開皇宮,在走向宮闕大門口的路上,我也在想著:其實,以今上目前的狀況,本朝的前景,還能讓人樂觀嗎?司馬寧所耿耿於懷的,確實也不無道理。隻是,由於其先祖司馬攸的失勢,大晉的這一百幾十年,乏善可陳啊!隻不過,司馬寧隻懂得怨天尤人,很少想著去改變。這樣一來,就更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了。
    司馬寧的這些年,一直都是在錯過?
    錯過也就錯過了,然而,當他想著要振作起來,力圖有所作為的時候,卻又發現,大廈即將傾倒。這樣一來,單憑自己的那點力量,真的就能夠力挽狂瀾嗎?
    說起來,對於自己被囚禁於烏衣巷這件事情,我一直都是耿耿於懷的,總想著要出一口氣。然而,按照劉大將軍的布置,我關注的焦點,卻在這皇宮方向!烏衣巷的那一夥人,留給昭婉姐姐和劉公子去對付!劉大將軍為什麽要這樣安排呢?
    簡單地說來,這似乎是在暗示我,不可感情用事?
    圍困數十天之後,劉大將軍才前往皇宮,是在傳遞著什麽信號呢?這一切,又變得撲朔迷離起來了。
    到皇宮裏走了這麽一趟,如果真要說有什麽收獲,這些唏噓感慨,似乎就是我最大的“收獲”了……
    “算了吧,今天的事情,”我這樣低語著,“總有告一段落之際。因為,你留不住今天的陽光,甚至,也留不住那夜幕。再漫長的夜晚,也將會迎來晨曦微露之時……”
    次日上午,傳來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聖上駕崩了!
    喜歡月明秋水請大家收藏:()月明秋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