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不近人情的決定

字數:6094   加入書籤

A+A-


    這種時候,可不能再金口難開了?
    受到趙昭婷的激勵,徐海韜開口道:“趙世伯,小侄自知孤陋寡聞,才識短淺。不過,若蒙世伯不棄,小侄願投至世伯旗下,以效犬馬之勞!”
    趙昭婷暗自稱許道:人道商場如戰場,徐大哥的這幾句話,談吐得體,可謂忠肝義膽,深入人心了……
    然而,很快她就意識到,徐海韜的話語,未必就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要不然,趙仲儒為何會置若罔聞,無動於衷呢?
    原本,深受感動之際,她已然是微微閉上了眼睛,想聽一下趙仲儒一句惺惺相惜之類的話語的。然而,再過片刻之後,她分明感覺到了四周的冷清!於是,她睜開雙眼,向趙仲儒望去。
    果然,趙仲儒隻是端著茶杯,靜靜地望著杯底的茶葉與茶水。而且,他還是微微皺著眉頭,像是陷入了某種類似於禪定一般的神情。
    他說話的聲音,趙昭婷可沒聽到啊!
    就在這一瞬間,趙昭婷內心一陣苦笑:趙仲儒啊趙仲儒,如今你家財萬貫,就可以如此小覷於人了嗎?確實,徐海韜隻是一個在碼頭上扛活兒的苦力。然而,他有的是勇氣、毅力和決心。更重要的是,他可是你女兒所心儀的人啊!你如此冷若冰霜,置若罔聞,真的就對得起我故去的生母嗎?你的那顆心,真不知是……
    對於徐海韜來說,趙仲儒的漠視,無異於從頭到臉澆下來的一盆冷水!此前,對方這樣的反應,他也不是就沒有想過,不過,當這一刻真正到來之際,他依然感受到了某種近乎被愚弄的恥辱。
    於是,深深地倒吸一口涼氣之後,他站起身來,不卑不亢地說道:“趙世伯,請恕小侄不知天高地厚。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小侄就此別過……”
    說著,就要往大門口方向走去。
    “你,你要走?你……”趙仲儒喃喃低語著,恍如夢囈。
    趙昭婷心頭一顫:生父的這句話,似乎頗有留客之意啊!莫非,此前他所表現出來的,隻是為了考驗一下徐海韜?
    盡管一時未能弄清生父的意思,不過,既然還有一絲希望,那麽,無論如何,都還是要再力爭一下的。
    這樣想著,她連忙向徐海韜使了個眼神,示意對方不要急著離開。
    以徐海韜的脾氣,若是普通的求職,受此冷遇之際,他確實是要拂袖而去了。然而,他心裏很清醒,此次求職的背後,更維係著自己和趙昭婷的未來!因此,當他看到趙昭婷那熱切、懇求的目光之後,還是抑製住心頭的憤懣、不滿與不甘,停下了腳步。
    能夠打動趙仲儒的,究竟會是什麽呢?
    緩緩地吸了一口長氣之後,趙昭婷字斟句酌道:“爹,海韜年紀尚輕,限於閱曆,一年半載之間,未必就能夠給你帶來多少助益。隻是,女兒想說的是,平日裏和你稱兄道弟、推杯換盞之人,固是不少。隻是,能夠肝膽相照、風雨同舟之人,又有幾個呢?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海韜雖說不是你的親侄子,不過,女兒完全可以擔保,他的為人,絕對是靠得住的。因此,此間之事,還請爹爹斟酌再三……”
    她的這番話,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就差沒有把那一句“一個女婿半個兒”說出口了。
    眼見趙昭婷如此據理力爭,徐海韜心中,也是感激不已。他暗自說道:不管結果如何,昭婷的這一片心意,我都是要銘記於心,永世不忘的……
    “昭婷,”趙仲儒說著,將手向下壓了壓,“你,你先叫海韜坐下吧……”
    趙昭婷眼見事情尚有回旋的餘地,就拉過徐海韜,坐在自己身邊。
    點了點頭之後,趙仲儒這樣說道:“徐兄弟,趙某倒不是那種不近人情、得意忘形之輩。確實,以我目前的產業和商號,在裏麵給你安排一個職位,自是舉手之勞。隻是,你和昭婷,恐怕還有所不知,趙某,趙某自有一番想法……”
    眼見趙仲儒言辭頗為慎重,趙昭婷和徐海韜對視一眼之後,又將目光轉向了這位“趙老板”。
    趙仲儒神情凝重:“其實,這件事情嘛,說簡單也簡單。當初,趙某也算是一個讀書人吧,隻是,考了好幾次,一直都是名落孫山。無奈之下,才改行經商。十多年以後,也算是小有成就了吧。隻是,正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對於讀書人,趙某還是會高看幾眼的……”
    趙昭婷像是聽出了什麽,遲疑片刻之後,她試著這樣說道:“爹,你,你的意思是,希望海韜去讀書,學而優則仕?”
    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之後,趙仲儒慨歎道:“徐兄弟,趙某所能夠想到的,也隻能如此了……”
    徐海韜隱隱地覺得,趙仲儒的這一席話,盡管有著牽強附會之嫌,不過,細想之下,也並非毫無道理。自己如果想要出言反駁,一時半會兒之間,又該如何措辭呢?
    思緒紛亂如麻之際,他甚至都不想再開口了。於是,暗自歎了一口氣之後,他低下頭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昭婷眉頭緊鎖,心緒如潮:趙仲儒啊趙仲儒,若說你薄情寡義,你居然一直都還能記起,自己當初本是個讀書人!隻是,你當年未能完成的心願,為何又要轉嫁於徐海韜呢?
    當年,你對不起我的生母。而現如今,你希望海韜讀書走仕途,真的就是你的肺腑之言嗎?
    或許,越是得不到的,人就越會去想。從這個角度看,你希望海韜能夠埋頭苦讀,以替代你一了當年的夙願,似乎也無可厚非。隻是,這科舉之路,真的就那麽容易走嗎?如果真的很容易,當初你為何還要放棄呢?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憑什麽要去要求徐海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實,就算是你所欲,也未必就能夠強加於人吧?
    嗯,如果換一個角度說,你把海韜當做自己未來的女婿,於是,你就可以這樣說了?
    果真如此,那麽,對於海韜,你還是頗為眷顧的了?如此一來,我豈不是更要感激於你了?
    真沒想到,和徐海韜前程相關的事情,竟然會如此的複雜、曲折!甚至,還隱隱涉及到前後幾代人!
    在此次酒宴之前,對於趙家的前塵往事,我總覺得,那已經是極為遙遠的故事,是沒必要再提起的了。然而,就算我不想說,現如今,我生父不是又舊事重提了嗎?
    由此看來,一些事情,不會輕易地成為過去的。或者說,它隻是塵封在那兒。一旦出現了某種契機,依然就會像那泥土之下的種子,再次萌發出來的。簡單的,是我的心思。不簡單的,則是現實世界了。
    隻是,這科舉之路,艱難而又漫長,而且,未必會有什麽好結果!從這個角度看,你是不是在耍什麽緩兵之計呢?是啊,如果直截了當地拒絕,你深怕我和海韜受不了……此時此刻,生父的那些話語,究竟意味著什呢?明明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生意場上的事情,與謀生求職相關的事情,為什麽還要和科舉那條路牽扯到一起呢?
    這樣的一件事情,出自生父之口。也就是說,這些日子裏,他就在想著這樣的一件事情,他其實一直都在考慮著徐海韜那些有可能說出來的話語。無論是什麽話語,他都想到了應對之策?
    科舉考試,確實是一條路。而且,這樣的一條路,一直為不少人所津津樂道。隻是,這樣的一條路,真的就是唯一的,必不可少的嗎?
    這幾年,一想起徐海韜,我就會下意識地想起那兩句詩:“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是啊,如果沒有這兩句詩,我對於徐海韜,也就不會有那麽深的印象了吧?
    隻是,吟出這樣兩句詩的那位大唐詩仙,似乎也不曾去參加什麽科舉考試吧?反正,我所記得的那位謫仙人,隻是和“一生好入名山遊”連在一起的。此外,他還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由此看來,這位大詩人,是不太熱衷於科考的。
    當然,像王維、蘇軾、文天祥……他們在科考上也是揚名立萬者,隻不過,這樣的人,他們所占的比例,也不會太多吧?
    如此說來,科考隻是一條路,並不是唯一的一條路。參不參與科舉考試,應該由當事人自己來決定。
    然而,眼前的這件事情,卻不是那麽一回事吧?
    要說這徐海韜,對於他,我還是比較熟悉的。說起來,他隻是喜歡讀書,讀過一點書而已。以他目前的水平,要想在科舉上有所表現,還真有點勉為其難了。而且,當初,憑著自己的一點興趣,他在作文方麵,還是不太注意的。也就是說,當初,他就不曾想著,自己要以此來為自己謀出路。他的這種做法,與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有點相似吧?
    一個不以科考為目的的人,現如今,竟然被要求,去參加什麽科考。這樣的一件事情,著實讓人啼笑皆非。
    隻是,如果那隻是某個局外人的一點建議,大可以付之一笑。因為,他們的建議,歸根到底也還是建議,對於當事人,並沒有太多的約束力。聽與不聽,都是你自己的事情,旁人無權幹涉。
    然而,現如今,這樣的一個建議,是由趙大亨提出來的,那又是另一回事了。當我和徐海韜對他有所求之時,他卻說出這科考之事來!擺明了,就是要我們清醒一點,在這件事情上,依然由他說了算!
    生父這樣做,最真實的原因,究竟會是什麽呢?
    從我的角度來說,父親這樣做,確實有點不近人情了。隻是,到了這一步,我卻不能夠等閑視之了吧?
    在科舉上有所作為,這是父親的一大夙願了吧?於是,當年那個未了的心願,到了這一刻,似乎又“複活”了?
    如果沒有今夜裏的這一番對話,對於這樣的一件事情,我確實是忽略了。然而,我可以輕易忘記的事情,對於我父親來說,卻沒那麽簡單。
    再說,如果我足夠硬氣的話,大可以付諸一笑的。然而,以我和徐大哥的實力,似乎還做不到這一點。因此,對於這條建議,還是得仔細斟酌一番的。想不到的事情,既然已經出現了,就不能逃避,而是要去麵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曾祖父當年,以此來要求趙仲儒。多年以後,趙仲儒又以此來要求徐海韜。給人的感覺似乎就是,這更像是某種輪回?
    輪回,宿命什麽的,你可以不相信。不過,按照目前的這種形勢,卻又不能漠然置之。
    當初,我曾祖父的心願,最終卻落了個空。對此,我的生父趙仲儒,又作何感想呢?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為什麽還要以此來要求別人呢?一棵苦楝樹,它所能夠結出的果實,難道還會是甜的嗎?
    或許,父親所想的,也隻是,希望徐海韜能夠走一條正路?
    隻是,這世上的正路,也多的是吧?
    做實業經商,也可以是一條正路啊!由此看來,我父親這樣做,最主要的原因,依然在於,在內心深處,他有著某種補償心理?也就是說,既然自己做不成了,他也在希望,後人能夠做到。要不然,他總是不甘心,總像是缺少了些什麽?
    唉,正所謂“一樣米養百樣人”,要不是今夜裏的這件事情,對於那些未了的心願,我多半隻是覺得,未了就是未了,既然不能如願以償,那就讓它隨風而去吧!然而,我的父親,卻不是這樣的。
    到目前為止,他依然不死心,他依然在想著,看看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就像那句話所說的“不到黃河心不死”,這金陵城,是在長江邊,離北邊的黃河,還有著一段距離……
    “爹,就,就隻有這樣的一條路了?”愁腸百結之際,一咬牙,趙昭婷開口這樣問道。
    喜歡月明秋水請大家收藏:()月明秋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