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即將放榜
字數:6279 加入書籤
短暫的相聚,就是為了這樣的一場離別?
我生父所想的,是徐海韜的前途和身份。那麽,徐海韜所想的,又是什麽呢?我,我隻是覺得,對於功名利祿,他們是不是看得太重了呢?
上一次離開家鄉,我就想著,能夠在故裏再見他一次。
而現在,我卻是要在這金陵城裏,目送著他返回故鄉!這一切,又是誰在宿命裏作出安排的呢?他要專心攻讀,如果我就守在他身邊,是不是就會影響到他了呢?
那一句“紅袖添香夜讀書”,似乎並不適合徐大哥和我。
因為,我不想他為我而分心。相反,從生父的執意安排來看,我倒是寧願他相信“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從此,心無旁騖,埋頭苦讀。要不然,那些個漫漫長夜,他又如何能夠熬得過去呢?哦,那一句“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道出了讀書人的艱辛與寂寞。到了現在,會不會依然如此呢?
生父所想出的那些出路和理由,過於冠冕堂皇,我甚至都不知曉該如何去反駁。人說“士農工商”,這個“士”,也就是“士林”,也就是那讀書人的意思。這個排名,也不知道靠不靠譜?
生父屬於商界,自己覺得低人一等,於是,他就想著徐海韜能夠躋身“士林”?據說,好幾百年之前,元室也曾經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匠六工七獵八娼九儒十丐”的說法,不過,那個時代的朝廷,並不重視“儒”,讀書人並沒有多少門路和出路。
再說,除了那近百年的時間,自隋朝以來的一千多年時間裏,不少讀書人甚至還可以通過科舉考試,出將拜相。
從這個角度來看,趙仲儒的想法和做法,似乎也不無道理吧?是啊,生父的名字裏,就帶有一個“儒”字。由此看來,現如今,他對於科舉仕途推崇備至,也還是有跡可循的。
我想了這麽多,究竟是為了什麽呢?
為生父的一言堂找一些理由?
為徐海韜的返鄉攻讀扯一麵大旗?
為即將到來的離別找一絲寬慰?
其實,我真正耿耿於懷的,說到底還是生父的蠻橫無理、包辦代替!
如果徐海韜一開始就想著讀書考狀元,我多半也不會多說些什麽吧?都什麽時候了,我和徐海韜還要像那提線木偶一般,任人操縱、擺布。這,這就是我悵惘不已、感慨橫生的主要原因了。
現如今,身不由己,放任自流……
“昭婷,你看……”也不知曉是過了多久,徐海韜的聲音響起。
月亮升起來了,那一輪玉盤的四周,層層疊疊的雲彩,腳步輕緩,就那樣徜徉著,飄蕩著。這樣一來,兩人腳下不遠處的小河,在清涼的夜風之中,更是波光粼粼,恍如仙境。
這樣的一大片天地,此時此刻,就隻屬於趙昭婷和徐海韜了。
癡癡地凝視了好一陣子之後,趙昭婷忍不住這樣說道:“海韜,我想,我們就在這兒,哪兒都不去,什麽都不想,永遠都是這樣,那該多好啊!”
徐海韜那原本已經舒展開來的眉頭,此刻又聚攏了。再過了一會兒,隻聽他這樣回應道:“就算我們可以不為功名利祿而奔走,日常生活之中,那些柴米油鹽醬醋茶,也還是免不了的……”
趙昭婷想了想,覺得對方所說的,確實大有道理。是啊,現如今,趙仲儒可謂一代富商了,隻是,那些榮華富貴能夠持續多久,隻怕也說不清楚。再說,他也從未明確地說過,要將家業傳給膝下的兩個女兒。
“嗯,徐大哥,”趙昭婷接過話語,“我輩凡夫俗子,難免要為二三兩碎銀而奔波漂流。”
揉了揉自己的肩頭,徐海韜苦笑道:“此前,那好幾個月的時間裏,我一直都在碼頭一帶做苦力,對此,還是深有體會的。”
“扛活嘛,也是不錯的,至少,不用去想那麽多……”趙昭婷打趣道。
眨了眨眼之後,徐海韜感慨起來:“這扛活兒嘛,拚的是體力,確實不用太傷腦筋。不過,大概是過於簡單吧,你所能夠拿到的工錢,寥寥無幾,也是難以啟齒的。”
“由此看來,看來,孟夫子的那一句‘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也算是說到點子上了?”
“是啊,單憑苦力,確實難以過上較為體麵的生活……”
再閑聊了一陣子之後,考慮到明晨對方就要遠行了,一咬牙,趙昭婷就這樣說道:“海韜,你,你還是先回去吧?”
徐海韜自然知曉對方話語裏的意思,就這樣回應道:“是啊,再好好休息一宿,明早就要返鄉了……”
兩人就此離開這小河邊,徐海韜先是將趙昭婷送至趙家大院附近,然後就返回水碼頭一帶,休息去了。
彈指一揮間,就是一年過去了。
這天傍晚,吃過晚飯之後,趙昭婷隻覺得心口悶得慌,遲疑片刻之後,就這樣對小玲子說道:“小玲子,有什麽好去處嗎?”
小玲子一聽,心裏暗自發笑,這一年多的時間裏,我就一直陪在你身邊,差不多要算是形影不離了。這一刻,你倒是問起“有什麽好去處”來了。其實,我又能夠找到什麽好去處呢?而你呢,趙大姑娘,至少,上一次,你還跟著徐大哥獨自外出呢!這樣說來,不管當初你到的是哪一個地方,這“好去處”雲雲,總會比我多一處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過,作為丫頭,她也深知,這種話語,最好不要輕易說出口。
“好去處嘛,”小玲子這樣回答道,“奴婢一時也想不起什麽來。趙姑娘若是有心,奴婢就跟隨左右……”
趙昭婷一時也不便於多說什麽,就含糊其辭道:“好吧,那就隨便走走吧。”
“嗯,隨便走走……”小玲子說著,倒是放下心來了。
就這樣,主仆倆走出大門口,向外麵走去。
走了一陣子之後,趙昭婷暗自發現,鬼使神差,自己正走在前往城南那小河邊的路上。
皺了皺眉頭,她暗自尋思道:哦,怎麽會是這樣呢?上一次,也就是一年之前,我和徐海韜前往那小河邊。一年之後,說好了隻是隨便走走的,還是走上了這條老路。
是啊,這一年以來,徐海韜就像那遠去的鴻雁,音訊全無。
我,我心裏正惦記著他,如果不走去年的那條老路,倒是不正常的了!如果說有什麽不同,那就是,一年之後的這一刻,我身邊換了一個人。這些日子裏,總有著絲絲縷縷的煩惱與憂慮,倒不如利用一下這段時間,跟這小玲子說上幾句話,說不定也可以排遣一下。
有哪一條路,會是白走的呢?
徐大哥離開這金陵城,他心中所想的,多半就是,回到家鄉之後,如何靜下心來,埋頭攻讀,以便於在科舉考場上,能夠有所作為。
帶著這樣的一個願望,他離開我,離開了這個大都市。從大都市再返回鄉下,也不知曉,他是否能夠習慣?當然,我可以這樣想,而對於他來說,卻沒有別的選擇,是一定要盡快習慣那返鄉生活。原本的田園生活,也是頗有詩情畫意的,隻是,對於徐大哥來說,一旦想起自己的未來,一旦想起接下來的日子裏,就隻能埋頭讀書,寫一寫應試的文章,那些詩情畫意,隻怕就會大打折扣了吧?
記得,那個陶淵明,曾經留下了“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故事。不過,現如今,這樣的故事,也還是要具體分析一下的。
當時,還沒有較為正規的科舉考試,主要是采用舉薦的形式。如此說來,徐大哥在鄉鄰裏,口碑也是蠻不錯的吧?如果我生父再跟本地官員、鄉村士紳說幾句好話,說不定還真能夠脫穎而出,獲得舉薦。這樣一來,倒是可以少走一些彎路了。
當然,時代不同了,以前的那一套,既然早已塵封在曆史的塵埃裏,也就沒必要再去多想了。
這位陶大詩人,敢於辭官,確實讓人肅然起敬。當然,在當時那種情形之下,他不想跟黑暗官場同流合汙,不想委屈自己,選擇掛印而去,也自有道理吧?村居生活,賞一下花,種一下豆子,讀一點閑書,“悠然見南山”,也是蠻不錯的啊!
隻不過,徐大哥從來就沒有體會過一官半職的滋味,因此,“不為五鬥米折腰”雲雲,還是說不上的。
徐大哥要做的事情,依然是,如何在讀書寫作上有所作為,隻有通過了科舉考試,才能過得了我生父這一關。
如此說來,徐大哥的內心,也是頗為無奈的。因為,有些事情本身,並不是他心甘情願的選擇。他呢,是為了某一個特定的目的,隻能埋頭於書海之中。對於他來說,也就意味著別無選擇。
多少個漫漫長夜,孤燈之下,他就那樣枯坐在書桌旁,默默地看那些“子曰詩雲”,確實有點單調、乏味了。
換做我,隻怕也堅持不了多久吧?
當年,我的生父趙仲儒,也曾經在鄉下,埋頭苦讀聖賢書。當然,那種時候,他的家境,還是較為殷實的。我的曾祖父、曾祖母,愛孫心切,除了一門心思讀書這一條之外,其他的事情,都還是可以商量的。也就是說,在別的方麵,基本上都是有求必應的。由此想來,生父的生活條件,還是蠻不錯的。
那麽,那幾年,在讀書之餘,我的生父,究竟在想著一些什麽呢?
生父先是在鄉下娶親,然後,又以“遊學”為名,要到城裏轉一下。由此也不難想象,獨學的日子,還是比較單調、乏味的。因此,生父才想著要到外麵去。另一個方麵的原因,應該就是,他不想在祖父母的眼皮底下生活。畢竟,我曾祖父母的眼光,還是較為嚴厲的,不允許他懈怠、偷懶,說不定,還不是要數落幾句。這樣一來,我生父就有點厭煩了,不想再待下去了。那“遊學”什麽的,也包含著某種借口吧?
如果,如果當初,我生母跟隨夫君一起外出,那又如何呢?
盡管人生不能重來,世事無法假設,不過,閑著無事,展開來,設想一下,也未嚐不可:這樣一來,自出生之日開始,我應該就是,一直都跟隨在生父母身邊了。
如此一來,在我生命之中,養父和姨娘的故事,也就不會發生了吧?
由此一來,我和徐大哥青梅竹馬的故事,也將無從談起?
那有那些青梅竹馬的故事,那麽,水碼頭上的再相逢,現如今徐大哥鄉居苦讀,又從何談起呢?如果沒有這一切,那麽,現如今的這個夜晚,在這小河邊,我又會想著一些什麽呢?
“如果”這個詞,確實是說不清楚的啊!
這一刻,為了接著往下想,我就隻能先撇開“如果”這個詞語了。
徐大哥跟我生父,確實是不同的:當初,我生父因為鄉下生活寂寞,就想著到外麵遊學。結果呢,就有點“黃鶴一去不複返”的影子了。而徐大哥呢,卻想著大都市喧囂繁雜,倒是寧願回到鄉下去,這樣一來,才能靜下心來,把那些聖賢書,仔仔細細地翻閱一下。
同樣是為了科舉考試,這樣的兩個人,他們所走的道路,卻是截然不同的!說來說去,讀書這件事情,看似簡單,其實,背後的一些隱情,卻又是那樣的大費思量。
我生父的腦子,究竟是用什麽料子做成的呢?
讀書那麽神聖的,當初,他為什麽還要放棄呢?
如果,他隻是覺得,讀書也隻是一件普通的事情,那麽,他又憑什麽去要求徐海韜呢?明明那樣的一個梨子,自己都吃不下了,還要想著讓別人去吃。而且,還說,這梨子啊,可好吃了!這,這是不是有點翻雲覆雨的嫌疑了呢?我的生父,他內心的那種執念,從目前來看,不僅找到了現實的土壤,而且,還有點生根發芽的感覺了……
喜歡月明秋水請大家收藏:()月明秋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