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倘若榜上無名

字數:6492   加入書籤

A+A-


    想得再多,倒不如先從一件小事做起?
    再商議幾句之後,趙昭婷和小玲子先返回城裏,找個客店先歇息一宿。
    在小客店裏,趙昭婷這樣想著:要論條件,這樣的小客店,無論如何,都是無法與趙家大院相比的。不過,這一刻,我倒是甘之若飴,暫時不想回去了。
    是啊,如果回到家裏,趙仲儒碰巧也在家的話,要想再出來,隻怕就沒那麽容易了。我的這位生身父親,連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憑什麽以此來要求徐海韜?別的且不說,單是他那不近人情的決定,就害得我在一年多的時間裏,連徐大哥的影子,都未能夠見到一次!
    打著為後輩好的旗號,何嚐就不是在坑後輩呢?這條科舉之路,也不是哪個人都能夠走得通的嘛!
    此時此刻,我還是抱著那萬分之一的希望。隻是,萬一,萬一真的不能夠如願以償呢?
    趙大亨腰纏萬貫,也不缺少那幾個零花錢。
    既然是這樣,我就在外麵多遊逛幾天,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再說,這一次,我是不辭而別的。既然出來了,索性就多逛幾天。從積極的方麵說,也可以多增添一點閱曆……
    她心靈的上空,就這樣雲蒸霞蔚著。
    次日上午,一番梳洗之後,她和小玲子走出了那家客店,前往烏衣巷。
    走出一陣子之後,就到了舊宮牆附近。
    原來,大明王朝原本定都於金陵城,因此,數百年之後,這故都,盡管早就沒有了昔日的赫赫威儀,不過,原皇宮一帶的城樓與城牆,依然倔強地屹立著,似乎在向後人訴說著什麽。
    那南邊的城門一帶,一向都是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而且,一些重要的布告,就張貼在城牆上。
    走到南牆之下,趙昭婷下意識地張望起上麵的文書來。
    果然,其中最為醒目的的一張,就是和今年的府試有關的。
    說到科考,習慣上,省城一級的考試,稱為“鄉試”。對此,趙昭婷一向不以為然,這“鄉”,不是更容易讓人想起“鄉鎮”一類的建製嗎?既然是是省城,叫“省試”,也未嚐不可吧?哦,還有一個詞語叫“省視”,倒是容易混淆的了。如此說來,還是叫“府試”比較好,畢竟,這總督、巡撫,均在省城設府視事……
    這一刻,神思飛揚之際,趙昭婷更多的心思,則是那些榜單上的名字!
    一旁,也聚了不少人,也有幾個文字口頭功底不錯的儒生,一邊念著榜上的名字,一邊向著周圍的人,解釋一番。
    趙昭婷識字甚多,視力也相當好,不用聽別人念,她自己就可以看個一清二楚了。
    這一年的府試金榜,應該是前幾天才張貼的,字跡依然很清楚,不存在被風雨侵蝕的現象。
    從第一行開始,由右及左,一行一行的,她慢慢地看著。
    每過了一行,她的那顆心,就相應地下沉了幾分。
    而當她的目光落到最後一行之時,她的那顆心,霎時沉到了穀底。
    因為,她所想看到的“徐海韜”那幾個字,一直都沒有出現在這榜單上。
    她依然不死心,又從頭到尾,逐字逐行,再看了一遍。
    這一次,她依然沒能夠看到“徐海韜”那三個字。
    “趙姑娘,先,先找個地方……”就在她身子柔弱無力,幾乎要跌倒於地之際,隻聽小玲子這樣說道。
    原來,陪伴在一旁的小玲子,眼見她臉色慘白,神情委頓,就在她幾欲倒下之時,伸手攙扶起來了。
    緩緩地吸了一口長氣之後,再輕輕揉了一下人中,趙昭婷回過神來了。
    “小玲子,放心吧,我沒事……”她這樣寬慰對方。
    眨了眨眼之後,小玲子這樣說道:“趙姑娘,沒事就好。這樣吧,我們先去喝一杯熱茶,然後再走?”
    趙昭婷暗自尋思道:此處離烏衣巷,也就是一盞茶功夫了。既然是這樣,先緩一口氣,倒也不錯。
    於是,她點了點頭:“走吧,喝杯茶再走。”
    兩人在小茶館裏喝完一杯熱茶,再凝神一陣子,覺得沒有什麽大礙之後,就向烏衣巷方向走去了。
    再過了一些時候,兩人走過朱雀橋,走在了烏衣巷的石板路上。
    下意識地放慢腳步,趙昭婷邊走邊尋思道:如果從孫吳時代的烏衣營算起,此地已經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曆史了!這烏衣巷,興盛於東晉時期,至今也已是將近一千七百年。如此漫長的曆史歲月,又曾經上演過多少的盛衰興亡、是非成敗、曲直得失……如此說來,徐海韜的一次名落孫山,甚至都不值一提。
    然而,對於我來說,由於這件事情,關係重大,我才會如此魂牽夢縈,難以放下。
    此時此刻,就算我可以付之一笑,隻是,徐海韜呢?
    不難想象,也就是幾十個時辰之前,他也曾經來到了這一帶地方,確認自己榜上無名之後,抑鬱、煩悶、不甘至極,就開溜了。
    不是一般的開溜,而是人間蒸發似的,這一刻,我要想見他一麵,其難度,隻怕不啻於大海撈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千百年以來,這古樸厚重的烏衣巷,盡管也曾經感慨於“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然而,如果換一個角度看,那些以“王謝”家族為代表的人物,其中自是不乏王侯將相,他們以自己的抱負與作為,在曆史的畫卷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對此,我們也是不能輕易地否認的吧?要不然,那麽多人慕名而來,到此觀光、瞻仰、遊逛,又是為了什麽呢?
    現如今,徐海韜,徐海韜為什麽不想見我?除了無言以對、無地自容之外,自然就是那名利之心在作祟了。
    要說這“名利之心”,似乎也不宜一味貶斥。
    正所謂“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如果是於國於民、於己於人都有所裨益的好名聲,還是值得孜孜以求的。
    其實,此時此刻,我最為關心的還是,徐海韜徐大哥,到底是在哪裏?
    此次落榜,還可以重整旗鼓,以便於來年東山再起。如果就此想不開,弄垮了身體,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唉,那位趙仲儒趙大亨,現在該“滿意”了吧?
    嗯,一個多月之前,趙仲儒就跟我說起過,希望我能夠隨他一起,到巡撫那兒走一趟。這其中,不是有點蹊蹺吧?那時候,那時候還沒有正式放榜,他為什麽會想出“對不起”徐海韜的事情來?是啊,其中有些內幕,有些話語,他是不會輕易說出口的……
    這些事情,一直都是一個難解的迷。
    此前,在沒看到那張榜單的時候,我確實是不死心的。不難想象,徐海韜徐大哥更是如此。於是,悄悄地混跡於人群之中,看完榜單之後,徐大哥忿忿不平,誰也不想見,隻想著避開人群,先讓自己冷靜下來。
    本來,每一次科考,那麽多人參加,能夠榜上有名的,畢竟是極少數。這點道理,也是不難理解的。然而,徐大哥為什麽會如此難以接受呢?而且,我也是這樣呢?
    此前,如果不是聽生父說過那樣一件事,現如今,我也不會如此憤懣不平了。唉,前人說過“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原本,文章的好壞、優劣,就是一言難盡的。因此,你越是在意於那些檔次名次,到頭來,可能就越是失望。在放榜之前,誰都說不準,那些人會是其中的得意者。這種“幾家歡樂幾家愁”的事情,確實要看淡些。
    然而,蹊蹺之處就在於,沒放榜之前,父親為什麽會跟我說起到巡撫那兒作客的事情。而且,那一次麵談,從頭到尾,他都沒有提起徐海韜!隻是,對於我來說,在那種時候,隻字不提徐海韜,又意味著什麽呢?其中的水,到底有多深,直到這一刻,我依然難以想象。
    那次酒宴上,我父親特意介紹過的徐海韜,是不是已經成為棄子了呢?這個問題,正是我想要知曉的!於是,就算自己隻是“小人之心”,我也隻能夠這樣想象了:這一次科考,我生父確實提前知曉結果了,於是,那些讓我另擇高枝的事情,他才會說出口!
    當然,出於某種原因,那時候,他的那些話語,說得頗為委婉、含蓄。而且,他也覺得,都說到那一步了,我應該聽得懂的。
    確實,我是聽懂了。不過,我卻沒有按照他所希望的那樣,應聲照辦。對於這樣的一件事情,我確實應該亮明態度,不能再聽憑別人擺不了!當初,趙大亨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徐海韜和我,半信半疑之中,屈服了。於是,徐海韜就到鄉下埋頭苦讀了。一年多以後,我們收獲了什麽呢?如果再聽這位趙大亨的,跟他去見什麽巡撫的侄兒,到時候,如果再有什麽不如意之時,我是不是要再後悔一次呢?
    想來想去,還是不要輕易相信別人。
    這一次,我這樣出門,也算是離家出走了吧?
    如果,當時依然困守家中,不僅一無所獲;甚至,就連這些茫然失措的思緒,都無從談起!
    也就是說,就像那句套話所說的,“寧可站著死,不可跪著生”。到了外麵,盡管我依然一無所有,一時半會兒之間,也難以有所作為。然而,我既然已經走到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那麽,即將到來的那一切,還是可以有所期待的吧?至少,在心理上,我已經有所準備了。
    那麽,此時此刻,徐海韜徐大哥,到底是到了哪兒呢?
    他不想再見到我,最主要的原因,自然就在於,當時,我生父作出讓他參加科考的決定之時,我並沒有作出強烈的反對!隻是,在當時,他不是也和我差不多的嗎?那種時候,我們還過於稚嫩,再加上某種僥幸心理,最終就做出了讓步。
    人說“愛屋及烏”,其實,還有一種現象,叫做“恨屋及烏”。想想也是,對於我生父趙仲儒,徐海韜自然不會再有什麽好感的了,然而,隻因為我是趙仲儒的女兒,徐海韜心灰意冷之際,也憎恨起我來了。
    他的這口惡氣與怨氣,會不會有消除之時呢?
    其實,我還是有點擔心的,那就是,如果徐海韜一時想不開,那又如何呢?這種擔心,但願,是多餘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句話,又該怎麽說呢?
    在見到我的時候,他隻是一個平頭百姓。一年多之後,盡管沒能金榜題名,他似乎也沒失去什麽吧?他再想去扛活兒的時候,那些水碼頭,應該不會因此而拒絕他吧?
    當然,要說起“失去”,也不是就沒有:畢竟,一年多的時光,就這樣打了水漂。換作任何一個人,心裏都是不好受的。
    但願,他能夠想得開,不要做傻事。
    但願,再次見麵的時候,他完好如初。
    但願,痛定思痛之餘,他能夠走出心靈的陰影。
    是啊,經曆過這樣一件事情之後,對於別人的話語,對於別人的意見和建議,我們應該有所思索,不要再讓命運牽著鼻子走了。
    徐海韜這個人,原本也還是有主見的。隻是,有時候耳根軟,容易感情用事。經過這一番挫折之後,他應該更為成熟一些了吧?
    仔細想來,最近這兩三年,由於在一起的時間,其實並不多,因此,對於他的心思,我未必就是很清楚。此刻想來,如果他另有想法,另有門路,也是值得肯定的。畢竟,科舉之路,盡管讓一些人熱衷不已;然而,並不是唯一的一條路。
    到了這種時候,既然吃不上葡萄,就隻能說葡萄酸了?
    當然,就算葡萄是甜的,他既然不屬於你,你還是吃不上的。那幾年,對於葡萄,我和徐大哥也不怎麽熱衷,那種時候,我們更為熟悉的,是楊梅。於是,就有那麽一次,我就攛掇他,去山腳下摘楊梅。到了山腳之後,卻是一無所獲,接下來,受到那一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啟迪,我們不惜翻到了山的另一邊……
    喜歡月明秋水請大家收藏:()月明秋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