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敬亭山下

字數:5767   加入書籤

A+A-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都將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而那些不屈從於權勢的人,就像是岩石縫隙裏長出的一棵小草,盡管卑微,卻也不容小覷。
    古往今來,又有多少這樣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而對於他們,我們又有多少了解呢?
    “昭婷,你,你在想些什麽呢?”隻聽徐海韜這樣問道。
    這一刻,對於趙昭婷來說,盡管見到了久違了的情郎。然而,一年多不見之後,她隻覺得,這個徐海韜身上,有著太多的疑惑與陌生。這種如墮五裏雲霧裏的感覺,總有需要揭開的那一刻吧?
    若是泛泛而論,未必就會有多好的效果吧?
    皺了皺眉頭之後,就想著就近說起,趙昭婷這樣問道:“海韜啊,對於這司馬昭,你怎麽看呢?”
    沉吟片刻之後,徐海韜這樣說道:“說到司馬昭,人們的第一反應,多半就是那一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不過,對於司馬昭上位的曆史,我們還是要做具體的分析。試想一下,當時的曹魏王室已然衰微,如果聽之任之的話,自然不會有以後三國歸晉的大一統的局麵。因此,對於司馬昭的上位,不宜一味貶低……”
    趙昭婷暗自尋思道:徐大哥的話語,還是頗有見地的。別的且不說,單是從王朝大勢這個角度立意,他的這一番話語,就勝過很多隻會讀死書的年輕人。
    “哦,我聽說,由於不滿於司馬昭的專橫跋扈,當時的魏國皇帝,決定誓死一搏。隻是,由於行動倉促、實力有限,那位魏國的皇帝,當眾被刺殺於京城的大道上。對於司馬昭的這個弑君之舉,你,你怎麽看?”趙昭婷這樣問道。
    此時正值清朝末年,敢於探討這一類話題的人,畢竟還是鳳毛麟角。趙昭婷敢於這樣問,倒不是她的思想有多先進。當時,她隻是這樣想,順著這樣的話題,對於徐海韜的內心世界,或許就會有更為真切的了解。她自然記得,從小時候開始,雙方閑聊,那一句“話說天下大勢”,就時常掛在徐大哥嘴邊了。
    長長地籲了一口氣之後,徐海韜這樣回應道:“在當時那種情況之下,既然那位魏國皇帝已經坐上戰車,殺了過來。在如此魚死網破的局麵之下,司馬昭指使手下下狠手,當眾誅殺了皇上。平心而論,此舉也是過分了些。不過呢,如果換一個角度看,皇上自稱天子,一向以君權神授相標榜。通過這樣的一件事情,我想,有一部分人,也會逐漸意識到,皇上再怎麽神奇,頭上籠著再多的光環,畢竟也還是血肉之軀,和芸芸眾生沒什麽兩樣。至於那君權神授,多半也是站不住腳的了。再過幾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就把曹魏的最後一位皇帝,趕了下來。當然,為了掩人耳目,還是弄了一出禪位的把戲……”
    “哦,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也算是說到點子上了吧?”趙昭婷不由得感慨道。
    彈了彈衣角之後,徐海韜緩緩說道:“這一切,說到底,也還是王朝的興亡盛衰,到頭來,也還是換湯不換藥。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其實也包含著這樣一層意思。而如今,我們所要做的事情,將是一個全新的壯舉。大致說來,就是要結束君主專製,還政於民,讓千千萬萬的勞苦民眾,真正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如果真有‘天下大勢’的說法,這主權在民,就是真正的大勢了……”
    徐海韜的這一番話語,就像那涓涓細流,滋潤了趙昭婷的心田。至此,籠罩在她心頭多時的迷霧,也漸漸地消散開去了。這一刻,她感受到了某種脫胎換骨似的的欣慰、喜悅與自豪。
    “徐大哥,你的這些說法,確實不無道理。隻是,要將皇上趕下龍椅,真的就那麽容易嗎?”再過了一陣子,趙昭婷還是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皺了皺眉頭之後,徐海韜這樣回應道:“要說難,確實也很難吧?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對於一個延續了兩百多年的王朝,它也會有某種意義上的維新;再說,受到正統思想的束縛,相當多的一部分人,依然是得過且過,甚至是苟且偷生。他們,做慣了奴隸,甚至已經不想再有所改變了。不過,這樣的一件事情,不管有多難,也還是要去做的。特別是,那些覺醒者,已經開始意識到,以天下為己任,天下為公,其實並不僅僅是某種空洞的口號。更多的,還是要落實到行動上……”
    “落實到行動上?”趙昭婷接過話,“原來,原來是這樣……”
    兩人再談論一番之後,趙昭婷這樣說道:“海韜,先到此為止吧?我,我要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了……”
    “好吧,”徐海韜淡淡一笑,“是啊,我說得再多,如果不能深入你的內心,終究也隻是幾句空話而已。”
    望著天上那悠悠的白雲,趙昭婷暗自尋思道:至此,前些日子,徐海韜為什麽不去見我,也就不言而喻了。是啊,趙仲儒是商界大亨,與巡撫大人多有來往。既然是這樣,徐海韜再去找我,甚至就會有某種自投羅網的感覺了。海韜是做大事情的人,尤需審時度勢,自然就不會有太多的兒女情長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過,兒女之情,也是人之常情之一吧,就算那些叱吒風雲的大英雄、真豪傑,未必就是那種薄情寡義之人吧?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對於自己所做的事情,徐海韜應該是矢誌不渝的了。那麽,接下來的問題應該就是,我又該如何自處呢?
    其實,徐海韜所說的那些事情,我也並非一無所知。將近兩年之前,金陵城外的那個傍晚所出現的那一幕幕,我可以說是刻骨銘心的了。此外,就在半個時辰之前,我和小玲子也親眼看到,那些鷹犬們,是如何使出各種鬼蜮伎倆,軟硬兼施,以誘使徐海韜屈服。
    徐大哥的那些事情,確實是有風險的,甚至,作為當事人,還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又該如何取舍呢?
    平心而論,作為商界大亨的千金,少去想那些家國大事、時代大潮,我可以過得很輕鬆、很愜意。隻是,這種輕鬆與愜意,何嚐就不是蹉跎歲月、虛度年華呢?
    是啊,在這種事情上,沒有人可以勉強我,隻是,我又該如何過自己這一關呢?
    在這一刻之前,我不曾知曉,還有這樣一個世界。那麽,在得知真有這樣的一個世界之後,我還能夠揣著明白裝糊塗嗎?
    一次次地回首往事,究竟是為了什麽呢?
    這一次,叫小玲子一起外出。一路上,時間多的是。於是,我又把和徐大哥相關的那些事情,仔仔細細地回味、尋思了一番。當時,我就這樣想,徐大哥人在江湖,自然會有自己的想法的。要不然,他至少會找個機會,跟我敘一下別後之情。由此一來,他到底在想些什麽,忙些什麽,才是我最急於知曉的。
    前來找人的這一路上,這些心思,柳絮一般紛紛飄飛著。甚至,會使人忘了寂寞與淒清。當時我就在想,徐大哥在這看似“薄情”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麽?確實,就算是要離開,也不會是無緣無故的。
    到了這一刻,徐海韜的想法,我也算是有所了解了。
    要說時局時事什麽的,我所知曉的,畢竟有限。不過,剛才的那一番話語,卻是從古人說起的。仔細想來,古時候的一些事情,對於今天,未必就很遙遠吧?或者說,我們這一代人,我們回望史書的時候,也會有自身的視角。要不然,既然都已經過去了,不可能再重複了,不可能再出現了,你還去想它幹什麽呢?
    徐大哥出言甚是謹慎,不難想象,他並沒有想著,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平等地交流,對話,探尋,於是,跟他一起說話的時候,還真有點如沐春風的感覺了。
    那麽,徐大哥是不是已經把我看作,他們其中的一員了?
    這件事情,隻怕還不能急於下結論。這樣的話語,還是不能說得太滿?確實,徐大哥可以跟我探尋交流,我們一直都是暢所欲言的。隻是,他要求我做什麽表態了嗎?沒有,真的沒有啊!
    或許,這也就是徐大哥的為人處世之道了。他不隱瞞自己的看法,也歡迎對方各抒己見。然而,卻不會去勉強別人。
    換一個視角看,徐大哥的意思,多半就是:昭婷啊,我能夠說的,就是這些了,該說的話語,都已經說了;接下來的事情,你還得自己拿主意。打一個比方,或許也不甚恰當的比方,腳下的路,還得自己去走,別人替代不了,也勉強不來。
    時間,如果再回到兩年前,那又如何呢?
    那個暮春的夜晚,綿綿夜雨,我枯坐在閨房裏,我在想著心事。而且,我還想起,一旦來到夢鄉,悠悠的長笛聲裏,我就會追尋著那個聲音。先是來到那小河旁,然後,另一邊是桃花林。那種時候,那個吹著長笛的人,我隻能見到他的背影。甚至,他的衣著,他怎樣抬著手腕,那如怨如慕的樂音:這一切,都是很清楚的。
    唯一不清楚的,倒是這個人的臉龐和麵容了。
    當時,我就不免幾分納悶:這個人啊,明明就是徐大哥了。那麽,為什麽到了夢境裏,卻不能一睹他的廬山真麵目呢?
    夢境,當時的夢境,真的就欺騙我了嗎?
    沒有,沒有的事。因為,夢境,何嚐就不是一種真實呢?甚至,這是你靈魂深處的真實!試想一下,以我當時的眼力,以我當時的認知,對於徐大哥,我的了解,又有幾分呢?因此,在那樣的一個夢裏,看不清他的麵容,才是最真實不過的了。
    是啊,就是到了這一刻,再跟他說了那麽多,了解到了他的心中所想。隻有到了這種時候,他的形象,才會更為真實、立體。
    那一句“知人知麵不知心”,人們多半習慣於用在消極的方麵,提醒我們,不要輕易相信別人。不過,單看字麵意思的話,其實也是在提醒我們,人是極為立體、複雜的,我們看一個人,也不能隻停留在一時一處,停留在表麵。也就是說,不要輕易給別人貼標簽,不要輕易下結論,不要想著拿幾個僵死的詞語,去概括那些活生生的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對於我來說,是不是有點無所適從了?
    其實,也不要想得那麽嚴重吧?這世上,那些善惡是非、功過曲直,盡管難於言說。不過,在大的方麵,也還是有跡可循的。
    就拿剛才的那件事情來說吧,那個頭領,奉著他那所謂上司的密令,四處奔走,總想著去緝拿什麽要犯。對於這種人,我還是很警惕的。甚至,說得直白一點,是深惡痛絕的。無論如何,我都不會站在他們那一邊的。他們這種人,也遲早會遭到世人的唾棄。
    也就是說,人心所向,也還是存在的。盡管,有時候,你看得並不真切,一時半會兒之間,分辨不出來。
    徐大哥眼神裏的期待,何嚐不曾一直在閃爍著呢?說到底,他也在期盼,期盼著我的回應。是啊,我一直都在等待著他的,追尋著他的足跡,隻想著能夠再見他一麵!然而,一旦見了這一麵,最初的激動、欣慰、驕傲,就像那潮水一般:暴漲時潮頭如雲湧,消退時也恰似虹影一閃。這其中的原因,不也是發人深省的嗎?
    我和他之間,確實存在著一層隔膜。於是,再想著深入交流一番,就有點難以措辭了。說起來,也不僅僅是言語方麵的事情,而是,在情感、誌向、襟懷等方麵,他似乎要更高一些。就像,他似乎是在雲端裏,需要仰望,才能看得清楚。於是,我就想著……
    喜歡月明秋水請大家收藏:()月明秋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