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當年的懸案
字數:5270 加入書籤
故事,就隻是一段往事?
緩緩地再走出幾步之後,趙昭婷才這樣說道:“據說,就是到了現在,這刺馬案一直都是懸疑重重,讓人一頭霧水的。”
徐海韜邊走邊說道:“這案子,說到底,隱含著清廷上層不同勢力之間的傾軋與角逐。當時的人們,都莫衷一是。而時隔多年,對於後人,那就更是撲朔迷離的了……”
趙昭婷停了下來,暗自尋思道:目前,我們有的是時間。何不就此機會,深入剖析一下,或許也將有助於我們以後的行事……
“哦,願聞其詳……”她這樣說道。
皺了皺眉頭之後,徐海韜這樣說道:“若是單從案發地點來看,那應該是校兵場了。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如若沒有內線,一個普通的刺客,如何能夠接近權高位重的兩江總督?而且,那名刺客,當時也不忙於逃逸,在被捕之後,從頭到尾,都說隻是他個人之所為,沒有受到任何一方的指使!而從京城那老太後看來,這分明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了!這金陵城,此前就是曾文正的發跡之地。後來,他到京誠一帶做官去了。不過,他並不想旁人染指他的基本盤。於是,強龍難鬥地頭蛇,新任的兩江總督,就成了雙方角逐的犧牲品。”
“這種想法,不少人也都能夠想到的吧?”趙昭婷接過話語,“不過,那老太婆身居最高位,真的就那麽容易忽悠過去嗎?”
徐海韜字斟句酌道:“確實,這是本案的另一大懸疑。從表麵上看,太後既然能夠架空皇上,自然就是權傾天下了。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曾文正靠討伐長毛起家,也算是手握重兵了。後來,為了不引起朝廷的猜忌,他甚至自願解散湘軍。不過,這解散鄉勇,也隻是某種表麵現象。他的師友、門生,早已滲透到各地。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清廷本身實力就已經打了折扣,如果再想著對曾文正等人下狠手,勝算並不大,最多也隻是鬥了個兩敗俱傷……”
暗暗的吸了一口長氣之後,趙昭婷這樣說道:“嗯,當時的曾文正等人,也算是猜透了太後的心思了。於是,煞有其事地再審一番之後,依然是維持原判。而從太後的角度來說,重審,對朝野各方均有一個交代,也就差不多了。至於太後一方為何不發作,主要原因就在於,曾文正一方雄踞數省,無論是政治、軍事還是經濟上,都足以跟朝廷叫板,甚至是分庭抗禮。因此,不到生死存亡的緊要時刻,朝廷也不敢貿然翻臉。也就是說,在當時那種情況之下,雙方都有所顧忌,不想鬧得太僵,隱隱達成了某種微妙的平衡。”
徐海韜點了點頭,意味深長道:也可以這樣說吧,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朝廷與地方之間,就出於某種此消彼長之中了。盡管,幾十年以後,各路封疆大吏,也隻是陽奉陰違而已,不敢公然跟朝廷唱反調。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朝廷對地方的製約與影響,都是在逐步減小的。最明顯的一個例子,那就是,十年前,八國聯軍進攻北京之時,東南數省並不曾進京勤王,而是弄了個東南自保,甚至有點看熱鬧的感覺……
“是啊,”趙昭婷接過話語,“從這些事情上,我們也就可以想象,目前的清廷,也已經是內外交困,危機四伏了。就拿目前金陵城的局勢來說吧,兩江總督代表著朝廷一方的勢力,看上去是最為強大的。不過,像本省巡撫,並不想買他的賬,想得更多的,倒是如何維護自己和地方的利益。因此,巡撫一方,就成了我們極力爭取的對象……”
徐海韜微微一笑:“因此,好幾個月之前,巡撫大人派出了那位塗力凃首領,跟我們談一些合作事宜,也就是出於這方麵的考慮了。”
趙昭婷一時倒有點羞愧起來了:“海韜啊,當時我過於執著於個人恩怨了。此刻想來,如果當初對那位塗頭領下手的話,無論如何,都不會有如今這樣的局麵了。”
徐海韜如釋重負,點了點頭之後,這樣說道:“昭婷啊,當時,我的心裏,也是極為緊張的,也是很為難的。不過,事情總算過去了。嗯,以後再遇到重大事情之時,一定要權衡再三,不要衝動,不要輕易做出決定。嗯,就目前的局勢來說,我們的實力,也還是很有限的。因此,像巡撫那一類人,不管他是維新派、改良派,還是立憲派,隻要他們不跟清廷站在同一條壕溝,我們都是要努力爭取的。就算跟他們成不了朋友,我們也不要輕易樹敵。此外,像一些賢達名流,也代表著某些階層的利益,也是我們團結的對象……”
心悅誠服地點了點頭,趙昭婷這樣說道:“海韜啊,以前,我的頭腦,太簡單了。看人看事,時常就是非黑即白的。如今想來,那可是要誤事的啊!嗯,此刻想來,還有點後怕。”
徐海韜麵帶微笑,鼓勵道:“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又有誰能夠未卜先知呢?昭婷啊,就算是現在想明白了,也為時未晚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啊,為時未晚,為時未晚……”趙昭婷說著,輕輕推了對方一把。
兩人邊走邊說著,對於時局的了解,也就更為深入了。
趙昭婷暗自尋思道:經過好幾個月的努力,到目前為止,一個大的輪廓,大致上是勾畫出來了。不過,這樣的一幅畫,要想真正呈現出來,還是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的。嗯,我們想到了“裏應外合”這個詞語。確實,由於兩江總督過於強勢,到了那個時候,如果單憑本城、本省的力量,拿不下總督府的話,自然就要考慮一下外援了。
是啊,此時此刻,也應該未雨綢繆了。
這樣的一條路線,最好要稍稍隱蔽一點,不要輕易被敵手發現,要不然,那就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了。當然,也不要過於偏遠,正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到時候,救兵如救火,對於援兵的救援路線,也是要通盤考慮一下的了。這光複大業嘛,可不是小孩子過家家。
哦,很快就要來到朱雀橋了,這下一步,又該到哪兒去呢?
此前一段時間,對於當年震驚一時的刺馬案,我又多了不少了解。對於這樣的一個案子,要還原最初的真相,已經是極為困難的了。甚至,也是不可能的了。首先,曾文正早已過世。而那個老太後,也在將近兩年之前,撒手歸西了。也就是說,所謂死無對證,既然當事人都不在世間了,那麽,給後人留下的,就隻是一團又一團的迷霧了。
而且,這兩個當事人,即便是臨終之前的幾天之內,頭腦依然是很清醒的。既然是這樣,他們為何都絕口不提此事呢?
大致說來,曾文正去世在前。當時,老太後權勢熏天,因此,如果在那種時候開口,對於自己的家族和部屬,不啻於滅頂之災!因此,把這樣的一個秘密帶到地下,也不失為明智之舉吧?而他的家族和部屬呢,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了:主人都不說的話語,我們又何必再饒舌呢?
至於老太後,她心中所想的,主要還是所謂的宗廟社稷。當初,八國聯軍攻破京城的時候,那些封疆大吏、各地諸侯,都在做些什麽呢?如果說,路途遙遠,遠水救不了近火。這,似乎勉強也說得過去。隻是,聯軍又沒有長翅膀,他們先是在海邊登陸。這一路打過來,都是需要時間的!這樣的一段時間內,各路諸侯都在做點什麽呢?
按兵不動,袖手旁觀!
由此也就不難想象,當老太後倉皇逃出京城的時候,少不了要暗暗詛咒一下那些地方大員的了。當然,詛咒歸詛咒,對於那些“手下”,她也是無能為力的了。由此也不難想象,在關鍵時候,光有權勢,依然是不夠的。實力,才是最為重要的。
順著這個思路,再接著往下想。
八年之後,此消彼長一番之後,朝廷與地方,誰才是上升的一方呢?是啊,到了這種時候,老太後是很清醒的:此前的那些“舊賬”,那是無法再提起的了;至於“清算”,那可就是癡人說夢了。
也就是說,就算是從刺馬案算起,朝廷對地方的控製,就隻能說是江河日下了。說得嚴重一點,曾文正及其手下,當然還有另外一些地方實力派,他們接著弄洋務的機會,羽翼漸豐,逐漸坐大。簡單類比一下,就有點像安史之亂之後大唐王朝各地的藩鎮。當然,這種類比,並不一定很恰當。不過呢,如果有助於我們理解當前的局勢,試著聯想一下,也未嚐不可吧?要不然,人們讀曆史著作,又有什麽作用呢?
巧合的是,這曾文正的官名“國藩”,就有一個“藩”字,而且,就是藩鎮的藩。這樣的一個名字,究竟意味著什麽呢?或者說,我們也很想知曉,那個老太後,如果頭腦也算清醒的話,在行將就木之際,自然也是要回首一番往事的了。是啊,這刺馬案,這曾文正,或許也將掠過她的心間吧?那麽,就在那一刻,她會想起什麽呢?或者說,又作何感想呢?
那個老太後,到底在想些什麽呢?對於這一點,我們是無從知曉的了。不過,我們倒是可以肯定,隨著她的離世,一個時代,也算是結束了。畢竟,目前的這個太後,遠遠不及以前的那個老太後。再有,目前的皇帝,實在過於年幼,也就是四五歲的樣子。在這種格局之下,某種微妙的變化,會不會已然悄然而至呢?
仔細想來,那個刺馬案,還是值得再三尋思的吧?你想想看,那個老太後,就算是在權勢熏天之時,對於這樣的一個案子,最終也隻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麽,其他的總督、巡撫看了,又會怎樣想呢?八國聯軍進攻京津之際,他們為什麽敢於按兵不動,袖手看熱鬧,還要弄個東南互保什麽的!是啊,那一刻,他們已經很清楚了:所謂的朝廷,自身就是泥菩薩過河,又怎麽能夠管得了千百裏之外的封疆大吏呢?後麵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那就是,大家都心照不宣,不再深究。
又是好幾年過去了,現如今,朝廷對地方的製衡,又到了哪一步呢?這才是我們所要關心的!畢竟,刺馬案早就成為曆史,你再怎麽回首,那也隻是茶餘飯後的談資。然而,我們目前所要尋思的,卻是,在這金陵城一帶,代表朝廷的力量,究竟幾何?
或許,一時半會兒之間,我們也說得不太準確。不過,有一些跡象,還是值得思忖一番的。那就是,最近這幾個月,我們在新軍之中的那些舉動,還是較為順利的。也就是說,這支軍隊,在不久的將來,極有可能為我所用!一開始,這樣的情形,我們敢設想嗎?
或許,這樣的一件事情,跟多年以前的刺馬案,未必就有多少關聯。不過,有一點,我們還是隱隱覺察到了,相對於清廷的中樞,在這金陵城一帶,另有著另一種勢力。這種勢力,在不久的將來,或許會讓這種大廈,分崩離析。當然,這也隻是我們的一點猜測,不一定很準。
從這個角度看,當初,我和徐海韜重返這金陵城的時候,還是有點眼光的。至少,巡撫大人,對於朝廷,不那麽愚忠了。對於自己手下的那支新軍,如果要進行某些方麵的改造,他也可以接受。當然,他這樣做的目的,主要還是要跟總督相抗衡。從這個角度來看,他是不是也有著某些“藩鎮”的影子呢?當然,如今的清廷,並沒有給蒼生黎庶帶來什麽治世,跟它離心離德,才真正是出民水火……
喜歡月明秋水請大家收藏:()月明秋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