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讓對手逃脫了

字數:5725   加入書籤

A+A-


    暴風雨將至,何以自處?
    趙昭婷心念一閃:這個馬先生,要做點什麽呢?嗯,這一瞬間,總督府近在咫尺……
    就在她心念甫動之際,那馬先生向前一衝,隻聽“嘶——”一聲響起,捆縛在他腰間的那條帶子,就此被生生扯斷!
    扯斷帶子,他要逃跑……
    急切之中,塗頭領塗力也無暇多想,右手一抖,手中那柄寒氣森然的短劍,向前刺出。
    然而,這一刺,畢竟還是慢了半拍:馬先生既然早就有心要逃跑,那向前一衝,已然是傾盡全力,而且,迅若狡兔。相比之下,塗力由於還愣了片刻,自然就刺不中有意逃脫的對手了。
    那馬先生,不用回頭,也能夠感受到,那短劍劍尖的寒氣,到底還是離了寸許;而且,隨著自己往前跑,那寒氣,也就越發淡薄了……
    “叛軍!抓叛軍……”馬先生邊跑邊喊著。
    一連幾劍,離對方的後腰,都是差了兩三寸,塗力正暗自焦躁、懊惱,這一刻,聽馬先生這樣一喊,深知良機已逝,再難得手了。而且,對方高喊起“抓叛軍”,這也就意味著,我方已經暴露,成為對手緝拿的對象……
    “趙姑娘,我們,我們先避讓一下……”塗力短劍回收,歉然說道。
    趙昭婷早已轉向與總督府相反的方向,邊跑邊回應道:“塗頭領,沒事的,我們先避其鋒芒吧……”
    孫公子、雪兒,再加上能屈能伸的塗頭領,眼見趙昭婷如此發話,也不再多說什麽、多問什麽了,隻是邁開步子,大步流星地背對著總督府而“馳”。於是,在耳邊的呼呼風聲之中,這一行四人,盡管勢單力薄,片刻之後,依然將追兵遠遠地拋在了後麵。
    再過了一盞茶功夫,趙昭婷暗自尋思道:在一般情況之下,如果追兵較近的話,他們多半會喊一點“停下”“快投誠”之類的話語吧?再說,如果他們忙於追趕,無暇開口,那腳步聲,也會有幾下吧?而我漸漸平靜下來的這一陣子,剛才所說的那一切,似乎都沒有……
    這樣想著,她下意識地放慢腳步,回頭望去。
    三四百米遠之外的地方,幾個零星的燈籠、火把,倒也在晃動著。不過,這樣的幾處火光,甚是散亂,並沒有什麽方向感,倒有點像夏夜裏隨意飛舞著的螢火蟲……
    再凝視片刻,趙昭婷暗自鬆了一口氣:此時此刻,對方更像是在辨認、尋找路徑;至於我方何在,他們一時還不能確認……
    “好吧,稍息片刻……”趙昭婷這樣說道。
    塗力等三人,也都是久經戰陣的人了,自然能夠意識到,在這一刻,確實可以稍稍休整一下了。
    緩了幾口氣之後,塗頭領這樣說道:“按照目前的形勢,一時半會兒之間,對手是不可能找到我們的了。因此,等一下,我們行走的時候,要留意一下四周的環境,爭取找到一個較為隱蔽的所在,好好休整一下……”
    說著,用征詢的目光,看著趙昭婷。
    趙昭婷淡淡一笑:“好吧,就按塗頭領所說的,搜索前行……”
    打定主意之後,一行四人,就在這金陵城的荒野之處,搜尋前行著。
    再過了一頓飯功夫,隻聽塗頭領這樣說道:“趙姑娘,你領著孫公子、雪兒姑娘,找個地方,先歇息一下,我負責警戒……”
    趙昭婷環視一番,隻覺得這個地方,隻有一條狹長的小路,蜿蜒而至。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遠處就是較為平緩的山坡丘陵了,如果要往外看時,倒是占盡了地勢,不怕敵手來襲。
    “好吧,塗頭領,那你先辛苦一下……”趙昭婷這樣回應道。
    再過了一盞茶功夫,趙昭婷找了個平緩之處,稍作休息。
    雖說是“休息”,不過,她也隻是閉著雙眼,那思緒如飛轉的輪子,一時半會兒之間,卻是難以停下來:算了吧,反正也沒有多少倦意,閉目養神一些時候,再考慮去替換塗頭領,讓他也休息一下。
    此時此刻,塗頭領的心裏,多半也是不好受的:畢竟,他總覺得,自己本來就是負責押解那馬先生的,讓那家夥就此逃脫,自己總是難辭其咎。其實,塗頭領也沒必要這麽想,能夠去行刺,若能成功,自然是一件好事情。不過,就算暴露了,失敗了,那也沒什麽,至少,到目前為止,我方並沒有人員方麵的折損。
    按照目前的局勢,南方各省,紛紛宣布獨立,大多已經光複。在這種情況之下,這兩江總督,遲早也會有落幕的那一天。既然是這樣,我們的著眼點,主要還在於戰場上的勝負。因此,這位塗頭領,沒必要因此背上什麽心理包袱。
    哦,總督府的那些追兵,似乎也沒有迫近的跡象啊?或許,對於他們來說,我們這一行四人,也不是什麽舉足輕重的厲害人物,因此,捉不捉得到,也是無關緊要的。
    隻是,由於是在總督手下當差,就拿著火把燈籠什麽的,到外麵轉一下,散一下心。到天亮之後,就可以回去複命了。反正,就是在總督本人心裏,目前想得更多的,主要還是城外新軍所帶來的壓力,至於逃脫在外的這幾個“叛軍”,那倒是無暇顧及的了。那些追兵,隻是出來“緝拿”要犯的,至於能不能如願,那是無關緊要的了。當然,這也隻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對於我們來說,那警惕之心,還是要有的。和警戒相關的那根弦,還是要緊繃著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一帶,究竟是什麽地方呢?
    盡管是荒草萋萋,不過,幾條零星的石板路,也隱約可見。此外,就是散落在一旁的那些石刻了。從形象上看,石板上所刻的,應該就是天祿和麒麟。這,這就是神道兩旁的石獸?由此看來,這一帶地方,應該就是古代某些皇族的陵墓?
    那麽,這陵墓的“主人”,又會是誰呢?
    首先,此處不是明孝陵,這一點,我是可以肯定的。因為,前些日子,我專門去看過明孝陵,此處的山勢地形,跟明孝陵那一帶,是大有不同的。這一點,即便是在夜晚,我也能夠確認。
    既然排除了明孝陵,那麽,最大的可能性,應該就是六朝時期了。一般情況下,這所謂的“六朝”,指的是偏安於江南一隅的孫吳、東晉,以及東晉之後總稱南朝的宋、齊、梁、陳。
    嗯,如此說來,我們目前所在的這一帶地方,極有可能就是,南朝宋劉裕的初寧陵?
    大致上估算一下,如果真是這樣,那已經是一千四百多年前的事情了。人生短短數十載,這樣久遠的曆史,有時簡直有點難以想象: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台煙雨中!
    其實,就算是唐代的杜牧,當他見到那些寺廟、樓台的時候,未必就是最初所建造的樣子了。晚唐時期,那些寺廟、樓台出現在詩人眼前的時候,有些都已經是幾經興廢的了。人們在讀到這首《江南春絕句》的時候,大多容易被前兩句的江南美景所吸引,對於後兩句的世事滄桑,似乎就缺少足夠的感同身受。
    現如今,由於不是為了逃避追兵,對於這一帶地方的道碑石刻,我又有多少了解呢?此前,與此相類似的,我隻是見過明孝陵。由此看來,要說見識,我實在有點汗顏了。
    當然,我也可以這樣寬慰自己:這幾年,特別是最近一兩年,事務繁雜,整天都忙得像個陀螺一般,有些事情,難免是無暇顧及的了。
    那麽,撇開這些道碑石刻的真相不論,目前我們所處的這一帶地方,究竟意味著什麽呢?
    對於東晉和南朝的曆史,我所知曉的,也隻能說是一鱗半爪。不過,有時候,在夢裏,我倒是能夠飛回去,讓自己置身於那一段曆史之中:麵對著偏安一隅的處境,東晉最後的幾個皇帝,倒是有點漫不經心,習以為常了。在他們的心目之中,長江以北的故土,既然淪喪已久,既然早就物是人非,既然在這江南依然能夠盡享富貴溫柔,那麽,過往的那一切,就當它是夢境,就讓它們成為過去吧。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這樣的。在這些人當中,有那麽一個將領,他崛起於尋常巷陌,他一直在想,當初的大漢雄風,能否重現?於是,接下來的那一幕幕,於權謀大計、蒼生社稷之外,尚有一些宮庭內外的爾虞我詐……
    從曆史的真實來看,劉裕先後廢掉東晉的最後兩個皇帝,然後自己再黃袍加身。單說這些事件的輪廓,我大體上也能夠了解一二。隻是,有好幾次,在夢境裏,輔佐劉裕完成這些事情的,是一位叫做趙昭婷的姑娘!事情的詭譎之處就在於,夢境裏的那位姑娘,為何跟我同名同姓?如果說,這隻是某種巧合,那麽,接下來的問題就在於:現實之中的我,並不曾生活在那個年代,夢境裏的那些事情,我如何又能夠身臨其境呢?
    一種說法就是,在夢境裏,人也是有想象力、創造力的。要不然,夢裏的那一切,既然不一定就是親身經曆過的,又怎麽能夠“出現在”眼前呢?更何況,人在做夢的時候,裏麵的尋常生活,聲光言行,也和現實之中差不多的。盡管,偶爾會有那麽幾個瞬間,你會這樣想:怎麽會是這樣呢?我,我不是在做夢吧?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之下,還沒與完全清醒過來之前,我們還是覺得,夢裏的那一切,都是真實不虛的。
    和夢境相關的事情,確實有點難以索解。不過,我還是覺得,那些事情,既然能夠來到自己的夢裏,也自有其“合理”之處?至於怎麽個合理,不過是自己難以說清楚罷了。
    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前世今生了。
    這種說法,相比於夢境,就更難以確證了。不過,如果閑著無事,也不妨稍稍梳理一番。人的這輩子,到底從何而來?再有,以前的那麽多人,身體消逝以後,他們的靈魂,又到哪兒去了呢?對於這一切,簡單地肯定或否定,其實都不免武斷之嫌。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覺得,不管怎麽樣,我們首先要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上,一切都是有可能的。你目前解釋不清楚,或許隻是因為,你尚未達到那種境界。
    哦,那是怎樣的一個夢呢?
    在那夢境裏,我化身為劉裕大將軍手下的一名門客,此前,蜀漢後主托夢於我,希望我能夠有所作為。於是,當我由侍女上升為門客之後,我就隱隱地覺得,如果能夠成為當朝大丞相的心腹,不是就邁出了第一步了嗎?接下來的日子裏,我先是邂逅東晉沒落皇室司馬寧,然後,我又得知,這位司馬寧寧王子,本是司馬懿的嫡傳後裔。他總想著,首先要找個機會,到洛陽走一趟,看看當年的晉室宗廟……一番波折之後,總算成行了。從那以後,我與這個寧王子分分合合,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落幕,親曆了南朝宋的興起!這樣的一個故事,在某些方麵,具有一定的曆史的真實性。隻是,故事裏的那個名叫趙昭婷的侍女,她的事跡,並不曾見於史書。如此一來,這樣的一段故事,又怎麽成為我夢中的敘事呢?
    其實,就算撇開故事中的某些細枝末節不論,在現實之中,我也知曉,當年的劉裕,在成為南朝宋的開國皇帝之後,也曾想著揮師北伐,一統天下。隻是,天不假年,尚未成行,劉裕就抱憾而去了。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結局,才使得我,對於那樣的一段故事,充滿了好奇心。而這一刻,我們盟會成員舉事,說到底,還不是為了蒼生社稷,一統南北。由此看來,在某些細節上,曆史不會重演。不過,流淌於其中的那些精神,一直都澎湃於我們的血液裏……
    喜歡月明秋水請大家收藏:()月明秋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