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踏上新征程

字數:5578   加入書籤

A+A-


    嶄新的一頁,已經到來了?
    這一刻,趙昭婷自然希望,能夠從徐海韜那兒,得到更多的消息。
    徐海韜微微一笑:“是啊,再過幾天,民國臨時政府就要成立了。眼前的這個總督府嘛,很有可能就是臨時的總統府……”
    一聽之下,趙昭婷暗自欣慰:此前的這幾個月時間裏,我們也多次路過這總督府。每一次路過,不免都要回頭多看上幾眼。真沒想到,這地方,還真是如此的重要!
    “哦,那總統的人選……”趙昭婷試著這樣問道。
    凝神片刻之後,徐海韜這樣說道:“到目前為止,呼聲最高的,自然就是中山先生了……”
    趙昭婷點了點頭:“這些年來,中山先生一直都是我們盟會的首腦人物,由他來出任臨時大總統,也是眾望所歸……”
    “嗯,確實是這樣的。”徐海韜說著,眨了眨眼,“不過,按照目前的局勢,清廷依然掌控著北方數省。而袁世凱呢,還掌控著精銳的北方新軍,也在覬覦著什麽……”
    趙昭婷暗自尋思道:按照目前的實力,南方已經光複的這些省份,首要的任務,依然是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政權,用以號召民眾。至於南北和談,似乎也存在著一定的變數。不過,首先,我們還是不能自亂陣腳,不能讓勝利果實得而複失。
    “哦,海韜啊,你也算是一個立下了汗馬功勞的人了,”趙昭婷換了個稍稍輕鬆一點的話題,“到時候,謀個一官半職,不成問題吧?”
    徐海韜露出一絲訕笑:“要謀個一官半職,也不是不可以。不過,局勢還未完全穩定下來,對於官職,我倒是提不起多少興趣……”
    趙昭婷暗暗想道: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新的政權裏,相對保守的那些派別,還是占了不小的比例的。像一些省份的都督,本來就是清廷的巡撫,我們目前所在的江蘇省,就是其中一例。從表麵上看,隻要這些人讚成共和,反對專製,我們也就沒必要再把他們推向清廷一邊了。不過,也有人會說,這是“換湯不換藥”嘛。怎麽說呢,這“藥”,其實也是換了的,隻不過比較溫和,不是猛藥而已。過多的武力,就會造成巨大的震蕩,生靈塗炭。現如今,盡量不要“傷筋動骨”,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許多的變革,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海韜,你真正所想的,究竟是什麽呢?”趙昭婷試著這樣問道。
    帶著一絲詭譎的笑意,徐海韜這樣回答道:“這幾天,我想跟著幾位同仁,到北方走一趟……”
    遲疑片刻之後,趙昭婷這樣問道:“海韜,你的意思是,目前,北方的某些勢力,還是比較頑固的,因此,你想著要去改變一下?”
    有些話語,不便於說得太直露,因此,趙昭婷也隻能這樣問了。
    因為她相信,正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和你在同一個頻率的人,該懂的,總是會懂的。
    徐海韜點了點頭:“確實,我們是有這方麵的想法。不過,要做些什麽,還是要視具體的局勢、具體的情況,臨機處置……”
    趙昭婷淡淡一笑:“這個辦法,也是不錯的了。哦,出發之前,我們是不是要先到明孝陵走一趟呢?”
    “昭婷,你的意思是,要在明孝陵一帶,弄個誓師儀式什麽的吧?”徐海韜這樣問道。
    凝神片刻之後,趙昭婷這樣回答道:“這誓師儀式什麽的,倒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麵對著明孝陵,我們或許能夠把一些事情,想得更為清楚一些。或許,這將有利於此後的行動。”
    “好吧,稍息片刻,我們就到明孝陵走一趟。”徐海韜下了決心。
    “嗯,這事情,就這樣定了。”趙昭婷接過話語。
    次日午後,趙昭婷和徐海韜,搭乘客船,前往江北。
    客船上,扶著船舷,趙昭婷陷入了沉思:此次北行,究竟又意味著什麽呢?昨天午後,在明孝陵,我想起了一個人,他就是盟會成員趙聲。我們的這位趙聲先生,較早地想到了兵運,而且,還身體力行,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軍營裏,他設了個“閱書報社”,向官兵灌輸進步思想和文化知識,讓這些新軍官兵,漸漸地傾向於支持共和。就算是在休息時間,他也時常把官兵帶到明孝陵,向他們說起洪武大帝再造華夏的事跡。說到動情處,自己往往已經是失聲痛哭。官兵們由此深受感動,堅定了走向共和的意誌。
    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以趙聲為代表的這些同仁不懈的努力,要想光複金陵,是難以想象。
    半年多以前,趙聲由於積勞成疾,年僅三十歲就抱憾而去了。甚至,他都沒能夠看到自己所栽培過的這些新軍,是如何跟守舊勢力浴血奮戰了。至於即將到來的民國盛典,就更是無緣一睹了。這幾年,多少的仁人誌士,他們就像那劃破那夜空的閃電,盡管是一閃而過,然而,他們的形象,依然永遠留在了後人的心中。
    現如今,我們又該如何告慰這些先烈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這樣的一個午後,我們前往江北,就是因為,有些事情,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結果。
    當初,到總督府行刺的那個夜晚,由於事情敗露,我們隻好逃往初寧陵一帶。也就是在那兒,我再次想起了和劉裕有關的一些事情。大致說來,對於北定中原,劉裕隻能說是壯誌未酬。而將近一千年之後,洪武大帝總算把這一切,變成了現實。其實,在討元檄文中,洪武大帝說得很清楚,就算是蒙元勢力,隻要願意留下來,對於他們,大明王朝也是一視同仁的。而現在,距大明王朝開國五百多年之後,今天的我們,似乎也遇到了一個相類似的局麵。
    其實,我們也不去想著那些與種族大清洗有關的事情,我們所致力的,也隻是各個民族的平等相處、共享共和。隻是,有些皇族成員,還有一些守舊勢力,他們並不是這樣想的。他們想得更多的,還是自己的特權,自己如何能夠養尊處優、高高在上?
    就在這同一片藍天之下,故國神州的大地上,人與人之間,為什麽還要有高低貴賤之分呢?某些人的專製、特權,自然也就意味著,更多的人,隻能是低賤到泥土裏,過著沒有尊嚴的日子。目前,這新的一個世紀,也已經過了十一年,這種現象,不能夠再持續下去了……
    這一刻,我和徐海韜踏上新的征程,說到底,就是為了這樣的一天,早一點到來。在這件事情上,我們沒有什麽私心雜念。相類似的一次行動,自然就是,新軍起事之前,我和凃頭領,以及孫公子、雪兒姐姐,劫持著那個馬先生,想到總督府去,解決裏麵那些冥頑不化的守舊勢力。
    這一刻,再回想起當時的情景,我還是很緊張的,手心一直都在冒汗,心口也在砰砰地直跳著。說起這一切,畢竟也沒什麽丟臉的。畢竟,這樣的事情,我還是首次要麵對。而且,風險還很大。弄不好,那可是要掉腦袋的啊!然而,在當時那種情形之下,我們一時也想不出更多更好的辦法來。當時,我們的出發點就是,如果能夠解決一兩個敵酋,將有利於我方的舉事。是啊,所謂急中生智,在敵強我弱的態勢之下,擒賊先擒王,畢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此外,另有一個原因,自然就是,那個馬先生,突然出現了!此前,好幾年的時間裏,踏破鐵鞋無覓處,而那一刻,他居然自投羅網。於是,我就想著,借此機會,將他,還有幕後的總督,一並解決!現在回想起來,這樣的想法,還是有點簡單了。不過,在當時,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如果用一句套話來形容,似乎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意思了。
    在那種時候,我心中所想的,就是要為養父報仇雪恨,為養父討回公道。畢竟,作為當年城郊荒野的當事人,我再不出頭的話,還能再指望誰呢?原先所設想的新仇舊恨一起清算,就是這麽一回事了。
    好些天過去了,對於這件事情,我並不感到懊悔。畢竟,正義的到來,從來就不是無緣無故的。有一些事情,總是要有人挺身而出。
    如果要問,在當時,我還有什麽放心不下的,似乎就是,那一刻,徐海韜不在我身邊。我這樣想,當然不是要苛責於他。因為,他另有要事,先出城去了。我真正在意的,主要還是因為,在這緊要關頭,如果能夠跟他風雨同舟,那該多好啊!出城之後,我和他再次相見的時候,對於我的舉動,他似乎有點不以為然。在他看來,戰場上的勝利,才是最為關鍵,最為重要的。想著通過行刺來解決問題,那是不現實的。
    他這樣想,確實也自有道理。以後事情的發展,也印證了這一點。當然,另有一層意思,他卻不想明確地說出來。那就是,他覺得,這樣的事情,風險太大了!急需用人之際,不要做那麽多無畏的犧牲。這種想法,倒是讓人心頭一暖,欣慰不已。
    然而,才過了一段時間,類似的事情,又擺在眼前了。
    這一次,徐海濤的態度,那就明確多了。這,有怎麽說呢?在北邊,我們的勢力,還是較為單薄的。如果依然想著,要通過戰場上的勝利,不斷地光複北邊的省份,就不太現實了。退一步說,就算北伐能夠成功,或許也需要三年五載吧?在這種情勢之下,如何盡早的解民於倒懸呢?
    權衡再三之後,那種曾經被否定的想法,也就擺在眼前了。很明顯,一方麵,對於南邊的這些省份,我們一定要鞏固下來。而另一方麵,北邊的那些省份,則要采取某些特別的手段了。至少,也要給那些頑固勢力施壓,要讓他們意識到,逆曆史潮流而動,是行不通的。當然,光是向他們喊話,他們並不當一回事。於是,我們就隻能采取某些必要的行動了。正是由於意識到了這一切,我們才會義無反顧。
    此時此刻,船在江中走,我的這顆心,也隨著那波浪,起伏不已。是啊,我們都能夠水到渠成,我們也就沒必要再這樣四處奔忙了。那一句套話說“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也算是我們的憧憬了。然而,現實卻在告訴我們,那樣的一天,尚未真正到來。
    最初,就在那敬亭山,徐海韜和牟玉明,險些遭到凃頭領的劫持。也就在那一刻,我開始懂得,有不少事情,光憑嘴皮子,還是解決不了的。其後,對於徐錫麟和秋瑾的事跡,我對於行動,又多了幾分了解。最近一兩年,我們做得較多的,就是如何轉化新軍,為我所用。事實證明,到目前為止,這一步,我們是走對了。
    是啊,像趙聲這樣的同仁,還有很多很多。隻可惜,他們看不到這一天了。而現在,我們還有一些事情,尚未完成。如果有一天,南北一統了,就是對趙聲最好的告慰了。目前,我和徐海韜乘船北上,就是為了這一天,盡早地到來。我們此行,不光是為了我們自己,更是為天下蒼生。對於目前的局勢,我們應該有所擔當。
    從表麵上看,船行的速度,並不是太快。不過,我心裏很清楚,就是在這一刻,我們距離對岸,也是越來越近了。
    航船到岸之後,我和徐海韜將繼續北行。這也就意味著,我們距離那目的地,將會越來越近。到了那種時候,我們的行動,也將緩緩地揭開序幕。這一刻,我甚至掠過這樣的想法:盡管航船一直在乘風破浪,不斷前行,而我的這顆心呢,倒是頗為平靜的。畢竟,在沒有到達目的地之前,一些事情和場景,隻存在於自己的想象之中……
    喜歡月明秋水請大家收藏:()月明秋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