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書香的故事

字數:6406   加入書籤

A+A-


    在聽故事的人想來,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了吧?
    “後來,你,你遇見了一位姑娘?”柯曉風忍不住插話道。
    又是一陣苦笑,再過了好一會兒,蒙學政這才緩緩地開口道:柯姑娘,你,你是在用心聽故事!這,我,我很欣慰。嗯,你猜得不錯,那個午後,我是遇到了一位大家閨秀。
    你,也不知你作何感想?
    故事,這樣的一個故事嘛,畢竟都是過去的事情了。
    在此,我就長話短說了吧。
    那一天,我先是迷迷糊糊地打了一下盹。然後,就小憩了一段時間。醒過來之後,不由得心頭一驚,隻是見到一位衣著華麗的姑娘,就站在一旁,臉上露出幾分關心與擔憂。而她的身邊,還站著一個丫鬟摸樣的隨從。這一切,還真有點不可思議。甚至,我都在懷疑,自己是不是看花了眼?或者說,是不是依然停留在夢中?
    眨了眨眼之後,總算確信了。畢竟,這還是大白天。身邊的那些泥土和石頭,一按之下,都和從前的一樣。
    霎時,我想起來了,我就這樣“昏睡”在山洞旁,她正好路過,難免就會這樣想“這是誰家的我孩子啊?就這樣露天而臥,身子是不是不舒服了呢?”如果她有這樣的想法,那也是很正常的。當然,考慮到男女有別,她也不便於馬上叫醒我,而隻是守在一旁。
    此前,在夢裏的時候,如果我再說了一些夢話,讓她聽見了,她又是什麽樣的想法呢?
    當時,按照我的猜測,她的目光裏麵,除了幾分憐憫,似乎也包含著些許疑惑不解。
    一想到自己窘迫的樣子,就那樣讓她那樣瞧著,我倒是有點不好意思了。
    這樣想著,我就想著,要把自己的目光稍稍挪開。然而,就在那一瞬間,我看到了,她的手裏,正拿著一部《昭明文選》!
    以前我聽過一些書,隱隱地記得,這部《昭明文選》,很值得拜讀的!鬼使神差,一見到那部書,我的目光,就再也挪不開了!
    她先是覺得有點詫異,長睫毛撲閃了幾下之後,就像是想起了什麽。再一思忖,就這樣問道:“你,你很喜歡這部書?”
    當時,我就不假思索地點了點頭!
    哦,我是這樣想的,本來我就想著,自己本來就是一個愛書之人,如何開口,才能夠借書一閱。隻是,轉念又想,大家素昧平生,平白無故地,人家憑什麽要把書借給你呢?
    如果她先開口,我倒不用費心去找什麽由頭了。
    由此看來,我當時的點頭之舉,還是發自內心的!
    “那,你就先拿著,慢慢看一下吧……”她這樣說著,就把書遞過來了。
    蔥根一般的手指,於是,那樣的一本書,也就帶著些許清香了?我這樣的想法,我的這種感覺,是不是有點離譜呢?不過,當時,這種感覺,還是很明顯的。就算是到了現在,我依然會這樣想起!
    那一刻,我如獲至寶,激動之餘,甚至連一句感謝的話語都來不及說,就信手翻閱起來了。
    “姑娘,看,”耳邊隱隱地聽到了這樣的聲音,“連睡夢都想著要讀書的人,確實是與眾不同!隻不過,在禮儀方麵……”
    “小英子,你,你可不要這樣說人家……”那姑娘這樣輕聲勸阻著。
    她的語氣,自帶一股威嚴。由此想來,她應該是個大戶人家的姑娘,而那“小英子”呢,應該就是她的侍女了吧?
    “姑娘,這?我,我又不是說他的壞話啊。我隻是覺得,在我所見過的人當中,要說對書本的癡迷,他大概要數第一了!”
    “那句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也自有道理吧?”
    “姑娘,你是不是故意漏了一句?”小丫頭的聲音。
    “那一句,應該就是‘書中自有顏如玉’吧?我說姑娘啊,我看這個年輕人,氣度不凡,說不定還真能……”
    “小英子,你,你都說到哪兒去了?”那姑娘嗔道。
    本來,我不是有心要聽她們說話的。隻是,我在看書的時候,她們盡管是下意識地拉開一段距離,隻是,她們說話的聲音,大概還是比較清脆的吧,再加上有點爭辯的意味,聽起來,就更為清楚了……
    那時候,我也意識到了,做人要有分寸。人家見你好奇,見你喜歡,就借給你看一下,你可不能太過分啊!再說,人家為什麽要到稍遠的地方去,那自然就是,把書看完了,就還給主人。人家出到外麵來,還是要回家去的。如果我看書的時間太久,也就是在耽誤人家的行程……
    因此,將這部《昭明文選》大致翻了一下,在細讀了一兩篇之後,我還是決定,盡快將它歸還。
    拿著這本書,我走了過去,在離兩人尚有一兩丈遠的時候,我先是咳了一下,示意對方,我來還書了!
    我這樣做,也自有道理吧?因為,那些聲音時大時小的,她們一直在說著些什麽;而且,我還想到,如果我不出聲示意,她們正說得起勁,也不知曉要說到什麽時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書是遞出去了,不過,隻遞到一半,鬼使神差,我的那隻手,在半空之中,停了一下!
    那位姑娘先是一愣,隨即又像是想起了什麽,接著露出一絲寬容的微笑。
    “這,這本書,你先拿著,”隻聽她這樣說道,“這部《昭明文選》,以前我看過了,不急著再看了……”
    原來,見我一副愛不釋手、戀戀不舍的樣子,她決定,把書借給我,讓我好好地看一下。
    “以後,以後我怎麽把書還給你呢?”感動之餘,這一瞬間,我還是不忘說了這樣一句。
    遲疑了一會兒,她這樣回答我:“這樣吧,七天之後,你依然到這兒來!”
    霎時,我愣住了:如此厚愛,我又該如何致謝呢?
    不過,轉念一想,既然人家有意要把書借給你,你就好好地閱讀,有所收獲的話,那就是最好的回報了!人說“大恩不言謝”,回去埋頭攻讀,比起那幾句空洞的套話,要有意義得多!
    “好吧,七天之後,在此相見!”用那斬釘截鐵的語氣,我大聲回應道。
    七天之後,在將《昭明文選》大致讀懂弄通之後,我如約前往那山洞旁。而她和那位丫頭,就守在那兒。
    在還書之際,我注意到,這一次,她帶來了一部《孟子》。
    不難想象,她的家裏,並不缺乏科舉之書,當我如約歸還那一部《昭明文選》之際,她甚是欣慰,就拿出另一部早已準備好的經書。
    而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裏,都是這樣的:我將看過的書帶來,而她呢,又將另一部書借給我。
    也就是在這樣的一段時間裏,我也就慢慢地了解到,她家確實藏書甚富,而她本人呢,由於不能去參加科舉考試,看到我有心向學,就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了……
    終於,有那麽一天,她開口了:“學正,這好幾個月的時間裏,對於經書,你也是看了不少的了。另外,你寫的那些文章,我也拿給那些舉人看了。按照他們的說法,你有這樣的水平,如果不去參加科舉考試,那簡直就是自暴自棄了!”
    聽她這麽一轉述,我霎時又驚又喜。
    不過,很快地,又露出幾分遲疑來。
    她微微一笑:“學正啊,我們這兒,離省城也就是一步之遙。隻要過了秀才這一關,你就是爬,也能夠爬到省城科考場地吧?”
    聽得出來,她這是在激勵我,千萬不能安於現狀,半途而廢。是啊,在這好幾個月的時間裏,雖說是解決了無書可讀的窘境,不過,由於用在讀書上的時間多了,就耽誤了不少營生。為此,她還拿出一些銀兩,來接濟我。我先是堅決不要。她就這樣說道:“學正啊,首先,我不缺這點錢。其次,你要懂得,這些錢,是暫時借給你的。到時候,是要歸還的。至於到時怎麽歸還,你應該比我更清楚……”
    當時,我就這樣想,隻要在科舉考場上有所作為,有個一官半職,要歸還那些銀兩,自是輕而易舉。
    這樣一來,我就痛下決心,一門心思地想著如何攻讀、如何應考。
    再過了半年,大概是“皇天不負苦心人”吧,我先是過了秀才這一關。在參加府試的前一天午後,我和她又見麵了。
    這一次,她這樣說道:“學正啊,你既然名字就叫作學正,那麽,能不能真正弄個‘學政’當當,這才叫名副其實呢!”
    “哦,這,這是有點巧合,不過,我想好了,一定要再加一把勁……”深情激蕩之際,我這樣回應道。唉,一個向學之人……
    “蒙大人,”這一刻,柯曉風開言道,“原來,由你來出任學政,還真是,還真是實至名歸了……”
    “唉——”的一聲響起,蒙學政長歎起來。
    剛才,在聽故事的時候,對於這個故事的走向,柯曉風還是隱隱猜出一點來了。於是,聽到故事中的那位姑娘說出“學正”這個名字之時,她一時忍不住,就出言打斷了蒙學政接下來的話語。
    聽著這樣的故事,柯曉風的心裏,一時也是像那浪濤一般,起伏不定:真想不到,這位蒙大人,還有這樣的一段傳奇故事!這,這應該算是一段奇遇了吧?一聽之下,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不過呢,這奇遇的背後,卻是和各自的性格、誌趣,緊緊地連在一起的。
    一開始,那位姑娘守在一旁,主要是出於某種同情與憐憫吧?隻不過,當年的蒙大人,如果不是一個嗜書如命之人,不是緊緊盯著那一部“昭明文選”,接下來的故事,也就無從談起了吧?
    蒙大人喜歡看書,而那位姑娘呢,喜歡那些讀書人:這一切,才是事情的關鍵所在吧?
    “學正”?在好學上進方麵,當年的蒙學正,確實是名副其實的了。而那位姑娘所看中的,恰好也正是這一點!當然,“學正”,這樣的一個學名,似乎又透露出某種天機來?
    由此想來,雙方的個性、誌趣,也是不容忽視的吧?那個成語說“三就六和”,看似有點隨意,其實,塵世間的不少的故事,細思之下,都是環環緊扣,缺一不可的。當然,蒙大人當年的這個故事,是不可重複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到了這一刻,當她看到蒙學政神情淒苦,一聲長歎之後,不由得心頭一驚:要想擔任學政這樣的要職,府試似乎都還不夠!如果真要進京趕考,一路上的崎嶇坎坷、奔波辛勞,又有誰能夠體會得到呢?
    “蒙大人,屬下,”柯曉風這樣說道,“屬下不知天高地厚,一時心急,言辭不當,還請恕罪……”
    蒙學政神情凝重,緩緩地說道:曉風,你,你不必自責。剛才,我,本官隻是在感慨。是啊,當年,在她的鼓勵和支持之下,我先是過了府試這一關,然後,又開始著手,準備來年京城裏的大考了。
    出發之前的那天午後,那位姑娘告訴我,本來,她是想著,要我到她府上去,去跟他爹辭行的。後來,再一想,就覺得,算了吧,隻要有京城裏金榜題名的那一天,什麽事情,都是好商量的。
    其實,我也不是那種隻會讀死書之人。每一次見麵,她神情上的一些微妙的變化,我都是看在眼裏的。那時候,我也能夠想象得到,時間和次數多了,知曉這件事情的人,自然也就會相應地增多起來。這樣一來,她的爹娘,如何會不知曉這件事情呢?
    不難想象,她每次出來,首先要過的,就是她爹娘那一關。其次,就是某些人的流言蜚語。好在,她慢慢地說服了爹娘。而她的爹娘呢,也算是開明吧。不過呢,她和我都很清楚,真正能夠說服她爹娘的,就是那金榜上的名字了!
    而這一次,在我進京趕考之前,關鍵時刻,她爹娘想著要見我一麵,又意味著什麽呢?
    喜歡月明秋水請大家收藏:()月明秋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